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膜耦合论文-李允,秦臻,张崟,陈启明,邱勇隽

酶膜耦合论文-李允,秦臻,张崟,陈启明,邱勇隽

导读:本文包含了酶膜耦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壳寡糖,高聚合度,酶膜耦合技术,错流过滤

酶膜耦合论文文献综述

李允,秦臻,张崟,陈启明,邱勇隽[1](2019)在《酶膜耦合法制备高聚合度壳寡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制备高聚合度壳聚糖,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批酶解法和酶膜耦合法制备所得壳寡糖产物的聚合度差异,探索了利用酶膜耦合技术高效富集制备高聚合度壳寡糖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酶膜耦合方法所得壳寡糖产物中DP4~8壳寡糖的总收率高达78.1%,DP 4~8壳寡糖所占比例分别为16.5%、35.8%、18.9%、7.81%和5.12%。同时,以卷式膜系统代替板式膜系统,通过错流过滤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的不可逆膜污染(Rif=1.56×106m-1),提高了料液底物浓度(30 g/L)。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酶膜耦合技术的高聚合度壳寡糖连续制备工艺,为高聚合度壳寡糖的应用和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18期)

王珂[2](2018)在《玉米胚芽ACE抑制肽超声辅助酶解和酶膜耦合制备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充分利用玉米胚芽粕的蛋白资源,首先进行超声预处理辅助酶解玉米胚芽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研究,优化了超声模式、参数和酶解条件。酶解液经过膜分离得到多肽和可溶蛋白,在不补料酶膜耦合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梯度稀释补料酶膜耦合酶解可溶蛋白制备玉米胚芽肽,并与等浓度补料酶膜耦合模式比较酶解效果。最后,将制备的玉米胚芽肽进行动物试验,研究其体内降血压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超声辅助酶解玉米胚芽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研究。以蛋白转化率和高活性肽占比为指标,选择超声工作模式为20/40 kHz交替双频聚能式超声,通过单因素逐步优化实验,确定超声工作参数为功率密度100 W/L,底物浓度8%(w/v),超声处理时间20 min,超声温度30℃;超声后碱性蛋白酶酶解参数为加酶量2000 U/g,酶解时间2.5 h。在最优条件下,蛋白转化率为85.00%,300-3000 Da高活性肽占比为29.63%。相比于未超声组,蛋白转化率和高活性肽占比分别提高16.42%和13.96%;与超声洗槽组对比,蛋白转化率和高活性肽占比分别提高8.47%和10.60%。这表明双频超声辅助酶解法能有效提高玉米胚芽蛋白的酶解效率。(2)梯度稀释补料酶膜耦合制备玉米胚芽肽的研究。选择3 kDa超滤膜,以蛋白转化率为指标,优化得到不补料酶膜耦合的最优参数:中性蛋白酶,运行时间50 min,蛋白浓度1.5%,加酶量2000 U/g,出肽速率6 m L/min,此时蛋白转化率为53.57%。在此条件下,以蛋白转化率和跨膜压力为指标,研究梯度稀释补料酶膜耦合模式的最优运行时间,结果能稳定运行660 min,蛋白转化率81.94%。与等浓度补料相比,梯度稀释补料模式的运行时间是其1.57倍,蛋白转化率提高74.16%,多肽得率提高58.44%,生产效率提高29.14%,产物多肽IC_(50)值(抑制50%ACE酶活所需的多肽浓度)降低了11.70%。研究表明梯度稀释补料酶膜耦合具有运行时间长、蛋白酶的利用率高、产物得率高、产物活性高等优点。(3)玉米胚芽肽的SHR大鼠体内降血压试验。玉米胚芽肽降压平稳,持续时间长,一次性灌胃后6 h收缩压达到最大降幅18.22 mmHg,9 h仍有较好的活性;而卡托普利降压迅速、持续时间短,6 h后血压回升较快。长期灌胃中,高剂量玉米胚芽肽在第二周收缩压达到最大降幅28.6 mm Hg,降压效果显着。血清生化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胚芽肽主要通过降低SHR肾脏、肺和心脏中ACE的活性,降低血清中肾素、血管紧张素II和内皮素1的含量和升高NO、前列环素的含量而达到降血压效果。在降压的同时,玉米胚芽肽不会损害机体和器官的健康。(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6-01)

