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泉:超越传统,探索真理——单国华美学著作《美不是个东西》读后论文

刘凤泉:超越传统,探索真理——单国华美学著作《美不是个东西》读后论文

摘 要:单国华的美学著作《美不是个东西》视野超越,思维缜密,观点深刻,理论系统,构建了科学的美学理论体系。其一,单著超越了传统美学关于美的本质的客观论、主观论及关系论,得出“美是审美主体无意识期望在意境中得到实现的虚拟”的全新观点;其二,单著超越了传统美学把美神圣化、视之为人类绝对的价值追求的陈见,得出“美既具有天使的一面,又具有魔鬼的一面”的振聋发聩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单著是美学研究的崭新收获,具有很高的理论指导价值。

关键词:单国华;《美不是个东西》;超越;美学;意境

高校同事之间平日谈论学问,其实并不是普遍现象,甚至可以说比较少见;而单兄与我则经常谈论学问,他的深邃见解给过我许多启发。他谈论最多的是他所钟爱的美学,他的美学观点我便早有耳闻。现在,他的美学著作《美不是个东西》出版了,我自然如逢老友,要重温旧谊了。

展卷阅读大著,带给我强烈的震撼。单著视野之超越,思维之缜密,观点之深刻,理论之系统,这些并不是平日聊天所能感受到的。《美不是个东西》仿佛一声春雷,驱散了冬日的寒气,给美学研究带来了春天的希望!

从鲍姆加登在1750年提出“美学”(Aesthetics)概念,至今已近270年。尽管出现了许多美学流派,诸如表现论、格式塔、符号论、接受美学等;产生了许多下级学科,诸如文艺美学、影视美学、科学美学、技术美学等。但是,美是什么?这个基本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科学解答。在这个基本问题还没有弄清楚之前,所有美学流派、下级学科,其理论根基都是不牢靠的。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实现对民族文化的有效教学,需要积极结合音乐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对各种民族文化的教育和渗透,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提高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音乐的地域性和内涵思想进行有效的教学,开发音乐课程中的文化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质量。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单著从厘清哲学基本概念入手。他指出:“哲学就是关于人类生存之根本(安全)的终极性思想探索。”[1]17中西哲学的区别就在于他们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案之不同。由于生存处境的差异,古希腊人认为,安全问题来自于自然,所以他们要探索自然背后的本体(求真);而中国先民认为,安全问题来自于人事,所以他们要探索人事关系之道(求善)。

(2)着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山东省政府应破除山东省行政壁垒,并在发展山东区域经济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着力打造具有坚实服务基础的核心都市。同时还应鼓舞、引导核心城市与周边区域间的合理协作和分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特定地区的核心都市汇聚,进一步发挥核心城市的汇聚能力和辐射能力。如此,一来能够保持制造业自身建设环节中高端部分的营销或者技术优势,着力培育生产服务并促使其有序发展,为周边区域提供更先进的服务;二来能够促使少数制造业发生转移,在核心都市周边建立产业集群。

单著对艺术审美中最为复杂的文学审美作了深入的解剖。他以诗歌为例,揭示了整个诗歌审美对象历史演进的轨迹:述说→述说+具体意象→具体意象组合→梦幻意象组合(抽象意象组合与无意识意象组合)。这个演进轨迹也具有文学审美的普遍意义,其他文学体裁如散文、小说也同样具有这种特点,这当然需要文学研究者作具体的论证。单著对文学审美对象演进规律的揭示,对于艺术审美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文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单著明确提出美与美感的定义。美感是审美主体对自己无意识期望(希望)在意境中得到虚拟满足(象征性实现)的积极性情感评价。美是审美主体无意识期望(希望)在意境中得到实现的虚拟。[1]118这样一来,美与美感不再是空洞的概念,而成为解释审美体验的科学理论。对美与美感的定义,突出了无意识期望和虚拟性满足的特征。无意识期望揭示了审美体验的内在根源,而虚拟性满足区别了美与善的不同。这个定义无疑超越了传统美学关于美的本质的客观论、主观论、关系论,其深刻严谨的论述,为美学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单著突破传统学术窠臼,汲取中西哲学之精华,融合中西思维方式,以开放的态度来探索美学基本问题,从而得出了科学的理论认识。

