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正文张华军陈卉周长清李秋霖杨理媛
(雅安市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000)
【摘要】目的探讨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在本院进行前交通动脉瘤手术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开颅夹闭术进行治疗;观察组24例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本次探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可以发现,观察组的预后效果明显高于对好租,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相较于开颅夹闭术,采用血管内栓塞术可以明显地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效果理想。
【关键词】开颅夹闭术血管内栓塞术前交通动脉瘤临床疗效
Clinical?efficacy?of?craniotomy?clipping?and?endovascular?embolization?in?the?treatment?of?anterior?communicating?aneurysm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icacy?of?craniotomy?clipping?and?endovascular?embolization?in?the?treatment?of?anterior?communicating?aneurysm.?Methods?a?total?of?48?patients?who?underwent?anterior?communicating?aneurysm?surgery?in?our?hospital?from?February?2018?to?February?2019?were?selected?as?the?study?subjects.?The?patients?were?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according?to?the?method?of?random?grouping.?Among?them,?24?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with?craniotomy?and?clipping.?Twenty-four?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treated?with?endovascular?embolization.?The?prognostic?effect?and?the?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were?observed.?Results?in?this?study,?the?observation?of?patients?in?the?two?groups?showed?that?the?prognosis?effect?of?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and?the?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in?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with?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in?the?treatment?of?anterior?communicating?aneurysm?patients,?compared?with?craniotomy,?endovascular?embolization?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treatment?effect,?reduce?the?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and?the?effect?is?ideal.
[key?words]?craniotomy,?clipping,?endovascular?embolization,?preoperative?communicating?aneurysm,?clinical?efficacy
颅内动脉瘤是目前临床上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前交通动脉瘤是临床上发病率最高的颅内动脉瘤,由于其特殊的位置以及血流等因素,治疗非常困难,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1】临床统计发现,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病率正逐渐升高,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开颅夹闭术和(或)血管内栓塞术进行治疗。【2】在本次探究中,我们就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1.1基本资料
在本次的探究中选取了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在本院进行前交通动脉瘤手术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4例患者,女性13例,男性11例,患者的年龄为52-75岁,平均年龄为(64.23±2.77)岁其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9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5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6例;观察组24例患者,女性12例,男性12例,患者的年龄为53-75岁,平均年龄为(64.71±2.51)岁,其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0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6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5例。本次探究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合并疾病等方面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2.1纳入标准
本次探究的纳入标准为:(1)患者均已经头颈部CTA或DSA确诊为前交通动脉瘤。(2)患者同意在本院进行手术。(3)患者无精神疾病或交流障碍。(4)患者或家属均已知晓并同意参加本次探究。
2、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讨论,由医院的治疗小组共同决定手术方案。
其中,对照组采用开颅夹闭术,具体方法为:首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待麻醉完成后使患者采取仰卧位并用头架对患者头颅进行固定;均常规采用翼点入路开颅,对患者的侧裂池以及鞍区周围的脑池进行解剖,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缓慢放出脑脊液以对脑组织进行松弛;然后对患者已经暴露的载瘤动脉进以及邻近的蛛网膜进行仔细分离;【3】最后在明确瘤体以及瘤颈后选取合适的动脉瘤夹对患者的前交通动脉瘤进行夹闭,在动脉夹闭顺利完成后在患者的硬膜外放置引流管,最后将头皮进行缝合。
观察组采用血管内栓塞术,具体方法为:首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待麻醉完成后使患者采取仰卧位;然后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约2横指处穿刺患者的股动脉(常规选择右侧)置入血管鞘,紧接着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对患者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体积以及位置等进行细致的评估和记录;然后在微导丝的辅助下将微导管运送至患者的动脉瘤腔内,最后完成锁定,置入弹簧圈进行栓塞。【4】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的瘤颈较宽,弹簧圈在瘤内无法进行稳定,则需先释放支架将瘤颈覆盖,然后再置入弹簧圈。
3、观察指标
本次探究的观察指标为患者的整体预后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其中,整体预后效果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包括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跟肢体运动三个方面,在对患者的观察过程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生活可自理、带有轻度的神经症状即可认为预后良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水肿、颅内感染以及术中动脉瘤破裂五种情况。
4、数据分析
本次数据结果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x2检验。
二、结果
1、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
在本次探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测评以及临床观察发现,对照组患者中的预后良好人数为16例,对照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66.67%;除此之外,重度残疾患者2例,植物生存患者1例,死亡患者1例。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人数为20例,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83.33%;除此之外,重度残疾患者1例,植物生存患者0例,死亡患者1例。综上,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在本次探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发现,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为10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6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为4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综上,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一。
【讨论】
颅内动脉分为前循环与后循环,而百分之八十的动脉瘤均发生在前循环,其好发部位包括前交通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等多个部分。而其中前交通动脉瘤因为周围有着丰富的血管与神经,位置毗邻视交叉、下丘脑、第三脑室底等原因,治疗过程出现任何小的失误,都将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治疗难度极大。【5】
目前在临床上对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开颅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两种方法。开颅夹闭术主要是在动脉瘤的瘤颈处放置动脉瘤夹、阻断血液流进动脉瘤腔从而避免或降低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的发生率,这种手术方法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病人创伤大、恢复慢,并且容易出现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水肿、颅内感染以及术中动脉瘤破裂等并发症,【6】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是指对患者的动脉进行穿刺,然后利用微导丝将微导管置入动脉瘤腔从内部填塞动脉瘤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手术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治疗对于患者的损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7】可以降低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的发生率,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理想。
在本次探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可以发现,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为83.33%,对照组的预后良好率为66.67%,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6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可知,在前交通动脉瘤的治疗中采用血管内栓塞术进行治疗相较于开颅夹闭术来说,治疗的整体效果、患者的预后明显提高,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效果理想。【8】但是通过对临床的病例分析可知,患者的自身情况不同,最佳手术方案也会有所差异,建议医生在临床上对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手术方法进行手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大勤,黄玮,邝泓,杨雷霆,秦坤明,廖声潮,余永佳,黄光翔.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急性期开颅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4,19(02):80-81.
[2]刘世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8):68-69.
[3]陈旭.对比研究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3):40.
[4]齐伟.血管内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50例临床比较[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18):32-33.
[5]田甜,孙雅菲,呼铁民,于淼,杨国军,王维兴.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前交通破裂动脉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24(07):420-424.
[6]郑鉴峰,郭宗铎,张晓冬,朱继,何朝晖,孙晓川.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老年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21(03):150-151+154.
[7]龙潮新,何黎明,钟兵,刘保国.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实践与评估[J].黑龙江医学,2018,42(05):434-435.
[8]程哲,闵敬亮,杨光,张辉,王昊,来汉生.血管内介入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21):2331-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