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宅设计导航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杨晟昊[1](2021)在《基于悬挂式PRT交通的重庆巫山陡坡山地住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人口与土地矛盾突出,特别是重庆巫山地区。本研究从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以悬挂式PRT交通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山地乡村规划建设设想,同时利用以悬挂式PRT交通为基础的山地住宅设计,探索巫山陡山建设利用的可能。为破解巫山地区人口与土地矛盾以及我国人口与土地矛盾提供解决参考方案。文中分析了PRT交通、山地住宅和乡村旅游方面的研究,总结现有理论的不足和难点并提出本文的立意点和思路。通过具体技术例举探讨、技术成本分析、相关规划建筑设计案例分析,研判论证理论设想的可行性。利用项目模拟研究设计的方法,选址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的方法进行前期设计要素的分析,提出基于悬挂式PRT交通的村庄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绿道规划以及四类建筑设计的方案。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从“PRT+住宅”的技术研究角度来处理巫山陡山利用问题,通过专业的规划、建筑理论设想和设计为我国山地资源利用和山村发展难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另外也是创新地以交通设施更新作为切入点来探讨论证新型山村规划和建筑设计可行性的理论研究,对巫山多山、陡坡地区人口与土地矛盾提出了几个具体的解决方案,解决了洞穴采光、雨水利用、阳光利用等问题。
张钰曌,李红艳,虞志淳,曹象明[2](2019)在《基于多维弹性的5G时代居住建筑概念设计——以西安交通大学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教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凡人所居,无不在宅。居住建筑是大众生活中的主要活动空间,如何适应人们日益变更的生活需求进行住宅设计是建筑教育中的重点问题之一。随着5G时代的到来,技术革新必然会带来生活模式的改变。因此,西安交通大学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教学组在本科四年级建筑设计教学实践中,首次关注5G技术的应用对居住建筑带来的影响,从多维视角探讨技术革新下的未来居住需求、设想未来居住模式的弹性发展、展开5G时代居住建筑的概念设计,启发学生的未来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王江[3](2020)在《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乡村住房统一建设中普遍存在村民参与不够、工业化程度不高、设计均质而单调等“重复性”问题,而传统乡村住房自发建设中由村民主导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布局灵活多变等“差异性”特点却十分普遍。针对以上“重复性与差异性”矛盾,构建了一套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系统。该系统兼顾了乡土文化、居住需求、供给生产,耦合了乡村住区规划布局生成设计规则与乡村住宅个性定制生成设计规则,为“体小、量大、异质、低价”的乡村住宅探索了一种朝向定制化、灵活性、产业化发展的新设计方法。首先,比较分析了他组织的统建式住区和自组织的自建式住区,指出双重组织驱动的集约化住区是一种代表正面性和积极性的人居空间组织模型,既能避免各自的缺点,又能整合两者的优点。其次,针对他组织住区中普遍存在的难以兼顾“标准化”与“个性化”以及自组织住区中凸显的异质居住需求等问题,改进了从专家系统的角度提出的“以形态规则作为设计起始点”的形状文法,使之能够添加“居住需求”的标签。其三,为了确保居住需求在乡村住宅设计过程中的有效性以及与设计、生产的关联性,剖析了设计要素集、定制要素集、生产要素集之间的交互关系,确立了数字模型、用户、建筑师、研究者、建造商5种主体,构建了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系统。然后,考虑到乡村家庭的居住需求并不容易精确的获取,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一种适用于我国乡村的6阶段家庭生命周期模型,并且利用5种典型乡村家庭类型分别论证了周期阶段特征与家庭居住需求的匹配度。最后,从定义的乡村住宅6级分层结构中,抽取“房间、村居、组群、住区”4个层级,开展基于形状文法、关联住区规划布局与住宅个性定制的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上述设计系统与方法不仅能对乡村住宅设计灵活性进行验证,而且为面向供应生产的建造装配环节预留“接口”。全文共八章。第一章通过对规模化定制与住宅设计的文献进行关联综述,指出住宅规模化定制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一是住区规划、住宅设计与供应生产集成度不高、双重组织性不强的问题,二是住宅设计与用户阶段性需求及其家庭生命周期关联性不高的问题,三是普遍缺乏将规划、设计与生产集成为一体的设计方法的问题,四是关联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的规则推理研究对于产业化住宅设计理论发展的驱动作用被忽视的问题。第二章通过人居空间自组织理论与相关实例分析,分别剖析了他组织住区和自组织住区的优劣势,提出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系统应按照双重组织的标准进行建构的结论。第三章归纳并总结了包括工匠式住宅、标准化住宅、同质式住宅、差异化住宅、规模化定制住宅和个性化定制住宅6阶段的产业化住宅发展历程及其设计特征,厘清了基本概念和研究、实践的基础。第四章对数字设计模型的类型、定义、特征、方法和工具进行专题探索,论证基于形状文法的数字生成模型是开展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的一种有效方法。第五章构建由5种主体组成的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系统,通过8组交互关系的剖析,着重从设计规则的制定、交互模式的构建两个层面论证实施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的可行性。第六章构建由起步期、抚养期、负担期、稳定期、赡养期和空巢期6阶段组成的乡村家庭生命周期模型,结合传统农民、离乡农民、离土农民、内源式新型农民、外源式新型农民等5种典型乡村家庭类型,研究乡村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阶段性的异质居住需求与类型化的住宅空间的关联性。第七章以研究者和建筑师为主体,基于形状文法归纳传统乡村住区中宅基地及其住宅的形态、功能特征,定义3级住区布局规则及其相应的语料库,开展乡村住区规划布局生成设计研究;之后,以用户为主体,定义3种维度的住宅定制规则及其相应的语料库,为之关联乡村家庭的居住需求,开展乡村住宅个性定制生成设计研究,完成最后设计结果的输出与验证。