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小区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分层小区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层小区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区,智能,天线,系统,信道,结构,曼哈顿。

分层小区系统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李方伟,林国彪,朱江[1](2011)在《基于新分层小区的TD-HSUPA系统容量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移动通信系统容量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层拓扑结构,并将这种拓扑结构应用于TD-SCDMA HSUPA系统的容量性能仿真研究中,通过对比19蜂窝小区和新的分层拓扑结构的系统容量性能,证明了在这种分层拓扑结构下可以提高系统容量。(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11年01期)

马守贵,谢波,王俊波,陈明[2](2009)在《基于SINR的TDD-CDMA分层小区系统接入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信干噪比(SINR)的接入控制方法,解决时分双工码分多址(TDD-CDMA)分层小区系统TDD-CDMA -HCS的接入控制问题.在定义系统效用函数的基础上,结合资源使用情况同时采用负载层选策略和层间溢出调整策略判断用户是否能够接入.仿真结果表明:在用户分布异常时,所提分层接入控制方法能充分挖掘分层小区带来的分集效应,有效降低系统呼叫阻塞概率和系统中断概率,明显改善系统性能.(本文来源于《应用科学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王红线[3](2004)在《一种新的CDMA分层小区系统中的层间切换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用于分层小区系统层间切换的压缩模式,提出了一种新的触发压缩模式的标准,即分组周期触发压缩模式。仿真结果说明,无论小区内的用户数怎样变化,分组周期压缩模式的切换阻塞率都比周期压缩模式的切换阻塞率低。(本文来源于《江苏通信技术》期刊2004年05期)

张渝,朱立东,吴诗其[4](2003)在《CDMA分层小区结构系统中基于干扰门限的呼叫接入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扰情况实时地对呼叫请求作相应控制,考虑了实时语音和非实时数据两种典型业务,为切换呼叫设置了高于新呼叫的优先级,并对暂时得不到资源的切换呼叫(包括语音和数据业务)进行排队处理,有效地降低了系统的切换掉话率。(本文来源于《移动通信》期刊2003年S1期)

鲁艳玲,吴伟陵[5](2003)在《分层小区系统中层选择的动态模糊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分层小区系统中的层选择算法进行了研究改进与仿真实现,提出了动态模糊控制算法.新的算法能够适应用户速度分布及信道占用的变化,使宏小区组成的"宏层"为高速用户服务,微小区组成的"微层"为低速用户服务,在系统容量与信令负担之间达成良好的折衷.(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4期)

肖琨,吴诗其[6](2003)在《分层小区系统自适应控制择层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层小区系统自适应控制择层策略,一个自适应门限和两个辅助门限被利用进行层选。同时,利用各小区逗留时间之间的相关性对呼叫业务在将要进入的小区内的归一化逗留时间进行预测估计,提供了一种估计移动台在小区中的逗留时间的新思路。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策略的性能,得出了具体结论。(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张祖凡,杜惠平[7](2002)在《一种移动通信系统智能圆形分层小区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智能天线技术与移动通信小区技术有机融合 ,提出了一种基于基站智能天线在垂直面多波束覆盖形成的智能圆形分层小区的新型小区结构。考察了这种智能小区结构及相应频率复用方案下的载干比性能和动态覆盖的冗余度。计算机模拟分析结果初步表明 :智能圆形分层小区结构有助于改善频率复用下的下行链路下的载干比性能及动态覆盖的冗余度(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4期)

王莹,王卫东,张平[8](2002)在《分层小区系统中预留资源的切换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层小区结构是增强覆盖,提高系统容量,为具有不同移动特性的用户提供更好服务质量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讨论了具有分层小区结构的CDMA(码分多址)系统中切换策略的性能,分别用一维和二维的马尔可夫模型来分析微蜂窝和宏蜂窝中的状态.CDMA的自干扰特性使得其系统容量与干扰水平相关,因此我们采用状态空间无限的马尔可夫模型来进行分析.另外,考虑到切换用户的优先级问题,以及具有不同移动特性的用户的公平性问题,我们在系统中设置了多级接入门限,同时分析了资源预留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02年S1期)

