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桥论文_赵术杰,邵飞,俞海涛,王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固定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缺失,牙周病,标本兼治,水污染,磨牙,并发症,污水处理。

固定桥论文文献综述

赵术杰,邵飞,俞海涛,王斌[1](2019)在《应急箱式固定桥设计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应急箱式固定桥的接头是连接桥跨结构的重要构件,也是受力最为复杂的部位。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全桥的受力情况,然后计算了多种方案的接头在设计荷载下的受力情况,最终完成接头的设计和优化。结合计算和实际使用要求,箱式桥跨的高度定为700 mm。初步设计中将接头连接形式从单双耳接头改变为双叁耳接头,使接头应力水平大幅下降,疲劳寿命也满足超过10 000次的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钢结构(中英文)》期刊2019年11期)

杨静,安虹,种燕,古林娟[2](2019)在《倾斜基牙附着体改向就位固定桥叁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倾斜基牙附着体改向就位固定桥的叁维有限元模型,为附着体改向就位固定桥的生物力学分析提供数学模型基础。方法:采用锥形束CT(CBCT)扫描实验数据,结合叁维有限元建模软件Mimics 10.01,Geomagic Studio 2013,Solid Works 2016及Ansys Workbench17.0,以第二磨牙的釉牙骨质界中点为支点,将第二磨牙的牙体模型向近中旋转0°、10°、20°、30°、40°,再模拟栓体分别位于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这两种冠外附着体,建立叁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成的倾斜基牙两种冠外附着体改向就位固定桥的叁维有限元模型,包含了基牙、修复体、牙周膜、黏膜、牙髓、硬骨板、松质骨及皮质骨。结论:建成的模型几何形似性良好,可为后续的力学分析及优化修复体设计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陕西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熊萍,罗君,刘彦[3](2019)在《单端固定桥修复上下颌磨牙10年的回顾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单端固定桥修复磨牙10 a的临床效果,分析成败原因以提供临床指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接诊的于2007年1月以前制作的上下颌磨牙缺失患者30例,单端固定修复第1磨牙或第1、第2磨牙10 a以上的31个桥体,分为5组:1组,第2前磨牙和第1磨牙为基牙修复第2磨牙;2组,2个前磨牙为基牙修复第1磨牙;3组,尖牙和2个前磨牙为基牙修复第1、第2磨牙;4组,2个前磨牙为基牙修复第1、第2磨牙;5组,第1磨牙为基牙修复第2磨牙。对病例进行口腔检查和X线检查,观察基牙牙体牙周健康状况、修复体的完整性和使用情况。测量桥体长度、宽度和牙尖斜度并进行力学分析。结果 1组和2组基牙患龋病、髓病和根尖周病、牙周病、牙体折裂、松动度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桥体崩瓷、脱落情况也有相助性差异(P<0.05)。说明第2前磨牙和第1磨牙作基牙修复第2磨牙的结构是可行的。3组、4组、5组样本量太小,无法纳入统计。结论单端固定桥在设计合理的前提下可以作为磨牙末端游离缺失的可选方案。第1磨牙和第2双尖牙作基牙修复第2磨牙推荐使用,而第1、第2前磨牙为基牙修复第一磨牙应尽量避免使用。(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龙竹仙[4](2019)在《下前牙松动、移位或缺失之烤瓷联冠或固定桥修复》一文中研究指出下前牙因牙周炎、牙结石等原因易造成前牙松动、移位或缺失,对人的面部美观及说话气流影响较大,对这样的患者适宜采取联冠或固定桥修复治疗。方法选取12位下前牙,1-3颗松动移动或1-2颗缺失的牙周病患者。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后,用联冠或固定桥做永久固定夹板修复治疗。观察2-10年,所有病例均拍摄X线牙片,结果牙周病患者前牙松动、移位或缺失用联冠或固定桥修复后松动移动得到控制,患者因功能较好,美观舒适而满意度较高。结论是对下前牙牙周病患者的牙齿松动、移动和缺失选择合适的适应症用烤瓷联冠或固定桥修复,其效果肯定,患者满意。值得注意的是,医生应协同患者做好口腔卫生维护,严防牙周炎的加重而影响修复效果。(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9期)

