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自动循环加热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侧固定有方形箱体,所述方形箱体的底部一侧固定有限位条,一组均匀排布的限位槽匹配所述限位条,每个所述限位槽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液体存放盒的下侧一端,每个所述液体存放盒的上侧一端分别固定连通弧形液管的一端,每个所述弧形液管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循环泵,每个所述循环泵分别对应固定连通所述液体存放盒的上部另一侧,每个所述液体存放盒的一侧中部分别固定有加热接头。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小型自动循环加热装置。本装置能够进行循环加热。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小型自动循环加热装置,包括底板(4),其特征是:所述底板(4)上侧固定有方形箱体(3),所述方形箱体(3)的底部一侧固定有限位条(7),一组均匀排布的限位槽(8)匹配所述限位条(7),每个所述限位槽(8)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液体存放盒(6)的下侧一端,每个所述液体存放盒(6)的上侧一端分别固定连通弧形液管(1)的一端,每个所述弧形液管(1)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循环泵(5),每个所述循环泵(5)分别对应固定连通所述液体存放盒(6)的上部另一侧,每个所述液体存放盒(6)的一侧中部分别固定有加热接头(9),所述方形箱体(3)内一侧固定有电加热块(12),所述电加热块(12)固定连接一端的一个所述加热接头(9),邻近所述电加热块(12)一端的一个所述限位槽(8)固定在所述限位条(7)上。
设计方案
1.一种小型自动循环加热装置,包括底板(4),其特征是:所述底板(4)上侧固定有方形箱体(3),所述方形箱体(3)的底部一侧固定有限位条(7),一组均匀排布的限位槽(8)匹配所述限位条(7),每个所述限位槽(8)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液体存放盒(6)的下侧一端,每个所述液体存放盒(6)的上侧一端分别固定连通弧形液管(1)的一端,每个所述弧形液管(1)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循环泵(5),每个所述循环泵(5)分别对应固定连通所述液体存放盒(6)的上部另一侧,每个所述液体存放盒(6)的一侧中部分别固定有加热接头(9),所述方形箱体(3)内一侧固定有电加热块(12),所述电加热块(12)固定连接一端的一个所述加热接头(9),邻近所述电加热块(12)一端的一个所述限位槽(8)固定在所述限位条(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自动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是:从固定的所述液体存放盒(6)开始直到最后一个所述液体存放盒(6)的前一个,每个所述液体存放盒(6)下侧分别铰接连杆二(14)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二(14)的另一端下侧分别固定连接圆柱滑块(15),所有所述圆柱滑块(15)均嵌入直槽杆(11)的滑槽内,每个所述圆柱滑块(15)上分别铰接连杆一(13)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一(13)的另一端分别对应铰接在所述液体存放盒(6)的下侧,所述连杆一(13)和连杆二(14)同轴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自动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杆一(13)和连杆二(14)呈V形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自动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直槽杆(11)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电动推杆(10)的活塞杆端部,两个所述电动推杆(10)均固定在所述方形箱体(3)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自动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圆柱滑块(15)为5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自动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杆一(13)和连杆二(14)均为4个。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小型自动循环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特殊领域,需要给流动的水进行加热。现有技术中,给流动的水进行加热是将加热装置直接安装在循环水流系统的通道内,通过控制加热装置的功率来调节水温。但将加热装置直接安装在循环水流系统的通道内,不仅使加热装置的使用受到限制,只能对经过通道附近的水加热,效率低下且会缩短通道寿命,目前还缺少一种能够实现循环加热的装置,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自动循环加热装置,方便加热。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小型自动循环加热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侧固定有方形箱体,所述方形箱体的底部一侧固定有限位条,一组均匀排布的限位槽匹配所述限位条,每个所述限位槽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液体存放盒的下侧一端,每个所述液体存放盒的上侧一端分别固定连通弧形液管的一端,每个所述弧形液管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循环泵,每个所述循环泵分别对应固定连通所述液体存放盒的上部另一侧,每个所述液体存放盒的一侧中部分别固定有加热接头,所述方形箱体内一侧固定有电加热块,所述电加热块固定连接一端的一个所述加热接头,邻近所述电加热块一端的一个所述限位槽固定在所述限位条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从固定的所述液体存放盒开始直到最后一个所述液体存放盒的前一个,每个所述液体存放盒下侧分别铰接连杆二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