单著摆脱西方本体论思维模式的束缚,着力具体分析审美对象的奥秘。审美对象不同于认识对象,它不是眼前的客观事物,而是经过人们头脑加工过的形象,是在知觉眼前客观事物基础上形成的意象。在这个认识基础上,单著进一步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意境”论,点明意境乃意象之境,从而把审美活动放置在意境的体验平台上。什么是意境?意境即是无意识主体用意象构建的虚拟时空(或者说虚拟情境)。[1]107这里突出了审美体验的无意识性和虚拟构建性,完美地阐释了审美活动的特性。

对审美活动的具体分析,为阐释美的定义铺平了道路。在意境中对审美对象的审美体验而产生美感,美便在其中了。单著指出:“美是从无数次美感中抽象出来的,它们的区别是:主体当次的积极的情感评价就是美感,系列的,或者就整个人类而言的,亦即经过归类抽象之后,就是美。”[1]116美与美感,浑言为一物,析言为两端。从整体性思维而言,美与美感当为一物;从形而上学思维而言,美与美感又为两端。就审美体验的完整过程而言,美与美感处于同一过程;就审美体验过程分析而言,审美体验的对象性谓之美,审美体验的感受性谓之美感。这样融合中西思维特长,庶几可以理解美与美感的联系。

在中国整体性思维方式下,人们并不把美当作事物本体,而是把美当作一种主观的情感评价。人们不提出“美是什么”的问题,而是讨论“怎样才美”的问题。于是,人们更关注具体的审美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意境”论,为美学探索提供了另外一种路径。

就美感的角度而言,单著从审美历史的维度进行理论概括。一是论述了从美感的萌芽到真正的美感,指出生产活动、巫术活动、游戏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概括了美感的动态类型,即美的跃升与美的退化。美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恒不变。这种对美感发展历史的概括,也为解释美与丑的转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单著在对美与美感的深刻理解基础上,进而构建了科学的美学体系。

就美的角度而言,单著对人体审美、自然审美、艺术审美,都提出了独到而新颖的观点,构建了审美理论系统。

一是人体审美。人体审美离不开外貌因素,身体健全、皮肤细腻光滑、五官端正、身材好、头发美等。从人类进化来说,这些因素是与人类之外的动物对立的,人体美的浅层原因便是远离动物祖先。从审美体验来说,这些因素实为内在品质的符号,透过人体外貌传达出人的友好程度、智慧程度、年龄状态、生活状态、文化背景。也就是说,人体外貌不是审美对象,在人体外貌上无意识地联想到丰富的社会性内容而形成人体意象,才成为人体审美的对象。

For small tumors less than 3 mm in diameter, APC can be used for solidification of the lesion. However, as this technique cannot be used to collect pathological specimens, long term endoscopic follow up is required[37].

三是艺术审美。艺术本身是对自然的模仿,也是对社会的模仿,艺术也就是自然审美和社会审美的成果。如果说自然审美与社会审美是单纯型的,那艺术审美便是复合型的。艺术审美是对自然审美和社会审美成果的再审美,它当然是更加复杂的审美过程。

二是自然审美。对太阳之美、花卉之美、山水风光之美,单著分别作了具体充分的论述。太阳、花卉、山水,它们本身是无所谓美丑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些自然物才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人们在这些自然物上面无意识地联想到丰富的社会性内容而形成自然意象,才成为自然审美的对象。于是,人们从朝阳意象感受到新生和力量,从夕阳意象感受到回忆之美、壮烈之美、眷恋之美、思乡之美,从梅花意象感受到坚强,从牡丹意象感受到富贵,从高山意象感受到崇高,从流水意象感受到柔美,等等。

单著认为,中西哲学的差异也体现在思维方式上,形成了西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和中国整体性思维方式。在西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下,把概念与客观事物对立起来,进而把概念世界当作了真实世界。而当概念世界与客观世界处于同一层面时,必然形成不可克服的悖论。柏拉图对“美是什么”的提问,便建立在悖论之上。一方面,“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2];另一方面,“一切美的事物之所以美乃是因为拥有美”[3]。然而,美既然是永恒不变的,那它就不能被其他事物所拥有。可见,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下,这个悖论是根本无法消除的。

英国的培根说:“美犹如盛夏的水果,容易腐烂而难能保持。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这段话在学生时代就给我以深刻的印象。是的,在这个“看脸的社会”,一些人把爹妈给的容貌太当回事,傲娇自大,放弃努力,从而不学无术,活在虚荣和浮华里,而不懂得奋斗的意义和内涵的价值。“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难免让人遗憾,是浮躁的价值观误导蒙蔽了他们。其实榜样不远,周恩来、宋庆龄就是高颜值,他们何曾因颜值而成就事业,他们最闪耀的是人格和才能。

