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度特性论文_刘超,何雪明,黄海楠,陈小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度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度,凸轮,特性,动力学,间隙,齿轮,模型。

分度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超,何雪明,黄海楠,陈小飞[1](2019)在《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动态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利用双叁次B样条曲面算法建立出弧面凸轮机构叁维模型的基础上,结合ADAMS软件建立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运动学分析,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对机构进行不同运动参数下的仿真分析,得到不同参数情况下角加速度、接触力的变化曲线图。通过对变化曲线图的分析,转速和阻尼系数对弧面分度凸轮的动态特性都有影响。尤其在分度期间,影响最为明显。随着弧面分度凸轮转速的提高,分度盘角速度和接触力都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随着阻尼系数值的增大,分度盘的最大角加速度值将会先减小(在150N·s/mm处达到最小)再增大。而滚子与分度盘之间的接触力会随着阻尼系数的增大而上升。(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9年02期)

樊嘉峰,邓铁松,苏钊颐,李夫忠[2](2016)在《分度圆裂纹齿轮副动态特性及故障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的齿轮有限元模型和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的齿轮副啮合模型进行联合仿真,轮齿有限元模型计算其单齿刚度,生成齿轮副啮合综合刚度,并导入齿轮副SIMPACK模型;齿轮副啮合模型不采用Gear-pair力元,通过移动Marker、函数表达式以及输入函数等实现啮合作用;最终利用广义共振、共振解调技术进行故障诊断。仿真结果表明,ANSYS计算的啮合综合刚度与SIMPACK结果相差2.65%;啮合振动模型计算结果与Gear-pair力元结果误差控制在10%以内。可通过故障特征频率定位故障、采用幅值衡量严重程度,最终达到故障诊断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机车电传动》期刊2016年03期)

胡保先[3](2014)在《齿轮齿条式行星分度凸轮机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度凸轮机构作为一种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印刷、制药等行业的自动化机械中。传统的分度凸轮机构一般存在一个缺陷,即输入轴旋转一周机构只能实现一次分度运动。同轴式行星分度凸轮机构,具有同轴式分度凸轮机构和行星分度凸轮机构的共同优点,其采用同轴式布局,结构紧凑,并突破了传统分度凸轮机构只能整周式输出的局限性,可实现大分度数传动。论文以同轴式行星分度凸轮机构结构形式之一的齿轮齿条式行星分度凸轮机构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结构形式和传动原理,对机构廓线、装配体模态分析以及含间隙机构动力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分析研究了齿轮齿条式行星分度凸轮机构的结构形式与传动原理。利用解析法建立分度凸轮机构的数学描述模型,进而得到其共轭凸轮的理论和实际廓线方程。通过Matlab编程的方式生成机构廓线,并在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对机构进行了运动仿真,验证了廓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在Solidworks软件中完成机构的叁维建模。定义齿轮齿条式行星分度凸轮机构基本参数,着重对影响凸轮几何特征的两个重要指标—压力角和曲率半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基本参数的变化对压力角和曲率半径的影响规律。针对装配体模态分析的非线性特征,提出了采取计算临界状态来求取机构装配体模态的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得到齿轮齿条式行星分度凸轮机构的相关固定频率和振型,为降低机构振动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采用两状态非连续接触状态模型,建立了齿轮齿条式行星分度凸轮机构的间隙数学矢量模型。将采用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的法向接触力模型和采用修正Coulomb模型的切向摩擦力模型嵌入到理想模型中,构建了含间隙的多体动力学模型。针对齿轮齿条式行星分度凸轮机构,通过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中设置合理的接触参数,建立起考虑间隙的齿轮齿条式行星分度头凸轮机构动力学模型。研究在不同间隙大小下的凸轮机构的动力学性能,分析间隙的存在对凸轮机构运动特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4-06-03)