李允,秦臻,陈启明,邱勇隽,赵黎明[3](2017)在《酶膜耦合可控制备特定聚合度壳寡糖》一文中研究指出壳寡糖由2~10个氨基葡糖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因其特殊的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已有研究表明聚合度6左右的壳寡糖在抗肿瘤等方面相对其他聚合度壳寡糖具有较高活性。为了可控、高效制备较高聚合度壳寡糖(聚合度4~6),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酶膜耦合的壳寡糖制备方法(EH-MS),并与膜外直接酶解(EH)过程进行了对比。在壳聚糖酶水解壳聚糖的同时,采用超滤膜分离酶解产物,随后透过液采用纳滤膜浓缩脱盐。试验表明,与膜外直接酶解相比,EH-MS的酶解速度更快,因为减少了产物抑制作用。膜外酶解过程中,酶解液中二糖和叁糖的含量逐渐增加,而EH-MS方法几乎无二糖、叁糖产生,因高聚合度的壳寡糖在被降解成二糖和叁糖前已被超滤膜分离。经薄层层析检测酶膜耦合装置最终所得壳寡糖产物以4~6糖为主。(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第九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08)

张鹏[4](2016)在《固定化酶膜耦合法制备肝素钠及低分子肝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酶膜耦合技术是现代工业中重要的生产手段,与传统酶解分离技术相比,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等优点。本文采用固定化酶解耦合陶瓷膜分离技术提取猪小肠黏膜中的肝素并对分离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优化了离子交换吸附纯化肝素工艺条件,并探讨了低分子肝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采用固定化酶解耦合陶瓷膜分离技术提取肝素。以肝素透过率、固定化酶截留率和稳定膜通量为指标,对陶瓷膜分离回收固定化酶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优化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选用800nm孔径陶瓷膜过滤肝素固定化酶解液,操作压力为0.3MPa,温度为40℃,流速为2m/s,pH为11。在此条件下,肝素透过率为92.5%,固定化酶不能透过,平均膜通量为656.13 L·m~(-2)·h~(-1)。选用2%NaOH作为清洗剂清洗陶瓷膜,可将陶瓷膜水通量恢复至初始水通量的97.9%,符合陶瓷膜清洗要求。对固定化酶进行重复提取回收,固定化酶重复提取回收2次,肝素提取率达到回收前的80.6%,提取肝素的效果仍然较好。2)以肝素吸附率和洗脱率为指标,对离子交换树脂纯化肝素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根据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树脂静态吸附洗脱肝素的最优工艺条件:吸附温度44℃,树脂质量分数0.30%,吸附时间5h,料液pH为8,选择4mol/L氯化钠溶液作为洗脱剂,树脂:氯化钠溶液(w/v)为1:3,最佳洗脱时间为3h。在此条件下得到肝素的树脂吸附率为97.75%,洗脱率为99.1%。在树脂静态吸附洗脱最优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树脂动态吸附和洗脱条件:上样量为156BV,上样流速1BV/h,洗脱流速为1.5BV/h,并对制备得到的肝素钠样品进行了质量分析,与市售粗品肝素钠相比,固定化酶膜耦合法制备得到的肝素钠样品具有一定优势。3)给BALB/C小鼠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设置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条件对照组,分别收集低分子肝素组和对照组小鼠新鲜粪便,采用高通量宏基因组技术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低分子肝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分子肝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具有一定影响。其中低分子肝素能够促进小鼠肠道内Clostridium XlVa菌属和Alistipes菌属等有益菌的增殖,对γ-变形菌纲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6-10-01)

