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永清县刘其营中心校李黄庄小学065600
摘要: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语文学习情境,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应用实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拓宽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视野和手段。
一、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如《观潮》一课,作者在课文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描写潮的样子及潮的响声尤为精彩,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录音让学生感受潮来时浪涌岸滩、汹涌澎湃的声音,借助投影和录像,让学生感受潮来时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壮丽之美。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训练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只有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
如《语言的魅力》一课,学生理解重点句意思是比较困难的,教师针对学生实际,制作两组课件进行对比,一组是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并配上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另一组则是这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出现了一片漆黑的画面,这样的对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课文中“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的意思,更进一步体会到“春天来了,可是…”这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产生的魅力。这样形象直观的画面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突出教学重、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实践证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语感的训练不能凭教师的三言两语,而是要以形象思维理论为依据,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语感的训练关键在于将文字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现代教育技术的恰当运用,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四、现代信息技术渗透学生美育教育
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把语文课文中美的形象、事物通过录像、投影、计算机展现出来,创设一定的意境,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陶冶其情操,直至使学生拥有鉴赏美的大脑和创造美的双手。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优秀教材,如《林海》、《五彩池》、《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展现自然美的课文。还有许多生动丰富的语句,诗情画意是一大特色。借助录音、录像、投影等多种教学媒体,把优美的大自然景观展现在学生们面前,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林海一碧千里的壮观、五彩池奇异缤纷的美妙,再加上优美的乐曲、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将观察、阅读、思维、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还受到了美的情感的熏陶。
五、信息技术启发想象,培养创造精神
想象是思维的体操,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从多方面为想象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
1.通过交互式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网络真正的力量在互动性,人机对话的互动性,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2.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画、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又将影视中时空跳跃、时间倒置、蒙太奇等手法运用于电子文本的合成中,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想象,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从而引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结合教材内容,凭借想象因素,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冯美军谈运用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1,(26)。
[2]孙忠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尝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1)。
[3]杨英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教学[J].新课程:教研版,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