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储能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储能,骨料,活性炭,电容,混凝土,电压,内阻。
储能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徐浩,李勃,严亚兵,欧阳帆,朱维钧[1](2019)在《电网侧电池储能电站紧急控制系统试验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网侧电池储能电站和电力精准切负荷控制系统是时下科研及工程热点,紧急控制系统是二者结合点,可在进一步挖掘储能电站效益的同时,实现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紧急支撑。本文基于长沙电池储能电站一期示范工程调试经验,全面分析时下电网侧电池储能电站构成及运行原理,深入探讨储能电站紧急控制系统架构、策略及试验方法。(本文来源于《湖南电力》期刊2019年05期)
司亚余,马芹永,白梅,罗小宝,顾皖庆[2](2019)在《活性炭储能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活性炭为基体吸附癸酸-正辛酸制备相变储能骨料,研究了不同掺量的活性炭骨料、其储能骨料及粉煤灰对混凝土抗压和抗拉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掺量的硅粉对活性炭储能骨料与粉煤灰双掺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拉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骨料和粉煤灰的掺入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当单掺活性炭骨料在5%~10%,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拉强度损失率不超过10%;当单掺粉煤灰在10%~15%,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拉强度损失率不超过10%;当双掺5%活性炭骨料与10%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和抗拉强度损失率不超过10%;当活性炭储能混凝土中掺入10%的硅粉时,混凝土抗压和抗拉强度分别提高16%和10%。(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杨全虎,翟秋亚,徐锦锋,纪腾飞,叶建林[3](2019)在《Ta1与0Cr18Ni9薄板的储能焊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容储能焊方法对Ta1与0Cr18Ni9薄板进行点焊连接,分析了直接点焊与添加高熵中间层的钽/钢接头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溶质截流效应可有效抑制快速凝固熔核中脆性金属间化合物产生,实现钽/钢的储能焊接. Ta1/0Cr18Ni9的直接点焊接头中熔化区集中于钢板一侧,呈双曲回转形,熔核中心出现一直径约0.2 mm近圆形气孔,在钽与钢的结合界面处有少量Fe5Ta3与Cr2Ta金属间化合物产生;添加高熵合金中间层的点焊接头,由比较规则的近半扁球状熔核及熔核向基体过渡的熔合区组成,熔核具有简单固溶体结构,组织均匀致密,主要由柱状晶组成.在相同的参数条件下,钽/钢直接焊接头接头抗剪强度为239 MPa,添加高熵合金中间层的钽/钢接头抗剪强度可达374 MPa.(本文来源于《焊接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茜,汤宇霆,武丹,黄一凡,万洪良[4](2019)在《嵌装相变储能材料的发泡石膏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化学发泡原理,以建筑石膏、白水泥和熟石灰叁元无机胶凝材料体系为基材,通过直接混合法制备了嵌装相变材料的发泡石膏复合材料,测试了其力学和热工性能,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综合性能较优的发泡石膏的制备工艺;采用SEM分析了水化产物的形态,建立了导热系数和表观密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嵌装相变储能材料的发泡石膏试块的抗压强度均符合大于0.3MPa的标准要求,并且28 d强度无倒缩现象;在给定的水平范围内,最优组的配比为石膏掺量87%,相变材料掺量2%,双氧水掺量6%,硬脂酸钙掺量0.3%。(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9年06期)
司亚余[5](2019)在《活性炭储能相变混凝土制备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粒径活性炭在不同温度下、不同吸附方式下的吸附性能以及不同配比环氧树脂的封装效果。用活性炭吸附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PCM)癸酸-正辛酸制得相变储能骨料(phase-changing energy-storing concrete,PCESA)。通过DSC测试PCM和PCESA的相变特征,用SEM图像分析吸附材料的微观结构。通过不同温度下PCM浸泡吸附率分析活性炭吸附性能,进行了超声波吸附与真空吸附方式下的PCM吸附性能试验。实验结果表明,PCM与PCESA的相变特性稳定,具有较好的热物理性能;6mm粒径的活性炭孔隙结构较完好,吸附PCM的性能较好;在30℃、40℃和50℃水浴温度下吸附率较高;真空吸附性能较其他吸附方式好;以环氧树脂、稀释剂与固化剂按质量比1:0.15:0.25的配比封装效果较好。以活性炭为基体材料吸附癸酸-正辛酸制备相变储能骨料,研究了不同掺量的活性炭骨料,活性炭储能骨料与粉煤灰对混凝土抗压、抗拉和抗折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掺量的硅粉对活性炭储能骨料与粉煤灰双掺混凝土的抗压抗拉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骨料和粉煤灰的掺入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当单掺10%的活性炭骨料,单掺15%的粉煤灰,双掺10%的活性炭骨料与15%的粉煤灰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损失26.50%、25.42%和38.09%,抗拉强度分别损失16.19%、13.65%和28.25%,抗折强度分别损失28.54%、15.73%和33.51%。当活性炭储能混凝土中掺入10%的硅粉时,混凝土抗压和抗拉强度分别提高16%和10%。