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劳动人民的物质民生,而且还使得资本主义生态民生问题凸显。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中,马克思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走生态文明道路是民生发展的根本方向,从而形成了其生态民生思想。马克思生态民生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生态民生是基本的民生构成;生态民生是物质民生发展的重要保障;资本主义是引发生态民生问题的制度根源;改善生态民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马克思生态民生思想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启示我们,当代中国的民生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民生的改善,还必须将生态民生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民生建设中;当代中国的生态民生建设必须加强对私人资本的驾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民生;物质民生
马克思一生都充满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切,体现了他以人为本的崇高革命情怀。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民生”一词,但却处处闪烁着对改善和发展民生的深邃思考。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思和批判,马克思意识到,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劳动人民对物质民生的需求,而且造成生态的严重恶化,生态民生问题由此产生。马克思敏锐地注意到了资本主义生态民生的困境,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索,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民生思想。深入挖掘马克思的生态民生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马克思生态民生思想的形成
民生是关涉社会大众生存和发展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利益问题,涉及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政治参与和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最主要表现在物质民生和生态民生两个维度。资本主义社会之前,人类面临的民生问题主要集中于物质民生领域。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人们创造的社会财富不够充分,除了统治阶级,社会大多数普通成员都得面对“胃肠之饥”的威胁。因此,在这样的状况下,物质民生问题更为突出,改善和发展民生主要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物质民生几乎可以等同于民生。但当人类社会主义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时,人们吁求的民生内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后,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36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客观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面貌。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指出:“资产阶级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1]36从18世纪60年代起,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发生了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厂手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技术有了根本的飞跃,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按常理来说,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有助于劳动人民物质民生的根本改善。但马克思敏锐地发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技术的改进中,劳动者的收入和福利不是提高了,反而在事实上降低了。
对矿物滴定后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格氏函数,绘制格氏图,在格氏图的酸性和碱性两侧,分别对线性回归部分做切线,切线与X轴的交点则为Ve1,Ve2,即为滴定等当点时加入的酸和碱的体积。根据以下方程计算矿物表面的羟基位即表观位点密度: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转述了1861年10月26日伦敦《旗帜报》上刊登的一篇诉讼案报告:布莱特公司使用了一种新机器,生产率大为提高,以前生产160码地毯的时间现在可以生产240码。但公司老板认为工人无权要求参与因机器改良而获得的利润分配。而且,老板要求将工人的工资从每码1.5便士降至1便士。经过深入调查后,马克思发现这则报告反映的工人待遇降低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不是个案,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马克思指出:“我们从蓝皮书《谷物法请愿特别委员会的报告和证词》(1813年至1814年议会会期)和《上院委员会关于谷物的生长、贸易、消费状况以及有关法律的报告》(1814年至1815年会期)中,可以找到有关当时工资变动的十分重要的材料。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自从反雅各宾战争开始以来劳动价格不断下降的证明文件。例如,在织布业中计件工资下降得很厉害,尽管工作日已经大大延长,但日工资仍旧低于以前的水平。”[2]640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而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劳动人民不仅不能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反而成为自己劳动成果奴役的对象,经常面临失业的威胁,日益贫困化。马克思指出:“社会的最富裕状态,这个大致还是可以实现并且至少是国民经济学和市民社会的目的的理想,对工人来说却是持续不变的贫困。”[3]124工人无论怎样拼命工作,“总有一定数量的工人没有饭吃”[3]116。马克思接着说:“工人在最好的情况下所挣得的部分就只有这么多:如果他有四个孩子,其中两个必定要饿死。”[3]122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劳动人民的物质民生,而且还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态民生问题。马克思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不论是整个社会生产的大环境还是个别企业生产的小环境都急剧恶化,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从资本主义整个社会生产的大环境来看,在资本逻辑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生产规模无限扩大,投入生产中的资源无止境地增加,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此外,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平衡,严重危及人的生存基础。从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生产的小环境来看,资本家迫使工人长期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繁重的劳动,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遭受严重损害,甚至直接危及他们的生命。马克思忧愤地写道:“在这里我们只提一下进行工厂劳动的物质条件。人为的高温,充满原料碎屑的空气,震耳欲聋的喧嚣等等,都同样地损害人的一切感官,更不用说在密集的机器中间所冒的生命危险了。这些机器像四季更迭那样规则地发布自己的工业伤亡公报。”[2]490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劳动,劳动者每天达到了“最大量的耗费”,资本家成功实现了对工人的生产条件的系统掠夺,“也就是对空间、空气、阳光以及对保护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设备系统的掠夺。”[2]491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是一个物质变换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高度依赖于自然界。马克思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3]161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劳动者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类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过程。这一活动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进行合理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民生自始至终蕴含了生态向度。马克思指出,在物质生产中,“人和自然,是同时起作用的。”[6]他说:“人在生产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就是说,只能改变物质的形式。不仅如此,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本身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因此,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2]58-59由此可见,人与自然是相统一的,人类物质民生的改善必须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生态民生是物质民生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任何社会,民生都离不开对物质生活资料的基本需要。马克思主义也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恩格斯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5]人们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最原始的动机就在于持续满足人类物质民生的需要,不断改善人的生存状态,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奠定物质条件。但物质民生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马克思生态民生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生态民生是基本的民生构成
