2003年总目录

2003年总目录

一、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黄金[1](2020)在《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久以来高度物质化的商业环境遏制了香港人文文化的发展,使香港一直无法摆脱“文化沙漠”的粗浅印象,大陆中心意识也导致香港文学在“九七”回归以前都不受重视,被形容为中国文学的“弃婴”、“边缘”。不过,这种边缘的处境同时也可以视作一种契机,香港作家由此努力探索文学的多元性与可能性,力图突破种种刻板的论述。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便是执掌旗帜行进其中的一支个性队伍。混杂着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中与西等多种文化特质,产生中心与边缘、都市与个人、物质与精神、商业体制与文学场域、区域与整体等多重权力关系与复杂矛盾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化领域中进行着带有差异性、异质性、颠覆性的文学实践。而消费文化语境的限定,不仅仅是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和消费主义带来的种种问题当作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将商业语境作为一种境遇现实,观察消费文化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传播和接受产生的深刻影响。基于此,论文将从香港边缘状态的呈现、异化主题的延伸与小说的跨界实验三个角度出发,在消费文化语境中考察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精神思想及形态特征,并追寻其在香港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当中的意义与价值。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界定了与现代主义文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梳理广义上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脉络、理论谱系、美学特色及相关主义之间的关联,简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的关键特质及个中联系,并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选题价值、框架思路进行总括性的阐述。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前两章通过香港文学生态环境的探讨和地域文化的比较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外部研究,后三章结合文本细读展开文学的内部研究。第一章试图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生存空间与状态作出整体描述。从香港商业化的文学运行机制可以看到,奉行坚守严肃文学品性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一直以来都在以商业消费文化为主导的城市环境中艰难生存。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也在不断调适自我,试图在文学理想、市场趣味和公共规则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香港对现代与后现代的接受过程与西方同期的文学发展历程存在一定时差,香港现代主义经过现代化、本土化、后现代化的影响,逐渐呈现现代与后现代的杂糅。因此,对于香港现代主义整体的内涵与性质便容许一定的模糊性和弹性理解。除此以外,中西文化交织的复杂文化环境赋予香港文学“混杂”的特质,在此情境中发展起来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学既有借鉴吸收,也有批判反思。第二章从香港的“边缘”状态及其独特价值出发,探讨了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互动交流。依据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发生的时间线索,可以得到一条完整、连续的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路线,而香港现代主义运动无疑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革命中的一次高峰。香港不仅在传统断裂的特殊时期接过了文学薪火,承担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在不同地区间发挥了不可小觑的转承枢纽作用。在此意义上,香港文学的意义不能仅以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对立作僵化论述,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存在相对性和变化性。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地理版图中,上海、香港、台湾三地的现代主义文学经验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既有继承和转化,也有文学内部的交融与碰撞,通过比较上海与香港、香港与台湾的异同,可以看到社会状况、政治体制、文化环境与风俗人情等文化因素对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学表现与个性。第三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进入到小说文本内部的分析,主要探索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在思想精神。从文学整体的发展脉络来看,不同代际的作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与特性,崛起于50年代的刘以鬯、昆南、马朗等是香港现代主义的先驱,之后的“资深一代”、“中生代”与“新生代”作家,每一代作家的书写都不同程度地对前代进行拓展延伸,也有反省和创造。章节内分别选取刘以鬯、西西、董启章、潘国灵作为四代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们的创作反映了不同时期香港城市意识与历史精神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香港现代主义书写旨趣与方式的演变以及作家思想观念上的突围与超越。