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宁数字地震台网地震参数自动处理系统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钟卫星,黄佩,教聪聪,叶青,张林,方韬[1](2021)在《徐家汇观象台大森式地震仪记录图的保护和使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徐家汇观象台大森式地震仪记录图(1904—1918年)的整理和数字化归档,可以做到保护并充分使用该台珍贵的历史地震图纸资料,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服务。计算大森式地震仪地震事件记录的参数,与公开发布目录中的历史地震参数进行比对,修正了部分地震事件参数,并编写地震单台报告供地震研究参考。
江昊琳,郑江蓉,何斌,鲍海英,代宪鹏,单菡,王大伟[2](2021)在《江苏地震监测发展历程》文中研究说明江苏地震监测工作始于1930年南京北极阁地震台的创建,经过几代地震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地震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回顾江苏地震监测系统发展历程,从1932年6月维歇尔地震仪正式投入观测,到现今在全省分布的涵盖测震、地磁、地电、形变、流体的多学科地震监测网络。地震监测历经了地震仪器从外国引进到完全自主研发,从模拟观测到数字化网络化观测,从人工识别波形到AI自动识别地震事件的飞速发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观测设备的不断完善更新,覆盖全省的测震台网、前兆台网、流动监测网取得了丰富的地震监测成果,获取的大量观测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地震速报、地震预测研究、地震灾害防御、地震紧急救援以及地震科学研究,为江苏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地震安全保障。鉴往知来,回顾江苏地震监测的发展历程,致敬老一辈科学家的励精图治,地震监测科技发展薪火相传,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书写江苏地震监测新的发展史。
王正尚,王建国[3](2021)在《珠江三角洲台网——中国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源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数字化地震台网筹建过程的概述,回顾台网建设的困难。台网建设的完成,不但大幅度提高了广东省的地震监测能力,而且带动和引领了全国数字地震台网建设,同时也获得了溢出效应。更重要的是广东省地震局的一批年轻技术人员通过台网建设,业务上得到了提升,成为了重要的技术骨干。寄希望于年轻的一代,经过承担大项目,快速成长,为广东省的地震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陈会忠[4](2020)在《我国地震观测历程》文中研究指明1920年12月16日我国宁夏海原县发生8.5级大地震,最大烈度为Ⅻ度,28.82万人遇难。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世界上着名的大地震之一。中国大部分地区和周边国家有感,地震强度为中国有史以来罕见,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当时世界上近百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场地震,因此海原地震被称之为"寰球大震"。在海原地震百年之际,本文将谈谈我国地震观测历经沧桑,发展成为世界地震观测先进大国的百年历程。
孟真[5](2019)在《利用重复地震估计龙门山断裂带周缘台网定位精度及断层深部滑动速率》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向东的挤压和华南地块的强烈阻挡产生强烈的隆升作用,形成了地质结构和演化历史都十分复杂的龙门山断裂带。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就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汶川地震后,中国大陆南北地震带进入了新的强震活跃期,龙门山断裂带周缘地震活动频发,数字化区域台网积累了大量的波形资料,可以用于分析龙门山断裂带的活动习性和地震危险性,重复地震作为天然的“地下蠕变计”,可以定量研究断层深部的变形,提供孕震深处的滑动信息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同时,识别出的大量重复地震资料,也可以给出一个统计学上的整体性认识来评价区域地震台网定位能力。本文利用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时间跨度超过7年的连续波形资料,设定至少三个台站记录的垂直分量波形互相关系数大于0.8的地震对为一组重复地震,通过波形互相关分析,在龙门山断裂带周缘识别出波形互相关意义上的“重复地震”2790次,构成2907组重复地震。假定“重复地震”间距很小(小于1 km),地震目录记录的重复地震对位置之差主要为地震台网的定位误差所致,基于此误差给出了龙门山断裂带周缘地震台网的定位精度估计:台网的水平定位精度较高,水平定位误差约为2.8km(2倍标准差),且西南段台网的水平定位精度优于中北段;垂直定位精度较差,垂直定位误差约为10km(2倍标准差),现有地震定位方法对震源深度的测定有待改善。对识别出来的重复地震加入严格的筛选条件,利用相对到时差进行地震重定位,得到19组同源重复地震和1组“四重地震”,基于重复地震的地震矩和重复地震复发间隔的关系获取了龙门山中北段026 km的孕震深度范围断层滑动速率为2.811.8 mm/a,且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不同孕震深度的断层滑动速率存在差异。
