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叶:少年儿童的责任感研究论文

梁文叶:少年儿童的责任感研究论文

摘 要:新时代教育的大潮是培育有责任感的人才,教育担负着教人“学会负责”的重任,肩负着培养公民责任意识的职责。培养新时代的人才,要从少年儿童的责任意识抓起,强化少年儿童的担当精神。少年儿童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要不断树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少年儿童;责任感;培育

1 少年儿童责任感养成的重要性

2015年“六一儿童节”,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全国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教育引导新时代下的少年儿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少年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要想在越来越激烈的未来社会中取得成绩,就必须教育和培育好少年儿童的责任意识。当下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信息急速发展的时期,在社会变革的冲击下,有部分人迷失自己,忘却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就出现了公民责任意识下滑和淡漠的现象,特别是少年儿童一代,对社会缺乏基本的信任,自身缺乏安全感,片面地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由此引发自杀、吸毒、犯罪等社会问题数不胜数,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责任教育之所以能够成为当前教育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与当前我国社会责任感水平整体偏低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利益至上论、金钱万能论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些少年儿童的责任感极度缺乏,在家庭中,他们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不分担家务、不体谅父母、不尊重长辈;在学校,迟到早退、考试作弊、乱扔垃圾、打扫值日推诿拖拉;在公共场所不遵守公德、随手乱扔垃圾、大声喧哗、闯红绿灯现象屡见不鲜对于国家,不关心国家大事,缺乏对国家的认同和建设祖国的使命感。

而少年儿童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自我意识不断形成,心理和认知结构逐步完善,加强这一群体的责任教育对整个社会责任意识水平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这一阶段的责任意识没有培养好,那么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必然会缺少责任意识,从而影响自身及社会的发展。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在升学的压力之下,学校通常将教育投入学习成绩方面,而忽略责任意识的培养。长此以往,最终导致少年儿童责任感的淡化。例如,在集体活动之中缺乏责任意识,缺乏集体认同感,出现逃避或以消极态度来推卸自己责任的现象。同时,家庭教育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与学校教育形成一致态度,无形之中使责任教育更加淡化。这样的氛围之下,使得有些少年儿童只懂得享受父母创造的劳动成果,却不承担家庭中相应责任的现象。因此,培养少年儿童的责任势在必行。

一直以来,中国对责任教育都很重视,并把能否承担责任作为衡量一个人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中国历史文化中秉承的忠、孝、礼、义等都体现出了对责任教育的重视。2013年,党的十八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个人层面指出每一个公民应尽到的责任和必须履行的义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居于主导地位的行为规范体系,为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而责任感的培养恰恰符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由此可见,责任感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责任感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化品质,对少年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以及将来事业的成功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责任感不仅会影响到少年儿童的学习与智力开发,同时,也是少年儿童日后立足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必备条件。当下,独生子女家庭占到很大比例,生活条件十分优越。这些因素促使他们从小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更加严重,而责任感大大降低。责任心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在一定的年龄会自动出现的。它需要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慢慢养成。责任心的培养应循序渐进,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学校和家庭方面要抓紧关键期锻炼孩子承担责任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人际交往及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拳重击下一威尔向旁边踉跄了几步,一只手捂着脸,另一只手抵挡艾尔的新一轮进攻。从他流露出的痛苦表情可以判断,挡住下一拳和已经挨的一拳都很痛。艾尔出手慢,但是有力道。

2 借鉴国外责任感教育对我国少年儿童责任感培育的思考

近些年,西方各国将“责任公民”作为国民教育的目标,甚至把“公民课”规定为学校的必修课程,这都是有迹可循的。美国的责任教育体系在国际上是最为完备的。20世纪60、70年代,美国青少年的道德状况呈现危机,就此政府提出“责任公民”的概念,把“责任”与“尊重”作为主要的道德目标,通过加强自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美国学校责任教育的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民主法制教育、道德品格教育和权利义务教育。英国也重视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开展责任感培育,把责任教育的内容规定为“六个关系”和“四个核心”,大意为在承担自己责任的基础上处理好社会和人际关系。德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德育的目标,要求学生把自我责任感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发展为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热爱大自然,处处体现真善美的人。德国的责任感教育是从幼儿开始的,德国的孩子在三岁的时候就要参加“家庭会议”,从小培养其家庭责任感;德国还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孩子从小要做家务,如帮助父母洗餐具、打扫卫生、整理房间之类,为长大后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打下基础,使孩子受益终生。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针对我国少年儿童责任感的培育,提出以下建议。少年儿童可以通过参与社会服务,以及学校和社区合作的活动使其从中获得认识和技能,培养责任感,提高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与社区、慈善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使受教育者通过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亲身体验责任感,达到责任知、情、意、行的统一。注重开发和利用社会各方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充分利用社会公共环境,如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媒体,如电视、书刊、电影等对少年儿童进行责任感的渗透与熏陶。

这是条很重要的线索,虽然与秀容月明无关,但说不定能另外挖出什么来,秀容川立即按老汉所说的方向追寻下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7-0048-01

标签:;  ;  ;  ;  ;  ;  ;  ;  ;  ;  ;  ;  ;  ;  ;  

梁文叶:少年儿童的责任感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