李根[4](2013)在《基于FEM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的动静态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是一种新型凸轮间歇机构,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承载能力强、分度数大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初定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应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的动静态特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本文根据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的传动原理,对机构的主要传动副(凸轮-针齿副)在不同输入角度情况下构建了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接触分析,对凸轮边缘的应力集中提出了改进方案。其次,对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及其重要部件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出了机构在整个周期内不同输入角度时的固有频率、模态振型等模态参数,以及机构的临界转速,并且指出了机构在分度期和间歇期间的整体刚度差异及动态特性的不同之处。再次,结合机构模态分析的结果,对内平动分度凸轮结构进行了谐响应分析,得出了凸轮和针轮的幅频响应曲线图,揭示了其位移随不同频率的变化趋势,整个周期内振幅的最大峰值都出现在第一阶频率附近,幅值较为明显,并且得出了振幅最大处应力值随频率的变化趋势。最后,对该机构的试验样机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得出了机构在分度期和间歇期时的试验模态频率。其结果与用有限元软件分析的结果大体相同,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可信性。(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期刊2013-12-01)

付振山[5](2011)在《滚珠型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啮合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滚珠型弧面分度凸轮机构作为一种新型间隙传动机构,采用滚珠作为传动媒介,实现了“旋转——旋转”变换的滚动传动,因滚珠旋转轴线不受约束,具有适应性强、传动效率高、高速性能好、传动精度高、残余振动小等优点,能够在数控机床等大型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上实现高速、高精的分度运动,对于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工程实际出发,以提高机构的分度精度、运动平稳性和啮合效率为目的,研究了机构的啮合特性,分析其结构、受力、预紧、润滑、运动学、啮合效率和疲劳寿命等,研究完善了机构的啮合理论,为机构的实用化和进一步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机构的优化设计和制造提供理论指导,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对新型机构的具体结构型式进行了研究分析,机构的具体结构型式决定了其传动性能,是性能分析和优化的基础,结构的合理性决定着加工的难易程度和制造成本,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凸轮工作滚道曲面形状及截形、分度盘和滚珠防脱结构。借鉴滚动轴承和滚珠丝杠的设计使用经验,采用双圆弧截形滚道可以抑制滚动螺旋传动中滚珠的侧向滑移,减少摩擦;应用表明滚道半径和滚珠直径比取值范围为0.51-0.56,此时机构的承载能力强,弹流润滑油膜较厚,摩擦较小;分度盘采用整体式结构,在径向圆柱面加工出球窝,为实现可控点接触,抑制滚珠的侧向滑移,球窝也采用双圆弧截形;滚珠防脱装置采用滚珠保持架,工作可靠。最后应用空间啮合理论和旋转变换张量法推导出双圆弧截形滚道的滚珠型弧面分度凸轮廓面方程和啮合方程,分析了机构的压力角和影响因素,得出了同时参与啮合的几个滚珠与相应凸轮滚道的压力角不同,且压力角随凸轮转角变化,采用不同的运动规律机构压力角不同。滚珠与凸轮滚道为点接触,接触应力大,为防止凸轮滚道和滚珠的剧烈磨损与疲劳破坏,在设计时进行接触强度校核,因此对机构的受力展开了分析。安装时机构需要预紧,预紧力施加在滚珠上,传动时工作台和分度盘载荷也施加在滚珠上,滚珠承受两个力的合力。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则,首先研究了机构的载荷力分配,即计算每个滚珠承受的载荷力,然后分析了机构的预紧方法、预紧量和预紧力的关系,最后根据力的合成原则合成滚珠总的受力,进行了强度校核。为保证传动的连续性和平稳性,机构有一定的重合度,在传动过程中,有多个滚珠同时参与啮合,参与啮合的滚珠数目和受力周期性变化,为精确计算每个滚珠的受力,研究了机构的载荷分配。根据机构的载荷特点,应用赫兹接触理论、机构变形协调条件和力矩平衡原理,推导出载荷在每个参与啮合的滚珠中的分配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惯性载荷是机构的主要载荷,受凸轮运动规律中加速度影响变化较大;由于凸轮滚道在不同接触点的法线、切线和主曲率不同,每个参与啮合的滚珠承受的载荷力不同;载荷的分配随凸轮转角变化,并受结构参数和运动规律的影响。