肖琨[9](2002)在《分层小区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层小区系统无线资源管理技术的研究是小区无线通信系统研究的关键和热点领域。无线小区移动通信网所能获得的无线资源是有限的,要支持广泛的业务、提高业务的服务质量以及通信系统的性能有赖于对无线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无线资源管理技术所涉及的领域也是非常广泛的,包含了无线资源分配、呼叫接纳控制、小区层选、小区切换、负荷控制、功率控制和容量分析等领域。论文在第二章提出了一种分层小区系统的多业务呼叫接纳控制策略,建立了由宏小区层、微小区层和皮小区层构成的多码CDMA系统分层小区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形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多业务呼叫接纳控制策略兼顾移动性和小区信道利用率,减少了呼叫的切换频度,降低了系统的信令开销。继之而来的第叁章研究分层小区系统的一个特有问题即小区层选。该章提出了一种分层小区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择层策略,利用一个自适应门限和两个辅助门限进行小区层与层之间的选择。门限的确定有赖于小区信道利用率和一个基于几何参数的移动方向可变的微小区移动模型;同时,通过利用各“历史”小区归一化逗留时间之间的相关性,对下一个小区内的归一化逗留时间进行预测。第四章“分层小区切换技术”是论文的一个重点,包含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GSM下的双向层间切换模型以及基于呼叫业务代价函数和业务质量(QoS)的信道分配算法。研究了宽带和窄带两类业务的呼叫阻塞和切换失败性能。第二部分提出了带“返回”机制的逻辑分层模型。该模型物理上由宏小区层和微小区层构成,逻辑上则包含宽带呼叫业务层、窄带呼叫业务层和溢出呼叫业务层。在此基础上,作者对由于层间切换带来的宽带切换呼叫QoS下降以及“返回”机制引入的系统额外负载进行了定量分析。仿真表明“返回”机制对于呼叫性能的改善是有益的。<WP=6>第叁部分提出了适用于CDMA系统的残余容损比(RCLR)软切换判决准则,利用最大RCLR确定呼叫软切换时的目的小区。接着,应用此判决准则研究了分层小区系统的层内软切换和层间溢出特性;并与最小路径损耗(MPOL)判决准则下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得出了RCLR准则改善了呼叫中断和溢出性能的结论。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小区通信系统都离不开功率控制。于是,第五章通过提出改进的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IDPC)的原型算法,再采用分布式的方法来实现这种原型算法,从而得到改进的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本章还对不同的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做了理论分析以及仿真比较,最终得出了IDPC具有很快的收敛速度和优越的中断性能的结论。作者顺理成章地在第六章中对CDMA系统的上行链路容量进行了分析。不同的是,通过将阴影和距离看成两个作用于传播信号的相关过程,计算了传播损耗因子的概率密度函数,从而得到上行链路干扰的统计特征,作者的分析更接近实际情形。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呼叫中断概率及其切诺夫上界,理论分析和仿真是吻合的。作为作者的另一部分工作,尽管与前面的内容不尽一致,但作者还是决定将它作为论文的一部分写出来,以供有兴趣的研究人员参考。第七章“一种适用于非城市区域的卫星移动信道统计模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非城市区域的卫星移动信道统计模型—莱斯-K模型,采用K-分布描述由于遮蔽引起的接收信号包络的缓慢变化,莱斯分布描述包含直视信号分量在内的多径快衰落,得到了接收信号包络的概率分布和误比特率。此外,作者利用矩方法对莱斯- K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并在微扰法的基础上评价了模型统计参数估计性能。最后,利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良好的结论。作者论文中阐述的内容不仅仅针对第叁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其中也包含第二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部分内容,更多的内容具有普遍的应用参考价值,可以延伸到未来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去。(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2-04-01)

张祖凡,杜惠平[10](2001)在《一种智能移动通信系统圆形分层小区的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智能天线技术与移动通信小区技术有机融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基站智能天线在垂直面多波束覆盖形成的智能圆形分层小区的新型小区结构.考察了这种智能小区结构及相应频率复用方案下的载干比性能,以及动态覆盖的冗余度.计算机模拟分析结果初步表明:智能圆形分层小区结构有助于改善频率复用下的载干比性能及动态覆盖的冗余度.(本文来源于《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1-10-01)

分层小区系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一种基于信干噪比(SINR)的接入控制方法,解决时分双工码分多址(TDD-CDMA)分层小区系统TDD-CDMA -HCS的接入控制问题.在定义系统效用函数的基础上,结合资源使用情况同时采用负载层选策略和层间溢出调整策略判断用户是否能够接入.仿真结果表明:在用户分布异常时,所提分层接入控制方法能充分挖掘分层小区带来的分集效应,有效降低系统呼叫阻塞概率和系统中断概率,明显改善系统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层小区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方伟,林国彪,朱江.基于新分层小区的TD-HSUPA系统容量性能分析[J].电信科学.2011

[2].马守贵,谢波,王俊波,陈明.基于SINR的TDD-CDMA分层小区系统接入控制[J].应用科学学报.2009

[3].王红线.一种新的CDMA分层小区系统中的层间切换方案[J].江苏通信技术.2004

[4].张渝,朱立东,吴诗其.CDMA分层小区结构系统中基于干扰门限的呼叫接入控制策略[J].移动通信.2003

[5].鲁艳玲,吴伟陵.分层小区系统中层选择的动态模糊算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3

[6].肖琨,吴诗其.分层小区系统自适应控制择层策略[J].通信学报.2003

[7].张祖凡,杜惠平.一种移动通信系统智能圆形分层小区性能分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8].王莹,王卫东,张平.分层小区系统中预留资源的切换策略分析[J].电子学报.2002

[9].肖琨.分层小区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

[10].张祖凡,杜惠平.一种智能移动通信系统圆形分层小区的性能分析[C].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

标签:;  ;  ;  ;  ;  ;  ;  

分层小区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