下侧分别固定连接圆柱滑块,所有所述圆柱滑块均嵌入直槽杆的滑槽内,每个所述圆柱滑块上分别铰接连杆一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分别对应铰接在所述液体存放盒的下侧,所述连杆一和连杆二同轴铰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杆一和连杆二呈V形排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直槽杆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电动推杆的活塞杆端部,两个所述电动推杆均固定在所述方形箱体的底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圆柱滑块为5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杆一和连杆二均为4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使用本装置时,打开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后移回缩带动直槽杆后移,直槽杆带动圆柱滑块后移,圆柱滑块带动连杆一和连杆二摆动,由于一端的一个限位槽不动,与其铰接的连杆二的一端固定不动,在圆柱滑块跟随直槽杆后移时带动连杆一和连杆二摆动,连杆二向靠近液体存放盒的方向摆动,连杆一和连杆二之间夹角变小,最终带动圆柱滑块在直槽杆的滑槽内向一侧移动,且每个圆柱滑块之间距离变小,在连杆二摆动时,带动连杆一摆动,最终带动液体存放盒向一侧移动且相邻的液体存放盒之间距离变小,液体存放盒带动限位槽沿限位条移动,使液体存放盒接触到相邻的液体存放盒上的加热接头,然后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不动,打开电加热块和循环泵,循环泵将液体存放盒内的液体经过弧形液管进行循环,电加热块通过固定的加热接头对液体存放盒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液体存放盒通过加热接头对相邻的液体存放盒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本装置能够进行循环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剖开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剖开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剖开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1、弧形液管,3、方形箱体,4、底板,5、循环泵,6、液体存放盒,8、限位槽,7、限位条,8、限位槽,9、加热接头,10、电动推杆,11直槽杆,12、电加热块,13、连杆一14、连杆二,15圆柱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4,所述底板4上侧固定有方形箱体3,所述方形箱体3的底部一侧固定有限位条7,一组均匀排布的限位槽8匹配所述限位条7,每个所述限位槽8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液体存放盒6的下侧一端,每个所述液体存放盒6的上侧一端分别固定连通弧形液管1的一端,每个所述弧形液管1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循环泵5,每个所述循环泵5分别对应固定连通所述液体存放盒6的上部另一侧,每个所述液体存放盒6的一侧中部分别固定有加热接头9,所述方形箱体3内一侧固定有电加热块12,所述电加热块12固定连接一端的一个所述加热接头9,邻近所述电加热块12一端的一个所述限位槽8固定在所述限位条7上。
从固定的所述液体存放盒6开始直到最后一个所述液体存放盒6的前一个,每个所述液体存放盒6下侧分别铰接连杆二14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二14的另一端下侧分别固定连接圆柱滑块15,所有所述圆柱滑块15均嵌入直槽杆11的滑槽内,每个所述圆柱滑块15上分别铰接连杆一13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一13的另一端分别对应铰接在所述液体存放盒6的下侧,所述连杆一13和连杆二14同轴铰接。
所述连杆一13和连杆二14呈V形排布。
所述直槽杆11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电动推杆10的活塞杆端部,两个所述电动推杆10均固定在所述方形箱体3的底部。
所述圆柱滑块15为5个。
所述连杆一13和连杆二14均为4个。
不使用时,电动推杆10的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如图3所示,液体存放盒6之间距离较远有利于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使用本装置时,打开电动推杆10,电动推杆10的活塞杆后移回缩带动直槽杆11后移,直槽杆11带动圆柱滑块15后移,圆柱滑块15带动连杆一13和连杆二14摆动,由于一端的一个限位槽8不动,与其铰接的连杆二14的一端固定不动,在圆柱滑块15跟随直槽杆11后移时带动连杆一13和连杆二14摆动,连杆二14向靠近液体存放盒6的方向摆动,连杆一13和连杆二14之间夹角变小,最终带动圆柱滑块15在直槽杆11的滑槽内向一侧移动,且每个圆柱滑块15之间距离变小,在连杆二14摆动时,带动连杆一13摆动,最终带动液体存放盒6向一侧移动且相邻的液体存放盒6之间距离变小,液体存放盒6带动限位槽8沿限位条7移动,使液体存放盒6接触到相邻的液体存放盒6上的加热接头9,然后电动推杆10的活塞杆不动,打开电加热块12和循环泵5,循环泵5将液体存放盒6内的液体经过弧形液管1进行循环,电加热块12通过固定的加热接头9对液体存放盒6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液体存放盒6通过加热接头9对相邻的液体存放盒6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8639.1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2(天津)
授权编号:CN209495469U
授权时间:20191015
主分类号:F24H 9/18
专利分类号:F24H9/18;F24H9/20
范畴分类:35C;
申请人:天津市鑫磊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天津市鑫磊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01600 天津市静海县二堡乡南二堡村
发明人:张仁龙
第一发明人:张仁龙
当前权利人:天津市鑫磊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