刘双英[5](2019)在《综合施策标本兼治 确保水质明显好转》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刘双英)5月11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武宏文赴桑干河固定桥断面现场办公,他强调,要聚焦核心问题,抓住关键环节,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从源头上管控污染,决不能让一滴超标污水排入桑干河,确保桑干河流域水质明显好转。桑干河是京津冀重要的(本文来源于《大同日报》期刊2019-05-14)

赵家祝,苏军,袁艳波,和丽佳,徐默菡[6](2019)在《叁单位聚醚醚酮固定桥不同连接体面积抗折强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叁单位聚醚醚酮固定桥不同连接体横截面积与抗折强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连接体的最小横截面积。方法选取下颌磨牙区新鲜离体牙30颗,制作成模型15副,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5个。运用CAD/CAM技术制作连接体横截面积分别为5.0 mm~2、7.0 mm~2和9.0 mm~2固定桥,游标卡尺测量连接体的实际横截面积,固定桥置于模型上,万能材料试验机加载直至固定桥完全破坏,计算机自动记录最大载荷,并观察固定桥破坏模式。单因素方差分析实验数据。结果 A、B、C叁组的平均实际横截面积分别为5.40 mm~2、7.62 mm~2和9.73 mm~2,断裂载荷分别为(657.44±45.17) N、(877.94±71.11) N和(1 244.64±62.38) N。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断裂载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K两两相比抗折强度有显着差异(P<0.05),并观察到固定桥在连接体处发生完全断裂。结论连接体是固定桥的薄弱区域,增加连接体横截面积可增加固定桥抗折强度;临床推荐叁单位聚醚醚酮固定桥连接体横截面积≥7.62 mm~2。(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期刊2019年03期)

周曼莉,许宏一,蔡宇平,姚文鑫[7](2018)在《3D打印多单位固定桥蜡型熔模基底冠适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与探讨3D打印制作多单位固定桥基底冠熔模蜡型的适合性。方法统一制作相同前牙6个单位固定桥模型50个,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25个,对照组25个。实验组用3D打印制作基底冠树脂蜡型,对照组用传统手工浸蜡方式制作基底冠蜡型。采用扫描电镜比较基底冠与模型的密合性,每个模型取4点,分别为固定桥两端基牙的唇侧、舌侧边缘,同时对两组金属基底冠就位与外形修整技师所耗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3D打印制作的多单位前牙固定桥其基底冠的稳定性、适合性均优于传统手工浸蜡法,并可以显着缩短技师操作时间。结论 3D打印制作固定桥熔模蜡型具有良好的适合性和稳定性,值得在口腔修复工艺中应用与推广。(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期刊2018年11期)

张艳,宋文斌[8](2018)在《下颌第一磨牙半切后联合第二磨牙固定桥修复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病例摘要]患者,男,62岁,左下后牙咀嚼疼痛半年余。检查:36、37重度磨耗,36远中舌侧部分缺损,断面平龈,探痛(-),叩痛(+),松动Ⅰ度,远颊侧牙龈略肿胀BOP(+),可探及深牙周袋,PD:9-11mm;37远中髓角暴露,探痛(-),叩痛(±),不松动。X线检查:36、37合面磨耗达髓角,36远中根远中牙槽骨吸收达根尖1/3,远中根尖及根周大面积低密度影,近中根根尖区低密度影;37根尖区少许低密度影。诊断:36、37慢性根尖周炎。治疗计划:试保(本文来源于《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11-06)

宋佳楠[9](2018)在《黏结固定桥修复单个前牙缺失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单个前牙缺失患者采用黏结固定桥技术实施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过去一段时期内我院口腔科收治的84例单个前牙缺失患者,将其通过数学随机数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C型黏结固定桥技术实施修复治疗;治疗组采用D型黏结固定桥技术实施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口腔修复治疗前后牙菌斑指数水平的改善幅度、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前牙缺失修复治疗效果、牙齿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对口腔修复治疗美观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口腔修复治疗前后牙菌斑指数水平的改善幅度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着(P<0.05);治疗期间仅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显着(P<0.05);前牙缺失修复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5%,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显着(P<0.05);牙齿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着(P<0.05);对口腔修复治疗美观效果的满意度为95.2%,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显着(P<0.05)。结论单个前牙缺失患者采用D型黏结固定桥技术实施修复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修复效果,改善口腔功能和外观,减少不良反应,缩短修复治疗时间。(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8年24期)

