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论文和设计-张大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工装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其能根据需求对照明灯的高度和照明角度进行调整,提高适应能力;同时可增加其放置区域,方便对体积较大或较多的构件进行放置,提高使用效果;且能根据线束产品需要装配的位置对照明灯的位置进行调整,降低使用局限性;包括支座、支架、安装架和照明灯;还包括调节件、上螺杆和推动件,安装架包括两组固定块;还包括左放置板、两组左支撑件、两组左滑块、左固定件、右放置板、两组右支撑件、两组右滑块和右固定件;还包括左支板、右支板、两组连接杆和连接块,连接块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上均设置有通孔,两组连接杆分别穿过两组通孔。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包括支座(1)、支架(2)、安装架(3)和照明灯(4),支架(2)设置在支座(1)顶端,照明灯(4)设置在安装架(3)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件(5)、上螺杆(6)和推动件,所述安装架(3)包括两组固定块(7),上螺杆(6)设置在调节件(5)底端,两组固定块(7)上均设置有螺纹口,且两组固定块(7)分别螺装在上螺杆(6)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上,所述照明灯(4)顶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固定块(7)底端连接,推动件设置在照明灯(4)顶端;还包括左放置板(8)、两组左支撑件、两组左滑块(9)、左固定件(10)、右放置板(11)、两组右支撑件、两组右滑块(12)和右固定件,支座(1)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放置槽和右放置槽,左放置板(8)和右放置板(11)分别位于左放置槽和右放置槽内部,所述两组左支撑件分别设置在左放置板(8)底端左前侧和左后侧上,左固定件(10)设置在左放置板(8)顶端左侧,所述两组右支撑件分别设置在右放置板(11)底端右前侧和右后侧上,右固定件设置在右放置板(11)顶端右侧,所述左放置槽内顶壁和内底壁上均设置有左滑槽,两组左滑块(9)分别设置在两组左滑槽内部,且两组左滑块(9)分别与左放置板(8)顶端右侧和底端右侧连接,所述右放置槽内顶壁和内底壁上均设置有右滑槽,两组右滑块(12)分别设置在两组右滑槽内部,且两组右滑块(12)分别与右放置板(11)顶端左侧和底端左侧连接;还包括左支板、右支板(13)、两组连接杆(14)和连接块(15),左支板和右支板(13)分别设置在支架(2)内顶壁左右两侧上,两组连接杆(14)分别设置在左支板右端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上,且两组连接杆(14)右端分别与右支板(13)左端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连接,所述连接块(15)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上均设置有通孔,两组连接杆(14)分别穿过两组通孔。

