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学说论文_潘凤仙,黎红丹,兰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心身学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身,心身疾病,学说,黄帝内经,中医,医学,体质。

心身学说论文文献综述

潘凤仙,黎红丹,兰鹏[1](2019)在《浅谈中医情志学说与心身疾病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情志为心身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情志失调导致的气机逆乱是心身疾病变化发展的主要病机、调畅情志是其治疗原则叁个方面浅谈情志与心身疾病的关系,为各类心身疾病拓宽了中医临床治疗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滕晶[2](2019)在《基于中医“五神”学说探论心身疾病》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国际中医心理学大会专家报告集》期刊2019-11-16)

张孟杰,韩璞庚[3](2018)在《心灵哲学视域中的阳明心身学说》一文中研究指出阳明心身学说认为:心是身的主宰,身是心的形体运用;在本来意义上,道心人心是一而非二,在心之类别上,道心和人心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同时心、身、性、天、命等本为一体,是同一个本心在不同关系中的变现。阳明对身、心、意等范畴的理解与西方心灵哲学相比具有很大不同,西方心灵哲学中的心身问题是在身心二元对立的人学图景中进行探讨的,而阳明心身学说对人的理解从一开始就具有一个整体性的框架,它不是在将身心先分裂之后再求其统一,而是努力从一体的身心中辨认出心身关系来,秉持着身心渗透论的观点。(本文来源于《人文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钞建峰,贾慧[4](2018)在《刚柔辨证学说的内涵及在心身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刚柔辨证学说是赵志付教授在《易经》刚柔思想和《黄帝内经》刚柔理论等基础上发展而来,该学说主从肝论,提出"心身疾病,首先伤肝"的系统理论,在心身疾病的诊治中疗效显着。文章从刚柔的渊源、刚柔与阴阳五行的关系、刚柔辨证的理法方药及现代研究方面对刚柔辨证学说的内涵做了介绍,并结合临床验案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杨帆,王旭[5](2017)在《心身学说视角下对代谢综合征合并抑郁障碍病机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黄帝内经》心身学说的视角切入,探讨代谢综合征合并抑郁障碍的中医病机,从而为该病的临床中医论治提供理论思路。[方法]从心身学说情志因素入手,运用中医藏象基础理论,从发病根源、关键因素、病机转化叁方面展开对本病的病机探讨。[结果]通过探讨心、肝、脾脏腑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影响,认为代谢综合征合并抑郁障碍病性总属本虚标实,病位在脾,与心、肝密切相关。痰、气、瘀既是本病的病理产物,也是促进本病发展的病理因素。病程日久,累及于肾。治疗当以健脾益心疏肝为主,辅以行气祛瘀化痰之法,用药时兼顾固益肾气。[结论]代谢综合征合并抑郁障碍的中医病机探讨,对指导该病的临床治疗及中医理论发展均有丰富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郝俏也,姜华,郭小龙,杨曼,刘桓[6](2016)在《中医体质学说与心身疾病》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治疗和预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有病理改变的一类躯体疾病。心身疾病的影响因素众多,发病机制复杂,涵盖了生物、心理、社会多方面的作用。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体质学说是中医学"形神合一"理论的体现,体质是众多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决定着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和发展的倾向性。该文从先天禀赋、心理特征、社会因素叁方面论述中医体质与心身疾病的相关性,提出从改善中医体质入手是心身疾病预防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产业》期刊2016年03期)

梅妍,郝俏也,顾石松,程洪燕,李佳[7](2015)在《中医体质学说与心身疾病》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治疗和预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有病理改变的一类躯体疾病。心身疾病的影响因素众多,发病机制复杂,涵盖了生物、心理、社会多方面的作用。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融生物学、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于一体。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体质学说是中医学"形神合一"理论的体现,体质是众多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决定着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和发展的倾向性。该文从先天禀赋、心理特征、社会因素叁方面论述中医体质与心身疾病的相关性,提出从改善中医体质入手是心身疾病预防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5-10-31)

孙可兴[8](2015)在《《黄帝内经》心身学说的哲学内蕴与实践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身医学是现代医学模式转轨中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理论。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整体观基础上的《黄帝内经》心身学说,将人的七情五志及社会生存环境失调与调节应用于医学理论,建构起心身同诊同治的心身疾病观,从而使得人与自然、社会密切联系起来,人的生命活动与心理、精神活动具有了共同的物质基础,不仅深化了对人体与疾病的本质属性和规律的认识,而且对于在中西文化沟通的大背景下探寻中国传统心身医学思想的合理要素及其与现代医学在理论本质上的契合性与差异性,从而在医学模式转变中构建中国特色的心身医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薛刚[9](2014)在《必然与自由的张力——论斯宾诺莎“心身关系”学说的内涵、目的与当代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斯宾诺莎心身关系学说表现了两种"必然性",一是自然规律的必然性,二是人必然地可以从奴役状态通达自由,正是后者表现出斯氏哲学中继承文艺复兴和开创启蒙运动之先驱、高扬人的主体地位、突出人的能动性的具体表现。(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4年Z1期)

朱斐[10](2012)在《从阴阳学说浅析心身健康之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指导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阴阳平衡是身心健康的前提条件,心身状态的辨证在于审察阴阳,只有心理状态和组织器官机能状态两方面相对平衡、协调,人体才会健康。心身疾病的治疗须从调心和调身两方面入手,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最终达到阴阳平衡。(本文来源于《江苏中医药》期刊2012年09期)

心身学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身学说论文参考文献

[1].潘凤仙,黎红丹,兰鹏.浅谈中医情志学说与心身疾病的关系[J].湖南中医杂志.2019

[2].滕晶.基于中医“五神”学说探论心身疾病[C].第六届国际中医心理学大会专家报告集.2019

[3].张孟杰,韩璞庚.心灵哲学视域中的阳明心身学说[J].人文杂志.2018

[4].钞建峰,贾慧.刚柔辨证学说的内涵及在心身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

[5].杨帆,王旭.心身学说视角下对代谢综合征合并抑郁障碍病机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

[6].郝俏也,姜华,郭小龙,杨曼,刘桓.中医体质学说与心身疾病[J].中国卫生产业.2016

[7].梅妍,郝俏也,顾石松,程洪燕,李佳.中医体质学说与心身疾病[C].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

[8].孙可兴.《黄帝内经》心身学说的哲学内蕴与实践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9].薛刚.必然与自由的张力——论斯宾诺莎“心身关系”学说的内涵、目的与当代现实意义[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

[10].朱斐.从阴阳学说浅析心身健康之内涵[J].江苏中医药.2012

论文知识图

痛经患者经前各项精神因素与中医证型的...痛经患者经后各项精神因素与中医证型的...

标签:;  ;  ;  ;  ;  ;  ;  

心身学说论文_潘凤仙,黎红丹,兰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