杨陈[6](2018)在《地震预警设计中的若干系统工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015年6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议书,2017年2月,批复项目可研报告,2018年6月,批复项目初步设计。这个全国性、大规模的系统不仅能提升我国地震基础监测能力,而且对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该项目为基础,针对地震预警系统设计中的若干系统工程问题进行研究,以求能对项目建设提供可操作性的参考。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通过对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震源深度为10km的地震,预警盲区的极值是21km,所能预警的震级下限为5.6级。兼顾效率与建设成本,10-20km台间距是比较合理的范围,进一步缩小该值对于减小盲区的效果有限。根据我国地震危险性和人口分布等情况,可以初步确定华北、南北地震带、东南沿海、新疆天山中段为重点预警区域。在地震预警系统架构设计中,发布系统和保障系统是最关键的环节,决定了整个系统建设及后期运行的成败。目前国内公众对于预警系统的了解程度和风险承受能力偏低,对于预警效果的期待较高,缺乏面对预警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各项法律责任并不明晰。我国地震台网的现状并不能满足地震预警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大部分地区台站密度不足和整体数据延时较大,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台网进行加密,从数采和传输软件两个方面进行升级改造。(2)以人口和GDP为基础,通过对九寨沟地震的假定情形,分别以“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成后的台站分布、目前的测震台站分布、理想的台站分布和极限的台站分布,分析地震预警的效能。并根据分析地震预警系统效能评估的合理性,提出地震预警效能评估模型。在使用相同假定的情况下,对汶川地震的假想情况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评估模型。总体来说,以人口和GDP作为评估地震预警效能的2个基础因素是合理的,对于已经发生过的地震,可以根据实际调研数据对地震预警的假想情形进行分析,对于目标区域,则可以通过这些要素,使用假定的地震来分析预警系统的效能。(3)以“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为基础,通过Do DAF(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美国国防部体系框架)的视角,讨论了地震预警系统架构的设计问题。通过使用Do DAF中不同视点及模块的设计,明确了地震预警的主体业务单元和数据架构模型,理清了各单元的功能定位和业务内容,梳理了数据和控制指令的内容和流向,设计了不同系统之间的接口关系。与传统的地震预警系统设架构计相比,Do DAF更强调对抗性和发展性,从不同的视角对能力、数据、系统、作战、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同时,不同视角的分析,对于系统之间的协调与统筹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Do DAF作为一种标准的体系结构方法,为不同行业间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标准的接口。(4)引入技术成熟度概念,基于TRL(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技术就绪水平/技术成熟度)对地震预警进行技术成熟度评估。通过对目前地震预警所使用的技术进行分析,结合“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得出了目前地震预警的技术成熟度。总体来看,对于“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来说,其总体技术成熟度达到工业制造与开发的级别,但由于缺乏大地震的真实检验,在后续的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运行的情况进行优化调整,而对于其中技术成熟度较低的部分,则是今后需要重点发展的方向。系统设计是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在系统工程的时代,地震预警系统的设计必须借鉴其它方面的成果,系统工程对整体设计的启发,其本身也需要与实际相结合。在借鉴其它系统成果的同时,要注意到地震预警毕竟有着自己的特点,例如对时间的极端需求。本文作为引入这些概念的尝试,其研究是有限度的,也许还有很多不尽合理的地方,许多细节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都是未来需要改进和研究的方向。