第八章总结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王冰清[4](2020)在《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文中提出插图,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再现性和说明性的绘画,它依附于文本而存在。本文针对插图艺术在不同功能作用下的表现方法与发展现状,一方面回归插图原本解释说明的性质,一方面又以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出现,运用于各个领域。分析了插图定义扩展的必然性,论述了插图艺术经过扩展后的功能性转换、手法衍生、内涵变化。分析了“信息时代”的视觉文化背景插图的现状,讨论了插图艺术的功能性转换及运用多样手法表现的客观原因。进而从图解演绎与信息的视觉化呈现入手,分析不同领域对插图艺术的需求,直观再现、分析能力、传播效果、接受度等。突出了“以图解为方法”这一当下信息视觉化的需求和表现特征,分析了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插图的图解方法在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及对视觉文化的影响,可以为插图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与参照。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黄秋实[6](2020)在《数字化背景下的首钢创业园微住宅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的高速建设发展,城市中人口迁移与住房用地问题亟待解决。在各种科技发展为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间接地使住宅需求发生了改变,并催生出了住宅“微型化”的发展趋势。在数字化革命的进程中,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更新发展使建筑业也产生了变革,逐渐走向机械化、自动化与标准化。建筑设计与建筑生产制造的过程开始向制造业看齐,并开始有小规模个性定制化的发展趋势。本文从数字化社会背景与数字化技术背景出发,对微住宅概念进行探讨与界定,并以首钢创业园为具体研究地段,进行数字化与微住宅设计的研究。在主体部分,主要从“城市、社区、舱体”三个层面展开论证:在城市层面,探讨智慧城市与微住宅住区的规划设计关系,进而对首钢创业园微住区规划与数字化之间关系进行梳理并展开设计;在舱体层面,以基于最小模块组合形成的居住舱体作为最小居住单元,从舱体的定制、建造、组合变形与可持续发展进行论证微住宅组成居住体系的设计逻辑;在社区层面,从数字社区理念出发,以社区设计联结舱体设计与规划设计之间的空白,论证首钢创业园微社区设计与数字化的关联。进而,针对设计研究地段,进行首钢创业园微住宅设计及说明。
周敏[7](2020)在《基于BIM+VR集成技术的装配式住宅设计环节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时下建筑行业的焦点,国家与地方政府密集出台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各项政策。其中装配式住宅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现阶段一系列典型质量问题频出,制约了装配式住宅的良好发展。因此通过有效途径提升装配式住宅质量,将有助于促进行业的转型升级。设计环节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装配式住宅整体质量,目前设计环节面临着建筑效果未知、沟通不到位导致设计冲突增加、传统设计思维不适用于装配式住宅设计、构件和节点设计复杂等难题。因此,将BIM丰富建筑信息的优势与VR沉浸式体验高度可视化表达的优势相结合,解决目前装配式住宅设计的难点,提升设计环节质量,并进一步提升整体质量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设计环节各阶段各专业的质量控制点,形成“装配式住宅设计环节质量控制点”模板,并总结出目前所面临的痛点与难点。接着,在调研访谈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装配式住宅质量管理措施,并进一步提炼出“应用信息化技术解决装配式住宅设计环节难点”的思路。最后,基于这一思路,分析了应用现状,探究了技术集成原理,构建出BIM+VR集成技术应用于装配式住宅设计环节质量管理的实施路径,并验证了实施路径的可行性和BIM+VR信息化技术解决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设计环节质量决定装配式整体质量,后续的建造环节易受到设计环节质量问题带来的“蝴蝶效应”影响。(2)装配式住宅设计环节的质量控制点总共为31个质量控制点,其中策划阶段2个、方案设计阶段9个,初步设计阶段8个,施工图设计阶段8个、深化设计阶段4个。(3)目前装配式住宅设计环节的难点主要为:(1)设计环节割裂,协同设计管理低效;(2)深化设计由预制构件生产商完成,增加设计成本;(3)设计精细化管理不到位;(4)可视化程度不够,影响设计决策质量;(5)设计人员质量安全知识及意识欠缺易导致质量隐患。(4)现有的装配式住宅设计质量问题解决措施需要补充和完善,可以从组织、管理、技术、信息四个方面着手。(5)BIM+VR集成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装配式住宅设计环节质量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丰富建筑集成信息与建筑空间体验的精准结合,提高了设计效率和精度;(2)设计过程及设计评价中使用BIM+VR协同设计平台,不断交互反馈,提升了设计过程中的质量管理;(3)三维动态仿真模拟及交互式的场景体验,有助于获得最佳设计成果;(4)BIM+VR集成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设计全局化思维的激发、设计工具的改善、设计工作流程的优化。本文有助于提升装配式住宅质量管理领域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有助于理解先进信息化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潜在用途。同时,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方法,可以推动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为相关技术的集成发展奠定基础。此外,研究结果有助于建筑行业科学指导装配式住宅项目的实践活动及BIM、VR软件的发展方向。
