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CR加样装置,包括加样板,所述加样板包括加样本体,设置在所述加样本体上的预定数量的加样孔,以及设置在加样本体周壁的X向凹槽和Y向凹槽,具有同所述X向凹槽适配的凸起部的X向标尺;以及具有同所述Y向凹槽适配的凸起部的Y向标尺。本方案中,标识结构在侧部滑动,解决了标注看不清的问题,而且对滑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操作更加方便和准确。
主设计要求
1.一种PCR加样装置,包括加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板包括加样本体,设置在所述加样本体上的预定数量的加样孔,以及设置在加样本体周壁的X向凹槽和Y向凹槽,具有同所述X向凹槽适配的凸起部的X向标尺;以及具有同所述Y向凹槽适配的凸起部的Y向标尺。
设计方案
1.一种PCR加样装置,包括加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板包括加样本体,设置在所述 加样本体上的预定数量的加样孔,以及设置在加样本体周壁的X向凹槽和Y向凹槽,具有同 所述X向凹槽适配的凸起部的X向标尺;以及具有同所述Y向凹槽适配的凸起部的Y向标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截面呈Ω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标尺的高于加样孔端口的 高度,所述X向标尺的端部通过连接有标记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标尺的高于加样孔端口的 高度,所述Y向标尺的端部通过连接有标记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本体上均匀设置若干定 位部,该定位部位于相邻加样孔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CR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设于加样本体上侧,定 位部涂有颜色并从加样本体向X向凹槽或Y向凹槽延伸预定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CR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位于X向凹槽和\/或Y向 凹槽内,该定位部为弧形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样底座,所述加样底座包 括具有容置空间的盒体,设置在盒体内且与加样本体侧壁定位孔适配的柔性弹扣,固定在 盒体一侧的直线步进电机,设置在直线步进电机滑座上的指示针或覆盖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样底座,所述加样底座包 括可收容所述加样板的壳体,设置在壳体一侧且滑座与加样板连接的直线步进电机,固定 在壳体一侧的且垂直于直线步进电机运动方向的遮盖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 遮盖板沿所述滑动槽移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R反应使用器材,尤其是一种高效、简便的PCR加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实时荧光定量PCR主要应用于要求定量数据分析的诊断学、分子医学、生物 工程等领域,是判断疾病、研究机体目的基因表达量变化的金标准。
整个实验中,PCR板作为引物、Taq DNA聚合酶、dNTP、缓冲液等混合体系的重要承 载物,为适应PCR反应过程中反复的高、低温设定,其本身材质以聚丙烯(PP)为主;为配合排 枪、PCR仪等实现高通量操作,其孔数通常为96或384孔;为适用于不同型号PCR仪,常见有无 裙边、半裙边、升裙边和全裙边四种模式;为适应不同实验需求,其颜色又分为透明、白色、 黑色等。由于PCR板孔径小、孔数多,且反应体系通常是10或20微升,因此做到精确加样对整 个实验十分关键。同时,因需定量PCR分析的RNA样本(特别是临床样本)一般较普通逆转录 PCR样本更为珍贵、往往不易获取,故应尽量避免样本浪费。
现有的PCR板主要通过位于PCR板第一排孔上方相应顺序的阿拉伯数字、以及位于 第一列孔左侧相应的大写英文字母这两个坐标,对加样孔进行定位。近年来,虽然部分PCR 板采用黑色印刷数字及字母的方法以利于加样孔的定位,但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仍是透明 PCR板,仍无法避免重复加样、漏加样、错孔加样等可能,且易致操作者视觉疲劳、耗时耗神, 尤以384孔为甚。
现有的坐标板设计尽管也做了部分改进,但如201310178142.2所述,其标尺设置 在加样板底部,仍存在一定缺陷:比如PCR板加样孔较多、加样孔底部不规则,因光散射较为 厉害,无法准确观察坐标;比如实验人员需滑动操作,阻尼较大、精确度较低等情况,影响定 量PCR的精细微量加样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
提供一种高效、简便的PCR加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PCR加样装置,其结构主要包括加样本体、设置在所述加样本体上的预定数量 的加样孔、设置在加样本体周壁的X向凹槽和Y向凹槽、具有同所述X向凹槽适配的凸起部的 X向标尺、以及具有同所述Y向凹槽适配的凸起部的Y向标尺。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凹槽的截面呈Ω形。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X向标尺的高于加样孔端口的高度,所述X向标尺 的端部通过连接有标记线。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Y向标尺的高于加样孔端口的高度,所述Y向标尺 的端部通过连接有标记线。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加样本体上均匀设置若干定位部,该定位部位于 相邻加样孔之间。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定位部设于加样本体上侧,定位部涂有颜色并从 加样本体向X向凹槽或Y向凹槽延伸预定距离。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定位部位于X向凹槽和\/或Y向凹槽内,该定位部为 弧形凸起。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加样底座,所述加样底座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 盒体,设置在盒体内且与加样本体侧壁定位孔适配的柔性弹扣,固定在盒体一侧的直线步 进电机,设置在直线步进电机滑座上的指示针或覆盖板。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加样底座,所述加样底座包括可收容所述加样 板的壳体,设置在壳体一侧且滑座与加样板连接的直线步进电机,固定在壳体一侧的且垂 直于直线步进电机运动方向的遮盖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遮盖板沿所述滑动 槽移动。