皮誉洋[7](2018)在《JCZ系列超宽频带地震仪震前数据特征分析与研究》文中提出“十五”计划期间,国家地震台网全部实现了数字化,至此台网资料存储丰富、获取便利。JCZ-1超宽频地震仪由蔡亚先团队研发,观测带宽比CTS-1甚宽频带地震计的50Hz-120s更宽,达到了50Hz-DC,能记录到周期大于120s的信号。在全国各地台站工作的JCZ-1型号地震仪达到了16台,连续不断地记录全天的地面震动信号,可以用其探寻地面日常震动的变化与地震先兆之间的联系。以傅里叶变换为基础发展了大量处理和分析数据的算法,时频分析方法就是其中一个,傅里叶变换是单一的频率域分析,用时频方法来分析数据时就是把这个一维空间扩展到了时间-频率域二维空间。地震是由地壳下的物理变化引起,由该变化激发的地震信号必然是典型的非平稳信号。本文开篇介绍了傅里叶变换和Morlet小波变换,设计了四组实验,对比了两种方法在非平稳信号处理方面的优劣性,可以得出对于地震信号而言Morlet小波变换显然更适合的结论。本文设计了基于Morlet小波变换的地震信号处理算法,运用该算法分析了2008年汶川地震,以及2010年至2016年中里氏震级大于7.0的地震,即2010年玉树M7.1地震、2013年芦山M7.0地震和2014年于田M7.3地震。汶川地震前0.1-0.18Hz和0.2-0.25Hz两个频段的能量幅值增大趋势。青海玉树地震前大部分台站的0.2-0.3Hz频段内能量幅值都存在增大的趋势,且都开始于震前一天,0.1-0.2Hz频段中的能量幅值也存在微弱增长。四川芦山地震前部分台站出现0.2-0.3Hz频段的能量幅值增加。新疆于田地震前六个距震中最近的台站出现0.1-0.2Hz频段能量幅值增加趋势,0.2-0.3Hz频段的幅值增加几乎在所有的台站都有出现。汶川地震时频图结果与胡小刚研究结论吻合良好,玉树地震、芦山地震和于田地震的时频特征相似。而傅里叶变换频谱图没有出现统一的特征,例如玉树地震只在四川成都台站出现0.1-0.2Hz频段波动,于田地震只有青海格尔木台站在0.1-0.2Hz内出现极值。综上,本文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处理JCZ-1超宽频带地震计原始数据,统计2008年以来我国大陆发生的Ms7.0震级以上地震,对国内16个JCZ-1超宽频带地震仪记录到的这些大震的震前数据独立分析,不同震例的触发机制、震中所处断裂带、内部运动形式等等各有不同,得出的各个地震都有自有的、不尽相同的震前时频特征。本文变换原始数据,分析时频谱,得出有用结论,表明所采用的变换方法是统计分析震前时频特征的一种可行方法。
李佳威[8](2017)在《地震早期预警系统(EEWS)“盲区”控制的若干问题》文中提出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正在建设过程中,这个全国性、大规模的系统不仅对提升我国地震监测基础能力,而且对降低地震灾害风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地研究与地震预警系统及其设计与优化相关的基本问题,将为确保这个大型系统发挥其防震减灾效益提供科学参考。在地震预警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过程中,预警“盲区”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选取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的两个重点地震预警区,即南北地震带地区()和华北首都圈地区()作为目标研究区,对预警“盲区”所涉及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文试图以现代地震学为背景开展讨论,并得出以下认识:1)结合地震观测和解释实践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盲区”控制的概念,并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围绕理论的“黑色(硬)盲区”的周围,实际上还有一个“灰色(软)盲区”,这个“软盲区”可以简单地通过提高地震台站的密度来进行控制以使其最小化。本文还提出了实际触发台站数目、台站布设密度和实际“盲区”之间的一个半定量关系,这个关系无论是对地震台网还是对地震预警系统的性能评估和质量控制可能都具有现实意义。2)地震破裂的有限性是现代地震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其对地震预警系统的布局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一些震例的假定情形,讨论了这一问题。认为地震预警系统对于地震减灾所能发挥的作用要远大于传统地震学视角下的预期。这一观点深化了目前认为预警台站应该适当考虑不要均匀布设的认识,强调在发生大地震时,近断层区域密集布设的预警台站可能会使地震预警系统更加有效。3)能够识别近断层强震动记录的最佳识别函数(或称之为函数)具有快速报告地震破裂大小的潜在应用价值。而现实的情况是,在大部分国土上布设的强震台站是有限的。结合这一情况以及地震破裂的特点,本文讨论了一种考虑一维地震破裂传播的简化方法,这种方法基于断层几何和破裂方向性的快速检索。“盲区”的存在可能会影响这种方法的测定时间进而反过来影响地震预警系统的性能,本文对该问题也做了一些讨论。长期以来,在“盲区”的观点上认为地震预警系统一无是处(或者说是高成本效益)的观点一直是存在的。可以预料,本文的分析可能会为此带来一些别样的曙光。本文的意义旨在启发一些与“盲区”相关的“盲点”,并分析一些在现代地震学新视野下的“盲区”问题。
邹立晔,梁姗姗,刘敬光,陈宏峰,徐志国,何少林[9](2017)在《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监测及其发展》文中认为进入"互联网+"时代,地震监测工作无疑是互联网技术的受益者。本文以互联网为视角,从中国地震台网建设、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技术系统及地震数据的产出、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对中国地震监测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在互联网的深刻影响下,地震监测领域逐渐呈现出B/S软件模式的普遍化、监测体系结构的去中心化和数据管理的双向化等趋势和特征。
