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洋洋: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交互作用初论论文

蒋洋洋: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交互作用初论论文

摘要: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在个体道德的形成当中必不可少且交互作用。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的基础和起点,道德情感对道德认知具有一定的指向、强化、激励作用。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交互融合,在生成机制上互依共存,在功能作用上相互影响。

关键词: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交互作用

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需要经历知、情、意、行等不同的阶段,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是构成道德品质的主要因素和重要环节,二者在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当中是交互作用的关系。理解和把握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提升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及其交互作用的基本界定

(一)道德认知的基本观点

道德认知(即Moral Knowing )也可以理解为道德认识,二者并无实质性的区分。国内一些学者从道德对象、道德主体等角度对道德认识与道德认知作了一定程度的区分,认为“道德认识包含着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从属于道德认识。”[1]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提出对道德认知的理解不能再局限于心理学早期的建构主义视角,而应该“更多地透过道德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视角,从理性或智慧发展的意义上对之加以扩展,把道德认知理解为对道德知识、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所进行的积极觉识、判断、推理,并始终突出其与道德情感或态度、道德行为相并列、相整合的特性”[2]所以对其内容以及形式的理解应当把二者看做同等概念来加以分析。

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数据结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化需求,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堂活动缺失,抑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探索创新能力的发展;讲授时间偏长,易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习效果,阻碍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3]。

通过表5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分析,对各因素进行计算得出的K、k和R值进行分析。再依据图表中R值的大小,对各因素进行主次排序,并随之与通过数据做出与因素相关的极差柱形图,如图4所示。

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在已有的道德知识基础上,对道德事实产生感应,从而获取道德新知的心理活动过程。王海明教授认为道德认知涉及不同层次,包括不同对象。其维度应当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对于伦理行为事实客观规律的认识,即对道德实体的认识;第二部分是个人对于社会创造道德目的的认识,即对道德主体的认识;第三部分是个人对于道德价值、道德规范的认识,也就是个体对伦理行为应当如何的认识;第四部分是个体对于内在的个人品德的认识,也就是个体行为是否符合道德的认识。道德认知从社会现象入手,对其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并依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体认道德现象产生的后果同时观照自身,最后对道德现象的本质思考。这样看来,道德认知的内容应当包括:对道德规则的理解——对道德善恶的区分——道德自律、修养、舆论的体认——道德责任和义务的思考。

为验证本论文提出的CNN算法不同卷积层层数对分类的影响,就CNN-2C(2层卷积层)、CNN-3C(3层卷积层)、CNN-4C(4层卷积层)在不同样本数情况下准确率进行了分析比较。如图7所示。

道德对于个体、人类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都至关重要,道德的生成、运用都离不开道德认知,道德认知对于道德主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前所述,我们看到了道德认知的内容包括道德原则、道德义务、道德判断、道德信念等,在理性与情感的共同作用下,其首要作用是确立道德主体的理想、信念。道德理想信念一经确立便会对道德主体产生强大动力,成为行为动机,在具体情景中通过辨析、权衡、选择等来调节和改进主体的道德行为方式,使之符合业已形成的道德理想、信念等这是道德认知的第二项作用。

(二)道德情感的基本观点

道德情感是人的特殊心理现象,更是人的高级情感之一,“是对道德生活的深切感悟与体验”[3]在人的道德行为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关于道德情感的解释有多种,综合来看道德情感“是个体对于客观的道德事实、现象是否符合主体需要的一种情绪体验,是主体内蕴含的道德要求得到满足与否的情感反应。”[4]它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无数理性和感性的情感经验凝结的结果。

道德情感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反应,它的生成受到人的生理、认知过程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有间接和直接两种生成模式。直接生成是指道德借助于感受和体验转化为个体的情感意志需要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生成道德情感;间接生成是指借助于需要和认知,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产生道德需要,在已有的认知评价作用下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道德情感。