第四章围绕现代主义的“异化”主题,讨论都市人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异化的现代城市,承受着由物质带来的巨大压力,使人对城市产生强烈疏离感,但另一方面,香港也因其开放多元的历史传统而具有文化包容性。作为亲历异化的都市人,作家借助作家形象的塑造进入城市言说,同时还扮演叙述者的角色。他们群体性地在都会情境中经历迷失,也从中探求自我拯救之路。异化造就了香港独特的生活景观,从病态的市井男女到纷繁庞杂的物质,都可以见到现代文明病影响下人类的历史命运,以及物化逻辑之下“人”与“物”既互相对立又彼此和解的矛盾关系。此外还探讨了殖民环境影响下港人历史观念的异化问题,香港现代主义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断裂的殖民记忆和疏离的历史意识。第五章主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以及对通俗文学的跨界影响。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很注重发掘个人的内在意识世界,表现人类颓废虚无、荒唐放纵等负面心理倾向,导致了一部分现实主义作家的质疑和批评,并由此引起关于“真实”与“虚构”的争论。但从现代主义作家具体的创作主张与实践来看,他们不仅没有割裂写实与虚构的联系,还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现实存在与现代、后现代内容与形式的融汇。此外,香港现代主义很注重叙述形式、技巧和结构的实验性与先锋性,作家通过形式的创新和文体的越界探索了文学表达的多种可能。现代主义不仅在吸引着纯文学作家,对通俗文学作家也产生影响,从古龙小说可以看到存在主义与武侠文学的融合,这种尝试使通俗小说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结语部分重申了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意义,并探讨了现代性的书写方向。从一般的现代性意义来说,香港现代主义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思想精神上,都在实现向传统反叛、与传统决裂的目标,从具体的实践成果来看,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香港历史与城市文化的优势与缺失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构建起多元的审美思维和艺术风格,其现代性书写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接下来面对现代性书写如何继续进行下去的问题,无论是倡导回到“以人为本”的“多元现代性”理论,还是面向未来的“重写现代性”,都颇具启发作用,香港的现代性书写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刘兆娟[2](2006)在《科技期刊总目次的编排须规范化》文中研究说明在分析科技期刊总目次的构成、作用、编排格式和在期刊中所处位置的基础上,针对总目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薛江谋[3](2012)在《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星云人间佛教是人间佛教思想理论和实践的当代表现形态之一,因其影响大、贡献大、有代表性,而不断引起世人的关注。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是星云人间佛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星云人间佛教中最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影响最大、最具有感染力和最能够彰显其思想生命力的部分,也是中国佛教伦理完成现代诠释和理论转换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星云人间佛教契理契机的思想贡献。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研究涉及到其伦理思想的界定、其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理论、道德实践及其伦理精神、伦理特征等内容。本文基于伦理学的视角,以上述内容为主体,对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进行梳理和概括,以期对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做较为系统的探讨和把握。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首先是建立在对人间佛教的整体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基础之上的。因此,本文的第一章对人间佛教的历史溯源、人间佛教的兴起及原因考察、人间佛教的发展及意涵、人间佛教与佛教伦理以及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意涵等五个方面逐一进行解析,并选取太虚大师、印顺大师和星云大师作为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阐说了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是以星云大师为代表的人间佛教的理论及其实践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思想,其伦理思想理论整体上是对太虚、印顺两位大师的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承接,尤其是对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继承和实践的脉络尤为明显,但星云人间佛教进一步拓展了佛教理论中的入世意义,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人的社会生活的意义,使得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和现实人生价值问题得以进一步凸显,也使得佛教伦理精神与现实社会的道德关怀进一步结合,使佛教伦理进一步落实到百姓日用和社会道德建设中,这是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最主要的创见所在。