朱凤梅,肖建,安祥宇,梁一婧[10](2016)在《辽宁省地震速报质量评比软件》文中提出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估省级测震台网地震速报和自动速报质量,根据评比标准,开发1套地震速报质量评比软件,可以自动生成Excel评比结果文件,并存入My SQL数据库,方便查询下载,提高工作效率,并促进测震台网资料的科学化管理。
二、辽宁数字地震台网地震参数自动处理系统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数字地震台网地震参数自动处理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徐家汇观象台大森式地震仪记录图的保护和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大森式地震仪简介 |
2 地震图纸整理 |
3 地震图纸数字化 |
4 地震图纸保护 |
5 地震事件分析 |
5.1 资料处理 |
5.2 震相识别 |
5.3 震中距、震级与目录地震参数对比 |
6 结束语 |
(2)江苏地震监测发展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江苏地震监测发展 |
1.1 战火纷乱中的南京地震监测 |
1.2 曙光初照地震监测工作 |
1.3 地震监测工作快速发展 |
1.4 地震监测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建设 |
1.4.1“九五”数字化改造初期 |
1.4.2“十五”以后数字化全面升级改造 |
2 地震监测发展成果 |
2.1 丰富的地震监测产品产出 |
2.2 自主创新研发结硕果 |
2.3 科研能力显着增强 |
3 结语 |
(3)珠江三角洲台网——中国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源点(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珠江台网建设概述 |
2 珠江台网的贡献 |
2.1 明显提高了珠江三角洲区域(即粤港澳大湾区)甚至全省的地震监测能力 |
2.2 造就了一批数字台网建设的技术骨干和行政领导 |
2.3 为国数字化地震台网建设起了一个引领和示范作用 |
2.4 为全国数字化地震台网提供了丰富经验和技术标准 |
2.5 为国家数字化地震台网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
3 珠江台网建设的溢出效应 |
(1)引导和促进了数字化地震仪器的国产自主研发 |
(2)推动帽峰山森林公园的建成 |
4 结语 |
(4)我国地震观测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地震观测系统 |
中国地震观测遥测自动化 |
中国地震观测数字化建设 |
我国地震观测的网络化建设 |
中国地震观测密集化 |
结语 |
(5)利用重复地震估计龙门山断裂带周缘台网定位精度及断层深部滑动速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重复地震的基本概念 |
1.1.2 重复地震的产生机理 |
1.1.3 重复地震的应用概况 |
1.2 研究现状 |
1.2.1 利用重复地震评估地震台网定位精度 |
1.2.2 利用重复地震估算断层深部滑动速率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2 地震波形资料处理方法 |
2.1 互相关方法简介 |
2.2 双差定位方法简介 |
3 龙门山断裂带周缘地质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 |
3.1 龙门山断裂带周缘地质背景 |
3.1.1 区域构造背景和主要断裂带 |
3.1.2 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 |
3.2 龙门山断裂带周缘地震活动概况 |
3.2.1 龙门山断裂带周缘历史地震活动 |
3.2.2 汶川地震及其余震特征 |
4 重复地震识别和台网定位精度评价 |
4.1 地震数据的收集与预处理 |
4.2 重复地震识别 |
4.3 区域台网定位误差分析 |
4.4 区域台网水平定位误差空间分布 |
4.5 小结 |
5 龙门山断裂带深部滑动速率估算 |
5.1 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滑动速率 |
5.2 重复地震筛选和重定位 |
5.2.1 重复地震筛选 |
5.2.2 速度模型选取 |
5.2.3 重复地震重定位 |
5.3 断层滑动速率估算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地震预警设计中的若干系统工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地震预警的概念 |
1.3 地震预警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
1.4 地震预警研究现状 |
1.5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
2.1 地震预警系统的局限与争议 |
2.1.1 预警盲区与预警震级下限 |
2.1.2 影响地震预警系统效能的关键因素 |
2.1.3 地震预警系统的局限与争议 |
2.2 地震预警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 |
2.2.1 地震预警区域选择标准 |