分析了机构的预紧,滚珠型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工作在预紧状态下,以提高机构的刚度和承载能力,消除制造和安装误差的影响,实现无间隙啮合传动。分析了机构的预紧方法,表明预紧改变了滚珠和凸轮滚道的接触点,影响机构的啮合特性和啮合效率,甚至让机构产生啮合干涉。应用赫兹接触理论、轴的弯曲变形理论和轴承弹性变形理论,分析了预紧调整量与机构的弹性变形和接触预紧力的关系。计算表明预紧力不仅和预紧量有关,还与机构的几何刚度有关,预紧力和预紧调整量成非线性关系,预紧时凸轮轴和分度盘轴产生的弯曲变形量很小,可以忽略,同时参与啮合的滚珠产生的接触预紧力不同,并随凸轮转角的变化而变化。比较了采用双圆弧截形滚道与单圆弧截形滚道的凸轮机构预紧时的预紧力和预紧后机构的压力角,表明采用双圆弧截形滚道的凸轮机构预紧力更连续,压力角变化更小,机构运动更平稳。考虑到滚珠承受载荷力与预紧力的联合作用,进行了接触强度校核,分析了采用修正等速、修正梯形加速度和修正正弦加速度叁种运动规律时滚珠和凸轮滚道之间的接触应力在分度期内的变化,结果表明珠与分度盘球窝之间的接触应力小于滚珠与凸轮滚道之间的接触应力,并且接触应力随凸轮转角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提出只校核滚珠与凸轮滚道之间的接触应力,并作为失效分析的依据。受惯性载荷的影响,采用不同的运动规律产生的接触应力不同;分度期滚珠和凸轮滚道间的接触应力较大,停歇期接触应力较小。最后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别分析了停歇期和分度期在载荷力、预紧及其联合作用下机构应力云分布,分析了接触应力和接触力随载荷和预紧量的变化规律,证实了载荷分配和预紧分析理论的正确性。机构通过滚珠传递运动和动力,滚珠同时与凸轮滚道及分度盘啮合,其运动影响机构的润滑和啮合效率,因此研究了滚珠的运动规律。滚珠中心、滚珠与凸轮滚道的接触点及滚珠与分度盘球窝的接触点相对于凸轮轴线的运动轨迹为空间螺旋线,叁螺旋线的螺旋升角和相互间的夹角不同,且随凸轮转角变化,利用滚动螺旋传动理论计算了滚珠的侧向滑移速度。分析结果表明在停歇期侧向滑移速度为0,滚珠不存在侧向滑移,在分度期侧向滑移速度随凸轮转角变化,滚珠球心两侧接触点的侧向滑移速度不同,推理出滚珠存在沿滚道截面的旋转运动。滚珠受凸轮滚道的拖动发生自转和锲紧,自转速度受滚珠与凸轮滚道间的摩擦力和滚珠与分度盘球窝之间的摩擦力相互关系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假设滚珠发生纯滚动时,计算了滚珠的自转速度。为研究机构的高速性能、分度精度和滚珠的运动规律,应用RecurDyn虚拟样机技术进行了机构的运动学仿真。基于Pro/E的滚珠型弧面分度凸轮的3D实体模型和RecurDyn虚拟样机工具,建立了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了运动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受惯性载荷和滚珠与凸轮滚道及分度盘球窝接触碰撞关系的影响在停歇期分度盘的角加速度出现微小波动,即存在残余振动,影响停歇期的定位精度;在分度期分度盘输出的角加速度不连续,存在冲击。通过仿真还求得同时参与啮合的滚珠与凸轮滚道间的接触力,证实机构载荷分配计算理论的正确性,从仿真结果中得出的滚珠运动证实了滚珠侧向滑移和锲紧运动的存在。滚珠与凸轮滚道间的润滑属于弹性流体润滑,利用Hamrock-Dowson点接触最小油膜厚度公式和郑绪云点接触中心区油膜厚度公式,推导出滚珠和凸轮滚道之间接触油膜厚度的计算式,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机构润滑油膜厚度,分析比较了采用修正等速、修正梯形加速度和修正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时滚珠和凸轮滚道间的油膜厚度。分析结果表明润滑油膜厚度在整个分度期内是变化的,受惯性载荷的影响,前半程油膜较薄,后半程油膜较厚,文中还讨论了凸轮转速、分度盘负载力矩、滚珠直径、分度盘直径等结构参数对油膜厚度的影响,并采用膜厚比参数判断处于边界润滑状态,为分析机构的润滑状态和进行润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滚珠型弧面分度凸轮机构不仅要高速、精确地完成分度运动,同时还应具有较高的啮合效率,因此分析了机构的啮合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因滚珠的运动既有滚动又有滑动,滚动摩擦引起的功率损失占比例很小,在计算中被忽略。从滚珠运动分析出发,计算啮合过程中机构能量损失及分度盘的输出功率,推导出机构的啮合效率计算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啮合效率随啮合点变化,摩擦系数和相对滑动速度是影响传动效率的主要因素,预紧力、滑滚比和不同的凸轮运动规律是次要影响因素。采用Lundberg和Palmgren疲劳寿命理论,借鉴滚动轴承和滚珠丝杠副疲劳寿命研究方法及经验数据,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推导出滚珠型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额定载荷和额度寿命计算公式,并采用国际标准寿命补偿方法对其疲劳寿命进行补偿。(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1-11-30)