龚洋[5](2016)在《梯度稀释补料酶膜耦合反应制备牛奶蛋白ACE抑制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和探索一种制备牛奶蛋白ACE抑制肽的最佳酶膜耦合工艺模型,本文在传统酶解和不补料酶膜耦合最优工艺基础上,对比性探究了等浓度补料、先补料后补水和梯度稀释补料叁种酶膜耦合反应过程的稳定性及酶解效果,并对梯度稀释补料酶膜耦合的酶解动力学及稳定运行试验进行了探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以脱脂奶粉为原料,对5种蛋白酶进行筛选,以ACE抑制率和IC50为考察指标,确定中性蛋白酶为本试验用酶。利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酶解条件,得出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60 min、底物浓度11%、加酶量2000 U/g、温度50℃、pH 7.0。以膜通量、ACE抑制率和IC50为指标,确定超滤膜分子量为5 kDa。通过不补料酶膜耦合单因素试验,得到酶膜耦合反应最优工艺为:底物浓度7%、加酶量2000 U/g、反应时间100 min、循环泵转速100 r/min,在该条件下蛋白转化率为53.16%、ACE抑制率为76.81%,单位酶产肽量为39.59 g肽·(g酶)-1。与对照比较,蛋白转化率、ACE抑制率、单位酶产肽量分别提高16.99%、18.55%、16.61%。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超滤液中ACE抑制肽的分子量分布,3 kDa以下组分质量分数为86.60%。绘制叁种补料模式下的酶膜耦合反应进程曲线,结果表明,等浓度补料稳定性最差,先补料后补水稳定性较差,梯度稀释补料反应最为稳定。梯度稀释补料反应体系具有透过液浓度高(12.748 mg/mL)、膜通量变化幅度最小(120.403mL·(m2·min)-1左右)、反应器内蛋白浓度相对稳定(22.637 mg/mL)等优点。对比叁种补料模式酶解效果,梯度稀释补料模式蛋白转化率和多肽得率最高,分别是67.58%、67.07%;比先补料后补水模式分别提高12.35%、9.93%;比等浓度补料模式分别提高62.30%、34.03%。因此,梯度稀释补料酶膜耦合反应,稳定性好,酶解效率高,是一种酶解蛋白制取活性多肽的有效手段。在梯度稀释补料酶膜耦合酶解过程中,拟合水解度DH与底物浓度S0及水解时间t的关系,可据此预测其他S0下DH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基于对酶解机制的合理假设,建立梯度稀释补料酶膜耦合反应过程动力学模型,得动力学常数Km=69.481 g/L,Vmax=0.752 g·l-1 min-1,对不同底物浓度下梯度稀释补料酶膜耦合反应过程进行模拟,实验值与模拟值吻合较好。通过米氏常数确认最优底物浓度为70 g/L。在动力学模型得出的最佳底物浓度下,梯度稀释补料酶膜耦合反应可持续运行720 min,酶解结果如下:蛋白转化率74.51%、多肽得率75.13%、单位酶产肽量142.27 g肽·(g酶)-1、IC50 0.77 mg/mL;粗肽产品灰分为8.04%、水分为11.68%、多肽含量为37.40%。综上所述,梯度稀释补料酶膜耦合模型既克服了酶利用率低和反应后期底物不足等问题,又吸取了多种酶膜耦合补料方式的优点,可显着提高酶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为工业化生产牛奶蛋白ACE抑制肽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6-06-01)

龚洋,马海乐,王洋,苟文来,熊建[6](2016)在《不补料酶膜耦合反应制备牛乳蛋白ACE抑制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克服传统酶解技术的不足,提高酶解反应效率,采用不补料酶膜耦合反应制备牛乳蛋白ACE抑制肽。考察超滤膜对牛乳蛋白及酶的截留、膜通量及滤出液的ACE抑制率和IC_(50)的影响,确定出超滤膜最佳的截留分子量为5000 u;研究了反应时间、底物浓度、加酶量和循环泵转速对蛋白转化率的影响,确定最优酶解工艺条件:底物浓度7%(W/W)、加酶量2000 U/g、反应时间100 min、循环泵转速100 r/min,该条件下蛋白转化率、单位酶产肽量、ACE抑制率分别达到53.16%、39.59 g肽/g酶、76.81%,与对照组相比蛋白转化率、单位酶产肽量、ACE抑制率分别提高了16.99%、16.61%、18.55%;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超滤液中ACE抑制肽的分子量分布,发现样品中分子量≤2253 u组分质量分数为94.62%,超滤膜对截留分子量大小控制准确。因此不补料酶膜耦合反应可为酶法制备牛乳蛋白ACE抑制肽提供一种更为高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6年12期)