设计方案

1.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包括支座(1)、支架(2)、安装架(3)和照明灯(4),支架(2)设置在支座(1)顶端,照明灯(4)设置在安装架(3)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件(5)、上螺杆(6)和推动件,所述安装架(3)包括两组固定块(7),上螺杆(6)设置在调节件(5)底端,两组固定块(7)上均设置有螺纹口,且两组固定块(7)分别螺装在上螺杆(6)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上,所述照明灯(4)顶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固定块(7)底端连接,推动件设置在照明灯(4)顶端;还包括左放置板(8)、两组左支撑件、两组左滑块(9)、左固定件(10)、右放置板(11)、两组右支撑件、两组右滑块(12)和右固定件,支座(1)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放置槽和右放置槽,左放置板(8)和右放置板(11)分别位于左放置槽和右放置槽内部,所述两组左支撑件分别设置在左放置板(8)底端左前侧和左后侧上,左固定件(10)设置在左放置板(8)顶端左侧,所述两组右支撑件分别设置在右放置板(11)底端右前侧和右后侧上,右固定件设置在右放置板(11)顶端右侧,所述左放置槽内顶壁和内底壁上均设置有左滑槽,两组左滑块(9)分别设置在两组左滑槽内部,且两组左滑块(9)分别与左放置板(8)顶端右侧和底端右侧连接,所述右放置槽内顶壁和内底壁上均设置有右滑槽,两组右滑块(12)分别设置在两组右滑槽内部,且两组右滑块(12)分别与右放置板(11)顶端左侧和底端左侧连接;还包括左支板、右支板(13)、两组连接杆(14)和连接块(15),左支板和右支板(13)分别设置在支架(2)内顶壁左右两侧上,两组连接杆(14)分别设置在左支板右端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上,且两组连接杆(14)右端分别与右支板(13)左端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连接,所述连接块(15)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上均设置有通孔,两组连接杆(14)分别穿过两组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5)包括两组螺纹管(16)、两组螺纹杆(17)和两组滚珠轴承(18),连接块(15)底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槽,两组滚珠轴承(18)分别设置在两组固定槽内,所述两组螺纹管(16)顶端分别插入至两组滚珠轴承(18)内部,两组螺纹杆(17)顶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两组螺纹管(16)底端内部,且两组螺纹杆(17)底端分别与上螺杆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包括两组支杆(19)和握杆(20),两组支杆(19)均套装在上螺杆(6)上,且两组支杆(19)底端分别与照明灯(4)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所述握杆(20)底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支杆(19)顶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件包括两组左支片、左转轴(21)和左滚轮(22),右支撑件包括两组右支片(23)、右转轴和右滚轮,所述左转轴(21)前后两端分别与两组左支片连接,左滚轮(22)套装在左转轴(21)上,所述右转轴前后两端分别与两组右支片(23)连接,右滚轮套装在右转轴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件(10)包括左螺杆(24)、左底板(25)和左转动块(26),右固定件包括右螺杆、右底板和右转动块,所述左放置板(8)顶端左侧设置有左螺纹孔,左螺杆(24)螺装在左螺纹孔上,所述左底板(25)和左转动块(26)分别设置在左螺杆(24)底端和顶端上,右放置板(11)顶端右侧设置有右螺纹孔,右螺杆螺装在右螺纹孔上,所述右底板和右转动块分别设置在右螺杆底端和顶端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防滑套(27),所述两组防滑套(27)分别设置在两组通孔内侧壁上,且两组防滑套(27)内侧壁分别与两组连接杆(14)外侧壁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限位环(28),所述两组螺纹管(16)上半区域外侧壁上均设置有环形凹槽,两组限位环(28)分别套装在两组环形凹槽上,且两组限位环(28)顶端外侧均与连接块(15)下侧面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垫(29),所述缓冲垫(29)设置在支座(1)底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防滑板(30),所述两组防滑板(30)分别设置在两组底板底端。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工装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是一种用于线束产品生产过程中,辅助工作人员对线束产品进行装配的装置,其在装配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包括支座、支架、安装架和照明灯,支架设置在支座顶端,安装架设置在支架内顶壁上,照明灯设置在安装架上;这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使用时只需将需要装配的构件放置在支座上,放好后开启照明灯进行照明,然后在灯光的辅助下对线束产品进行装配即可;这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使用中发现,照明灯的高度和照明角度固定,不能根据需求进行调整,适应能力较差;并且支座的面积有限,不方便对体积较大或较多的构件进行放置,使用效果有限;且照明灯的位置固定,不能根据线束产品需要装配的位置对光照位置进行调整,使用局限性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根据需求对照明灯的高度和照明角度进行调整,提高适应能力;同时可增加其放置区域,方便对体积较大或较多的构件进行放置,提高使用效果;且能根据线束产品需要装配的位置对照明灯的位置进行调整,降低使用局限性的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包括支座、支架、安装架和照明灯,支架设置在支座顶端,照明灯设置在安装架上;还包括调节件、上螺杆和推动件,所述安装架包括两组固定块