范丞丞曾隔空喊李晨一句“姐夫”,上了热搜。如今,李晨也销声匿迹一段时间了,他最近更博是在7月6日。整个夏天,人们尝试从各种蛛丝马迹中寻找范冰冰。在江苏,有人探访了范冰冰无锡工作室,发现这里早已人去楼空,工作人员称在装修。在北京,有人留意到“范冰冰工作室”的文字介绍已经落满灰尘。据说范冰冰在北京另外一个办公地,工作人员正在开会。他们对前来打探消息的媒体,讳莫如深。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态民生问题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从根本上来说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资本主义的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是无休止地最大限度地攫取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2]714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一方面想方设法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将雇佣劳动力的成本维持在最低界限,而对工人劳动条件的节约是重要的手段。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必然导致对自然界的过度开采,打破人与自然的平衡,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重大影响。资本家对工人劳动条件的节约是靠通过牺牲工人健康甚至是生命来实现的。马克思指出,劳动条件的节约主要体现在“对最必要支出的忽视”[4]102,“即使是真正的工厂也缺乏保障工人安全、舒适和健康的一切措施……同样,车间拥挤,通风很差,等等”[4]104。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由于无限度地盲目追逐剩余劳动……它掠夺工人呼吸新鲜空气和接触阳光所需要的时间。它克扣吃饭时间,尽量把吃饭时间并入生产过程本身,因此对待工人就像对待单纯的生产资料那样,给他饭吃,就如同给锅炉加煤、给机器上油一样。”[2]306
(二)生态民生是物质民生发展的重要保障
程小青在翻译《罪数》时,大量地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手法,最为显著的表现就是译文中保留了大量的英文词。除此之外,他的异化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色泽和硬度数据重复6次,其他均重复3次,结果以表示;数据处理采用SPSS 21.0及Origin 8.1软件,Duncan's多重比较,显著水平为P<0.05。
随着资本主义生态环境的恶化,民生问题的生态内隐逐步外显,人们对改善生态民生的诉求日益强烈。马克思敏锐地捕捉到了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民生的迫切需求,并对此表达了高度的关切,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正是在批判、反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马克思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走生态文明道路是民生发展的根本方向,从而形成了其生态民生思想。
(三)资本主义是引发生态民生问题的制度根源
马克思认为,改善生态民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他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宏观层面进行阐述。马克思指出,人类世界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但人的生存和发展依然依赖于自然界,人仍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说:“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3]161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不顾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过度地开采和滥用自然资源必然导致严重的生态恶化,造成生态民生发展的困境。因此,人与自然必须实现统一、达到平衡。同时,人与自然具备实现统一、达到平衡的基础与可能,那就是实践。人的实践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本质的区别,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在实践中,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认识和利用规律,运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条件理性、合理地开发自然,达到真理和价值尺度的统一。质言之,人通过实践合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使人既获得物质生活资料,改善物质民生,又保持物质变换系统的平衡,改善生态民生。二是从资本主义现实的生产状况来看,改善生态民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矛盾始终存在,资本主义生产所需的原料供给越来越困难,废弃物的再利用极为必要。马克思指出:“原料的日益昂贵,自然成为废物利用的刺激。”[4]115此外,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废弃物的再利用提供了可能。马克思指出:“总的说来,这种再利用的条件是:这种排泄物必须是大量的,而这只有在大规模的劳动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态;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4]115废弃物的再利用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减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同时减少废弃物的污染,实现生态民生的可持续发展。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仅仅被“当做劳动的动物,当做仅仅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3]125。他们的劳动仅仅犹如动物那样,不过是谋生的手段。“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3]163为了多挣几个钱,工人不得不在环境恶劣、缺乏安全保障的“温和监狱”从事劳动,完全丧失了人的尊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大量揭露了工人生产环境恶劣的惨状。他写道:“大家知道,空间的节约,从而建筑物的节约,使工人拥挤在狭小地方的情况多么严重。此外,还有通风设备的节约。这两件事,再加上劳动时间过长,使呼吸器官的疾病大量增加,从而使死亡人数增加。”[4]106在这样的生产环境中,引发大量的安全事故,大批劳动者在事故中丧生,造成严重的“工人的生命和健康的浪费”。[4]104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对生态民生的忽视,同样会危及人的生命。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批判和反思,马克思深刻体会到生态民生也是基本的民生构成。
(四)改善生态民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虽然人类物质生活不够丰富,物质民生的改善极为不易,但客观上保护了生态环境,较长时间维持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民生问题的生态内隐并不凸显。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引发了严重的生态民生问题,民生问题的生态内隐逐步外显。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引发生态民生问题的制度根源。
1)土料:场地清表后,选用就地挖取的纯净黄土,其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不得含有其它杂质,含水量应符合规定。土料在回填前应过筛,土块的粒径不宜大于20 mm。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其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旧唯物主义从人的主观、精神和意志方面去理解人的主体性进行了批判。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3]499正是因为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所以也就不能真正理解人的主体性。在马克思看来,正是在实践活动中,人与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来。就自然属性而言,人与动物一样,都具有食欲、性欲、求生欲等自然欲求。但人除了这些自然属性外,还具有更高的社会属性。作为类存在物,人能通过实践这样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来确证自身的本质力量,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世界。而动物仅仅通过自己本能性的活动满足自身的自然需求。因此,人是作为自己生命活动的主宰者,人应当有尊严地活着,除了有物质需求,还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马克思生态民生思想对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的启示
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我们党执政以来始终致力于民生发展事业。从新中国成立至今,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的主要矛盾已悄然发生变化。在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党和国家的民生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民生建设,马克思生态民生思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当代中国的民生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民生的改善,还必须将生态民生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民生建设中
