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后勤保障体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后勤,体制,作战,军队,运输网,联勤,乘员。
后勤保障体制论文文献综述
邓泽钦,李媛媛,郭建科[1](2019)在《新体制下战场柔性后勤保障网链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新体制下联合作战后勤保障需求,本文采用系统分析方法,针对战场后勤保障力量体系构建,提出以联勤保障部队为主体,构建一体化后勤保障网链。针对后勤保障网链保障能力的可变性,提出提升后勤保障网链柔性建设运用的方法措施。(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农清华[2](2019)在《人民解放军后勤保障体制改革攻坚40年》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40年后勤保障体制改革历经叁个阶段:1978年至1998年的改革,致力于突破应对大规模战争的分区保障模式,不仅夯实了叁军联合保障的根基,也催生了初步的联勤体制;1998年至2012年的改革,致力于探索适应局部战争的联合保障模式,不仅见证了对一体化保障体制的不懈追求,也显示了改革过程的无比艰辛;2013年至2018年的改革,致力于把握后勤保障体制变革的客观规律,不仅成功构建了现代联勤体制,也提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的综合保障能力。(本文来源于《军事历史》期刊2019年01期)
李国华,陆挺,金鑫[3](2017)在《美军联合后勤保障体制及其信息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联合后勤保障已成为联合作战的焦点。首先,阐述了美军联合后勤保障组织体系,研究了美军联合后勤保障组织实施过程;然后,详细介绍了全球作战保障系统(GCSS)及GCSS系统族,描述了全球运输网(GTN)和联合全资产可视化(JTAV)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组成;最后,给出了对我军联合后勤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期刊2017年02期)
曹葆华,姚鹤高[4](2016)在《加强物资采购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军队后勤采购体制改革的深入,军队采购保障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经验式、粗放式、概略式的传统管理模式与部队的使命任务、发展要求已不相适应,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根本要求,大力加强精细化规范化(本文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报》期刊2016-04-25)
庄苏[5](2010)在《论高校新型后勤保障体制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新型后勤保障体制是深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高校要按照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有关原则,建立新型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保障服务水平。(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康洋,张涛,刘鸿信,李凌志[6](2009)在《用创新举措推动部队科学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康洋、特约记者李凌志报道:7月初,制约武警济南市支队信息化作战指挥中心联网升级的难题,经过地方多家单位大力协助被成功破解,实现了重要交通枢纽全时监控。支队政委郭英福告诉记者,警地共享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已有25个制约部队建设发展的难题得(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报》期刊2009-07-05)
李晓敏,陈鹏[7](2008)在《后勤保障体制一体化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提出了军队后勤保障体制一体化的要求。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角度论述军队后勤保障体制一体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08年12期)
彭学君,李志祥,李彭城[8](2006)在《混合经济体制下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经济本质是利用国民经济动员的体制、机制在资源转移方面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使军队后勤与社会处在有序运行和良性协调的状态。因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资源配置既不同于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模式,也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模式,具有混合经济的典型特征。本文给出混合经济的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模型及相关曲线。最后介绍了美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情况,并提出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商业时代》期刊2006年12期)
吕洪刚[9](2006)在《后勤保障体制能否与作战指挥体制相对分离?》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后勤保障体制能否与作战指挥体制相对分离,是大联勤改革试点中争议较多的理论问题之一。作者分析战争演化的历史,认为后勤保障体制与作战指挥体制相一致的原则,从来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后勤保障体制必须与作战指挥体制“相适应”,和“相对分离”并不矛盾;后勤保障(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报》期刊2006-01-24)
陈国书[10](2005)在《探索具有我军特色的叁军一体后勤保障》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体化联合作战,必须实施一体化后勤保障。军委决策在济南战区进行大联勤改革试点,是探索叁军一体后勤保障,促进我军后勤建设转型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试点实践的基础上,坚定一体化方向,推进大联勤改革,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与作战指挥体制相适(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报》期刊2005-06-14)
后勤保障体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40年后勤保障体制改革历经叁个阶段:1978年至1998年的改革,致力于突破应对大规模战争的分区保障模式,不仅夯实了叁军联合保障的根基,也催生了初步的联勤体制;1998年至2012年的改革,致力于探索适应局部战争的联合保障模式,不仅见证了对一体化保障体制的不懈追求,也显示了改革过程的无比艰辛;2013年至2018年的改革,致力于把握后勤保障体制变革的客观规律,不仅成功构建了现代联勤体制,也提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的综合保障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勤保障体制论文参考文献
[1].邓泽钦,李媛媛,郭建科.新体制下战场柔性后勤保障网链建设[J].国防科技.2019
[2].农清华.人民解放军后勤保障体制改革攻坚40年[J].军事历史.2019
[3].李国华,陆挺,金鑫.美军联合后勤保障体制及其信息系统[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7
[4].曹葆华,姚鹤高.加强物资采购精细化规范化管理[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6
[5].庄苏.论高校新型后勤保障体制的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6].康洋,张涛,刘鸿信,李凌志.用创新举措推动部队科学发展[N].解放军报.2009
[7].李晓敏,陈鹏.后勤保障体制一体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
[8].彭学君,李志祥,李彭城.混合经济体制下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探讨[J].商业时代.2006
[9].吕洪刚.后勤保障体制能否与作战指挥体制相对分离?[N].解放军报.2006
[10].陈国书.探索具有我军特色的叁军一体后勤保障[N].解放军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