金玉格[8](2020)在《基于SSGF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住房发展基本完成从“缺房”到“有房”的演进,人民对住房品质的改善和服务消费的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I住宅是当下最为成熟的工业化住宅之一,能最大限度满足住宅的可持续需求,是未来我国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之一。SI住宅自提出起就提倡以工业化建造方式进行建造,但近年来唯装配式的观念对SI住宅在我国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行动性研究、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法以及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与国内某大型房企合作项目的基础研究内容,聚焦于探究如何采用SSGF(SSafe&share安全共享、S-Sci-tech科技创新、G-Green绿色可持续、F-Fine优质高效)这种被成熟应用、且被广为认可和推广的现场工业化建造体系建造SI住宅。以设计建造理论的变革和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的创新为基础,以SI住宅工业化为发展目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适合我国本土化的、公众易于接受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首先,论文明确了SI住宅内涵与划分、典型特征及工业化建造要求,并基于国内实践案例及其技术体系分析了SI住宅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紧接着对SSGF的技术体系划分、理论基础、关键特征及优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从目标、互补性、属性三个方面论证了SI住宅与SSGF建造体系的契合性,并通过支撑矩阵对SSGF对SI住宅工业化建造的支撑作用进行了分析,得出采用SSGF建造体系建造SI住宅的适应性和必要性。此外,论文对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的范畴进行界定,在对上述支撑矩阵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SI住宅理论基础、SSGF现有成果以及新技术的发展,搭建了基于SSGF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的构建分析框架。其次,论文基于以上分析框架,对SI住宅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中设计、施工技术及管理方法三个部分进行具体阐述。设计模式上,在SSGF分级标准化设计模式基础上,加入有助于SI住宅产品特征和工业化建造要求实现的设计模式;施工技术体系上,支撑体混凝土结构强调适度预制,提出现场工业化成套技术体系,并提倡结合其他相关新型建造技术,此外还对SSGF缺少的填充体成套技术体系进行了补充;管理方式上,提出SI住宅全生命周期精益建造管理模式,为技术体系发展提供管理保障。最终形成完整的基于SSGF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为我国建筑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最后,论文通过案例分析和印证了基于SSGF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体系的可行性与优势所在。
朱尔亮[9](2020)在《双轮爬梯自平衡物流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研究与智控系统实现》文中提出服务机器人是新兴的集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智能系统。当前机器人行走机构主要可分为轮式、腿式、履带式三种,但单一的行走机构环境自适应性差,无法在非结构性环境(如:楼梯)下运行;而传统的自平衡机器人MEMS姿态测量系统应对非结构性环境时的可靠性不高,平衡控制适应性较差;并且当前的服务机器人对于室内环境感知能力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双轮爬梯自平衡物流机器人,通过对可变形轮式行走机构的设计;轮式倒立摆爬梯动力学模型的搭建;变转矩姿态控制策略的研究;以及基于ROS框架的激光SLAM定位与室内导航的引入,有效的克服了室内服务机器人几大关键性难题,本文从解决物流机器人“末端派送”的问题出发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可变形轮式倒立摆的爬梯动力学模型研究。通过分析爬梯所需转矩与机器人质量、质心偏角、轮半径等物理参数的关系,研究普通圆轮与可变形轮的最大翻越高度,并使用MATLAB对爬梯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可变形轮式行走机构最大爬梯高度满足国家标准高度的楼梯;然后通过力和运动角度展开分解,使用拉格朗日方程对机器人爬梯运动进行动力学建模,推出机器人驱动系统传递函数,并对该系统进行Simulink仿真分析,通过仿真曲线得出该机器人系统是一种不稳定的、非线性斜坡式倒立摆系统,证明现有机械驱动机构不足以实现爬梯。(2)基于ROS框架的底层与上层智控系统设计。提出变转矩的底层姿态控制方案和引入ROS架构的上层激光SLAM定位与室内导航方案。通过恒转矩与恒功率控制对比,提出转矩环代替速度环的控制策略,降低元器件的功耗实现爬梯,并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该控制策略应对非结构环境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使用SLAM框架的Google-Cartographer算法进行构图,建立全局与局部路径规划,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定位与导航;设计整机通信系统,实现多传感器与底层、底层与上层之间的串口通信以及PC上位机与上层控制板的SecureShell网络通信,并通过订阅机器人各传感器发布的ROS话题信息,对底层运动进行控制。(3)试制“末端派送”物流机器人样机。对样机下发派送任务,并进行变形轮校准实验;楼宇内直行、爬梯、转向实验;室内定位与导航实验。以质心偏移距离来判断爬梯稳定性;以落脚点的偏差范围来判断爬梯通过性;以直观的SLAM地图与最短的派送路线来判断室内定位与导航的智能性。实验结果表明课题所设计的机器人具备一定的环境感知及地形自适应能力,验证了爬梯理论分析的有效性,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智控系统研究的科学性。