2.2.2 我国地震预警的重点区域选择 |
2.2.3 地震预警系统架构设计的关键 |
2.2.4 地震预警系统的社会风险 |
2.3 地震预警关键技术指标分析 |
2.3.1 中国地震台网现状 |
2.3.2 地震预警关键技术指标 |
2.3.3 我国地震台网密度及数据延时 |
2.3.4 我国地震台网建设的改进方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人口和GDP的地震预警系统效能评估 |
3.1 地震预警效能评估的基本要素 |
3.1.1 地震预警有效区域的确定 |
3.1.2 影响地震预警效能的基本因素 |
3.2 九寨沟地震的预警假定情形 |
3.2.1 九寨沟地震基本情况 |
3.2.2 地震预警盲区和影响区域 |
3.2.3 人口及GDP情况 |
3.3 地震预警系统效能评估 |
3.3.1 九寨沟地震预警效能评估 |
3.3.2 九寨沟地震预警的另3种假定情形 |
3.3.3 九寨沟地震假定情形的合理性 |
3.3.4 汶川地震的假定情形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DoDAF设计地震预警系统顶层框架 |
4.1 顶层设计与体系结构概述 |
4.1.1 顶层设计的概念及常用方法 |
4.1.2 体系结构方法概述 |
4.1.3 DoDAF概述 |
4.1.4 基于DM2核心概念的词汇表驱动开发方法 |
4.2 地震预警系统顶层框架 |
4.2.1 全景视点 |
4.2.2 标准视点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震预警系统业务架构与信息化服务 |
5.1 地震预警系统业务架构分析 |
5.1.1 能力视点 |
5.1.2 任务视点 |
5.1.3 系统视点 |
5.2 地震预警信息化与服务分析 |
5.2.1 数据和信息视点 |
5.2.2 服务视点 |
5.2.3 项目视点 |
5.3 DoDAF对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震预警技术成熟度评估 |
6.1 技术成熟度概述 |
6.1.1 技术成熟度的起源与演进 |
6.1.2 技术成熟度在我国的发展 |
6.1.3 技术成熟度评估的几种方法 |
6.2 基于TRL的地震预警技术成熟度评估模型 |
6.2.1 TRL评价标准 |
6.2.2 地震预警技术分类 |
6.2.3 地震预警技术成熟度评估模型 |
6.3 地震预警技术成熟度评估与讨论 |
6.3.1 我国地震预警技术成熟度评估 |
6.3.2 技术成熟度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讨论及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分析与讨论 |
7.3 .未来展望 |
附件1 九寨沟地震“预警工程”台站参数及震中距(100km以内) |
附件2 九寨沟地震现有台站参数及震中距(200km以内) |
附件3 汶川地震“预警工程”台站参数及震中距(100km以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中的具体工作 |
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章 |
(7)JCZ系列超宽频带地震仪震前数据特征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震前特征研究现状 |
1.2.2 地震信号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震仪数据和数据处理方法 |
2.1 JCZ-1地震仪记录数据简介 |
2.2 信号处理方法概述 |
2.2.1 傅里叶变换 |
2.2.2 Morlet变换 |
2.3 信号处理方法对比 |
2.3.1 单一频率信号 |
2.3.2 调频信号 |
2.3.3 调幅信号 |
2.3.4 真实震例信号 |
2.4 基于Morlet小波变换的地震数据处理算法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汶川地震震前信号时频特征 |
3.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3.2 时频谱分析 |
3.2.1 单天数据 |
3.2.2 震前八天数据 |
3.3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震震前信号时频特征 |
4.1 震例选取 |
4.2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 |
4.3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 |
4.4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地震 |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
(8)地震早期预警系统(EEWS)“盲区”控制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地震预警的概念、方法和物理背景 |
1.1 早期预警的概念和地震预警系统 |
1.2 地震预警系统中的方法和技术 |
1.2.1 震相自动拾取技术 |
1.2.2 震中快速估计方法 |
1.2.3 震级估算方法 |
1.2.4 强地而运动参数估算方法 |
1.3 基于“众包”(crowdsourcing)的预警实践 |
1.4 地震预警系统面临的一些挑战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南北地震带及华北首都圈地区相关情况介绍 |
2.1 南北地震带地区 |
2.1.1 南北地震带地区的地震分布 |
2.1.2 南北地震带地区的测震和强震台网 |