胡文,吴纪楠,张同韩,于婷婷,陈俊兰[10](2018)在《交互固位在后牙多植体支持固定桥修复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种植体支持式交互固位固定桥在修复后牙区牙缺失并伴有咬合空间不足病例中的应用,评估其可行性及初步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后牙区种植固定桥修复并伴有咬合空间不足的病例4例,每例2颗种植体,8个植体位点,龈距离平均3.3 mm,均使两颗种植体基台外形形成相互倒凹的关系,在基台无共同就位道情况下,种植修复桥和基台,在半接合状态,通过旋转方式同时准确就位,并由基台螺丝最终旋紧固定,无需使用粘接剂。制作时与修复技师充分沟通交互固位的理念和方法,技师按照旋转就位方式完成修复体制作。临床操作中,按照技师制作的特点,戴入种植体支持式交互固定桥,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种植修复体顺利戴入,种植体与基台及基台与修复体之间就位精确,恢复咬合关系满意。行使功能3~18个月后,所有修复体和基台无松动,无脱落,无基台折断;修复体周围粘膜无红肿,无压痛。结论种植固定桥的交互固位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后牙区种植修复空间不足的情况,其长期效果有待长期和大量病例观察。(本文来源于《口腔疾病防治》期刊2018年08期)

固定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倾斜基牙附着体改向就位固定桥的叁维有限元模型,为附着体改向就位固定桥的生物力学分析提供数学模型基础。方法:采用锥形束CT(CBCT)扫描实验数据,结合叁维有限元建模软件Mimics 10.01,Geomagic Studio 2013,Solid Works 2016及Ansys Workbench17.0,以第二磨牙的釉牙骨质界中点为支点,将第二磨牙的牙体模型向近中旋转0°、10°、20°、30°、40°,再模拟栓体分别位于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这两种冠外附着体,建立叁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成的倾斜基牙两种冠外附着体改向就位固定桥的叁维有限元模型,包含了基牙、修复体、牙周膜、黏膜、牙髓、硬骨板、松质骨及皮质骨。结论:建成的模型几何形似性良好,可为后续的力学分析及优化修复体设计提供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固定桥论文参考文献

[1].赵术杰,邵飞,俞海涛,王斌.应急箱式固定桥设计与优化[J].钢结构(中英文).2019

[2].杨静,安虹,种燕,古林娟.倾斜基牙附着体改向就位固定桥叁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J].陕西医学杂志.2019

[3].熊萍,罗君,刘彦.单端固定桥修复上下颌磨牙10年的回顾性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

[4].龙竹仙.下前牙松动、移位或缺失之烤瓷联冠或固定桥修复[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5].刘双英.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确保水质明显好转[N].大同日报.2019

[6].赵家祝,苏军,袁艳波,和丽佳,徐默菡.叁单位聚醚醚酮固定桥不同连接体面积抗折强度研究[J].口腔医学.2019

[7].周曼莉,许宏一,蔡宇平,姚文鑫.3D打印多单位固定桥蜡型熔模基底冠适合性研究[J].口腔医学.2018

[8].张艳,宋文斌.下颌第一磨牙半切后联合第二磨牙固定桥修复1例[C].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8

[9].宋佳楠.黏结固定桥修复单个前牙缺失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

[10].胡文,吴纪楠,张同韩,于婷婷,陈俊兰.交互固位在后牙多植体支持固定桥修复的临床应用[J].口腔疾病防治.2018

论文知识图

高次模抑制度金属烤瓷冠(图a)与全瓷冠(图b)示...(A-F)前降支远段不完全心肌桥,CTA及...(A-G)前降支中段不完全心肌桥,CAG未...(A-F):前降支完全性心肌桥CTA示舒张...下领全牙列氧化错固定桥制作完成

标签:;  ;  ;  ;  ;  ;  ;  

固定桥论文_赵术杰,邵飞,俞海涛,王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