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与其整体思想一样,建立在继承传统佛教教义的基础之上,这是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内学依据;同时,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充分地吸收和融合了一切改善社会人生的思想成果,这是星云人间伦理思想的外学资源;此外,星云人间佛教契合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佛教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星云大师个人的践行等因素共同组成了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现实依据,这三方面是第二章所要呈现的主要内容。其中,星云人间佛教的内学依据包括作为“佛教道德形上学的第一原理”的缘起论和“为人的道德权利和义务作出圆融阐释并唤起人的道德责任感”的因果论;还包括奠定了人的道德实践的现实基础的佛性论和心性论;以及为人道德实践指明道路的佛教人生论和解脱论。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外学资源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伦理思想资源的融合,对包括基督教伦理在内的西方文化的贯通,以及对现代化思潮和全球化思潮等现代社会思潮的融摄。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现实依据主要是从现实社会的需要、佛教发展的需要以及星云大师自身的理想和行谊三方面进行展开。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星云人间佛教的道德理论,因此第三章就对星云人间佛教的道德理论进行具体的展开。星云人间佛教的道德理论主要可以从道德心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以及道德理想四个方面进行阐发。其中,道德心理主要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道德原则主要体现为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和八正道等;道德理想可以总结为“心灵祥和,人格崇高”、“生活佛教,幸福生活”以及“和谐世界,人间净土”等三个方面。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特色在于其淑世品格和现实关怀,星云大师对人们社会生活中关涉伦理道德的许多议题都从佛教的立场出发,阐明了其独特的看法。第四章对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从最基本的家庭伦理、人际伦理和职业伦理、女性伦理、宗教伦理以及生命伦理等五个方面作了梳理,第五章则从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乃至环保等方面继续以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组织伦理思想和生态伦理思想四个方面进行阐发,尽可能详备地呈现了星云人间佛教对现实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的看法和见解。研究伦理思想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伦理精神的精髓,第六章着力考察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精神。星云人间佛教的内在精神在具体的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呈现为典型的星云人间佛教的外在气象,而外在气象所反映的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特征,分析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特征是对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研究的整体总结。最后,本文对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做了尝试性的理论审视。

彭丽熔[4](2009)在《世界书局文学出版情况研究(1917-1949)》文中指出世界书局是民国时期中国三大出版机构之一,曾为中国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学的生产和传播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它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出版界最活跃的出版机构之一。自1917年成立至1949年间,世界书局共出版文学书籍515种,其中文学理论书籍71种,文学作品书籍444种。无论是文学理论书籍还是文学作品书籍出版数量,在我国现代出版机构中都名列前茅。此外,世界书局还先后创办了《快活》、《良晨》、《红杂志》、《侦探世界》、《红玫瑰》、《诗与散文》和《剧学月刊》等文艺杂志。其中,《红》、《红玫瑰》和《侦探世界》是1920年代我国颇有影响的文学期刊,对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红玫瑰》,先后出版了7年,共出版了288期,是中国现代文学出版史上寿命最长的文学期刊之一,也是抗战前中国通俗文学的代表性刊物。世界书局的文学出版亦以通俗文学出版为主要特色,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出版重镇。简言之,世界书局以其卓越的文学出版业绩,为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生产与传播,提供了一个相当坚实的运作平台,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本论文即对世界书局的文学出版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同时也就学术界过去对世界书局的某些误解与偏见,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文章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描述了世界书局的创办与发展历程;第二章主要讨论世界书局的文学期刊出版情况,并对其中四种主要文学期刊的用稿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第三章则对世界书局文学书籍出版情况,包括文学理论书籍、文学创作书籍、翻译文学书籍和文学丛书出版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简要描述了世界书局文学书籍出版的历程。