吕杰,何慧,范允卿,王真真,聂志奎[7](2012)在《酶膜耦合连续法制备玉米肽解酒及防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考察酶膜耦合连续法制备的玉米肽(CP)在动物体内的解酒及防醉效果,并与间歇法制备的CP进行比较,采用小鼠模型分别进行翻正反射实验、解酒和防醉实验,并以市售海王金樽为阳性对照,观察小鼠的醉酒只数和醉酒时间,测定小鼠血清中乙醇体积分数及肝脏乙醇脱氢酶(ADH)的活力。结果表明:酶膜耦合连续法制备的CP能极显着地缩短小鼠醉酒时间及降低酒后血清中乙醇体积分数(P<0.01),极显着激活其肝脏ADH活力(P<0.01);各项数据均显示CP具有良好的解酒、防醉效果,连续法制备的CP其醒酒效果优于间歇法制备的CP;CP的摄入时间与饮酒时间间隔短是有利的;摄入300mg/kg(以体质量计)连续法制备的CP其解酒效果与摄入450mg/kg海王金樽相当。酶膜耦合连续法制备的CP是良好的醒酒物。(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2年17期)

杭华[8](2012)在《菊糖果糖转移酶—膜耦合反应器制备双果糖酐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果糖酐III(DFA III)是一种新型的低能量的甜味剂,具有促进矿物质吸收、利于排尿、抑制癌症以及防止蛀牙等生理生化功能,可应用于烘焙食品、糖果、饮料和医药等领域。DFAIII主要采用酶法制备,即利用微生物产菊糖果糖转移酶水解菊糖,菊糖水解液直接脱色、浓缩,制成产品。其缺点耗时且劳动强度大;酶直接进入产品无法重复利用而造成浪费;产物对酶反应会产生抑制作用,使DFA III产率降低;反应结束后需要高温或调pH来使酶失活,操作繁琐,能量消耗大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先通过对金环节杆菌(Arthrobacter aurescens SK8.001,CCTCC No. M207185)的发酵获得菊糖果糖转移酶(IFTase)液,经过浓缩、盐析沉淀和低温冷冻干燥,以制备酶粉。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探索利用菊糖果糖转移酶-超滤膜耦合反应器(即酶膜反应器)水解菊糖来制备DFAIII,且对产物DFAIII对酶反应产生的抑制作用,酶膜反应器耦合纳滤膜进行酶分离和产物浓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金黄色节杆菌在中型发酵罐(30L)内发酵72h,离心除去菌体获得IFTase液;酶液进行超滤浓缩,然后采用硫酸铵进行盐析沉淀,后经冷冻干燥制得酶粉。发酵后,IFTase酶活力为17.5U/mL。超滤浓缩后,IFTase酶活力的收率为85-93%,损失率为10%;IFTase酶活力由17.5U/mL增加至154.6U/mL,单位体积酶活力提高8.5倍;IFTase比活力由4.4U/mg提高至15.6U/mg;随着透过液体积的增大,膜通量由11.2L/m2h减少至3.2L/m2h;超滤膜清洗后,膜通量的恢复率为95%。酶浓缩液经硫酸铵(60%,m/V)盐析沉淀,可收集126.4g湿沉淀;冷冻干燥,得到10.2g酶粉。2、为克服酶反应器制备DFA III的缺陷,酶膜反应器可作为传统的酶反应器的替代方法。