2.2 华北首都圈地区 |
2.2.1 华北首都圈地区的地震分布 |
2.2.2 首都圈地震预警原型系统 |
2.3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南北地震带地区和华北首都圈地区 第三章 地震预警系统的“盲区”分布及“盲区”控制问题 |
3.1 地震预警系统面临的一个挑战:预警“盲区” |
3.2 南北地震带地区的“盲区”分布:现在和将来 |
3.3 华北首都圈地区的“盲区”分布:现实和愿景 |
3.4 非理想情况下的“盲区”分布 |
3.5 “盲区”控制问题 第四章 震源有限性及其对地震预警系统的意义 |
4.1 震源的有限性 |
4.1.1 震源的一般描述 |
4.1.2 地震破裂的方向性 |
4.1.3 有限震源模型 |
4.2 震源有限性对预警问题的影响:唐山地震的假定情形 |
4.3 震源有限性对预警问题的影响:全球一些强震的假定情形 |
4.4 震源有限性对预警问题的影响:汶川地震的假定情形 第五章 最佳识别函数及其在地震预警系统中的应用 |
5.1 最佳识别函数(best/optimal discriminant function) |
5.2 强震数据的处理 |
5.3 最佳识别函数的实时应用?——汶川地震和集集地震的假定情形 |
5.4 几个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结论、讨论及未来工作展望 |
6.1 结论和讨论 |
6.1.1 主要结论和认识 |
6.1.2 讨论 |
6.2 未来工作展望 附录一 全球地震预警系统的发展现状 |
附1.1 已建成地震预警系统并投入使用的国家和地区 |
附1.1.1 墨西哥 |
附1.1.2 中国台湾省 |
附1.1.3 土耳其 |
附1.1.4 罗马尼亚 |
附1.1.5 日本 |
附1.1.6 韩国 |
附1.2 正在实时测试地震预警系统及讨论其可行性的国家和地区 |
附1.2.1 意大利 |
附1.2.2 中国大陆 |
附1.2.3 美国加州 |
附1.2.4 西班牙 |
附1.2.5 欧盟 |
附1.2.6 以色列 |
附1.2.7 吉尔吉斯斯坦 |
附1.3 地震预警系统的发展概貌 |
附1.4 附录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介绍 |
(9)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监测及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互联网的中国地震台网建设 |
1.1 国际合作促使国际互联网的接入 |
1.2 互联网改变工作模式 |
1.3 地震行业网推动新一代观测系统的建设 |
2 基于互联网的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技术系统 |
2.1 地震参数自动测定系统Quake Spy |
2.2 全国统一地震编目系统 |
2.3 大震应急数据产品产出与汇集系统 |
2.4 其他技术系统 |
3 基于互联网的地震数据与信息服务 |
3.1 传统互联网模式下的地震数据服务 |
3.2 基于国际数据协议的地震数据服务 |
3.3 基于社会性软件的地震数据服务 |
4 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监测特征及展望 |
4.1 趋势和特征 |
4.2 未来及展望 |
(10)辽宁省地震速报质量评比软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辽宁测震台网概况 |
1.1 地震速报任务 |
1.2 地震台网布局 |
1.3 地震监测能力 |
2 评比软件 |
2.1 软件功能 |
2.2 工作流程 |
3 实际应用 |
4 结束语 |
四、辽宁数字地震台网地震参数自动处理系统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徐家汇观象台大森式地震仪记录图的保护和使用[J]. 钟卫星,黄佩,教聪聪,叶青,张林,方韬.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06)
- [2]江苏地震监测发展历程[J]. 江昊琳,郑江蓉,何斌,鲍海英,代宪鹏,单菡,王大伟.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21(04)
- [3]珠江三角洲台网——中国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源点[J]. 王正尚,王建国. 华南地震, 2021(01)
- [4]我国地震观测历程[J]. 陈会忠. 城市与减灾, 2020(06)
- [5]利用重复地震估计龙门山断裂带周缘台网定位精度及断层深部滑动速率[D]. 孟真. 武汉大学, 2019(06)
- [6]地震预警设计中的若干系统工程问题研究[D]. 杨陈.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8(01)
- [7]JCZ系列超宽频带地震仪震前数据特征分析与研究[D]. 皮誉洋.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18(10)
- [8]地震早期预警系统(EEWS)“盲区”控制的若干问题[D]. 李佳威.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7(03)
- [9]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监测及其发展[J]. 邹立晔,梁姗姗,刘敬光,陈宏峰,徐志国,何少林. 科技导报, 2017(05)
- [10]辽宁省地震速报质量评比软件[J]. 朱凤梅,肖建,安祥宇,梁一婧.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