结语部分则概括了世界书局文学出版的基本特点,并择要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熊春文[5](2009)在《农业社会学:渊源、发展及其主要理论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美国和欧洲,作为学科建制的农村社会学已经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一门名叫"农业社会学"的学问。文章对农业社会学的渊源、发展及其主要理论问题一一作了介绍,以期对农业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有所启发。

柏晶瑜,赵秀英[6](2006)在《《应用气象学报》建成数据库和总目次查询系统》文中研究说明 《应用气象学报》是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国家气候中心联合主办的大气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自1986来创刊以来,《应用气象学报》密切关注大气科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积极探寻广大读者的实际需求,追踪国家重点项目的研究进展,发表了大量反映主要研究成果的论文。随着我国气象事业及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为了更加快捷地报道科研成果和进展,《应用气象学报》于2002年改为双月刊,大大提高了信息量,供广大读者学习、交流与提高。2004年7月开始,《应用气象学报》编辑部整编了自1986年创刊至2003年总目次(以下简称总目次),收录了论着、短论、书刊评介、专题论述、综合评述、业务系统等1300

柏晶瑜,赵秀英[7](2005)在《《应用气象学报》实现数字化的初步尝试》文中指出《应用气象学报》编辑部整编了自1986年创刊至2003年《应用气象学报》所发表文章的总目次,建成数据库,并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应用气象学报》总目次查询系统于2004年10月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网站上公开发布,供读者浏览和查询;主要查询功能包括按卷期查询,按文章类型查询,按关键词查询,按作者姓名查询以及组合查询。

钟景就[8](2020)在《晚清《申报》刊载小说研究(1907-1911)》文中认为《申报》在1872年创刊初期曾尝试刊登小说,但不久便停刊了,直到1907年才再次刊登小说。自1907年复刊小说以来,1907年至1911年间《申报》刊载了大量的创作小说和翻译小说。长篇创作小说在主旨上以批判官场、揭露政治黑暗较为多见,在体式上可分为章回体小说和非章回体小说。章回体小说中的《自由女》《绣衣盗》等作品虽用传统的通俗小说体式但有一些新的变化,具有创新性。非章回体小说中的《滑稽生》《缦卿小传》等作品尝试用现代小说模式进行创作,具有现代性意识。短篇创作小说主要以唤醒国民为目的,重视小说对时事的及时反映,同时也描摹社会风俗、民生百态,题材广泛,严肃性与趣味性并存。《申报》上刊载的翻译小说主要译自欧美国家,且多为侦探小说和言情小说,整体特色较为鲜明。翻译小说的作者和译者大多难以确认身份,张春帆是可确认身份的译者中较有名气的一位。张春帆译作的发现有利于加深对张春帆的认识。《申报》短篇翻译小说中不乏意译自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童话故事等世界名着中的篇章。1907年至1911年间《申报》刊载的小说作品,是晚清时期报刊小说的缩影,影响着晚清小说生态,促进了我国近代小说的发展。

宋敬[9](2020)在《《女中七才子兰咳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女中七才子兰咳集》(以下简称《兰咳集》)为晚明文人周之标所编刊,作为一部男性编选的女性诗词集,它在编选思想上反映了明末的主情思潮,是晚明女性文学发展的投影。这本选集收录了明末冯小青、王微、尹纫荣、杜琼枝、刘玄芝、会稽女子、徐安生和佘五娘等八位女性(周之标原收录七位,后周又附上刘玄芝《宫词》,故而为“八位”)的135首诗词作品,以及同时代人和作50首。作为晚明重要的戏曲活动家和出版家,周之标编选《兰咳集》的目的,重在以选作传人,但也表现出选者的立场和倾向。选本体现出对才女们生平遭际和个体生命意识的关注,将女性放到主流文学中去品评的进步意识,也展示出当时文学圈对女性才华的接纳和认同。当然,周之标作为一个出版家,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时人阅读趣味以及商业因素考量的影响,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比较有话题性的才女(如冯小青等),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但客观上为女性作家其人其作的保存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兰咳集》中所收才女作品题材广泛,凡男性作家所歌咏者,几乎皆有涉及。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大致相同的倾向,即“向内写心”。女才子们书写出了对生命的体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对周遭人事的态度,充分展示了女性才人的情怀与性灵。《兰咳集》所选七人作品风格在总体上表现出至情至性、不尚藻饰、清灵隽雅的特点外,也不乏各自的特点,这就使得《兰咳集》具有了丰富多彩的文学审美价值。其次,《兰咳集》保存女性作品,为被边缘化的才女更广泛地进入人们视野提供机会,也使该集具有了一定的文献价值。总之,《兰咳集》体现着作为士商二重属性的文人对女性作品编刊所持有的既注重大众审美取向,又注重文人视角的包容性观念;在女性文化方面,以才艺为重而非以身份为重的选录标准,使《兰咳集》成为晚明女性文学编刊潮流中“不同身份界限近于消解”现象的一个投影,是晚明时代出现的微光般的男女平等意识的反映。