根据DFA III和IFTase的分子量差异,选择适合的超滤膜来设计酶膜反应器。研究酶膜反应器水解菊糖的分批操作来制取DFA III。实验结果表明选择截留分子量为5kDa的超滤膜;菊糖浓度为100g/L时,可以获得DFA III的浓度为78.4g/L;与传统酶反应器相比,反应体系体积为100mL,IFTase初始总酶活力为340U时,酶可以重复使用6次, DFA III的产率可提高5.5倍,DFA III的纯度由80%提高至92%。随透过液体积的增加,透过液通量由14.4L/m2h减少至4.8L/m2h;此时,超滤膜需清洗,清洗后膜通量的恢复率为95%。3、根据酶膜反应器的分批操作的实验结果,进行超滤酶膜反应器水解菊糖持续操作的研究。研究表明,酶膜反应器持续操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体系体积为100mL,菊糖浓度为100g/L,IFTase酶活力与菊糖质量比率(E/S)为30U/g,pH6.0,温度为60oC,搅拌速率为200r/pm,反应时间1h;转膜压(TMP)为20Psi,温度为25oC,搅拌速率为300r/pm。与传统酶反应器比较,IFTase可循环利用,酶活力保留率为84%;DFAIII产率提高5倍,纯度由80%提高至92%;酶膜反应器能连续工作15h以上,且稳定性较好。4、酶膜反应器可使酶与产物分离,减少或消除产物对酶的抑制作用。研究产物DFA III对酶反应的抑制类型和抑制常数,同时研究酶膜反应器持续操作的稳定性与时间。实验结果为Km=3.04g/L,Vmax=0.82g/L/min,KI=1.02g/L,表明DFA III为IFTase的竞争性抑制剂;在起始的1.5天后,菊糖转化率为71.6%,连续操作7天后,菊糖转化率为47.8%,反应器的半衰期(t1/2)为8.2天;表明酶膜反应器具有较长时间的操作稳定性。5、上述酶膜反应器制备DFA III获得较好的实验结果,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尝试将酶膜反应器放大,并确定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由于酶膜反应器获得DFAIII浓度较低,尝试研究酶膜反应器耦合纳滤膜水解菊糖以制备高浓度DFAIII。首先,选择适合的纳滤膜,并确定纳滤操作条件;其次,建立酶膜反应器耦合纳滤膜分离酶并浓缩DFAIII溶液的生产工艺。研究表明,酶膜反应器耦合纳滤膜最佳的操作工艺条件为:反应体系体积为5L,菊糖浓度为100g/L,E/S为22.8U/g,pH5.5,反应温度为60oC,搅拌速率为300r/pm,反应时间2h;截留分子量为5kDa的超滤膜,转膜压(TMP)为10Psi,搅拌速率为400r/pm,温度为25oC;截留分子量为150Da的纳滤膜,转膜压(TMP)为15Psi,搅拌速率为400r/pm,温度为25oC。实验结果表明,DFA III浓度由76g/L提高至400g/L,DFA III的得率为73%。与传统菊糖水解和DFA III浓缩的工艺相比,该生产工艺能实现酶和水的循环利用,获得高浓度的产品,节约能源和清洁化生产。研究结果可促进酶膜反应器耦合纳滤膜生产高浓度DFAIII的工业化应用。(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2-06-01)