,上螺杆设置在调节件底端,两组固定块上均设置有螺纹口,且两组固定块分别螺装在上螺杆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上,所述照明灯顶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固定块底端连接,推动件设置在照明灯顶端;还包括左放置板、两组左支撑件、两组左滑块、左固定件、右放置板、两组右支撑件、两组右滑块和右固定件,支座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放置槽和右放置槽,左放置板和右放置板分别位于左放置槽和右放置槽内部,所述两组左支撑件分别设置在左放置板底端左前侧和左后侧上,左固定件设置在左放置板顶端左侧,所述两组右支撑件分别设置在右放置板底端右前侧和右后侧上,右固定件设置在右放置板顶端右侧,所述左放置槽内顶壁和内底壁上均设置有左滑槽,两组左滑块分别设置在两组左滑槽内部,且两组左滑块分别与左放置板顶端右侧和底端右侧连接,所述右放置槽内顶壁和内底壁上均设置有右滑槽,两组右滑块分别设置在两组右滑槽内部,且两组右滑块分别与右放置板顶端左侧和底端左侧连接;还包括左支板、右支板、两组连接杆和连接块,左支板和右支板分别设置在支架内顶壁左右两侧上,两组连接杆分别设置在左支板右端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上,且两组连接杆右端分别与右支板左端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连接,所述连接块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上均设置有通孔,两组连接杆分别穿过两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所述调节件包括两组螺纹管、两组螺纹杆和两组滚珠轴承,连接块底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槽,两组滚珠轴承分别设置在两组固定槽内,所述两组螺纹管顶端分别插入至两组滚珠轴承内部,两组螺纹杆顶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两组螺纹管底端内部,且两组螺纹杆底端分别与上螺杆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所述推动件包括两组支杆和握杆,两组支杆均套装在上螺杆上,且两组支杆底端分别与照明灯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所述握杆底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支杆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所述左支撑件包括两组左支片、左转轴和左滚轮,右支撑件包括两组右支片、右转轴和右滚轮,所述左转轴前后两端分别与两组左支片连接,左滚轮套装在左转轴上,所述右转轴前后两端分别与两组右支片连接,右滚轮套装在右转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所述左固定件包括左螺杆、左底板和左转动块,右固定件包括右螺杆、右底板和右转动块,所述左放置板顶端左侧设置有左螺纹孔,左螺杆螺装在左螺纹孔上,所述左底板和左转动块分别设置在左螺杆底端和顶端上,右放置板顶端右侧设置有右螺纹孔,右螺杆螺装在右螺纹孔上,所述右底板和右转动块分别设置在右螺杆底端和顶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还包括两组防滑套,所述两组防滑套分别设置在两组通孔内侧壁上,且两组防滑套内侧壁分别与两组连接杆外侧壁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还包括两组限位环,所述两组螺纹管上半区域外侧壁上均设置有环形凹槽,两组限位环分别套装在两组环形凹槽上,且两组限位环顶端外侧均与连接块下侧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支座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还包括两组防滑板,所述两组防滑板分别设置在两组底板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其可通过调节件带动照明灯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能根据需求对照明灯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并通过转动照明灯使两组固定块均在上螺杆上进行转动,以便能根据需求对照明灯的照明角度进行调整,提高适应能力;同时可通过将左放置板和右放置板分别从左放置槽和右放置槽内拉出,从而增加其放置区域,方便对体积较大或较多的构件进行放置,提高使用效果;且可通过左右移动连接块使其在连接杆上进行左右滑动,以便根据线束产品需要装配的位置对照明灯的位置进行调整,降低使用局限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外部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B部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1、支座;2、支架;3、安装架;4、照明灯;5、调节件;6、上螺杆;7、固定块;8、左放置板;9、左滑块;10、左固定件;11、右放置板;12、右滑块;13、右支板;14、连接杆;15、连接块;16、螺纹管;17、螺纹杆;18、滚珠轴承;19、支杆;20、握杆;21、左转轴;22、左滚轮;23、右支片;24、左螺杆;25、左底板;26、左转动块;27、防滑套;28、限位环;29、缓冲垫;30、防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包括支座1、支架2、安装架3和照明灯4,支架2设置在支座1顶端,照明灯4设置在安装架3上;还包括调节件5、上螺杆6和推动件,安装架3包括两组固定块7,上螺杆6设置在调节件5底端,两组固定块7上均设置有螺纹口,且两组固定块7分别螺装在上螺杆6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上,照明灯4顶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固定块7底端连接,推动件设置在照明灯4顶端;还包括左放置板8、两组左支撑件、两组左滑块9、左固定件10、右放置板11、两组右支撑件、两组右滑块12和右固定件,支座1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放置槽和右放置槽,左放置板8和右放置板11分别位于左放置槽和右放置槽内部,两组左支撑件分别设置在左放置板8底端左前侧和左后侧上,左固定件10设置在左放置板8顶端左侧,两组右支撑件分别设置在右放置板11底端右前侧和右后侧上,右固定件设置在右放置板11顶端右侧,左放置槽内顶壁和内底壁上均设置有左滑槽,两组左滑块9分别设置在两组左滑槽内部,且