李强[10](2019)在《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耶稣会士是明末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天主教进入中国传教后,出现的新型宗教群体,中外学界历来少有关注。本文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视域内,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宗教观,考察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学术活动,以及他们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及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局限。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和中文及英、法、拉丁文史料来源,以及论文框架、写作思路。第二章突破以往明清天主教史研究专注于着名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的局限,根据在华天主教的重要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整体性地回溯1840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和消亡过程,进而揭示他们在来华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基督徒、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扮演的中介性角色。第三章考察晚清时期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再现”和发展概况,重点分析该群体发展的历史阶段、内部结构、社会定位以及代际谱系等重要议题,论证了中国耶稣会士所受中西融合的宗教和世俗教育,使其具有了特殊的宗教性与国际性。他们作为天主教与中国社会结合的产物,来自本地社会,服务本地教会,这种本地性是影响他们传教活动和学术活动的关键。第四章着重讨论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首先,与以往“教案”史侧重于民教冲突研究不同,通过黄伯禄、李问渔的个案梳理他们在“调和民教”,实现“民教相安”的活动及由此显示出的政治认同;其次,在近代天主教《圣经》汉译史的视域下,考察中国耶稣会士《圣经》汉译文本的概况,分析他们翻译《圣经》的主体性地位;最后,系统地考察中国耶稣会士“护教”论述对近代中国天主教徒宗教认同、社会认同的塑造。通过以上三个议题探讨了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起到的主体性地位。第五章侧重于考察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首先,考察他们参与晚清“西学东渐”的学术活动,特别是他们的地理学着作及由此透露出来的民族意识。其次,借助新史料考察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之间的学术交往,讨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与近代“东学西传”之间的关系;最后,着重梳理中国耶稣会士整理和研究本地教会史的着述活动,并分析他们的宗教认同和社会认同。以上研究显示,中国耶稣会士综合了宗教性、世俗性、学术性的多重身份,促成他们参与近代中西文化互动的进程,也促使他们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天主教信众自我身份辨识的塑造。第六章为本文结语部分。首先,在天主教本地化视域下从国际性与本地性、宗教性与世俗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历史性与延续性等四个角度全面把握该群体的整体特性,借此分析他们的历史角色及历史局限性。其次,着重考察他们的文化认同及影响。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及文化认同,是理解他们的中介性角色如何在晚清中国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具体体现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发展,亦是天主教与近代来华殖民力量互相影响的结果。但他们区别于西方传教士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基督徒的宗教生活,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天主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冲突。尽管如此,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使得这一群体只能主动或被动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发挥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也大多限于中国天主教内部。

二、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未竟的现代
    一、“现代”的内涵与外延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动机、方法与框架思路
第一章 文学生态的多元发展
    第一节 严肃文学的绝境逢生:资本规则下文学的发生与承续
    第二节 文学转向的岔口:现代与后现代的交错并置
    第三节 文化心理的自省:于中西“之间”及“之外”的本土
第二章 “边缘”状态的复杂呈现
    第一节 一场悄然的中国“文学革命”
    第二节 香港的“边缘”之名
    第三节 香港对上海的文化反思与超越
    第四节 香港与台湾的文学互动与想象
第三章 曲折的回旋:价值观念的代际更迭与体认差异
    第一节 理想主义的呼喊:香港现代主义先驱的意识自省与欲望批判
    第二节 主体性的建构:资深一代作家的本土凝视与文化复归
    第三节 个人化的另类书写:中生代作家的压抑经验与末世情结
    第四节 重返存在的诘问:新生代作家的生存体悟与危机意识
第四章 抗争与认同:异化主题的基本架构与扩展延伸
    第一节 书写的起点:异化的城与人
    第二节 自我的指涉:从迷失到救赎
    第三节 “物质”的美学:“物化”与“化物”
    第四节 历史的焦虑:从断裂到自适
第五章 求新立异:形式文体的先锋实验与跨界探索
    第一节 理念的争论:写实与虚构的界限
    第二节 技艺的突破:文本的形式探险
    第三节 与俗文学的融合:存在与写意的武侠世界