苗畅[10](2019)在《面向认知症人群的住宅空间支持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全球认知症人群的数量正在急剧攀升。由于公众对认知症的了解不全面、医疗诊断不及时、对认知症人群的养护设施数量和服务能力不足且收费昂贵导致我国绝大多数的认知症人群仍在家中接受照料;认知症人群随着时间的变化适应能力减低,不适宜频繁更换住所,因此居家养老也是其最好的选择。目前,针对于认知症人群居住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养老机构中,有关其居家环境设计的研究尚且不足。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以及观察法、深入访谈法等实地调研方法梳理认知症人群居住空间多个层面的相关研究,对国内外既有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同时结合我国认知症人群居家环境现状提取出认知症人群住宅空间支持性设计核心并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面向认知症人群住宅空间支持性设计核心的提出首先是通过已有文献研究,提炼认知症人群居住空间环境设计的要素;其次通过对国内认知症专区与入户调查了解目前国内认知症人群的居住现状与空间使用问题,对文献中提取的设计要素进行检核与补充后提出针对我国认知症人群所居住宅环境的支持性设计核心,分别为身心安全支持、定向支持、可达支持、正向刺激支持以及生活延续支持五个方面。住宅单元楼栋界面的支持性设计从立面、入口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住宅立面定向支持设计从立面构图、色彩材质以及细部节点三个方面进行;单元入口的可达与定向支持设计从入口空间的实体要素和视觉标识系统两方面进行。住宅单元的交通空间的支持性设计从身心安全性支持设计、可达支持设计、定向支持设计与正向刺激支持设计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对楼电梯空间、标准层走廊等交通空间提出设计策略和相应实施细节。住宅套内的支持性设计从套型布局与套内空间两方面进行:套型布局从套型空间组合、套型空间可变以及套型空间可达三方面进行,并辅以套型布局的支持性设计示例;对于套内空间的支持性设计,从套内空间身心安全支持、定向支持、生活延续支持以及正向刺激支持设计四个方面进行。通过面向认知症人群支持性设计核心理念以及住宅空间的支持性设计策略的提出,本文旨在为新建住宅与住宅改造时特别为认知症人群考量的设计提供参考。
二、住宅设计导航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宅设计导航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悬挂式PRT交通的重庆巫山陡坡山地住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课题研究切入点 |
1.3.1 PRT与我国特有政治体制下的社会建设相结合的设计 |
1.3.2 悬挂式PRT技术与山地住宅的结合设计 |
1.3.3 PRT交通对于传统规划方式的革新 |
1.3.4 巫山陡山利用的新方式 |
第二章 现有研究及重庆巫山陡坡山地现状 |
2.1 现有研究 |
2.1.1 PRT交通的相关研究 |
2.1.2 山地住宅的相关研究 |
2.1.3 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 |
2.1.4 总结——现有理论的不足和难点对于本次研究的启发 |
2.2 重庆巫山陡坡山地现状 |
2.2.1 陡坡山地释义 |
2.2.2 气候条件 |
2.2.3 地形地貌 |
2.2.4 土壤土质 |
2.2.5 现有交通方式 |
2.2.6 现存民居建筑 |
2.2.7 机遇与挑战 |
第三章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技术支持 |
3.1 技术路线 |
3.2 技术支持 |
3.2.1 洞室开凿利用方式及技术 |
3.2.2 洞穴室内环境 |
3.2.3 岩土质坡地加固技术 |
3.2.4 山地风电技术 |
3.2.5 山地太阳能光伏 |
3.2.6 雨水渗析技术 |
3.2.7 山地防灾预警技术 |
3.2.8 山地物资供应技术 |
3.2.9 陡坡山地景观的各项技术 |
3.3 技术成本分析 |
3.3.1 土地和建筑开发成本 |
3.3.2 悬挂式PRT交通成本 |
3.3.3 总技术成本估算 |
第四章 国内外现有陡坡山地利用的案例分析 |
4.1 巴渝山地崖居住宅 |
4.1.1 半山崖居 |
4.1.2 崖洞居 |
4.1.3 寨堡型崖居 |
4.1.4 箭楼型崖居 |
4.2 山地民居的更新与山地步道的打造——重庆山城步道 |
4.2.1 山城步道现状 |
4.2.2 步道规划设计策略 |
4.2.3 经验启示 |
4.3 悬崖陡坡建筑的营造——贵州黔西南安龙公园溶岩美术馆 |
4.3.1 项目介绍 |
4.3.2 设计构思和建造过程 |
4.3.3 总平面、建筑平面、建筑剖面及场地流线 |
4.3.4 经验启示 |
第五章 项目模拟研究设计 |
5.1 设计目的与前期分析 |
5.1.1 项目选址 |
5.1.2 地区社会与经济情况分析 |
5.1.3 重庆及巫山地区住宅相关政策 |
5.1.4 基地现状 |
5.1.5 项目定位 |
5.1.6 设计策略 |
5.1.7 相关设计数据的获取和整理 |
5.1.8 住宅项目选址论证 |
5.2 村庄总体规划 |
5.2.1 总平面 |
5.2.2 功能结构与分区 |
5.2.3 PRT轨道主线路平面图 |
5.3 穴居式山地住宅设计 |
5.3.1 平面设计 |
5.3.2 剖面设计 |
5.3.3 设计细节说明 |
5.4 半穴居式山地住宅设计 |
5.4.1 平面设计 |
5.4.2 剖立面设计 |
5.4.3 设计细节说明 |
5.5 纯悬挑式山地住宅设计 |
5.5.1 平面设计 |
5.5.2 剖面设计 |
5.5.3 设计细节说明 |
5.6 退台式山地住宅设计 |
5.6.1 平面设计 |
5.6.2 剖面设计 |
5.6.3 设计细节说明 |
5.8 慢行系统——绿道专项设计 |
5.8.1 定义和意义 |
5.8.2 现有绿道类型 |
5.8.3 下庄村绿道系统规划 |
第六章 结论 |
6.1 巫山陡坡山地住宅设计原则 |
6.1.1 科学选址原则 |
6.1.2 交通为核心设计原则 |
6.1.3 成本控制原则 |
6.1.4 需求导向原则 |
6.1.5 生态保护原则 |
6.2 创新与不足 |
6.2.1 创新点 |
6.2.2 不足点 |
6.3 对重庆巫山陡坡山地住宅设计建设与开发建议 |
6.3.1 对陡坡山地住宅设计建设 |
6.3.2 对我国后续发展建设过程中关于开发山地空间的建议 |
6.4 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论文图纸集合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简介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复兴传统居住模式——满足家庭生命周期需求 |
1.2.2 优化住宅设计方法——构建多方交互设计流程 |
1.2.3 转变住宅供给机制——完善住宅产业生态系统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3.1 聚焦乡村住宅的4 个特点 |
1.3.2 聚焦乡村住宅设计的4 种层级 |
1.3.3 聚焦北方平原地区的城郊型Z村 |
1.4 主要概念辨析 |
1.4.1 可持续住宅 |
1.4.2 居住需求 |
1.4.3 自建式住宅 |
1.4.4 乡村家庭生命周期 |
1.4.5 批量化生产与规模化定制 |
1.4.6 大批量住宅与规模化定制住宅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住宅规模化定制相关性研究 |
1.5.2 居住需求与家庭生命周期、住宅设计寿命的关联性研究 |
1.5.3 关联数字设计、生成设计与规则定义、形状文法的方法研究 |
1.5.4 关联形态特征和定制规则的住宅生成设计推理研究 |
1.5.5 研究简评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学科聚焦法 |
1.6.3 详细调研法 |
1.6.4 参数建模法 |
1.6.5 设计研究法 |
1.7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框架 |
1.7.2 研究逻辑 |
1.7.3 技术路线 |
1.8 研究的创新点 |
1.8.1 角度创新:基于双重组织构建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系统 |