本研究中,首先采用浓度递增法建立对BTZ耐药的人骨髓瘤U266/BTZ细胞,并观察HSP27转录和表达水平的变化;随后采用siRNA干扰技术沉默U266/BTZ细胞中HSP27基因的表达,采用慢病毒介导的方法使HSP27基因在U266细胞中过表达,以分析HSP27参与骨髓瘤耐药的分子机制,旨在为今后靶向HSP27治疗MM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道德认知是由实践到精神,结合理性与感性生成的。它是道德情感的起点和基础。道德行为的主体通过道德认知来把握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内容等,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生理、心理基础的共同作用使主体产生道德情感,进而形成道德信仰、道德理想信念等。当然,道德行为主体也可以通过道德认知直接获得道德理想信念,进而生成为道德情感。在道德行为当中,道德认知获取新的内容,进而使道德情感也不断的产生变化。

(三)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交互作用的运作模式

道德情感的作用与它的内容、形式和生成机制有着较大的联系。道德情感内容的广泛性决定着道德情感作用的多重性对己而言具有动力导向和塑造人格的功能;对人和自然具有移情功能;对于社会及自我与社会关系具有调节维系和评价反应的功能。当然面对不同的对象道德情感的多种功能可以交互产生。

道德情感形成之后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也会反作用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就会反馈与道德认知,对道德认知具有一定的指向作用;同时可以成为新的道德认知产生的动力,具有驱动作用。道德情感也可以使道德认知的内容泛化扩散,在新一轮的道德认知中起到中介的作用,而对原有的道德认知具有修正、调节、固化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2]”。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正确引领的重要指南。

从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内容、生成机制以及作用评价来看,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二者之间不是单向联系,也没有绝对的先后顺序,而是双向联系、双向互动、交互作用。

二、交互融合: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在内容上密不可分

本文认为道德认知通常以责任、义务为内容,以准则、规范为形式,以善、恶为尺度,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各种不同层次上体现、维护、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和交往秩序,简单的说道德认知内容就是对道德现象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作用的认识。道德情感的内容体现在对人、对己、对自然、对社会四个方面,但它的实质则是在一定道德规范指导下,道德主体在道德活动中的情绪体验。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在内容与形式方面的交互融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与自我认知、适应、责任、爱国等情感的交互融合

“对于道德的责任和义务的认识和理解, 恰恰正是道德认知的首要和核心的内容。离开了对道德的责任和义务的认识和理解, 道德认知就将沦为形式主义的儿戏。”[5]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在其本质上不是主观、任意产生的,他们的存在也不是可以选择、可有可无的,它们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体对特定社会发展进程的带规律性的必然趋势的认识成果。”[6]人是把握这一规律的主体,是呈现认识成果的主体。在分析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所呈现出来的现象时,道德主体需要源于自身的情感认同。一定的限制、原则、规范、要求等,只有当被限制的对象适应它、认可它、遵循它,它才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成为普遍的存在,才会成为大家普遍认可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

在此期间,联想首台自主设计的台式机“天琴”电脑,推动了整个电脑台式机行业的工业设计革命,结束了中国电脑台式机生产使用统一标准机箱的时代,开始形成品牌企业工业设计百花齐放的局面。

反过来看,正是对道德内容的需要,促使道德主体进一步在众多的道德现象中抽取道德内容的实质并加以体认。在“美德论”中道德认知机制与道德情感的间接产生机制是相互推进的。

(二)道德规则、规范与秩序感和爱护感的交互融合

道德规则、规范实质上是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具体体现、具体形式。它主要表现为对道德主体行为的规定,即告诉道德主体应当如何。但从这一方面来看我们会误认为道德规则、规范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道德说教。其实,对道德的规则、规范的体认归根到底来源于实际的道德行为,所以它的存在也是客观的。秩序感和爱护感是行为主体对行为客体所产生的情感,我们可以理解为是道德主体对社会、自然秩序的维护和爱护。

