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论文和设计-邢进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具有输送组件一和输送组件二,本系统还包括驱动件、转盘和抓取件,上述转盘轴向固连在机架上,上述驱动件固连在机架上且驱动件与转盘相连接,上述抓取件连接在转盘下部处,上述输送组件一位于转盘下方,上述输送组件二的内端位于转盘下方,输送组件二的外端伸出转盘,所述机架与转盘之间具有定位结构,当定位结构将转盘定位在机架上后上述抓取件能位于输送组件一的正上方。本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稳定性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具有输送组件一和输送组件二,其特征在于,本系统还包括驱动件、转盘和抓取件,上述转盘轴向固连在机架上,上述驱动件固连在机架上且驱动件与转盘相连接,上述抓取件连接在转盘下部处,上述输送组件一位于转盘下方,上述输送组件二的内端位于转盘下方,输送组件二的外端伸出转盘,所述机架与转盘之间具有定位结构,当定位结构将转盘定位在机架上后上述抓取件能位于输送组件一的正上方。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具有输送组件一和输送组件二,其特征在于,本系统还包括驱动件、转盘和抓取件,上述转盘轴向固连在机架上,上述驱动件固连在机架上且驱动件与转盘相连接,上述抓取件连接在转盘下部处,上述输送组件一位于转盘下方,上述输送组件二的内端位于转盘下方,输送组件二的外端伸出转盘,所述机架与转盘之间具有定位结构,当定位结构将转盘定位在机架上后上述抓取件能位于输送组件一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件包括气缸和真空吸盘,上述气缸固连在转盘上部,上述真空吸盘位于转盘下部,上述气缸的活塞杆位于转盘下部并与真空吸盘相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固连有呈圆筒状的连接筒,转盘下部中心处固连在转轴且转轴与驱动件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下端固连在机架上,上述定位结构位于连接筒上端与转盘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连接筒上端凹入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具有弹簧和圆珠,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圆珠部分伸出连接筒上端并抵靠在转盘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下部以转轴为中心周向均布若干定位凹口,上述圆珠能嵌于任意一个定位凹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口与圆珠外侧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一包括支架一、主动轮一、从动轮一和输送带一,上述支架一固连在机架上,上述主动轮一和从动轮一分别轴向固连在支架一的两端处,上述输送带一套在主动轮一和从动轮一上,所述输送带一的一端位于转盘正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二包括支架二、主动轮二、从动轮二和输送带二,上述支架二固连在机架上,上述主动轮二和从动轮二分别轴向固连在支架二的两端处,上述输送带二套在主动轮二和从动轮二上,所述输送带二的内端位于转盘正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伺服电机。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

背景技术

物流分拣是将物品按品种、出入库先后顺序进行分门别类地堆放的作业。

分拣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的准备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所以,也可以说分拣是送货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有分拣作业主要通过人工操作,虽然这样可以达到比较高的分拣准确性,但是其作业效率低,而且分拣精度由作业者的操作经验决定,导致其分拣稳定性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且结构紧凑的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具有输送组件一和输送组件二,其特征在于,本系统还包括驱动件、转盘和抓取件,上述转盘轴向固连在机架上,上述驱动件固连在机架上且驱动件与转盘相连接,上述抓取件连接在转盘下部处,上述输送组件一位于转盘下方,上述输送组件二的内端位于转盘下方,输送组件二的外端伸出转盘,所述机架与转盘之间具有定位结构,当定位结构将转盘定位在机架上后上述抓取件能位于输送组件一的正上方。

输送组件一能对位于其上的包裹进行位移输送,输送组件二能对位于其上的包裹进行位移输送。

位于输送组件一处的包括被抓取件夹持后,转盘转动,当抓取件位于输送组件二上部时,抓取件将被夹持的包裹松开,从而使包裹稳定的进入输送组件二处,通过输送组件二对该包裹进行输送。

由于输送组件二的数量为若干个,因此,将不同型号和尺寸的包裹放置在对应的输送组件二处,就能完成分拣作业。

当然,在定位结构的作用下能保证抓取件在抓取包裹时转盘是稳定的定位在机架上的。

在上述的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中,所述抓取件包括气缸和真空吸盘,上述气缸固连在转盘上部,上述真空吸盘位于转盘下部,上述气缸的活塞杆位于转盘下部并与真空吸盘相固连。

气缸带动真空吸盘下移,下移后的真空吸盘能稳定的吸附包括。气缸带动被吸附的包裹上移后,转盘转动后能将该包裹放置在对应的输送组件二处。

在上述的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中,所述机架上固连有呈圆筒状的连接筒,转盘下部中心处固连在转轴且转轴与驱动件相连接。

通过连接筒能增加与转轴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转轴稳定的轴向固连在机架上。

在上述的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中,所述连接筒下端固连在机架上,上述定位结构位于连接筒上端与转盘之间。

在上述的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连接筒上端凹入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具有弹簧和圆珠,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圆珠部分伸出连接筒上端并抵靠在转盘下部。

在上述的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中,所述转盘下部以转轴为中心周向均布若干定位凹口,上述圆珠能嵌于任意一个定位凹口处。

