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过度敏感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敏感性,模型,居民消费,现金流,面板,管理者,融资。
过度敏感性论文文献综述
高志芳[1](2018)在《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对国家经济起着重要作用,消费需求不足,会反作用其他环节,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长期高质量发展。对农村消费支出问题的研究结果又是解决一个国家消费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引用经典消费假说、消费过度敏感性理论,运用定量实证研究方法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及其消费过度敏感性做了全面地研究与探讨,希望能够得到较为合理和有用的分析结果,能够给带动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对策的提出贡献一些理论与政策方面的支持。本文在开始部分对中国经济大背景进行详细阐述,还回顾了消费过度敏感性理论的演进历程,并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读,总结概括,做出了自己的文献评述。其次,对中国农村居民各方面消费现状以及各收入阶层分组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居民长期都有着消费过度敏感的问题。再次,基于统计数据运用相关模型定量分析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过度敏感性,一方面对中国农村居民整体的消费过度敏感性水平采用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检验,模型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居民存在消费过度敏感性问题;另一方面,对中国内地30个省份(除西藏)分成东中西区域的农村居民的消费过度敏感性,运用面板模型(panel data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东中西30个省的农村居民消费都存在过度敏感性问题,并且差异较大。然后对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之前的理论分析,其他学者成果借鉴,模型实证分析的结果,总结本文结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降低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过度敏感的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中国农村经济水平发展,最终消费率呈现不断降低势态,并且最终消费率的降低,其中很大部分是由于居民消费率的降低引起。(2)对现状分析发现,中国农村居民的支出随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且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较大,说明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受现期收入的影响较大,其消费支出存在过度敏感性。(3)通过构建的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过度敏感系数远高于0,并且在1985年-2016年期间呈现明显叁段式分布,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有过度敏感性问题。(4)利用panel data模型比较中国东中西30个省份(除西藏)的消费过度敏感性,发现中国农村不同地区、不同省份的消费过度敏感程度有很大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期刊2018-06-02)
石春娜[2](2016)在《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过度敏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消费水平随收入水平变化而变化,研究城镇居民收入与文化消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引导居民的理性消费和促进区域文化消费健康发展.文中通过估计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我国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得出结论: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对其当期收入存在着较为显着的依赖性;文化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在样本省市均表现出与其当期收入水平高低一致的变化趋势;文化产品消费对当期收入的依赖程度最低,文化服务消费最高,教育消费居中;各地区居民对现期收入进行文化消费支出分配的偏好各异,且样本省市居民不同文化消费类型的过度敏感性程度不同.(本文来源于《西安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魏敬红[3](2016)在《山西省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消费需求不足会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自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后,山西的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增长,由此也推动着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西省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和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消费需求不足,消费低迷现象严重,无法对经济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对社会再生产而言,消费不仅是终点,更是新的起点,而在经济的增长过程中,居民消费更是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山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问题,对于促进山西省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就消费过度敏感性理论的发展作了简要的回顾,其次对山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现状以及不同收入阶层的现状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发现山西省城镇居民现阶段存在消费过度敏感的问题,并从叁个方面解释了山西省消费过度敏感性可能存在的原因。再次,通过实证研究山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敏感性,一方面采用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对山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敏感性检验,发现山西省城镇居民存在消费过度敏感性问题。另一方面,运用panel data模型对山西省城镇居民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过度敏感性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不同收入阶层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差异。同时,为进一步研究山西省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影响因素,在原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不确定因素变量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提出降低山西省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的政策建议。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山西省城镇居民存在消费过度敏感性,消费过度敏感性系数显着大于0,而且从1985—2014年,消费过度敏感系数总体趋势是波动下降的,并在20世纪90年代波动很大。(2)一般情况下,对低收入阶层而言,通常具备较高的过度敏感性,但是对高收入阶层而言,通常具备较低的过度敏感性。导致这一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收入水平的差距,收入水平越低,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就会越高。(3)引入不确定性因素后,山西城镇居民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过度敏感性系数都有所降低,但降低程度不同,说明不确定因素对不同收入阶层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程度不同。(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期刊2016-03-08)
林晓斌[4](2016)在《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测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阐释了消费过度敏感性理论的内涵,然后运用2002~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五个不同收入组的年度数据,采用Panel Data可变参数模型测算不同收入群体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不同收入组均存在过度敏感性,且过度敏感性的大小随着收入层次的提高逐渐下降。在引入财政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两个政府财政支出变量后,发现财政教育支出降低了所有收入层次的消费过度敏感性系数,而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则相反,提高了敏感性系数,而且二者对敏感性的影响都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层次的提高而下降,随后文中分析了原因。(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6年02期)