1.8.2 方法创新:提出关联形状文法与居住需求的乡村住宅生成设计方法 |
1.8.3 理论创新:提出关联5 个交互主体的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系统 |
1.9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人居空间自组织理论与相关实例分析 |
2.1 人居空间自组织理论研究 |
2.1.1 自发性秩序 |
2.1.2 自组织理论 |
2.1.3 人居空间演化的组织机制 |
2.2 自组织的自建式住区实例研究 |
2.2.1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甘榜住区 |
2.2.2 四川色达的五明佛学院住区 |
2.2.3 荷兰阿尔梅勒的奥斯特伍德新城住区 |
2.3 他组织的统建式住区实例研究 |
2.3.1 美国纽约的莱维敦郊区住区 |
2.3.2 秘鲁利马的巴里亚达斯住区 |
2.3.3 葡萄牙埃乌拉的马拉盖拉住区 |
2.4 双重组织的集约化住区实例研究 |
2.4.1 利比亚的黎波里的古达米斯古城住区 |
2.4.2 印度印多尔的阿兰若住区 |
2.4.3 哥伦比亚波哥大的巴楚城住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住宅产业化模式及设计方法演变 |
3.1 工匠式住宅的自发性设计(1913 年前) |
3.2 标准化住宅的试验性设计(1913-1945 年) |
3.3 同质式住宅的标准化设计(1945-1960 年) |
3.4 差异化住宅的参与式设计(1960-1990 年) |
3.5 大批量住宅的定制化设计(1990-2010 年) |
3.6 个性化住宅的灵活性设计(2010 年-今)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住宅数字设计模型与方法 |
4.1 德勒兹哲学对数字设计理论的影响 |
4.1.1 差异性 |
4.1.2 生成性 |
4.2 数字设计模型的类型与特征 |
4.2.1 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 |
4.2.2 形式模型 |
4.2.3 生成模型 |
4.2.4 性能模型 |
4.2.5 复合模型 |
4.3 数字设计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 |
4.3.1 从静态模型向动态模型发展 |
4.3.2 从子系统模型向综合性模型发展 |
4.3.3 从预测性模型向交互性模型发展 |
4.4 基于形状文法的乡村住宅数字生成模型 |
4.4.1 用户界面层 |
4.4.2 业务逻辑层 |
4.4.3 数据访问层 |
4.5 乡村住宅生成设计的基本步骤 |
4.5.1 宅基地与乡村住宅的关系分析 |
4.5.2 预定义 |
4.5.3 图形定义 |
4.5.4 代码定义 |
4.5.5 生成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适用于住宅规模化定制的设计系统 |
5.1 设计系统的组成 |
5.1.1 耦合设计、定制、生产的住宅规模化定制相关要素集合 |
5.1.2 构建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系统的研究框架 |
5.2 基于规则的设计要素集 |
5.2.1 转译用户需求 |
5.2.2 设定规则层级 |
5.2.3 把控定制程度 |
5.2.4 基于形状文法的规则设计案例解析 |
5.3 基于参与的定制要素集 |
5.3.1 引导用户参与 |
5.3.2 避免信息过载 |
5.3.3 验证用户体验 |
5.3.4 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设计案例解析 |
5.4 基于供给的生产要素集 |
5.4.1 面向生产和装配的设计 |
5.4.2 供应链的重新组织 |
5.5 关联设计、定制、生产的住宅规模化定制案例解析 |
5.5.1 设计模块语料库构建 |
5.5.2 用户参与定制设计 |
5.5.3 控制生产成本 |
5.5.4 住宅项目建设 |
5.5.5 供应模式研发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居住需求的乡村家庭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
6.1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乡村居住需求分析 |
6.1.1 家庭生命周期模型的阶段特征与划分依据 |
6.1.2 家庭生命周期与住宅适应性调整的关系 |
6.1.3 乡村住宅的属性 |
6.1.4 影响乡村居住需求变动的因素 |
6.1.5 乡村家庭生命周期模型的构建 |
6.2 典型乡村家庭生命周期与其阶段性居住需求和类型化住宅空间的匹配 |
6.2.1 传统农民家庭 |
6.2.2 离乡农民家庭 |
6.2.3 离土农民家庭 |
6.2.4 内源式新型农民家庭 |
6.2.5 外源式新型农民家庭 |
6.3 乡村家庭居住需求的调查分析 |
6.3.1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基本信息的获取 |
6.3.2 乡村家庭结构与住宅现状分析 |
6.3.3 乡村家庭居住需求分析 |
6.3.4 调查分析的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形状文法的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方法及应用 |
7.1 设计方法的层级 |
7.1.1 乡村住区规划布局生成设计方法 |
7.1.2 乡村住宅个性定制生成设计方法 |
7.2 集合组群和住区的布局生成设计规则 |
7.2.1 布局生成设计规则的预定义 |
7.2.2 定义一级组群布局生成设计规则 |
7.2.3 定义二级组群布局生成设计规则 |
7.2.4 定义三级住区布局生成设计规则 |
7.2.5 布局生成设计规则小结 |
7.3 集合房间和村居的定制生成设计规则 |
7.3.1 定制生成设计规则的预定义 |
7.3.2 定义村居的二维定制生成设计规则 |
7.3.3 定义房间的二维定制生成设计规则 |
7.3.4 定义房间的三维定制生成设计规则 |
7.3.5 定制生成设计规则小结 |
7.4 设计规则的应用 |
7.4.1 基于布局生成设计规则的自动输出 |
7.4.2 基于定制生成设计规则的用户交互 |
7.5 设计规则的验证 |
7.5.1 布局生成设计规则的验证 |
7.5.2 定制生成设计规则的验证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之处 |
8.3 发展趋势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图表来源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成果目录 |
(4)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起源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插图相关性概念解读 |
一、图画 |
二、图像 |
三、图解 |
四、图式 |
五、图示 |
六、图谱 |
七、图形 |
八、图案 |
九、图法 |
十、图像化 |
十一、视觉化 |
第一章 :概念与延伸:功能的系列解读 |
第一节 关于插图概念的功能与表达方法 |
一、插图的再现性与表现性 |