崔洁,孔祥珍,周惠明,华欲飞[9](2011)在《小麦面筋蛋白预处理及酶膜耦合连续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小麦面筋蛋白与小麦肽过膜情况的比较分析得出堵膜的主要因素为蛋白中所含的结合脂质及淀粉等成分,为实现酶膜耦合连续反应,必须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对热处理、有机相中有限酶解、酸化醇改性法及酸水解法四种预处理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其中酸化醇法最为有效,不仅大大改善了蛋白溶解性,更重要的是明显降低了原料中易堵膜因素的含量,从而为实现酶膜耦合连续反应奠定了基础。以平均膜通量及蛋白质转化率为指标,考察了底物浓度、酶浓度和操作压力叁个变量,得出小麦面筋蛋白酶膜耦合连续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温度40℃,pH9.0,底物浓度2%,酶底物比3%,操作压力0.04MPa,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1年06期)

黄文浩[10](2011)在《连续化酶膜耦合法制备高活性ACE抑制玉米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利用植物蛋白资源,提高大宗农产品的副产品——玉米黄粉的附加值,本文以玉米黄粉为原料,采用酶解和膜分离耦合技术对连续制备高活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纳滤技术进行脱盐;建立了碱性蛋白酶Alcalase连续酶解玉米蛋白动力学模型;考察了玉米ACE抑制肽的活性稳定性;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模型研究了玉米肽(CP)体内降血压效果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并采用HPLC/MS/MS法对部分玉米肽的一级结构进行了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酶膜反应器法动态制备ACE抑制玉米肽工艺优化Alcalase连续酶解玉米蛋白的最佳工艺为:温度45℃,循环速度5L/min,酶底比1.5%,料液比3%,在此操作条件下制得玉米肽的ACE抑制率为:89.82%,蛋白质回收率为73.48%,平均膜通量为83.52%;产品的ACE抑制率较问歇式水解工艺提高了20%以上。2.玉米活性肽的超滤分级及纳滤脱盐超滤处理得到的叁个玉米肽级份(Mm<1 kDa、Mm<3 kDa、Mm<5 kDa)中,以Mm< 3 kDa的玉米肽级份的ACE抑制活性最高,其半抑制浓度最低(IC5o=0.29),相对于仅经过一次超滤处理的Mm<5 kDa级分来说,IC5o值降低了四倍。最佳纳滤脱盐操作条件为:在pH值为9,压力为8 bar,循环次数4的操作条件下,对玉米肽进行脱盐,处理后料液的ACE抑制率为86.77%,脱盐率为89.72%,纳滤处理前后玉米肽ACE抑制活性基本保持稳定。3.连续酶解动力学模型拟合得到了水解度与底物浓度及水解时间的关系式为:参照此方程,可预测其它底物浓度下的水解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进一步建立了Alcalase连续水解玉米蛋白过程动力学模型:得到米氏常数4.玉米肽的稳定性及其体内降血压活性①本实验中得到的叁种级分Mm< 1 kDa, Mm< 3 kDa和Mm< 5kDa对温度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耐受100℃以内的热处理;各级份在pH=8左右稳定性良好。体外模拟消化试验结果显示,玉米肽具有一定的抵抗胃肠道消化酶消化的能力,其中Mm< 3kDa级份玉米肽在模拟消化前后,其活性均高于其它两个级分,经过胃肠消化酶消化后,仍能保持90%以上的ACE抑制活性。②在短期给药试验中,对SHR灌胃玉米肽及阳性对照卡托普利(Captopril)1h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玉米肽高低剂量组(100 mg/kg-bw)、中低剂量组(50mg/kg-bw)和低剂量组(25 mg/kg-bw)血压值均极显着降低(P<0.01),最大收缩压降幅分别为26.57 mmHg,19.57 mmHg和17.91 mmHg,高剂量组(100mg/kg-bw)降血压效果虽不及Captopril,但其降血压持续时间比Captopril长,从4h开始,高剂量组玉米肽组的降压效果略高于Captopril组,CP各剂量组可维持降血压效果5h左右。③在长期给药试验中,对SHR灌胃不同剂量玉米肽及阳性对照卡托普利(Captopril) 30 d后,CP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2 mg/kg-bw Captopril) SHR的血压值,均随着连续给药时间的延长,血压降幅不断增加。连续灌胃30d后,阳性对照组及CP高低剂量组(100 mg/kg-bw)、中低剂量组(50 mg/kg-bw)、低剂量组(25 mg/kg-bw) SHR其收缩压最大降幅分别下降39.39 mmHg、34.45 mmHg、30.95 mmHg和27.49 mmHg;而对血压正常的Wistar-Kyoto大鼠,长期灌胃高剂量(100 mg/kg-bw)玉米肽后血压值无显着变化。④Captopril和CP主要通过抑制肺脏和睾丸组织中ACE酶活,起到降血压作用,肺和睾丸是CP和Captopril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且CP高剂量组(100 mg/kg-bw)的抑制效果略高于Captopril (2 mg/kg-bw)。5.玉米ACE抑制肽的结构初探经HPLC-MS/MS在线分离,结合蛋白质数据库信息比对,新鉴定了叁种源于Mm<3kDa级分的玉米肽,其氨基酸序列分别为QQLLPF、QQFLPF和QLLPF,这叁种小肽均富含疏水性氨基酸,氮端和碳端的前叁个氨基酸均相同,用现有的构效关系理论分析,均为ACE抑制肽。(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1-06-01)