结语 现代性的多重意义与重新书写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科技期刊总目次的编排须规范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总目次
        1.1.1 缺少总目次
        1.1.2 没有单独编页码
    1.2 版头
        1.2.1 未标明刊名
        1.2.2 版头与总目次表表题混排
        1.2.3 缺少卷次
    1.3 总目次表
        1.3.1 总目次表表题错误
        1.3.2 表身着录格式混乱
2 几点建议

(3)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立论依据
    三、文献综述
    四、重点、难点、创新点
第一章 人间佛教与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
    第一节 人间佛教的历史溯源
    第二节 人间佛教的兴起及原因考察
        一、佛教积弊与衰微之内因
        二、社会变革与动荡之外因
        三、太虚大师等大德之首倡
    第三节 人间佛教的发展进程
        一、太虚大师——“人生佛教”
        二、印顺法师——“佛在人间”
        三、星云大师——“生活佛教”
    第四节 人间佛教与佛教伦理
        一、太虚大师——“佛学之人生道德”
        二、印顺大师——“人本菩萨道德观”
    第五节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意涵
        一、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意蕴
        二、星云大师谈伦理道德
        三、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界定
第二章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内学依据
        一、缘起论与因果论
        二、佛性论与心性论
        三、人生论与解脱论
    第二节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外学资源
        一、传统文化的融合
        二、西方文化的贯通
        三、现代社会思潮的融摄
    第三节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现实依据
        一、现实社会的需要
        二、佛教发展的需要
        三、星云自身的践行
第三章 星云人间佛教的道德理论
    第一节 道德心理
        一、道德认识——“般若为诸佛之母”
        二、道德情感——“慈悲喜舍”
        三、道德意志——“发心立愿”
    第二节 道德原则
        一、去恶行善——“多行善因,多聚善缘”
        二、平等慈悲——“众生平等,离苦得乐”
        三、克己利他——“自觉行佛,化世益人”
    第三节 道德规范
        一、“自由尊重”的五戒十善
        二、“自他两利”的四摄六度
        三、“导正离邪”的八正道
    第四节 道德理想
        一、心灵祥和,人格崇高
        二、生活佛教,幸福生活
        三、和谐世界,人间净土
第四章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具体展开(一)
    第一节 和合幸福——家庭伦理
        一、伦理准则:和乐爱敬
        二、基本要求:责任的承担
        三、主要法宝(一):沟通与同心
        四、主要法宝(二):容忍与和合
        五、践行目标:美满幸福
    第二节 人我不二——人际伦理和职业伦理
        一、星云人间佛教的人际伦理思想
        二、星云人间佛教的职业伦理思想
    第三节 平等互尊——女性伦理
        一、“男女平等,两性平权”
        二、“男女有别,各显其长”
        三、“男女互尊,自我期许”
    第四节 共存共荣——宗教伦理
        一、佛教内部各宗派之间
        二、佛教与世界其他宗教之间
    第五节 护生自在——生命伦理
        一、了悟生死:认清生命之相
        二、自在生活:落实生命之用
        三、爱护生命:把握生命之体
第五章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具体展开(二)
    第一节 安和利乐——政治伦理
        一、人间佛教的“问政不干治”
        二、“安和利乐”的政治伦理目标
        三、“和平统一”的两岸关系
    第二节 福乐净财——经济伦理
        一、“正命的净财”
        二、“开源节流”
        三、“利和同均”
    第三节 弘法利生——组织伦理
        一、“以戒为师”的组织伦理制度
        二、“六和敬”的组织伦理原则
        三、“弘法利生”的组织伦理价值观
    第四节 共生平等——生态伦理
        一、核心理念:同体共生
        二、基本态度:慈悲护生
        三、主要举措:惜福勤俭
        四、落实途径:内外净化
        五、践行目标:人间净土
第六章 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精神与伦理特征
    第一节 内在的伦理精神
        一、“无我”、“精进”与“大我”
        二、“中道”与“融合”
        三、“慈悲”与“共生”
    第二节 外在的喜乐气象
        一、“财富丰足”与“生活乐趣”
        二、“结缘进取”与“普济共修”
        三、“利生奉献”与“当下净土”
    第三节 整体的伦理特征及其理论审视
        一、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特征
        二、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理论审视
        三、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两个发展向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4)世界书局文学出版情况研究(1917-1949)(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世界书局:民国时期三大书局之一
    一、创办经过:从皮包公司到股份有限公司
