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出现的误区及对策

当前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出现的误区及对策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传播误区对策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误区

自从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播后,许多电视媒体纷纷开办民生新闻栏目,国内掀起了“民生新闻热”,深受老百姓喜爱,收视率高。但从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实践来看,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传播内容:数量多但质量有待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核心是民本取向,即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这就要求在传播内容上关注与民众息息相关、对民众有影响的事件及信息,大到形势政策,小到柴米油盐,使其成为百姓的“时事顾问”、“信息管家”。但事实上,很多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内容却表现出娱乐化、庸俗化倾向。目前各电视台民生新闻每次播出时间一般在30—60分钟,播出的新闻数量多,题材琐碎,大量无新闻价值的事件充斥其中,重复着邻里纠纷、夫妻矛盾、水管爆裂、被盗被骗等日常小事,或反复渲染一些猎奇刺激的“新鲜事”,导致传播内容庸俗、肤浅,无法真正体现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此外,负面新闻过多。

2、传播技巧:采访与编辑形式弱化。电视民生新闻为了提高时效性和互动性,注意传播技巧的改进,如在报道手法上,避免单一陈述式的动态性报道,采用故事化,结合现场、同期声、细节等表现手法;在制作手法上,运用适合报道内容的配乐、快慢镜头、动画等,增强了收视效果;在节目结构上,设计不同特色的板块等。但大多数电视民生新闻在传播技巧上仍然存在着某些误区,主要表现在采访与编辑形式的弱化上。

3、传播对象:忽略农民群体。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对象定位于民众。“民众”泛指人民大众,其中应包括城市的市民和农村的农民。但当前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主要是市民,农民这一庞大群体常常被置于媒体注意力的边缘,甚至被媒体忽略,即使是对农民为数不多的报道也基本上流于一种刻板的模式,先采访,再呼吁,缺少后续报道,事件是否解决无法得知,留下了“悬念”。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自我完善

电视民生新闻传播误区的存在,已或多或少地造成了受众的“审美疲劳”,为此,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完善电视民生新闻,走出传播误区。

1、传播内容上注重提升品质。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者要正确理解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注重提升传播内容的品质。第一,注重报道的深入。随着民众的信息需求变化,电视民生新闻应从关注民众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等物质层面,深入到关注民众精神生活、心理健康等深层需求和公民责任意识的成长。在传播内容上抓住民众真正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立体化的深入报道,不仅要让民众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认知层面上升到思想层面,进而表现在行动上。这样才能有利于实现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目的,指导和引导民众健康发展。第二,注重时政与民生的融合。电视民生新闻不能排斥时政新闻。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方针、重要会议,发生的一些具有社会意义、政治意义的事件,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民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是民众所关心的。对这类时政新闻媒体应该站在民众的角度进行解读和深入报道,增强民众的社会责任感。第三,注重正负面报道的平衡。事物的发展都有正反两方面,电视民生新闻在报道上要在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下,注重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平衡,力求为公众营造公正、平衡、真实、全面的“媒介环境”,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构建和谐舆论环境。

2、传播技巧上讲究策略。电视民生新闻应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尤其在采访、编辑、制作等方面讲究技巧,在符合电视新闻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做到表现形式新颖、简洁,力求精美,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电视民生新闻应讲究传播策略,体现出纪实性、故事性、参与性。电视民生新闻要坚持真实、及时、客观地记录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这就要求记者尽量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获得第一手新闻素材。在编辑时,可尽量采用同期声或记者现场出镜采访的报道形式,无需“情景再现”。同时,电视民生新闻要以百姓喜闻乐见的讲故事形式来表现,巧设悬念,娓娓道来,如果事件复杂,可采取连续报道的形式。电视民生新闻还要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如DV爱好者的参与、受众对事件的评说、民众提供新闻线索、民众参与栏目活动等,这些都能提高受众在新闻节目中的参与度。

3、报道范围需要区域统筹兼顾。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对象定位于民众,报道范围就要统筹兼顾城市、农村,注重这两大区域之间报道的平衡。电视民生新闻在报道城市市民的同时,还要把镜头对准农村,关注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关注农业的发展,全面真实地展示农村的新貌和尚待解决的问题,为党和政府工作决策提供依据,为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舆论环境。

此外,电视民生新闻在报道农村时,要注意城市周边地区与边远乡村之间的平衡,增强对边远乡村的报道。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发扬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深入边远农村,深入群众,扎实采访,如实报道,让更多人了解边远乡村的贫穷落后与发展变化,更加自觉、积极地参与到边远乡村的建设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彭焕萍.中国电视新闻的平民化进程.当代传播.2005.6.

[2]俞香顺.传媒•语言•社会.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3]朱德泉.审视民生新闻的“是非曲直”.青年记者.2005.6.

标签:;  ;  ;  

当前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出现的误区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