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气候变暖为标志的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应对气候变化成为近年来全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科学工作者持续关注的高热点问题,其中气候变化综合区划作为系统化的表达气候变化的方法,成为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气候变化综合区划研究。在综合分析当前气候变化现状基础上,利用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主要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别探讨了气温与降水量的年际空间变化,并完成气温、降水区划。根据区域气候特点选择相关极端气候指数,再通过熵权法进行赋权,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法进行叠加,完成综合极端气候区划。最终结合两者结果得到区域气候变化综合区划图。(2)气候适应性评价研究。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指标体系,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气候适应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单位GDP能耗、人口密度)、状态层(气温、降水、空气质量等)、响应层(森林覆盖率、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等)。利用统计分析相关原理,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评价系统与气候的适应度值,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适应性评价模型。(3)以四川省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由于四川地貌分为东低西高截然不同的两大地理区,地势差异造成的气候变化明显,因此选择四川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立的方法对四川省1980-2017年间151个气象站点数据进行分析,对四川气候变化综合区划进行了划分,得出四川省川东北地区综合气候变化较快,主要涉及南充市、广元市、广安市、巴中市、达州市和遂宁市。在此基础上,以南充市和广元市作为分析对象,分析结果显示:2001-2017年间,南充市与广元市的气候适应能力不断增强,而且两城市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南充市整体适应性一般,广元市相较于南充市总体适应性较好,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和区域政策实施下广元市人口密度更小,森林覆盖率及人均耕地面积更高等,最后根据综合分析南充市与广元市的气候适应性年际变化,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通过气候变化综合区划和气候适应性评估,研究结果可以为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支撑,对于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罗斯元
导师: 刘伟
关键词: 气候变化,因子分析法,气候适应型城市
来源: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气象学,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分类号: TU119
DOI: 10.27716/d.cnki.gcdxx.2019.000068
总页数: 69
文件大小: 3209K
下载量: 44
相关论文文献
- [1].美国区划发展历史研究[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8(02)
- [2].京津冀协同发展与“软区划北京”发展设计[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3].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废止大连市市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方案的通知[J]. 大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9(04)
- [4].“辽宁省主要果树树种、品种区划”工作研讨会在熊岳召开[J]. 北方果树 2016(06)
- [5].基于健康风险评估的镉健康风险区划管理方法探讨[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5(01)
- [6].跨区划法院应如何建构[J]. 中国审判 2015(05)
- [7].美国区划演变经验及对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启示[J]. 城市发展研究 2014(09)
- [8].节水灌溉规划与区划及相关问题研究[J]. 吉林农业 2014(13)
- [9].马韩古坟坟丘的区划盛土法[J]. 东南文化 2011(04)
- [10].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河北省乡村区划整理工作初探[J].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9(02)
- [11].美国的城市区划法[J]. 国际城市规划 2009(S1)
- [12].纽约区划的发展研究及借鉴[J]. 广东土地科学 2009(03)
- [13].纽约区划的发展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 国土资源情报 2009(08)
- [14].解构探底:宋代吉州基层区划的变动与调整[J]. 暨南史学 2015(01)
- [15].印度建国后邦级区划变动中的两次重组浪潮探析[J]. 南亚研究季刊 2010(01)
- [16].对二类调查中小班区划技术要求的探讨[J]. 林业勘查设计 2009(03)
- [17].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需要风险区划[J]. 中国集体经济 2009(27)
- [18].滑坡灾害风险区划与预测研究综述[J]. 灾害学 2010(02)
- [19].商场区划设计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8(04)
- [20].城市反恐安全区划与等级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21].跨区划党建:国企党建创新的成功探索[J].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2(05)
- [22].四川安宁河源头湿地自然保护区区划方案探讨[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08)
- [23].作为地方政治过程的美国区划及其技术体系——兼论新时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创新[J]. 规划师 2010(10)
- [24].土地利用分区内容及与其他区划的关系[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03)
- [25].城市设计中控高区划的路径初探[J]. 城市设计 2016(02)
- [26].陕甘宁边区县政区划的规制与县政治所的选建[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4(06)
- [27].对美国区划制度的一些认识与探讨[J]. 北京规划建设 2008(04)
- [28].南昌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区划探讨[J]. 江西水利科技 2017(06)
- [29].中国土壤环境质量区划方案[J]. 环境科学学报 2017(08)
- [30].山西湿地资源调查遥感判读区划的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 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