    二、发展历程:五个阶段
    三、总体评价:被曲解的世界书局
第二章 文学期刊出版情况
    一、文学期刊:世界书局初期的出版重心之一
    二、开篇之作:《快活》旬刊
    三、创牌之作:《红杂志》周刊
    四、尝试之作:《侦探世界》半月刊
    五、顶峰之作:《红玫瑰》周刊
第三章 文学书籍出版情况
    一、文学书籍出版历程
    二、文学理论书籍出版情况
    三、文学创作书籍出版情况
    四、翻译文学书籍出版情况
    五、文学丛书出版情况
结语
附录一 世界书局主要文学期刊篇目汇录
附录二 世界书局文学书籍出版情况表
参考文献
后记

(5)农业社会学:渊源、发展及其主要理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 农村社会学脉络下的农业社会学
二、 农业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议题
    (一) 1990年之前:农业社会学的兴起
    (二) 1990年:农业社会学的标志性进展
    (三) 21世纪:农业社会学的新议题
三、 农业社会学的主要理论问题
    (一) 关于家庭农场的争论
    (二) 关于国家农业政策研究的两种相对立的理论
    (三) 关于地区不平等的理论流派
    (四) 关于农业生态学的理论问题
四、 小结

(6)《应用气象学报》建成数据库和总目次查询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按卷期查询
(2)按文章类型查询
(3)按关键词查询
(4)按作者姓名查询
(5)组合查询

(8)晚清《申报》刊载小说研究(1907-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晚清《申报》刊载小说的总体形态
    第一节 1907年之前《申报》刊载小说的历程
    第二节 1907-1911年《申报》刊载小说的概况
    第三节 晚清《申报》所刊小说体现的小说观念
第二章 晚清《申报》刊载的长篇创作小说
    第一节 长篇创作小说的概貌
    第二节 长篇创作小说中的章回体小说
    第三节 长篇创作小说中的非章回体小说
第三章 晚清《申报》刊载的短篇创作小说
    第一节 短篇创作小说对时事政治的反映
    第二节 短篇创作小说对社会民生的反映
    第三节 短篇创作小说中的滑稽气质
第四章 晚清《申报》刊载的翻译小说
    第一节 晚清《申报》所刊翻译小说的总体情况
    第二节 张春帆及其翻译作品
    第三节 晚清《申报》短篇翻译小说与名作意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申报》(1907-1911)刊载的小说目录
附录二 《申报》(1907-1911)长篇创作章回体小说回目
附录三 《申报》(1907-1911)所刊小说的广告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9)《女中七才子兰咳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和基本思路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周之标生平及着作编刊
    第一节 周之标生平考述
    第二节 周之标创作、辑选及出版物述略
第二章 《兰咳集》编排体例及编选特点
    第一节 编排体例
    第二节 入选作家
    第三节 编选特点
第三章 《兰咳集》文本及评点
    第一节 选录作品之体裁
    第二节 选录作品之题材
    第三节 选录作品之风格
    第四节 《兰咳集》之评点
第四章 《兰咳集》之文献价值、文学意义和文化蕴含
    第一节 文献价值
    第二节 文学意义
    第三节 文化蕴含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写作思路
第二章 老耶稣会的本地化:1840 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与消亡
    第一节 明末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初现(1580—1644)
        一 明末来华耶稣会士与早期中国辅理修士
        二 明末来华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主要考量
    第二节 清初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发展(1644—1724)
        一 顺治朝传教环境对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影响
        二 康熙朝传教环境的变化与中国耶稣会神父的出现
    第三节 “百年禁教”时期的中国耶稣会士(1724—1840)
        一 雍乾禁教时期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举措的变化
        二 耶稣会被“取缔”后的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三 “禁教”时期江南地区的中国神职群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作为“西教士”与中国基督徒之间的中介
        二 作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中介
        三 作为西方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的中介
第三章 新耶稣会的本地化: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再现与发展
    第一节 “教权”冲突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形成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 准备阶段:1850 年徐汇公学的设立与课程设置
        三 形成阶段:1862 年耶稣会初学院的建立
    第二节 “教务“增长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发展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阶段性量化分析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代际谱系与社会定位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代际谱系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社会定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中西宗教与世俗教育的融合塑造