对不同掺料相变混凝土试件分别在标准养护3d、7d、28d、56d和90d后进行立方体抗压与劈裂抗拉试验。结果表明:单掺硅粉混凝土除3d龄期外,其他不同龄期抗压强度均高于其他掺料相变混凝土;单掺粉煤灰会进一步降低相变混凝土的强度,双掺粉煤灰与硅粉在90d龄期下可达到基准相变混凝土强度。单掺硅粉相变混凝土 7d抗压强度增长较快,增长率为85.35%,56d抗拉强度增长较快,增长率为43.66%;单掺粉煤灰相变混凝土 7d抗压强度增长较快,增长率为59.31%,28d抗拉强度增长较快,增长率为54.94%;双掺硅粉与粉煤灰相变混凝土 28d抗压强度增长较快,增长率为62.75%,56d抗拉强度增长较快,增长率为59.14%;单掺硅粉相变混凝土 7d和28d抗压强度增长率分别比单掺粉煤灰高26.04%和17.08%,单掺粉煤灰56d和90d抗压强度增长率分别比单掺硅粉高5.85%和 7.53%。为了观察不同龄期(3d、7d、28d、56d和90d)相变混凝土内部不同界面微观结构,对破坏后的试件进行切割取样,通过扫描电镜进行观测不同掺料混凝土试件内部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增长,不同掺料相变混凝土各个界面过渡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7d和28d龄期,粉煤灰水化反应相对缓慢,而硅粉水化反应相对较快,且对前期混凝土微裂缝有一定的填充效应;双掺粉煤灰与硅粉对混凝土内部孔隙填充效果比单掺粉煤灰和单掺硅粉都要好。为了研究相变储能混凝土在不同相变循环次数下的质量损失、外观形貌和力学特性,以及不同掺料对相变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设计了7组不同编号的混凝土试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的循环次数下,抗压、拉强度随着相变储能骨料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双掺粉煤灰和硅粉组比单掺粉煤灰组与单掺硅粉组抗压、拉强度损失小;单掺粉煤灰组抗压强度损失最大,100次相变循环后抗压强度下降24.58%;单掺粉煤灰组与单掺硅粉组100次相变循环后抗拉强度损失分别为27.64%、30.31%。最后研究了相变混凝土的骨料种类及其体积分数、掺合料种类对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基准混凝土组与掺加活性炭混凝土组导热系数差异不大,当储能骨料掺量增加,导热系数也明显增大,几乎呈线性增长;单掺粉煤灰导热系数明显高于未掺组但比单掺硅粉组导热性能略差,双掺粉煤灰与硅粉组导热系数略高于单掺粉煤灰组。图43表20参67(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2)
顾皖庆[6](2019)在《月桂醇/膨胀珍珠岩相变储能混凝土制备与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变储能混凝土具有储能蓄热的功能,将其运用到建筑围护结构中可以将环境中的热量以相变的形式进行吸收和释放,从而维持室内温度的相对稳定,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降低建筑能耗。选取月桂醇作为相变材料,膨胀珍珠岩作为吸附材料。选择常压浸泡吸附法和真空浸泡吸附法作为相变储能骨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比的月桂醇与膨胀珍珠岩混合来制作不同吸附率的相变储能骨料;通过渗漏性试验和相变循环试验确定月桂醇的合理吸附率;选择湿裹水泥粉封装法和硅酸钙外壳封装法对相变储能骨料进行封装。选用粉煤灰陶粒和页岩陶粒制作不同设计强度的轻骨料混凝土作为基准混凝土。分别掺入5%、10%、15%和20%的未封装和封装后的相变储能骨料制备相变储能混凝土,通过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探究骨料掺量、骨料的封装和月桂醇相态对混凝土拉压性能的影响。通过导热系数测试探究骨料掺量、骨料的封装和月桂醇相态对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通过相变循环试验探究不同循环次数对相变储能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进行不同吸附方式、时间和温度的吸附率试验得出:常压浸泡下合理的吸附时间和温度分别为4 h和50℃;真空浸泡下合理的吸附时间和温度分别为30 min和50℃。通过不同配比吸附试验和渗漏性试验得出,常压浸泡吸附的合理吸附率为40%,真空浸泡吸附的合理吸附率为45%。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整个吸附过程中为纯物理吸附过程。相变储能混凝土抗压和劈裂抗拉试验表明:在相变储能骨料掺量不大于20%时,相变储能骨料掺量、骨料是否封装及骨料中相变材料的相态对混凝土的抗压和劈裂破坏形态均无明显影响;相变混凝土的拉压强度均随着相变储能骨料的掺量增加而降低,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最高分别降低了21.86%和22.18%;页岩陶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最高分别降低了26.17%和 28.27%。相变储能混凝土导热系数测试表明:随着相变储能骨料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逐渐减小,其导热系数最高降低19.6%;其中液态组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要高于对应的固态组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封装组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高于对应的未封装组混凝土导热系数。相变储能混凝土的相变循环试验表明:在100次循环以内,不同循环次数的各组抗压强度均随着骨料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其规律与未经循环的相变储能混凝土一致,经历不同次数的相变循环对相变储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产生的影响很小,抗压强度变化不大。图41表25参84(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2)