书名《美不是个东西》,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指美不是个实体性东西,它只是个心理过程;二是指美不一定是个好东西。

长期以来,人们把真、善、美神圣化,视之为人类绝对的价值追求。单著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彻底颠覆人们的价值认知惯性。他明确指出:“美既具有天使的一面,又具有魔鬼的一面,我们在充分肯定它把我们引向幸福美好未来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时刻警惕它也可能把我们引向万劫不复的深渊。”[1]212不仅美,单著对真与善的价值也作了分析。他说:“绝对的真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任何对真的无限追求,都会走向它的反面,走向虚无,走向假伪。”[1]214又说:“任何追求都是有限度的,越过了度就一定会走向反面,因此,根本就没有什么至善。”[1]217这些论述可谓振聋发聩,在对真、善、美的认识中,引领人们破除迷信,真正走向科学。

民主是宪法永恒的价值追求,现代社会依然体现着这个规律,但是对民主难有统一的认识。民主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少数人的保障问题;二是“多数人暴政”问题。在民主的成长历程中,“多数人的意见”被发现并不是总是对的,极易造成“民主的专制”和“多数人暴政”。民主在属性上具有深刻表现所有参与者共同意志的倾向,多数只能被理解为是对民主的接近,而不能等同于民主,互联网改变了这个窘境,让“无限的多数人”成为可能。

其实,真理与谬误离得很近,任何绝对化的认识都可能让真理走向谬误,对真、善、美的绝对价值的追求,也无疑存在着这种危险性。单著的观点破除了传统美学对真、善、美的绝对化认识,对科学审视真、善、美价值,开辟了广阔道路。

阅毕单兄大作,的确获益良多。当然,一个美学门外汉,对单著的理论内容理解未必确当。尽管如此,还是像平日聊天一样,我要提出一些建议。单兄恩师杨安崙先生评《美不是个东西》说:“前九章理论集中,九章之后,虽时有新见,然觉松散,不够集中。”①《美不是个东西》书稿完成后,单国华寄给其恩师杨安崙先生指正,杨先生阅后给单国华写了一封长信,单国华将其中部分评论《美不是个东西》的内容摘抄在该书出版时的后记中。见单国华《美不是个东西》第245页。似乎是说九章以后的理论系统性不够。而我的看法与杨先生有些不同,我认为,其实九章后明确构建了系统的审美理论,即人体审美、自然审美、艺术审美。只是理论框架构建好了,而内部装修还不完善,所以内容不够匀称,便显得有些松散。愿单兄继续深入美学思考,早日建成更加完备的美学宫殿!

非政府环保组织,是以环境保护为主旨,不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社会环境公益服务活动的公共组织。在环评领域,非政府组织能否作为公众参与的主体,一直存在争议。《环境影响评价法》并未明确非政府组织是否可以作为公众主体。即便是《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也未完全解决非政府组织环评公众参与的主体问题。有学者认为,应对环评法中的有关单位做“目的解释”,将非政府组织纳入有关单位中。[注]唐明良:《环评行政程序的法理与技术——风险社会中决策理性的形成过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89页。

参考文献:

[1]单国华.ON BEAUTY(美不是个东西)[M].Salt Lake City:American Academic Press,2018.

[2]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254.

[3]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四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34.

Transcend the Tradition and Explore the Truth——After Reading On Beauty by Shan Guohua

LIU Feng-quan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521041)

Abstract: Shan Guohua's aesthetic work On Beauty, with its transcendental vision, rigorous thinking,profound views and theoretical system,has constructed a scientific aesthetic theoretical system.First,Shan's work transcends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of objectivism,subjectivism and relativism on the essence of beauty,arriving at a brand new point of view that“beauty is the virtual realization of the unconscious expectation of the aesthetic subject in the artistic conception”.Secondly,Shan's work transcends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view that beauty is sacred and regarded as the absolute pursuit of human values, and comes to an illuminating and refreshing insight that“beauty has both an angelic side and a devilish side”.Shan's work is a brand new accomplishment of aesthetic research with high theoretical guiding value.

Key words:Shan Guohua;On Beauty;transcendence;aesthetics;artistic conception

中图分类号:B 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883(2019)02-0069-03

收稿日期:2018-10-18

作者简介:刘凤泉(1956-),男,内蒙古包头人,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黄部兵

标签:;  ;  ;  ;  ;  ;  ;  

刘凤泉:超越传统,探索真理——单国华美学著作《美不是个东西》读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