酶膜耦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充分利用玉米胚芽粕的蛋白资源,首先进行超声预处理辅助酶解玉米胚芽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研究,优化了超声模式、参数和酶解条件。酶解液经过膜分离得到多肽和可溶蛋白,在不补料酶膜耦合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梯度稀释补料酶膜耦合酶解可溶蛋白制备玉米胚芽肽,并与等浓度补料酶膜耦合模式比较酶解效果。最后,将制备的玉米胚芽肽进行动物试验,研究其体内降血压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超声辅助酶解玉米胚芽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研究。以蛋白转化率和高活性肽占比为指标,选择超声工作模式为20/40 kHz交替双频聚能式超声,通过单因素逐步优化实验,确定超声工作参数为功率密度100 W/L,底物浓度8%(w/v),超声处理时间20 min,超声温度30℃;超声后碱性蛋白酶酶解参数为加酶量2000 U/g,酶解时间2.5 h。在最优条件下,蛋白转化率为85.00%,300-3000 Da高活性肽占比为29.63%。相比于未超声组,蛋白转化率和高活性肽占比分别提高16.42%和13.96%;与超声洗槽组对比,蛋白转化率和高活性肽占比分别提高8.47%和10.60%。这表明双频超声辅助酶解法能有效提高玉米胚芽蛋白的酶解效率。(2)梯度稀释补料酶膜耦合制备玉米胚芽肽的研究。选择3 kDa超滤膜,以蛋白转化率为指标,优化得到不补料酶膜耦合的最优参数:中性蛋白酶,运行时间50 min,蛋白浓度1.5%,加酶量2000 U/g,出肽速率6 m L/min,此时蛋白转化率为53.57%。在此条件下,以蛋白转化率和跨膜压力为指标,研究梯度稀释补料酶膜耦合模式的最优运行时间,结果能稳定运行660 min,蛋白转化率81.94%。与等浓度补料相比,梯度稀释补料模式的运行时间是其1.57倍,蛋白转化率提高74.16%,多肽得率提高58.44%,生产效率提高29.14%,产物多肽IC_(50)值(抑制50%ACE酶活所需的多肽浓度)降低了11.70%。研究表明梯度稀释补料酶膜耦合具有运行时间长、蛋白酶的利用率高、产物得率高、产物活性高等优点。(3)玉米胚芽肽的SHR大鼠体内降血压试验。玉米胚芽肽降压平稳,持续时间长,一次性灌胃后6 h收缩压达到最大降幅18.22 mmHg,9 h仍有较好的活性;而卡托普利降压迅速、持续时间短,6 h后血压回升较快。长期灌胃中,高剂量玉米胚芽肽在第二周收缩压达到最大降幅28.6 mm Hg,降压效果显着。血清生化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胚芽肽主要通过降低SHR肾脏、肺和心脏中ACE的活性,降低血清中肾素、血管紧张素II和内皮素1的含量和升高NO、前列环素的含量而达到降血压效果。在降压的同时,玉米胚芽肽不会损害机体和器官的健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酶膜耦合论文参考文献

[1].李允,秦臻,张崟,陈启明,邱勇隽.酶膜耦合法制备高聚合度壳寡糖[J].食品工业科技.2019

[2].王珂.玉米胚芽ACE抑制肽超声辅助酶解和酶膜耦合制备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18

[3].李允,秦臻,陈启明,邱勇隽,赵黎明.酶膜耦合可控制备特定聚合度壳寡糖[C].2017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第九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7

[4].张鹏.固定化酶膜耦合法制备肝素钠及低分子肝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6

[5].龚洋.梯度稀释补料酶膜耦合反应制备牛奶蛋白ACE抑制肽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6

[6].龚洋,马海乐,王洋,苟文来,熊建.不补料酶膜耦合反应制备牛乳蛋白ACE抑制肽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6

[7].吕杰,何慧,范允卿,王真真,聂志奎.酶膜耦合连续法制备玉米肽解酒及防醉研究[J].食品科学.2012

[8].杭华.菊糖果糖转移酶—膜耦合反应器制备双果糖酐Ⅲ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2

[9].崔洁,孔祥珍,周惠明,华欲飞.小麦面筋蛋白预处理及酶膜耦合连续反应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

[10].黄文浩.连续化酶膜耦合法制备高活性ACE抑制玉米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

标签:;  ;  ;  ;  

酶膜耦合论文-李允,秦臻,张崟,陈启明,邱勇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