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从社会的普遍道德现象中抽取出来后,被道德主体的认知所捕获,从而与道德主体已有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自我认知。在对道德认知的这些内容进行接纳与认可之后,主体会通过道德情感的生理系统和心理系统加以调整,以达到使得自己的道德行为适应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评价标准。合作责任、爱国等高尚的道德情感的产生,是在对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认可适应之后,将责任感、对国家等的义务升华为一种特殊的情感。可见,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是自我认知、自我适应、责任感、爱国等情感产生的根源;道德情感内容的产生,离不开对道德认知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道德规则、规范在道德主体面对整个社会、整个自然界时对其提出了“应当如何”的要求。例如:作为社会的一员要遵守社会秩序,不能插队、不能闯红灯、不能违法乱纪;对待自然当遵循自然的规律而不是“通过不断地增强对自然的‘控制’与‘征服’ 和大量掠夺自然资源,造成资源衰竭,破坏了生态平衡。”[7]在道德规则和规范的要求下,道德主体的行为不断地被要求持续进行,由行为的重复形成习俗习惯,在具体的情境体认中直接产生道德情感,即对社会、自然的秩序感、护爱感。秩序感和护爱感的产生道德规则和规范长期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道德主体更好地体认道德规则、规范。

秩序感和护爱感的存在,使道德主体在道德行为当中更容易认可和接受与这两种情感相吻合的道德规则、规范。例如具有秩序感、护爱感道德行为主体在排队、过马路时不会轻易地违反公共秩序、交通秩序;在日常生活当中不会破坏自然环境、不会过渡贪求苛刻自然资源。有了秩序感和护爱的道德情感,个体的行为就更符合社会公共秩序的道德规范,人与自然相处的道德规则,进而使得这些道德规则和道德规范能够进一步得到强化。推而广之,秩序感和护爱感可以强化与之相关的道德规范、规则。同时,护爱感和秩序感与具体的道德行为相结合可以进一步的调整道德规则和规范,促使道德规则、规范等与个体的日常行为更加的契合。

(三)道德自律、修养与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情感的交互融合

道德的主体是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8],道德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社会性,道德上的自律与修养乃是其社会性的具体表现。“所谓道德修养就是道德实践过程中,以提高道德品质为内容而进行的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道德活动。”[9]道德修养的内容就是提高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建立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从而提高道德品质,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和人格目标。“认真接受道德教育和舆论监督、自觉进行道德修养、努力塑造道德良心,乃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基本途径。”[9]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强调指出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是个体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基石。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是通过自我评价产生的情感,是对自己的尊重爱护,对自己的肯定信任,它们是催人向上的内驱力、原动力。

道德自律和道德修养是个体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存在与加强的必然途径。道德上自律与修养的要求使得个体从可能与应当、自律与他律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道德对主体行为的内在要求。个体道德自律的实现和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助于个体行为与社会的道德评价、道德标准一致,从而使个体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可。“在其本质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行为主体的而这种本质属性就决定了较高的社会认可就会增强人的自信与自强、自尊自爱感,这是由人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道德主体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是道德自律与道德修养的基石。个体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是一种内在驱动力,个体受到他人尊重、认可的需要、受到自我完善志向的驱动,由此萌发了一种努力奋发、积极向上的动力,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我激励,自我规范,自我控制,表现在道德上就是道德自律与道德修养。但从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作用来看,它们不属于直接的美德,却成为高尚道德形成的基石,英国心理学家也曾把自尊自信等美德作为一种道德情操,认为它们是道德意志活动的钥匙,更是培养品德的基础。

三、互依共存: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在生成机制上互推共进

从西方伦理思想史中我们可以看到,道德认知的生成主要是“美德论”和“神启论”表现为向外探求;在中国多以儒家思想为主,表现为向内探求。道德情感的生成机制主要是“感受——体验”的直接产生模式和“需要——认知”的间接产生模式。

对比上述两个实验结果,可以明显地看出:使用普通调质器生产的螃蟹料在浸泡水4 h后,产生明显开裂;而使用五轴组合调质器生产的螃蟹料,浸水4 h后,表面并没有开裂、破损的情况,保持了很好的水中稳定性。