二、插图的说明性 |
三、插图的技术性 |
四、插图的实用性 |
五、插图的图解方法 |
第二节 关于插图的分类与图解表达 |
一、技术性的图示 |
二、说明性的图解 |
第三节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图画与认知:信息的图解演绎 |
第一节 视觉符号与启蒙教育 |
一、看图识字 |
二、看图说话 |
第二节 板书图示与概念表达 |
一、简笔画与知识表达 |
二、视觉图示与原理推演 |
第三节 手绘图示与信息交流 |
一、现场草图与直观解读 |
二、边说边画与信息传递 |
第四节 手机信息与视觉的符号化 |
一、基本功能与使用方式导视 |
二、网络表情系列与情感语言交流 |
三、衍生扩展与动态变化解读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与引导:使用说明及过程操作 |
第一节 原理结构与装配图示 |
一、家用电器的结构与功能表达 |
二、手工制品的工艺分析与制作流程 |
三、拼装玩具的构件与步骤说明 |
第二节 地域信息与图像引导 |
一、出行路线规划与插图手法 |
二、地形地貌的介绍与图像表示 |
三、特殊地图的不同用途与插图形式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学与视觉:复杂原理的图示表达 |
第一节 人体解剖与医疗功用 |
一、达·芬奇的人体解剖笔记 |
二、安德烈·维萨里的解剖学绘画 |
三、中医经络穴位的制图艺术 |
第二节 博物与手绘:动植物标本图解 |
一、《发现之美》与自然史考察的视觉笔记 |
二、乔治·居维叶的生物学幻想图示 |
三、标本图画与中国工笔绘画及郎世宁绘画的比较 |
第三节 建筑·图示:建造的结构与演示 |
一、彼得·埃森曼的《图解日志》 |
二、梁思成营造学社考察札记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运动与图式:动态的三维分解 |
第一节 体育运动的步骤图解 |
一、广播体操的推广与图示呈现 |
二、跳台跳水运动的姿势规范与得分说明 |
三、太极拳分解动作的图示演绎 |
第二节 舞蹈教学中的图示说明 |
一、现代舞的技术训练图示 |
二、中国古典舞的身韵解说 |
三、体育舞蹈的技术规范 |
第三节 肢体语言与插图表现 |
一、手旗旗语的信号传达与航运保障 |
二、手语的学习与信息传递 |
三、魔术表演的动作分解与图示揭秘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归纳与总结:作为插图表达方法的图解 |
第一节 理性的图示 |
第二节 感性的图解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6)数字化背景下的首钢创业园微住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字化背景 |
1.1.2 微住宅社会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微住宅空间设计研究 |
1.2.2 微住宅国内发展现状 |
1.2.3 数字建造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框架图 |
第二章 智慧城市与首钢创业园之微住区规划设计 |
2.1 城市发展的数字化 |
2.1.1 数字化与智慧城市发展 |
2.1.2 智慧城市与北京城市发展 |
2.2 智慧城市应用与首钢创业园规划设计 |
2.2.1 功能分区 |
2.2.2 交通系统 |
2.2.3 景观系统 |
2.3 首钢创业园微住区规划设计 |
2.3.1 相关城市规划文件 |
2.3.2 基地周边情况分析 |
2.3.3 功能分区 |
2.3.4 交通体系设计 |
2.3.5 景观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最小模块的基本舱体设计 |
3.1 微型住宅与居住舱体 |
3.1.1 微住宅设计理论 |
3.1.2 微住宅与居住舱体概念 |
3.2 3.6M模数舱体的平面与剖面设计 |
3.2.1 2+1基本功能模块组合 |
3.2.2 坐卧模块 |
3.2.3 卫生间模块 |
3.2.4 厨、储、洗模块 |
3.3 基本舱体的“设计-建造”流程 |
3.3.1 基本舱体的个性定制 |
3.3.2 基本舱体的运输装配 |
3.4 基本舱体的变形与升级 |
3.4.1 基本舱体的变形与组合升级 |
3.4.2 A型居住舱体 |
3.4.3 B型居住舱体 |
3.5 居住单元:各种舱体在平面和剖面的组合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区设计 |
4.1 社区设计与数字社区研究 |
4.1.1 社区设计与数字社区 |
4.1.2 城市活力与数字社区活力营造 |
4.2 首钢创业园微社区的五个体系 |
4.2.1 自然系统 |
4.2.2 人类系统 |
4.2.3 社会系统 |
4.2.4 居住系统 |
4.2.5 支撑系统 |
4.3 社区公共空间与社区家具 |
4.3.1 社区公共空间 |
4.3.2 社区家具与数字社区 |
4.3.3 社区家具与数字建造 |
4.4 人的活动的意义及其数字时代的特点:软设计 |
4.4.1 设计导向 |
4.4.2 互动数据 |
4.4.3 干扰数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BIM+VR集成技术的装配式住宅设计环节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的研究 |
1.2.2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 |
1.2.3 BIM+VR集成技术的研究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技术路线图 |
1.6 研究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概念阐述 |
2.1 装配式建筑 |
2.1.1 装配式建筑概述 |
2.1.2 装配式住宅发展要求 |
2.1.3 装配式建筑设计流程 |
2.2 质量控制点概念 |
2.3 BIM技术 |
2.3.1 技术概述 |
2.3.2 装配式建筑设计环节的BIM模型信息 |
2.4 VR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住宅设计环节质量控制点 |
3.1 文献检索法识别质量控制点 |
3.2 专家访谈法及案例分析法识别质量控制点 |
3.3 “装配式住宅设计环节质量控制点”模板 |
3.4 装配式住宅设计环节难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式住宅设计环节质量管控措施 |
4.1 调研分析 |
4.1.1 调研对象 |
4.1.2 调研过程 |
4.1.3 调研结果 |
4.2 设计环节质量管理措施 |
4.2.1 组织措施 |
4.2.2 管理措施 |
4.2.3 技术措施 |
4.2.4 信息管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BIM+VR集成技术的应用体系架构 |
5.1 相关技术应用现状 |
5.1.1 BIM技术相关软件 |
5.1.2 VR技术相关软件 |
5.1.3 BIM+VR集成技术 |
5.2 BIM技术在我国装配式住宅设计环节的应用 |
5.3 解决装配式住宅设计环节质量问题的框架 |
5.4 BIM+VR集成技术应用在装配式住宅设计环节的实施路径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研究 |
6.1 案例简介 |