两组左滑块9分别与左放置板8顶端右侧和底端右侧连接,右放置槽内顶壁和内底壁上均设置有右滑槽,两组右滑块12分别设置在两组右滑槽内部,且两组右滑块12分别与右放置板11顶端左侧和底端左侧连接;还包括左支板、右支板13、两组连接杆14和连接块15,左支板和右支板13分别设置在支架2内顶壁左右两侧上,两组连接杆14分别设置在左支板右端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上,且两组连接杆14右端分别与右支板13左端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连接,连接块15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上均设置有通孔,两组连接杆14分别穿过两组通孔;其可通过调节件带动照明灯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能根据需求对照明灯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并通过转动照明灯使两组固定块均在上螺杆上进行转动,以便能根据需求对照明灯的照明角度进行调整,提高适应能力;同时可通过将左放置板和右放置板分别从左放置槽和右放置槽内拉出,从而增加其放置区域,方便对体积较大或较多的构件进行放置,提高使用效果;且可通过左右移动连接块使其在连接杆上进行左右滑动,以便根据线束产品需要装配的位置对照明灯的位置进行调整,降低使用局限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调节件5包括两组螺纹管16、两组螺纹杆17和两组滚珠轴承18,连接块15底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槽,两组滚珠轴承18分别设置在两组固定槽内,两组螺纹管16顶端分别插入至两组滚珠轴承18内部,两组螺纹杆17顶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两组螺纹管16底端内部,且两组螺纹杆17底端分别与上螺杆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其可同时旋转两组螺纹管使两组螺纹杆带动上螺杆进行上下移动,以便对照明灯高度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推动件包括两组支杆19和握杆20,两组支杆19均套装在上螺杆6上,且两组支杆19底端分别与照明灯4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握杆20底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支杆19顶端连接;其可辅助工作人员对照明灯角度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左支撑件包括两组左支片、左转轴21和左滚轮22,右支撑件包括两组右支片23、右转轴和右滚轮,左转轴21前后两端分别与两组左支片连接,左滚轮22套装在左转轴21上,右转轴前后两端分别与两组右支片23连接,右滚轮套装在右转轴上;其可增强左放置板和右放置板的支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左固定件10包括左螺杆24、左底板25和左转动块26,右固定件包括右螺杆、右底板和右转动块,左放置板8顶端左侧设置有左螺纹孔,左螺杆24螺装在左螺纹孔上,左底板25和左转动块26分别设置在左螺杆24底端和顶端上,右放置板11顶端右侧设置有右螺纹孔,右螺杆螺装在右螺纹孔上,右底板和右转动块分别设置在右螺杆底端和顶端上;其可通过旋转左螺杆和右螺杆使左底板和右底板均与放置区域接触,从而增加左放置板和右放置板拉出后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还包括两组防滑套27,两组防滑套27分别设置在两组通孔内侧壁上,且两组防滑套27内侧壁分别与两组连接杆14外侧壁接触;其可增加摩擦力,提高连接块在连接杆上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还包括两组限位环28,两组螺纹管16上半区域外侧壁上均设置有环形凹槽,两组限位环28分别套装在两组环形凹槽上,且两组限位环28顶端外侧均与连接块15下侧面连接;其可增强螺纹管与连接块间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还包括缓冲垫29,缓冲垫29设置在支座1底端;其可增强装置放置后的缓冲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还包括两组防滑板30,两组防滑板30分别设置在两组底板底端;其可增加摩擦力,增强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其在使用时只需将需要装配的构件放置在支座上,放好后开启照明灯进行照明,同时在照明过程中可左右拉动连接块对照明灯的位置进行调整,并可同时旋转两组螺纹管使两组螺纹杆带动上螺杆进行上下移动,对照明灯高度进行调整,且可转动照明灯使两组固定块均在上螺杆上进行转动,以便能根据需求对照明灯的照明角度进行调整。然后在灯光的辅助下对线束产品进行装配即可;同时在上述过程中,若支座的面积不够,则可将左放置板和右放置板分别从左放置槽和右放置槽内拉出,增加放置区域,然后旋转左螺杆和右螺杆使两组防滑板均与放置区域接触,增加左放置板和右放置板拉出后的稳固性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术语“上”、 “下”、 “前”、 “后”、 “左”、 “右”、“顶”、“底”、 “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并且上述各部件的型号不限,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且照明灯是现有设计和技术,本案对其没有任何的技术改进,安装后通电即可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4718.7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632952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B25H 1/00

专利分类号:B25H1/00;F21V21/14;F21V21/30

范畴分类:26H;

申请人:青岛宏伟电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青岛宏伟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灵山卫街道办事处西门外村以西、前湾港东路以南、海港路以西

发明人:张大伟

第一发明人:张大伟

当前权利人:青岛宏伟电子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线束产品的装配工装论文和设计-张大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