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晶晶(象山县职业高级中学浙江宁波31570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了“创新”,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强调以创新作为驱动力来推动社会改革进程。前不久“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了在经济发展和政府管理中要推动创新,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职教育在呼唤创新。中职生的职业目标就是要成为未来的新型劳动者,成为各行各行的创新型技术人才,而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开发提升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起点。另外,绝大部分的中职生都是因为中考失利才来到职校的,自卑、压抑的人格,限制了他们思维的发展,部分学生在初中时期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所以,激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更显得尤为迫切。中职生在渴望创新。中职生正处于十七、八岁的年纪,思想日趋成熟,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尽管考虑问题不是很全面、细致,但思维非常活跃,不会盲目地囿于结论、定论,敢于打破常规、另辟蹊径,故这个阶段又恰恰正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面对这样的矛盾体,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和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用鼓励或肯定的目光来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笔者作为德育课教师一直在努力尝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自主性课堂“激”创新
我历来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场所,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质疑,促使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几年来,我一直坚持打造由学生自己来创造的有生命力的而教师只是理论的梳理和解释者的自主性课堂,采用多种课堂活动来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实践下来,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创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设计了一个“时事纵横”的课堂活动。班上的同学按照学号轮流,轮到的同学可找几个自己认为合适的搭档形成组合,可以是讲新闻,知识竞赛、演小品或其他活动,要求围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闻主题来开展,设置相关问题对听讲同学提问或组织同学讨论等。例如在上《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这一课时,学生的“讲新闻”活动主题是《大声说出你的偶像》,新闻线索就是热播节目《爸爸去哪儿》里出现的明星林志颖。活动的思路是从学生所熟知的偶像入手,揭开他们光彩亮丽的外衣,看到他们背后的付出和汗水。娱乐明星是学生所关注所熟识的,学生有话可说,有想法愿意表达。在主讲同学的引导下,大家共同回顾了这些偶像的成名历程,探讨了他们演艺生涯能够取得成功的诸多因素,加深了对课本上职业素质的认识,又共同畅谈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交流如何在职高阶段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日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这一堂课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本来过程中我想说点什么,但是我忍住了,我不想干扰这个自然生成的课堂氛围,我发现学生已经把这个教学任务设计完成得很成功了。慢慢地,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开学初的沉默被动、懒于思考发展为现在的活跃主动、善思善辩。这体现了他们自我认识的改变、创新能力的增强,体现了他们逐渐敢于并喜欢挖掘自我、突破自我来自主构建德育课堂,让我们的德育课充满了创造力。也是随着这种变化,学生越来越主动地参与到自主课堂的建构中来。如《职业道德与法律》中“刑法”教学时,学生结合李天一案件设置了一个课堂模拟法庭,大家一起完成了对“李天一”的审判。而随着圣诞节的到来、春节的临近,学生又策划在课堂中进行了一场中西方传统节日的知识竞赛,这是为了配合《经济政治与社会》中的文化部分的教学。这些活动的推出,都能让我深切感受到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他们活跃的思维和新鲜的视角让我惊喜不断。
二、专业性作业“练”创新
中职专业课教学时通过实训课大量的实际操作、模拟训练等,为学生搭建了很好的提高技能和实践创新的平台。德育课作为公共文化课也可以从学生所学专业入手,分别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通过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职业素质的形成。
例如,在上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这一课后,我给幼师班的同学布置了一份作业《歌声背后的故事》:要求学生选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来演唱,并讲述歌声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特色。这个作业也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找歌曲、排歌曲、搜集整理资料的。幼师班同学能歌善舞,对这样的作业也是非常感兴趣的。完成后在课堂上进行了一场小型的汇报演出,同学们选取了《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越来越好》、《国家》这四首歌进行了演绎,同样也用多种形式(新闻播报、历史纪录片、相声、快板)详细介绍了歌曲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使大家全方位了解了改革开放的历程,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学生说在这样的作业中感受到的是欢乐,乐意开动脑筋精彩地完成。如此反复作业训练,我相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有积极意义的,而我也从这一次次的作业中感受到了学生无穷的创造力。
三、开放性考试“助”创新
传统考试方式更多是对书本原有知识的再现和巩固,强调题型的规范和答案的精准。但我认为中职德育课更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和价值观的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又尝试让学生以写小论文的方式来进行测验考试。
例如,高一期中考试我选取了一篇关于“双十一”的报道,其中写到了淘宝的销售情况和马云的基本资料,我要求学生根据这篇报道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成文章。同时宣布评价标准:不以语文课写作文的标准来衡量,看重的是观点和思路。考试的结果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学生思维的光芒。学生想到了网购的利弊、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想到了“双十一”经济是由千万淘宝商家和四处奔波的快递人员共同创造的,引出了职业平等观;由马云职业生涯的成功,引发了对职高阶段学习的诸多思考;想到了网络改变生活方式、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等等。这说明学生对在德育课中学到的知识已能尝试运用,而且更多地注入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视角。学生还对相应问题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对策,虽然有些方法未必可行,但其中所体现的主动思索、敢于创新的火花已达到了我想帮助他们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高二期中考试时我选取了一篇总结2013年我国十大新闻的文章,里面相当于包括了十个不同的时事材料。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点选择材料,从中提炼出相应的观点写就一篇小型的时事评论文章。我的目的是要让他们不要盲目迷信专家的观点或固有的结论,助推他们大胆思索,勇于创新,把自己的思维成果用文字的形式充分地展示出来。学生们也跃跃欲试,好好地当了一回评论员。比如有学生在肯定雅安地震中抗震救灾、团结互助各种强大的正能量的同时,也指出了救援物资的哄抢、浪费等负面问题,想到了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从彭丽媛这位第一夫人的优雅亮相中看到了背后日益强大的国家力量并希望我们的国家也能变得越来越“优雅”;从雾霾高发和夏季高温想到要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从马云48岁卸任CEO引发出了对什么是人生幸福的思索等等。这场考试让我再一次为学生的智慧感到喜悦,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是需要并且能够不断地激发出来的。
四、激励性评价“育”创新
传统的评价学生方式看重的是考试成绩,一考分高下,一考见输赢。而德育课是一门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课程,随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可以有目的地培育他们的创新能力。我的办法是把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各按一定比例综合计入学期总评成绩。把计算平时成绩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自我评价,平时在课堂中回答问题等参与情况都是要计入平时分的,由课代表记录回答次数并折合成分数;开放性作业我都会根据完成情况给学生评定相应的等级并计入平时分;我会把每次的“时事纵横”活动适时进行点评,并根据由学生充分酝酿,全面考量讨论制定的评分标准和学生一起评价,评价结果也都纳入到考核分里。美术班学生还评选出了“最佳创业规划”,幼师班学生评选出了“最有内涵的好声音”等。在学生自主进行的这些评价活动中,我又感受到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光芒,我想这些评价方式是符合学生需求的,是尊重学生自我创造的。
总之,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探索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日后学生步入职业生涯,在各自岗位上实干创新提供足够的能量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