唐晓鹏[6](2010)在《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啮合特性分析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弧面分度凸轮机构是一种用于两垂直交错轴间的分度或步进传动机构。由于该机构具有高速、高精度、大载荷、可靠性好、长寿命等特点,广泛用于各种自动机械,分度速度可达2000 r/min,定位精度为±5″~±15″,已逐渐取代槽轮、棘轮和不完全齿轮等机构,成为间歇分度和步进机构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以点啮合弧面分度凸轮机构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其精度和稳定性为目的,借助微分几何、啮合原理、点啮合理论、弹性力学等基础理论,利用程序设计、叁维造型、有限元分析等计算机软件,研究分析了点啮合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基础理论、啮合特性及动力学特性等。(1)以微分几何理论和空间回转变换张量为基础,根据空间包络曲面的共轭原理,获得了空间凸轮及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通用数学模型;建立了弧面凸轮机构各种滚子的统一曲面方程;获得了圆锥滚子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轮廓曲面方程;(2)在弧面分度凸轮机构轮廓曲面通用方程的基础之上,运用VB软件完成了凸轮轮廓曲面设计的参数化对话窗口,运用Pro/E软件建立了弧面分度凸轮的空间曲面及其实体模型;并建立了参数化球锥滚子模型库,完成了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装配体模型及其机构仿真;(3)针对不同滚子曲面参数,运用MATLAB分析计算了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凸轮副的压力角,获得了其在不同滚子结构参数情况下的变化曲线,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和对啮合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圆锥滚子与球锥滚子弧面分度凸轮机构曲率分析的计算方法;(4)运用ANSYS软件分析了弧面分度凸轮及分度转盘的模态和谐响应特性等,给出了其前6阶固有频率、振型及谐响应曲线等,为直观分析机构动态特性与变形情况奠定良好的基础;(5)利用Hertz弹性理论分析了点啮合弧面凸轮机构的弹性接触问题;以有限单元法为基础,运用Pro/E与ANSYS软件对其点接触问题进行建模和分析。通过对多组点啮合弧面分度凸轮机构接触有限元模型的接触分析,分析了该机构接触变形的位移、应力、应变、变形区域及接触压力等弹性点啮合特性随滚子球面半径、滚子锥角、啮合位置等参数的变化规律,为设计制造高可靠性、高精度的弧面凸轮机构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0-03-01)

张俊,宗振华,杨晓平,金建新[7](2005)在《考虑间隙和柔性轴的圆柱分度凸轮机构动力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圆柱分度凸轮机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考虑间隙存在和柔性轴的前提下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应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从动件的最大角加速度提高了24.3%,凸轮轴的角速度高频振荡,波动幅值为3.2%,这为高速凸轮机构设计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05年04期)

谈理,刘有毅[8](2005)在《蝶板摆动单向分度机构的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气压传动的优点,由气缸往复直线移动驱动的分度机构应用越来越广,蝶板摆动单向分度机构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对蝶板摆动单向分度机构的特性分析,说明了各分度元件的有关尺寸对该分度机构特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05年06期)