方丽,邢大伟[5](2015)在《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过度敏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消费过度敏感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消费理论研究的热点。本文在阅读整理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过度敏感性进行系统地阐述。针对国内消费不足现状,提出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消费信贷制度等措施,从而刺激居民消费,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合作经济与科技》期刊2015年24期)
陈太明[6](2015)在《贸易开放对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影响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贸易开放对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及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的实证研究发现,贸易开放程度对于当地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具有倒U型影响,对于超过75%的观察点来说,贸易开放会加剧本地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而对于贸易开放程度更高的观察点来说,贸易开放则会降低本地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如果要纠正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以提振居民消费需求进而有效扩大内需,重要的政策手段是拓展贸易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内陆省份开放并提升沿边省份开放以使其贸易开放程度跨过临界值,对于已跨过临界值的沿海省份则需进一步深化开放。(本文来源于《财贸经济》期刊2015年09期)
魏敬红[7](2015)在《中国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转型和刺激国内需求的大环境下,对中国居民消费函数、消费过度敏感性,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准确把握和了解人民的消费需求,优化人民的消费水平,逐步扩大消费市场,发挥国内市场对于拉动经济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期刊2015年15期)
宇文晶,李海霞,马丽华[8](2015)在《债务期限结构与过度投资的敏感性分析——基于上市公司所有制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债权人保护角度分析了不同产权性质下短期债务的运用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债务的大量运用能够显着缓解企业过度投资。国有控股企业由于存在预算软约束,减少了债权人对企业风险的关注度,短期债务比例明显低于民营企业,削弱了短期债务对企业过度投资的相机治理效果。对于民营企业,债权人会更多地采用短期贷款的方式监督企业的投资决策,减少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15年12期)
吴晓勇[9](2014)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司金融研究表明,企业投资与内部现金流之间存在着显着相关关系,在企业内部现金流充裕或不足时,企业往往表现出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现象,造成企业投资效率降低。究其原因,学术界普遍从理性人的角度出发,利用融资约束假说和自由现金流假说进行解释。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管理者往往表现出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这种认知偏差可能影响管理者的投资决策,进而影响投资与现金流的关系。本文抛开理性人的假设,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角度出发,基于2002-2013年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能显着正向影响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融资约束高的公司,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更加显着;代理问题严重的公司,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更加显着;不同所有制下,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国有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更加显着,代理问题不同是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为上市公司降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提出了新的政策建议:降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不能忽视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的影响;降低融资约束、改善公司治理有助于缓解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4-12-01)
栾天虹,吴晓勇[10](2014)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抛开理性人假设,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角度出发,基于2002-2013年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能显着正向影响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融资约束高的公司,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更加显着;代理问题严重的公司,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更加显着;在不同所有制下,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国有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更加显着,代理问题不同是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4年10期)
过度敏感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化消费水平随收入水平变化而变化,研究城镇居民收入与文化消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引导居民的理性消费和促进区域文化消费健康发展.文中通过估计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我国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得出结论: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对其当期收入存在着较为显着的依赖性;文化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在样本省市均表现出与其当期收入水平高低一致的变化趋势;文化产品消费对当期收入的依赖程度最低,文化服务消费最高,教育消费居中;各地区居民对现期收入进行文化消费支出分配的偏好各异,且样本省市居民不同文化消费类型的过度敏感性程度不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度敏感性论文参考文献
[1].高志芳.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8
[2].石春娜.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过度敏感性分析[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6
[3].魏敬红.山西省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6
[4].林晓斌.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测算[J].统计与决策.2016
[5].方丽,邢大伟.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过度敏感性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
[6].陈太明.贸易开放对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影响机制分析[J].财贸经济.2015
[7].魏敬红.中国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原因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
[8].宇文晶,李海霞,马丽华.债务期限结构与过度投资的敏感性分析——基于上市公司所有制差异[J].财会月刊.2015
[9].吴晓勇.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D].浙江工商大学.2014
[10].栾天虹,吴晓勇.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J].浙江社会科学.2014
论文知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