圆珠嵌在定位凹口处就能使转盘稳定的定位在机架上。

当然,由于定位凹口的数量为若个,因此,转盘转动至多个设定位置时均能实现定位。

在上述的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中,所述定位凹口与圆珠外侧相匹配。

这样能提高圆珠与转盘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转盘的定位稳定性。

在上述的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中,所述输送组件一包括支架一、主动轮一、从动轮一和输送带一,上述支架一固连在机架上,上述主动轮一和从动轮一分别轴向固连在支架一的两端处,上述输送带一套在主动轮一和从动轮一上,所述输送带一的一端位于转盘正下方。

主动轮一与电机固连,主动轮一持续转动的过程中,从动轮一随着转动,位于主动轮一和从动轮一上的输送带一持续稳定的平移,这样的结构能使位于输送带一上部的包裹能随着稳定平移。

在上述的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中,所述输送组件二包括支架二、主动轮二、从动轮二和输送带二,上述支架二固连在机架上,上述主动轮二和从动轮二分别轴向固连在支架二的两端处,上述输送带二套在主动轮二和从动轮二上,所述输送带二的内端位于转盘正下方。

主动轮二与电机固连,主动轮二持续转动的过程中,从动轮二随着转动,位于主动轮二和从动轮二上的输送带二持续稳定的平移,这样的结构能使位于输送带二上部的包裹能随着稳定平移。

在上述的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中,所述驱动件为伺服电机。

通过伺服电机能控制转盘在设定的范围内精确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由于在定位结构的作用下能使转盘在设定的位置处能与机架之间定位,也就是能使抓取件稳定处于输送组件一处或者使抓取件稳定的处于输送组件二处,保证输送组件一处的包裹能被稳定抓取,同时保证被抓取的包裹能稳定的进入输送组件二处,因此,其稳定性比较高。

同时,上述输送组件一和输送组件二均位于转盘处,因此,其结构还比较紧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输送组件一;2a、支架一;2b、主动轮一;2c、从动轮一;2d、输送带一;3、输送组件二;3a、支架二;3b、主动轮二;3c、从动轮二;3d、输送带二;4、驱动件;5、转盘;5a、定位凹口;6、抓取件;6a、气缸;6b、真空吸盘;7、连接筒;7a、定位孔;8、弹簧;9、圆珠;1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具有输送组件一2和输送组件二3,本系统还包括驱动件4、转盘5和抓取件6,上述转盘5轴向固连在机架1上,上述驱动件4固连在机架1上且驱动件4与转盘5相连接,上述抓取件6连接在转盘5下部处,上述输送组件一2位于转盘5下方,上述输送组件二3的内端位于转盘5下方,输送组件二3的外端伸出转盘5,所述机架1与转盘5之间具有定位结构,当定位结构将转盘5定位在机架1上后上述抓取件6能位于输送组件一2的正上方。

所述抓取件6包括气缸6a和真空吸盘6b,上述气缸6a固连在转盘5上部,上述真空吸盘6b位于转盘5下部,上述气缸6a的活塞杆位于转盘5下部并与真空吸盘6b相固连。

所述机架1上固连有呈圆筒状的连接筒7,转盘5下部中心处固连在转轴10且转轴10与驱动件4相连接。

所述连接筒7下端固连在机架1上,上述定位结构位于连接筒7上端与转盘5之间。

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连接筒7上端凹入的定位孔7a,所述定位孔7a内具有弹簧8和圆珠9,在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圆珠9部分伸出连接筒7上端并抵靠在转盘5下部。

所述转盘5下部以转轴10为中心周向均布若干定位凹口5a,上述圆珠9能嵌于任意一个定位凹口5a处。

所述定位凹口5a与圆珠9外侧相匹配。

所述输送组件一包括支架一2a、主动轮一2b、从动轮一2c和输送带一2d,上述支架一2a固连在机架1上,上述主动轮一2b和从动轮一2c分别轴向固连在支架一2a的两端处,上述输送带一2d套在主动轮一2b和从动轮一2c上,所述输送带一2d的一端位于转盘5正下方。

所述输送组件二3包括支架二3a、主动轮二3b、从动轮二3c和输送带二3d,上述支架二3a固连在机架1上,上述主动轮二3b和从动轮二3c分别轴向固连在支架二3a的两端处,上述输送带二3d套在主动轮二3b和从动轮二3c上,所述输送带二3d的内端位于转盘5正下方。

所述驱动件4为伺服电机。

输送组件一能对位于其上的包裹进行位移输送,输送组件二能对位于其上的包裹进行位移输送。

位于输送组件一处的包括被抓取件夹持后,转盘转动,当抓取件位于输送组件二上部时,抓取件将被夹持的包裹松开,从而使包裹稳定的进入输送组件二处,通过输送组件二对该包裹进行输送。

由于输送组件二的数量为若干个,因此,将不同型号和尺寸的包裹放置在对应的输送组件二处,就能完成分拣作业。

当然,在定位结构的作用下能保证抓取件在抓取包裹时转盘是稳定的定位在机架上的。

设计图

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2898.5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565253U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B07C 3/08

专利分类号:B07C3/08;B07C1/02

范畴分类:26A;

申请人:浙江大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大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4422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长安镇(农发区)安澜路22-1号

发明人:邢进

第一发明人:邢进

当前权利人:浙江大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郑文涛

代理机构:33251

代理机构编号: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新型高效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论文和设计-邢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