(一)“美德论”道德认知机制与道德情感间接生成机制互依共存

“美德论”把社会生活实际和人的社会实践经验作为出发点和基本的依据,通过对微观生活的认知来认识和理解道德现象及其本质。“美德论”较多地从道德行为手段、技巧和生存智慧的角度来把握道德,从而使道德认知成果更多地呈现为知识、准则、规范。通俗地讲:就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产生了道德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来产生道德认知,而“需要——认知”的模式便是道德情感间接产生的模式。在这一个过程当中,道德需要促生了道德情感,道德认知便为道德情感提供了基础。

考虑到Fe0-PRB技术在含铀废水处理方面的广阔前景以及零价铁本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很多学者开始研究在Fe0-PRB中再加入其它物质组成混合反应介质,以提高其处理含铀废水的效率.

道德认知同样离不开道德情感的内容。当客观事物即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作用于个体时,个体将把它与自己原有的认知或者预期进行比对评价。令人满意的预期的出现或不满意的预期没有出现都会引起个体积极的情感反应;而令人满意的预期没有出现或者不满的预期出现了则都会引起个体消极的情感反应。积极的情感反应会接纳认知到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消极的情感反应会促使个体做出相应的适应进一步与原有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进行融合接纳。此外,体认到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不符合道德主体的道德情感所认可的责任、义务、爱国等高尚情感,它就很难会被主体所接受。例如:加入美国国籍时需要对着其国旗进行宣誓,这就使得一部分人不愿意加入其国籍。这样的做法与其之前所形成的责任、爱国等道德情感不相符,使其很难接受。那么,这样一来,美国誓词里所宣称的对其国家的责任、义务在难以接受的主体中就很难形成,也就是说这样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不会在主体的道德认知中存在。

(二)“神启论”道德认知机制与道德情感直接生成机制互推共进

“神启论”中道德的来源超越人、人的本性以及人的现实生活,从目的论的角度来探寻道德,这一道德认知过程的成果便是道德理想、道德信念、良心等。“神启论”强调摆脱现实的实践,促使道德主体追求高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在这样的一种彼岸设想中,道德主体感受较高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实现之后的现实生活,并将这样的理想信念、良心良知在实际的生活中付诸于实践,加以追求,获得体验。

(2) 内侧仿形阴极板的形状与导流装置横截面的形状相似,且材质完全相同,避免了出现尖端效应,消除了内腔氧化膜厚度不均、电解着色存在色差等缺陷。

这与道德情感“感受——体验”的直接产生机制吻合。从道德情感的角度我们也看到了,只有具备了对道德的感受感知,才能体验认知道德内容。在“神启论”中道德认知机制遇到的情感的直接产生机制是共同作用的。

(三)儒家道德认知机制与道德情感生成机制互推共进

提起中国的道德,自然当以儒家内容为核心进行分析。“儒家的道德认知机制分为三阶段:格物致知的学、推己及人的行、反求诸己的省。”[10]

“格物致知”道德认知的第一阶段,对道德内容的学习。这一过程感受认识到道德的作用所在,意识到道德的无穷之力。在这样的认可中产生了道德体验,即为“推己及人”的道德行为。这样的循环渐进中道德主体也不断的通过自己的“内省”来改进自身的行为以求更加符合道德不断变化的一些准则。这一个过程就是:感受、需要、认知、体验。我们也不难发现,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德情感直接产生模式与间接产生模式的融合。在道德情感产生机制中,我们也看到了理性与感性的共同作用,也就是说道德情感的两种产生机制并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

分析了中外伦理思想中道德认知德产生机制与道德情感的产生机制,不难发现二者的产生机制作用原理实则一致。在道德认知的产生过程中,离不开道德情感产生过程的进一步推进;在道德情感产生的过程中,离不开道德认知产生过程的进一步强化,此二者的产生机制是相互推进的。