6.2 BIM+VR集成技术应用 |
6.2.1 预制构件模型库 |
6.2.2 模型数据的处理及转换 |
6.2.3 室内方案设计 |
6.2.4 场景搭建与材质选择 |
6.2.5 可视化协同设计 |
6.2.6 碰撞检查 |
6.2.7 设计评审与质量状态反馈 |
6.2.8 成果输出 |
6.3 案例研究结论分析 |
6.3.1 基于BIM+VR集成技术的过程性设计及评价 |
6.3.2 基于BIM+VR集成技术的空间体验感 |
6.3.3 基于BIM+VR集成技术设计工具的改善 |
6.3.4 基于BIM+VR集成技术工作流程的优化 |
6.3.5 基于BIM+VR集成技术设计思维的转变 |
6.3.6 项目应用过程的困难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论文局限性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学术论文的学术评语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8)基于SSGF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SI住宅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SSGF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住宅工业化建造方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基础概述与体系构建分析 |
2.1 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
2.1.1 研究范围 |
2.1.2 相关概念界定 |
2.2 SI住宅概述 |
2.2.1 SI住宅的内涵及构成与划分 |
2.2.2 SI住宅产品的典型特征 |
2.2.3 SI住宅工业化建造的要求 |
2.2.4 SI住宅在我国发展面临的困境 |
2.3 SSGF建造体系概述 |
2.3.1 SSGF的基本认识与体系划分 |
2.3.2 SSGF的工业化属性界定 |
2.3.3 SSGF的理论基础分析 |
2.3.4 SSGF的关键特征与优势分析 |
2.4 SSGF与 SI住宅工业化建造的适应性分析 |
2.4.1 SSGF与 SI住宅工业化建造的契合性分析 |
2.4.2 SSGF对 SI住宅工业化建造的支撑作用分析 |
2.5 基于SSGF的 SI住宅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构建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SSGF的 SI住宅工业化建造设计模式 |
3.1 SI住宅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原则 |
3.1.1 SI住宅设计的理论基础 |
3.1.2 SI住宅的设计原则 |
3.2 基于SSGF的 SI住宅设计模式 |
3.2.1 分级标准化设计 |
3.2.2 模块化设计 |
3.2.3 空间可变设计 |
3.2.4 一体化集成设计 |
3.2.5 两阶段用户参与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SSGF的 SI住宅支撑体工业化建造成套技术体系 |
4.1 SI住宅工业化建造成套技术体系的内容及要求 |
4.1.1 SI住宅工业化建造成套技术体系的内容 |
4.1.2 SI住宅工业化建造成套技术体系的要求 |
4.2 支撑体混凝土结构现场工业化 |
4.2.1 国外SI住宅支撑体混凝土结构施工方式的启示 |
4.2.2 支撑混凝土结构现场工业化建造的概念及建造目标 |
4.3 支撑体混凝土结构非承重构件适度预制 |
4.3.1 支撑体混凝土结构适度预制的理念 |
4.3.2 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选择 |
4.3.3 新型混凝土构件预制装配技术的借鉴 |
4.4 支撑体混凝土承重结构现浇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 |
4.4.1 混凝土商品化生产、机械化施工 |
4.4.2 钢筋工厂一体化加工、装配化施工 |
4.4.3 模板标准化生产、工具化使用 |
4.4.4 脚手架技术集成化、智能化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SSGF的 SI住宅填充体工业化建造成套技术体系 |
5.1 填充体集成化部品工业化建造成套技术 |
5.1.1 架空墙体 |
5.1.2 轻质隔墙 |
5.1.3 架空吊顶 |
5.1.4 架空地板 |
5.2 填充体模块化部品工业化建造成套技术 |
5.2.1 整体厨房技术集成 |
5.2.2 整体卫生间技术集成 |
5.2.3 整体收纳技术集成 |
5.3 填充体设备及管线工业化建造成套技术 |
5.3.1 设备管线技术集成 |
5.3.2 共用管道井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SSGF的 SI住宅全生命周期精益建造管理方法 |
6.1 基于SSGF的 SI住宅全生命周期精益建造管理框架分析 |
6.1.1 精益建造管理理论及方法的运用 |
6.1.2 BIM信息技术的运用 |
6.1.3 SI住宅全生命周期精益建造管理实施框架 |
6.2 SI住宅全生命周期精益建造管理的实施 |
6.2.1 项目设计阶段 |
6.2.2 构件部品生产运输阶段 |
6.2.3 项目施工阶段 |
6.2.4 运营维护阶段 |
6.3 本章小结 |
7 案例分析 |
7.1 案例概况 |
7.2 SI住宅两阶段用户参与设计 |
7.2.1 第一阶段设计——商家设计 |
7.2.2 第二阶段设计——住户参与设计 |
7.3 基于SSGF的 SI住宅工业化建造施工技术体系 |
7.3.1 支撑体现场工业化施工 |
7.3.2 填充体干法施工 |
7.4 基于SSGF的 SI住宅全生命周期精益建造管理方法的应用 |
7.4.1 本项目BIM信息技术应用方案 |
7.4.2 SI住宅全生命周期精益建造管理方法的实施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结论与创新点 |
8.1.1 论文结论 |
8.1.2 论文创新点 |
8.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我国SI住宅集成技术应用情况 |
附录 B SSGF建造体系内容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9)双轮爬梯自平衡物流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研究与智控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及背景 |
1.2 国内外双轮移动机器人研究现状 |
1.2.1 双轮移动机器人行走机构现状分析 |
1.2.2 双轮移动机器人平衡控制现状分析 |
1.2.3 双轮移动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与仿真研究现状 |
1.3 双轮移动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分析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论文框架 |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双轮爬梯自平衡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研究 |
