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信称义论文_林纯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因信称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路德,马丁,基督教,加尔文,神学,巴比伦,芬兰。

因信称义论文文献综述

林纯洁[1](2019)在《路德玫瑰:符号学视角下的“因信称义”》一文中研究指出16世纪初,马丁·路德在阅读《圣经》的过程中重新发现"因信称义"的教义,引发了宗教改革。路德将"因信称义"的神学思想设计进了他的玫瑰纹章中。玫瑰在中世纪以来就具有神圣的含义,在天主教中象征圣洁和圣母玛利亚。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路德玫瑰纹章作为一种神学符号,象征了路德的"因信称义"神学观念和十字架神学。路德玫瑰既象征了路德在神学上的新思想,又暗含了对传统教义的继承,同时体现了新教的视觉文化特征。(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杨青松[2](2019)在《称义与成义:芬兰学派对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重新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芬兰学派对马丁路德进行重新阐释的起点就在于“基督临在于信之中”这一论断1。对于马丁路德这一句话芬兰学派提出了与传统的信义宗不同的见解。传统的马丁路德神学研究中一直强调“法庭式”的因信称义(Forensic Just ifi cat ion),即基督徒的被称为义,是因为被上帝“法庭式”的宣告,是上帝把基督的完全的顺服的义转归给基督徒,饶恕人的罪,不追究人的罪。他们所获得的义仅仅是被宣告为义而完全没有自己真正的成为义的意义。在传统的信义宗神学语境下,“基督临在于信之中”以及上帝住进人的心里是在这样的宣称为义之后而来的,即“法庭式”称义结果,而非称义本身之内容。而曼多马指出,单单强调“法庭式”的因信称义是片面的,马丁路德的神学中还包含着“效果式”的因信称义(Effective Justification)的意味。在芬兰学派看来,在马丁路德的神学中,上帝不仅宣告人为义,也使人真的不断成为义。“基督临在于信之中”,这种“临在”也是基督本身的临在,是在本体论意义上的临在,也就是说,通过信,基督确确实实住进了信徒之中,从而活着的不在是基督徒自己而是“基督在我们里面活着”。由此人也确实分享了上帝完全的生命。上帝是爱的上帝,他的道成肉身是为了让肉身也能够成为道。在道成肉身当中,上帝的所有的属性都赋予了耶稣基督,因而耶稣基督拥有完全的神性,凭借着这完全的神性基督能够战胜罪和死亡,凭着这完全的神性,耶稣能够死而复活升天,这也就是肉身成为了道。在“基督临在于信之中”我们所面临的是同样的情形,基督不仅是上帝赐给人的“恩典”(favor)而且也是上帝赐予人的“礼物”(gift)。在信之中,人确实拥有了这一“礼物”,这一礼物在事实上改变了人这一存在。也就是说在信之中,基督的临在是真实的临在,是本体论(ontological)意义上的临在,通过这种真实的临在,基督的所有的属性也都赋予了信,实现了基督与人属性的交换(happy exchange)2。通过信,基督住进了人里面,通过信,基督的义成了人的义,基督对罪和死亡的战胜成了人对罪和死亡的战胜,乃至基督本身也成为了我们的。从这这一联合的意义出发我们进一步来理解善行的意义。或许通过芬兰的对路德的重马丁新阐释,可以缩小传统信义宗与天主教的差异,可以为其对话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点。(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9-02-01)

陈艳风[3](2018)在《“因信称义”说并非反对事功》一文中研究指出1517年万灵节前夕,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对购买赎罪券的神学依据进行抨击,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1520年8月至10月,路德相继发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教会的巴比伦之囚》和《论基督教的自由》叁大论着,公(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10-16)