彭龙,李光军,崔亚东,王芳[7](2019)在《储能飞轮的转子动力学分析与测试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50 kW/3 kW·h的磁悬浮储能飞轮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仿真计算、测试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储能飞轮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首先,基于转子动力学有限元法的Timoshenko梁理论推导出了转子单元的运动方程。其次,利用ANSYS软件分别对转子的临界转速和不平衡响应进行仿真有限元分析。最后,通过径向磁轴承的传感器采集位移信号,测试储能飞轮转子在升速过程中的振动波形,验证转子的动力学参数及仿真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转子的频谱瀑布图和振动位移响应曲线,与仿真分析的Campbell图和不平衡响应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测试试验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一致。通过研究储能飞轮转子的转子动力学特性,设计出了合理的转子动力学的参数,并得到了试验验证。(本文来源于《储能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刘洪德,王宇,谢晔源[8](2019)在《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动态电压恢复器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避免电压暂降对敏感负荷造成不利影响,可采用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动态电压恢复器(DVR),超级电容储能兼具了电容与电池的优势。为了提高电压暂降补偿速度,提出了基于求导法的虚拟d,q轴闭环控制结合交流电压前馈的控制策略。为了验证控制策略的正确性,搭建了包含电网低电压发生设备、DVR和模拟负荷的电压暂降试验系统,基于该试验系统进行了跌落发生和补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DVR能够实现快速电压补偿,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索红亮,娄丽丽[9](2019)在《复合型储能吸收回馈装置在地铁试验线牵引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建立一种应用于地铁试验线的超级电容+制动电阻的复合型储能吸收回馈装置,让超级电容器组尽量储能制动电能,剩余制动电能由电阻吸收的。很好的解决地铁机车刹车制动产生再生制动电能导致牵引网压波动过大严重影响地铁机车的正常运行的发生。(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严胜军,余飞翔,章超凡[10](2018)在《储能式低地板车储能电源组装试验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储能式低地板车是株机公司的重大科研成果,储能电源是储能式低地板车的核心产品部件。针对储能电源进行组装试验方法的研究,不仅能为低地板项目储能电源试制、生产提供重要指导,对于提高储能电源产品可靠性,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工艺分析及现场工艺验证制定完善的储能电源组装流程;并结合产品特性、运用新设备电能质量分析仪等解决储能电源内阻、储存能量、静电容量测定试验难点。(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市场》期刊2018年10期)
储能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活性炭为基体吸附癸酸-正辛酸制备相变储能骨料,研究了不同掺量的活性炭骨料、其储能骨料及粉煤灰对混凝土抗压和抗拉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掺量的硅粉对活性炭储能骨料与粉煤灰双掺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拉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骨料和粉煤灰的掺入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当单掺活性炭骨料在5%~10%,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拉强度损失率不超过10%;当单掺粉煤灰在10%~15%,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拉强度损失率不超过10%;当双掺5%活性炭骨料与10%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和抗拉强度损失率不超过10%;当活性炭储能混凝土中掺入10%的硅粉时,混凝土抗压和抗拉强度分别提高16%和1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储能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徐浩,李勃,严亚兵,欧阳帆,朱维钧.电网侧电池储能电站紧急控制系统试验方法[J].湖南电力.2019
[2].司亚余,马芹永,白梅,罗小宝,顾皖庆.活性炭储能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与分析[J].煤炭技术.2019
[3].杨全虎,翟秋亚,徐锦锋,纪腾飞,叶建林.Ta1与0Cr18Ni9薄板的储能焊试验[J].焊接学报.2019
[4].王茜,汤宇霆,武丹,黄一凡,万洪良.嵌装相变储能材料的发泡石膏试验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9
[5].司亚余.活性炭储能相变混凝土制备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
[6].顾皖庆.月桂醇/膨胀珍珠岩相变储能混凝土制备与试验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9
[7].彭龙,李光军,崔亚东,王芳.储能飞轮的转子动力学分析与测试试验[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9
[8].刘洪德,王宇,谢晔源.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动态电压恢复器试验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9
[9].索红亮,娄丽丽.复合型储能吸收回馈装置在地铁试验线牵引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10].严胜军,余飞翔,章超凡.储能式低地板车储能电源组装试验方法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