将生态民生作为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突显人民群众实践主体地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超越和扬弃,具有资本主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客观上改变了社会贫穷落后的基本面貌。但由于其生产的目的是攫取剩余价值,这就决定了它不仅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必然引发严重的生态灾难,造成人民群众的生态民生困境。尽管战后资本主义经过一系列自我调整,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但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仍然没有变,制约资本主义民生改善的制度性根源并未消除。与资本主义生产不同,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资本的增殖,而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创造条件不断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突显人民群众实践主体地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应当指出,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的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人民需求的变化而不断丰富的。人民群众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主体,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不断为实现每个人全面发展创造条件。“马克思主义以人民大众、全人类的立场为根本,要求我们面对和人民大众利益相关的问题时,要做到从人民的立场和利益出发。”[7]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础上,超越了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生产力还不十分发达。加之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遭受过严重的挫折和失误,致使在较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严重制约了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解决温饱问题成为当时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对原有体制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从根本上扫除了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在物质民生显著改善的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生态失衡等问题成为民生之患,民生问题的生态内隐逐步外显。据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8]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变,体现了人民群众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的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一个更高层面的需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对物质民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吁求日益强烈,人民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根据人民的需求,将生态民生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正当其时,也势在必行。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9]我们必须根据人民的利益需求,将生态民生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将生态民生与物质民生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满足人民的民生需求,以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突显人民群众实践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当代中国的生态民生建设必须加强对私人资本的驾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影响
马克思认为,资本逻辑引发了资本主义严重的生态民生危机,因此,在埋葬资本主义的时候,理所当然要消灭资本。在马克思看来,未来社会实行的是有计划的产品生产,商品经济消失了,事实上也不可能存在资本。当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尚未达到消灭商品经济的条件。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还存在资本,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中,实际上存在资本,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货币和生产资料也要表现为资本,也存在资本市场、资本经营、资本构成、资本收益、资本积累、资本效率等许多与资本有关的行为和现象。”[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概而言之,可分为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国有资本并不表现剥削关系,私人资本则仍然具有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本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资本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私人资本构成了我国社会财富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将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等比较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私人资本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但私人资本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消极的一面,引发生态民生危机就是其中之一。“私人资本必须通过对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的侵占与耗费来实现扩张而生产剩余价值,而这个过程实质上是资本对社会大众所拥有的公共资源——生态环境的剥削。”[11]私人资本的双重效应要求我们在生态民生建设中必须加强对私人资本的驾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影响。
一方面,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继续引进外资,利用外来资本,扶持民营企业,发挥私人资本在社会主义生态民生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必须抑制私人资本在资本逻辑的作用下为达到剩余价值的最大化而危害生态民生的行为。生态民生建设既要发挥国有资本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私人资本的优势。实际上,在物质民生建设中,比如扶贫,很多地方就探索出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为私人资本参与民生建设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在当代中国的生态民生建设中需要进一步探索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协同参与的模式,保持二者的良性互动,达到效果的最优化。政府必须扮演好“掌舵者”的角色,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引导私人资本参与我国的生态民生建设。同时将私人资本置于法律法规的监督下,保护其合法利益,打击其违法行为。尤其是必须严厉打击政府中的一些腐败分子将国家赋予的公共权力与私人资本相勾结侵占公共环境资源、追求非法利益、危害生态民生发展的非法勾当。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1.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62.
[7] 梁靖.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终极价值[J].人民论坛,2016(25)∶172-173.
[8]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
[10] 简新华,马迪军.论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的几个难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3(4) ∶11-33.
[11] 鲁品越.资本逻辑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趋向——从阶级阶层结构到和谐社会建构[J].哲学研究,2006(2)∶24-30.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9)010-0058-06
基金项目: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KS013);贵州省201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8GZYB16);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社科博[2014]10)。
作者简介:李旭华(1980-),男,江西吉安人,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闫晓蓉(1989-),女,甘肃古浪人,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黎 峰】
标签:民生论文; 马克思论文; 生态论文; 资本主义论文; 物质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列宁主义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理论导刊》2019年第10期论文;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KS013) 贵州省201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8GZYB16) 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社科博[2014]10)论文;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