刘光顺[4](2018)在《马丁·路德所着《<加拉太书>注释》阐释的因信称义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因信称义思想是马丁·路德推动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在此基础上推演出非因行称义、人人皆祭司、教权俗权皆有限度等理论。路德在对《圣经·加拉太书》进行阐释时,阐发了行律法不能称义、唯凭信仰才能称义、称义后仍要追求完全的义的实现等观点。(本文来源于《基督宗教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何怀宏[5](2018)在《“因信称义”与“因义离信”——马丁·路德与现代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16世纪上半叶,马丁·路德以"因信称义"的精神启动了宗教改革。20世纪下半叶,罗尔斯富有影响的正义理论表现出一种"因义离信"的特征。这两位前后两端的思想家表达了对信仰与道义各自内容和相互关系的相当不同的看法,也反映出他们所经历的不同时代、社会和个人生命体验。人类历史上变化最为巨大和迅速的这五百年已经过去,从现代伦理的观点回顾这一段思想演变的趋势,分析、比较"信"和"义"的内容和关系在这两位思想家那里是如何引起和阐述的,呈现出一种怎样的交织,带来怎样的复杂性和问题,探讨能否在某种限度和范围内平衡和调适这两种观点,对现代社会的人们如何处理信仰与道德的关系是富有意义的。(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孙清海[6](2017)在《论“因信称义”的术语翻译及其在汉语语境中的导向——兼论《圣经》翻译的本土化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翻译学上,尽管人们可以给出各种五花八门的"翻译"定义,但其本质都离不开翻译是两种(及两种以上)语言的转换这个基本原则。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故语言的转换必然涉及文化的转换。所以我们可以说,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跨语言的活动,而且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跨文化"的意思也就是力图要使源文中传递的信息能够在目的语的文化中被传达,被理解,被接受,这是一个逐步"本土化"的过程。宗教经典的翻译更要(本文来源于《基督宗教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刘光顺[7](2017)在《成圣路径内化的中西差异——以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与王阳明的致良知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西方文化都对个人设置了一定的理想人格,说服引导激励民众向特定方向靠拢。西方的马丁·路德和中国的王阳明分别以因信称义和致良知学说将人们超凡入圣的路径内化。路德强调惟有凭借信仰才能称义成圣,阳明提出致良知才是通达圣人境界的正确途径。但他们在人成为圣人(圣徒)之前人性的状态、过程中应予否定的事项、实现路径、之后的心境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理论宗旨。(本文来源于《宗教学研究》期刊2017年03期)

王亚平[8](2017)在《现代社会中的个体性与“因信称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社会的一个显着标志是宗教与世俗的彻底分开,这种分开的基础是个体性社会的发展。宗教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分开,是西欧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中世纪的西欧是一个以人身依附为主的群体社会,绝大多数人被组织在庄园制的经济结构中,唯一的社会资源(土地)和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长条形的地块以及二圃制的耕种方式)决定了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们都被聚集在庄园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中和服徭役的地租形态,这些都束缚了社会中人的个体性。另一方面,以服兵役为(本文来源于《经济社会史评论》期刊2017年03期)

汤士文[9](2017)在《因信称义,以爱体信——马丁·路德论信心与行为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叁大原则之一~1。这一原则对于信徒明白真理,接受福音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一原则在历史上,甚至在今天,有时会被人误解和滥用,从而导致"因信废行"和"因信废德",背离了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本义,也严重损害了基督教的形象。在纪念宗教改革500周年之际,笔者以"因信称义,以爱体信"为题来思考马丁·路(本文来源于《天风》期刊2017年06期)

邹汝强[10](2017)在《论加尔文的“因信称义”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加尔文是继马丁·路德之后又一位重要的宗教改革家。其“因信称义”思想是他诸多思想中最不能被忽视的内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加尔文本人将这一思想置于救赎论的大背景下进行讨论,从而更为清晰的表达了这一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与路德不同的是,加尔文并没有只让“因信称义”停留在客观层面,即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更是让这一事件与作为信仰者的个人发生了紧密的联系,即信徒凭借从圣灵而来的信心连于信仰的对象——耶稣基督,遂而称义。如此一来,信徒便真正能够晓得在上帝眼中的地位如何,从而过圣洁的生活。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着重介绍了文章的相关背景,特别指出“因信称义”这一主题在马丁路德那里所存在的问题,即只看到了耶稣基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客观事实,却忽视了这一事实对信徒所产生的切身影响。第二章,着重分析了“信心”的含义为何,即它是确定的知识,而这一知识是在主里所应许的,并透过圣灵自身的工作印在信徒的心中。第叁章,着重分析了“称义”一词的含义是什么,即罪人的罪被赦免,就如从来未曾犯罪一样。与此同时还指出了“称义”一次的错误用法,以此从反面标出加尔文所说的称义的含义为何。第四章是重点章节,着重分析的了加尔文笔下一个人称义的整个过程。具体来说,因着始祖的堕落,让罪进入了世界,从而污染了其后所有的人。特别是人的灵魂层面,就是加尔文所说的理解力与意志。如此一来,人就陷在罪中无法自拔,也就需要中保的救赎。当中保完成这一救赎任务之后,叁位一体中的第叁位——圣灵——就进入到信徒的心中,让其能相信中保所成就的事,遂而认罪悔改与神和好,最终可以被上帝称义。最后的结语部分,再次清晰而明了的强调了路德虽已表达却未表达清晰的观点:信徒的信心连于信仰的对象——基督,并最终得以称义。(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7-05-25)