曾迥立[9](2005)在《动力转向器阀油槽尺寸和分度误差对压力静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阀的液压等效桥路模型,首次推导了非对称阀分配油槽存在尺寸和分度误差时的压力静特性的一般公式,定量地分析了这些误差对压力静特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汽车科技》期刊2005年02期)

李新颖[10](2004)在《钠液位计的分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实验快堆中用来将热量从堆芯带走的载热剂是液态金属钠,必须准确地知道液态钠在堆容器和许多相关容器中的液位以保证反应堆的正常运行。本文对钠液位的测量方法进行了综述和研究。综述了磁翻转液位计、超声波液位计、电接点式钠液位计、电阻管式钠液位计、电感式单点钠液位计、互感式钠液位跟踪测量系统、离散型电感式钠液位计和互感式钠液位连续测量探头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各种钠液位测量方法的工作原理、分度特性以及对于应用在中国实验快堆钠液位测量上的优、缺点。重点描述了作者参与研制的互感式钠液位传感器及其分度特性。介绍了这种可工作在100~550℃温度范围的智能型钠液位计的部件结构与性能,以及它的以液态金属钠为工作介质的分度标定装置。描述了分度特性标定试验,分析了温度效应,给出了以介质温度为参数的分度特性方程式,进行了标定误差分析,并且介绍了使用这种钠液位计的测量系统。试验表明,智能型钠液位计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它的温度效应在线补偿功能使之可以得到准确的钠液位测量数据。而且,它具有自检、掉电保护、满度设置、断偶报警、双上下限报警、标准模拟输出信号和数字输出信号,使之特别适用于钠冷快堆的仪表测量系统。这种智能型钠液位计的基本误差为量程的±1.9%。提出了通过迭加敏感元件的方法扩展应用于测量大量程的钠液位,并借助于电感式单点钠液位传感器实现液位计的在役标定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期刊2004-06-01)

分度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的齿轮有限元模型和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的齿轮副啮合模型进行联合仿真,轮齿有限元模型计算其单齿刚度,生成齿轮副啮合综合刚度,并导入齿轮副SIMPACK模型;齿轮副啮合模型不采用Gear-pair力元,通过移动Marker、函数表达式以及输入函数等实现啮合作用;最终利用广义共振、共振解调技术进行故障诊断。仿真结果表明,ANSYS计算的啮合综合刚度与SIMPACK结果相差2.65%;啮合振动模型计算结果与Gear-pair力元结果误差控制在10%以内。可通过故障特征频率定位故障、采用幅值衡量严重程度,最终达到故障诊断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度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刘超,何雪明,黄海楠,陈小飞.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动态特性的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9

[2].樊嘉峰,邓铁松,苏钊颐,李夫忠.分度圆裂纹齿轮副动态特性及故障诊断[J].机车电传动.2016

[3].胡保先.齿轮齿条式行星分度凸轮机构特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4

[4].李根.基于FEM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的动静态特性分析[D].天津科技大学.2013

[5].付振山.滚珠型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啮合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

[6].唐晓鹏.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啮合特性分析与仿真[D].西安理工大学.2010

[7].张俊,宗振华,杨晓平,金建新.考虑间隙和柔性轴的圆柱分度凸轮机构动力学特性研究[J].机械传动.2005

[8].谈理,刘有毅.蝶板摆动单向分度机构的特性分析[J].机械设计.2005

[9].曾迥立.动力转向器阀油槽尺寸和分度误差对压力静特性的影响[J].汽车科技.2005

[10].李新颖.钠液位计的分度特性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4

论文知识图

不同半径处,晶体前后端面的相位延迟...模型度分布弧面分度凸轮工作廓面坐标系2.2弧面凸轮...系统构成示意图利用热电偶分度数据库对热电偶进行反2 EL1KL3 发光管发光特性曲线 图 3 光敏...

标签:;  ;  ;  ;  ;  ;  ;  

分度特性论文_刘超,何雪明,黄海楠,陈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