        二 西方天主教会与本地社会的结合产物
第四章 “华人为教士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
    第一节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治理
        一 “民教冲突”: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发生
        二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教案”观——以李问渔为例
        三 “民教相安”:中国耶稣会士与“教案”的解决
    第二节 “华文圣经”:中国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一 早期来华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二 近代天主教《圣经》翻译的时代特色
        三 中国耶稣会士《圣经》翻译作品概况
    第三节 “耶儒释老”:中国耶稣会士的宗教对话(护教)着述
        一 中国耶稣会士宗教对话着述概况
        二 “专辟佛老”:黄伯禄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三 “护教斗士”:李问渔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缓和中西冲突与构建新型政教关系
        二 《圣经》汉译与西方天主教信仰的本地化
        三 从基督宗教间冲突到宗教学研究的雏形
第五章 “学贯夫中西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
    第一节 “泰西之学”: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西学东渐”
        一 李问渔的西学译介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地理学着作
        三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西学东渐”活动之影响
    第二节 “淹贯中西”: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东学西传”——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的学术交往
        一 英国汉学家庄延龄与黄伯禄的书信来往
        二 庄延龄中国宗教研究着作与黄伯禄
        三 黄伯禄及其他中国耶稣会士的“汉学”研究着作之价值
    第三节 “光前启后”:中国耶稣会士的本地教会史研究
        一 中国耶稣会士对徐光启历史的整理
        二 中国耶稣会士对许甘第大(Candida Hiu)历史的整理
        三 中国耶稣会士整理本地教会史的本地化意义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多重身份
        二 中国天主教徒的自我身份辨识
第六章 结语:本地化视域下的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第一节 本地化视域下反观晚清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
        一 国际性与本地性的统一及差异
        二 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结合
        三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群体本质
        四 历史性与延续性的宗教阶层
    第二节 文化认同:理解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历史主体性地位的关键
        一 在晚清历史语境中缓和天主教信仰价值与中国社会的冲突
        二 塑造天主教信仰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结合
        三 影响该群体宗教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文化认同之来源
表格索引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四、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黄金. 浙江大学, 2020(07)
  • [2]科技期刊总目次的编排须规范化[J]. 刘兆娟.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6(01)
  • [3]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研究[D]. 薛江谋. 南京大学, 2012(08)
  • [4]世界书局文学出版情况研究(1917-1949)[D]. 彭丽熔. 华东师范大学, 2009(07)
  • [5]农业社会学:渊源、发展及其主要理论问题[J]. 熊春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6]《应用气象学报》建成数据库和总目次查询系统[J]. 柏晶瑜,赵秀英.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6(01)
  • [7]《应用气象学报》实现数字化的初步尝试[A]. 柏晶瑜,赵秀英. 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 2005
  • [8]晚清《申报》刊载小说研究(1907-1911)[D]. 钟景就. 暨南大学, 2020(04)
  • [9]《女中七才子兰咳集》研究[D]. 宋敬.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10]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D]. 李强. 上海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2003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