因信称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芬兰学派对马丁路德进行重新阐释的起点就在于“基督临在于信之中”这一论断1。对于马丁路德这一句话芬兰学派提出了与传统的信义宗不同的见解。传统的马丁路德神学研究中一直强调“法庭式”的因信称义(Forensic Just ifi cat ion),即基督徒的被称为义,是因为被上帝“法庭式”的宣告,是上帝把基督的完全的顺服的义转归给基督徒,饶恕人的罪,不追究人的罪。他们所获得的义仅仅是被宣告为义而完全没有自己真正的成为义的意义。在传统的信义宗神学语境下,“基督临在于信之中”以及上帝住进人的心里是在这样的宣称为义之后而来的,即“法庭式”称义结果,而非称义本身之内容。而曼多马指出,单单强调“法庭式”的因信称义是片面的,马丁路德的神学中还包含着“效果式”的因信称义(Effective Justification)的意味。在芬兰学派看来,在马丁路德的神学中,上帝不仅宣告人为义,也使人真的不断成为义。“基督临在于信之中”,这种“临在”也是基督本身的临在,是在本体论意义上的临在,也就是说,通过信,基督确确实实住进了信徒之中,从而活着的不在是基督徒自己而是“基督在我们里面活着”。由此人也确实分享了上帝完全的生命。上帝是爱的上帝,他的道成肉身是为了让肉身也能够成为道。在道成肉身当中,上帝的所有的属性都赋予了耶稣基督,因而耶稣基督拥有完全的神性,凭借着这完全的神性基督能够战胜罪和死亡,凭着这完全的神性,耶稣能够死而复活升天,这也就是肉身成为了道。在“基督临在于信之中”我们所面临的是同样的情形,基督不仅是上帝赐给人的“恩典”(favor)而且也是上帝赐予人的“礼物”(gift)。在信之中,人确实拥有了这一“礼物”,这一礼物在事实上改变了人这一存在。也就是说在信之中,基督的临在是真实的临在,是本体论(ontological)意义上的临在,通过这种真实的临在,基督的所有的属性也都赋予了信,实现了基督与人属性的交换(happy exchange)2。通过信,基督住进了人里面,通过信,基督的义成了人的义,基督对罪和死亡的战胜成了人对罪和死亡的战胜,乃至基督本身也成为了我们的。从这这一联合的意义出发我们进一步来理解善行的意义。或许通过芬兰的对路德的重马丁新阐释,可以缩小传统信义宗与天主教的差异,可以为其对话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因信称义论文参考文献

[1].林纯洁.路德玫瑰:符号学视角下的“因信称义”[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杨青松.称义与成义:芬兰学派对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重新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19

[3].陈艳风.“因信称义”说并非反对事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4].刘光顺.马丁·路德所着《<加拉太书>注释》阐释的因信称义思想[J].基督宗教研究.2018

[5].何怀宏.“因信称义”与“因义离信”——马丁·路德与现代伦理[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孙清海.论“因信称义”的术语翻译及其在汉语语境中的导向——兼论《圣经》翻译的本土化问题[J].基督宗教研究.2017

[7].刘光顺.成圣路径内化的中西差异——以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与王阳明的致良知为例[J].宗教学研究.2017

[8].王亚平.现代社会中的个体性与“因信称义”[J].经济社会史评论.2017

[9].汤士文.因信称义,以爱体信——马丁·路德论信心与行为的关系[J].天风.2017

[10].邹汝强.论加尔文的“因信称义”思想[D].湘潭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马丁·路德马丁·路德路德,马丁-马丁·路德哈巴谷书-图25 哈巴谷询问耶和华: “你为何...马丁·路德-马丁·路德—5西安东关基督教堂现址图3—6叁原东关...

标签:;  ;  ;  ;  ;  ;  ;  

因信称义论文_林纯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