有益效果:
本方案中,标识结构在侧部滑动,解决了标注看不清的问题,且对滑动结构进行了 优化设计,阻尼更小,操作更加方便和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标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标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加样本体与标尺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加样本体1采用高分子 材料制作,其上设置有若干加样孔,例如96或384个。与现有加样本体不同的是,加样本体的 四周设置有凹槽,包括X向凹槽11和Y向凹槽12,在改实施例中,凹槽的截面形状为Ω形。上 述X向凹槽和Y向凹槽中设置有X向标尺和Y向标尺,X向标尺和Y向标尺的一侧设置有截面为 Ω形的凸起,该凸起与凹槽适配,便于X向标尺和Y向标尺能够沿凹槽移动。
在使用时,通过移动X向或Y向标尺,对加样孔进行定位,从而避免加样出错。与现 有方案不同的是,该标尺设置在侧面,便于观察,避免了重复加样或漏加样。例如,一般来说 每个进行PCR实验的样本需要设立至少三个复孔,故可以选择所设复孔数为单位来移动标 尺,即每加完三个复孔后移动一下X向标尺,待一排加样孔加样完毕,将Y向标尺往下滑一个 孔,以此类推。同时,由于仅需在侧面开槽,因此对加样本体的结构调整不大,便于加样板的 后期使用,因此对整个产业链的调整较小,便于推广应用。在使用时,只需要将标尺的凸起 部按在凹槽中,然后拉动标尺即可,操作也更加方便。
结合图2和图3描述进一步的实施例。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加厚标尺, 并在标尺的两端一体成型或扣合有标记线。该标记线的直径小于加样孔外径之间的距离。 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标记可以延伸至加样板的任意地方,不是仅仅对加样板纵向和横向的 一侧进行标记。例如,当对第5列,第7~9行进行加样时,标记线可以移动至第四列与第五列 之间,以及第6行与第7行之间,因此标记更加准确,能够对加样板中的任意加样孔进行定 位。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标尺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便于操作即可,而不必 与加样板的长度或宽度相近。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加样本体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定位部,优选具有与加样本 体显著不同的颜色,以便于操作者移动标尺。避免了因为加样本体本身为透明塑料材质,导 致移动标尺错位的问题。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定位部从加样本体向X向凹槽或Y向凹槽延 伸预定距离,形成一个凸起,该凸起不影响标尺的移动,同时给操作者一定的阻力感,提示 操作者移动到预定位置。例如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标尺的长度小于三个加样孔之间的距 离,在采用三个样本时,每三个加样孔设置有定位部,因此,每移动一次标尺,就会感受到一 次轻微的阻力(大于标尺与滑槽之间阻力),同时,凸起形成类滚珠结构,能够减小接触面 积,减少标尺移动的阻力。
当然,该定位部也可以设置在凹槽底部,在凹槽底部,亦形成这样的凸起,形成一 定突变的阻力感,提示已经移动到预定位置。
转到图4,描述另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中,在加样本体上每隔预定的加样孔,在加样 孔之间设置标识点。例如每隔三个加样孔,在附近设置标识点。这些规律分布的标识点与标 尺或标记线配合,从而对加样孔进行定位,更加准确和方便。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标记 线上设置有位置可以移动的标识点,或等间距设置标识点,进行定位。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水平和防污染能力,主要是通过增加底 座及相应的机构来实现。例如底座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盒体,设置在盒体内且与加样本体 侧壁定位孔13适配的柔性弹扣,固定在盒体一侧的直线步进电机,设置在直线步进电机滑 座上的指示针或覆盖板。
通过步进电机带动标尺的移动,定位更加准确,操作更加方便,误操作更少。直线 步进电机每次运动的距离是固定的、可调节的,因此每按一次,电机带动标尺前进固定的距 离,因此更加不会出错。同样,其可以驱动带有标记线的加样标记,使用方便快捷。
同样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标记线换成遮盖板,每次加完后,电机驱动,使 遮盖板挡住已添加样本的加样孔,从而避免出错。
最后描述图5a和图5b,需要说明的,该图为局部结构横截面图。通过模具的设计, 使加样本体1的侧部形成一个凵形、Ω形或燕尾式凹槽,标尺2的横截面形状与之适配,从而 能够在凹槽中滑动。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 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 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2479.7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8844071U
授权时间:20190510
主分类号:C12M1/00
专利分类号:C12M1/00
范畴分类:18H;
申请人:曾晓宁
第一申请人:曾晓宁
申请人地址: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发明人:曾晓宁;仲秀华;马元;赵文学
第一发明人:曾晓宁
当前权利人:曾晓宁
代理人:窦贤宇
代理机构:32360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