四、相互影响: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在功能作用中互相支持

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道德认知的作用主要体现于对道德理想信念等的确立,以及确立之后对已经存在的道德内容的影响、改进作用。道德情感的作用表现则较为广泛,主要表现为指向、驱动、中介、修正、调节等作用。由于本文主要探讨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交互作用,所以在探讨二者作用的相互影响中选取以上作用作为代表。

(一)道德认知确立道德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感的指向、驱动作用相互影响

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的确立是道德认知对道德主体主观世界作用的表现。我们看到,道德认知的内容具有多方面,是道德“应然性”的表现,为了更好地对这些内容进行理解和把握,道德主体必须把这些已有的应然性转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道德理想、道德信念等等。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作为一种目标性的存在,成为道德情感指向的基点,为了实现这样的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积极的指向和驱动作用就会顺应而生,得以发展。

在现实的情境中,面临具体的问题,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该如何选择呢?这就需要道德情感在其中起到指向和驱动的作用。例如:爱国情感,具备这样的道德情感就会使得道德主体把爱国作为自己的一种道德信念。积极肯定的道德情感会使道德主体的注意力稳定下来,并指引道德主体朝着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努力。“我们的道德教育之所以强调‘动之以情’就是因为道德情感的指向作用与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的实现是相互影响的。”[5]同时,道德情感的驱动力可以促使道德主体在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的追寻中沿着其指定方向深入。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道德认知中也是如此。道德情感的驱动作用使道德主体更好地接受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有助于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的确立。

(二)道德认知的影响、改进作用与道德情感的修正、调节作用相互影响

道德认知的影响、改进作用主要是从它对道德主体的行为方式的作用来看的。道德认知的内容必然会对道德行为主体产生较大的影响,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等所产生的道德情感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在一定条件下道德理想、道德信念能够转化成为直接的行为动机,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作为主体的认知世界的一部分是持久的、稳定的态度,所以说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对道德主体的行为具有影响、改进作用。我们知道,认识来源于实践,情感的产生是因为道德行为的变化,而行为的变化又与道德认知有关,由此可见道德情感的修正、调节作用受到道德认知的影响、改进作用的影响。

从道德情感的作用来看,一定的道德情感多次不断发生, 会使得相应的道德认知不断受到反馈。“在生理上,大脑皮层中与之相关的细胞间的暂时联系就被加固。”[11]这些道德认知会被深深印在脑海里。同样,如果一定的道德情感发生了变化, 那么原有的道德认知、道德行为也会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在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原有的道德认知便出现修正,受到道德情感的调节。道德情感的修正、调节作用虽然会影响到道德认知,但同时又是基于道德认知的变化改进而产生。

道德行为的发生虽然有认知、情感、意志等多个过程,但这些过程在人的心理和生理基础的作用下都要通过理性和感性或者二者结合的形式展现出来,理性和感性的存在是不可分割的,是混合在一起的。在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中理性和感性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是双向反馈双向联系的,不存在单独的道德认知也不存在单独的道德情感。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不管是在内容、形式还是在其生成机制、具体作用方面都是相互反馈,交互作用的。

参考文献:

[1] 杨国荣. 道德的认识之维[J]. 江苏社会科学, 2002,(6):10~16.

[2] 范宁, 卢思颖. 道德认知的脑机制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40(4):148~152.

[3] 李建华.道德情感轮——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一种视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 沈嘉祺.道德情感教育探究——关于道德情感生成与培育的思考[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03.

[5] 吴瑾菁.道德认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 吴家清. 浅论认识氛围对社会认识运行的作用[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1):44~48.

[7] 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74.

[8] 王晓广. 马克思关于人本质论的科学内涵[J]. 学术交流,2004.

[9] 窦炎国. 论道德认知[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6):15~20.

[10] 孙菲菲.斯蒂文森情感主义伦理思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7.

[11] 蒙培元.情感与理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35.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文章编号:2095-4654(2019)01-0036-05

* 收稿日期:2018-09-29

责任编辑:胡 莉

标签:;  ;  ;  ;  ;  ;  ;  

蒋洋洋: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交互作用初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