2.1 引言 |
2.2 双轮爬梯机器人可行性分析 |
2.2.1 传统双轮机器人爬梯分析 |
2.2.2 可变形轮式行走机构设计 |
2.2.3 可变形双轮机器人爬梯分析 |
2.3 双轮爬梯自平衡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研究 |
2.3.1 拉格朗日方程 |
2.3.2 双轮爬梯自平衡机器人动力学建模 |
2.4 双轮自平衡机器人行走机构爬梯动力学建模及仿真 |
2.4.1 爬梯机器人行走机构动力学建模 |
2.4.2 爬梯机器人行走机构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轮爬梯自平衡机器人智控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机器人ROS系统框架设计 |
3.3 底层基于轨迹跟踪的变转矩爬梯姿态控制系统设计 |
3.3.1 底层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3.3.1.1 中央处理模块 |
3.3.1.2 姿态获取模块 |
3.3.1.3 系统执行模块 |
3.3.2 基于轨迹跟踪的变转矩姿态控制软件方案规划 |
3.3.2.1 变转矩需求来源 |
3.3.2.2 基于爬梯轨迹的变转矩策略 |
3.3.2.3 变转矩控制系统仿真与实现 |
3.4 上层基于激光SLAM定位与自主导航系统设计 |
3.4.1 上层系统硬件方案选型 |
3.4.1.1 激光雷达模型 |
3.4.1.2 激光雷达测距原理与坐标转换 |
3.4.2 室内定位与自主导航软件方案规划 |
3.4.2.1 google-cartographer机器人SLAM建图 |
3.4.2.2 基于ROS的自主导航系统 |
3.5 机器人系统通信设计 |
3.5.1 底层通信协议设计 |
3.5.1.1 通信接口 |
3.5.1.2 数据格式 |
3.5.1.3 上层板发布数据包 |
3.5.1.4 底层板反馈数据包 |
3.5.2 PC端与机器人端ROS网络通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轮爬梯自平衡物流机器人整机集成试验 |
4.1 实物样机搭建 |
4.2 变形轮式行走机构调试实验 |
4.3 物流机器人楼宇间运动实验 |
4.3.1 平地运动性能实验 |
4.3.2 楼梯越障性能实验 |
4.3.3 转向性能实验 |
4.4 物流机器人室内定位与自主导航实验 |
4.4.1 激光雷达与SLAM地图创建与测试 |
4.4.2 基于ROS的自主导航配置与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内容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成果 |
(10)面向认知症人群的住宅空间支持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研究综述分析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认知症人群 |
1.3.2 认知症人群住宅 |
1.3.3 支持性设计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认知症人群居住环境的调研分析 |
2.1 认知症人群环境的支持性设计要素文献调研 |
2.1.1 认知症人群居住环境评估量表解析 |
2.1.2 认知症人群居住环境要素其他文献解析 |
2.2 认知症人群环境的支持性设计要素实地调研 |
2.2.1 认知照护机构的调研及分析 |
2.2.2 认知症人群住宅的调研及分析 |
2.3 认知症人群住宅空间支持性设计原则与核心 |
2.3.1 设计原则 |
2.3.2 设计核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认知症人群的住宅单元空间支持性设计 |
3.1 住宅单元存在的问题 |
3.1.1 住宅单元界面存在的问题 |
3.1.2 住宅单元交通空间存在的问题 |
3.2 住宅单元界面的支持性设计 |
3.2.1 住宅立面的定向支持设计 |
3.2.2 单元入口的身心安全支持设计 |
3.2.3 单元入口的可达与定向支持设计 |
3.3 住宅单元交通空间的支持性设计 |
3.3.1 交通空间的身心安全支持设计 |
3.3.2 交通空间的可达支持设计 |
3.3.3 交通空间的定向支持设计 |
3.3.4 交通空间的正向刺激支持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认知症人群的住宅内部空间支持性设计 |
4.1 住宅内部空间存在的问题 |
4.1.1 住宅套型空间存在的问题 |
4.1.2 住宅套内空间存在的问题 |
4.2 住宅套型布局的支持性设计 |
4.2.1 住宅套型空间组合的支持性设计 |
4.2.2 住宅套型空间可变的支持性设计 |
4.2.3 住宅套型空间可达的支持性设计 |
4.2.4 住宅套型布局的支持性设计示例 |
4.3 住宅套内空间的支持性设计 |
4.3.1 套内空间的身心安全支持设计 |
4.3.2 套内空间的定向支持设计 |
4.3.3 套内空间的生活延续支持设计 |
4.3.4 套内空间正向刺激支持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认知症人群居家个案调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住宅设计导航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悬挂式PRT交通的重庆巫山陡坡山地住宅设计研究[D]. 杨晟昊.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基于多维弹性的5G时代居住建筑概念设计——以西安交通大学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教学为例[J]. 张钰曌,李红艳,虞志淳,曹象明. 中国建筑教育, 2019(02)
- [3]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研究[D]. 王江. 山东建筑大学, 2020
- [4]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D]. 王冰清.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数字化背景下的首钢创业园微住宅设计研究[D]. 黄秋实.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BIM+VR集成技术的装配式住宅设计环节质量管理研究[D]. 周敏. 深圳大学, 2020(10)
- [8]基于SSGF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研究[D]. 金玉格.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9]双轮爬梯自平衡物流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研究与智控系统实现[D]. 朱尔亮.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10]面向认知症人群的住宅空间支持性设计研究[D]. 苗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