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电阻炉论文和设计-杨锋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加热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电阻炉,包括炉体,在炉体的一侧设置有炉门,在炉体靠近炉门的侧面上开设有炉膛,在炉体的上方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包括壳体,壳体水平设置,在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支腿,在支腿的下端面设置有水平的承接板,在支腿的下端面嵌设有第一磁石,在承接板的上表面嵌设有环状的第二磁石,控制箱的支腿下端面内部的第一磁石同时与第二磁石相抵接,达到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工作人员使用电阻炉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便于使用的电阻炉,包括炉体(1),在炉体(1)的一侧设置有炉门(5),在炉体(1)靠近炉门(5)的侧面上开设有炉膛,在炉体(1)的上方设置有控制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包括壳体(21),壳体(21)水平设置,在壳体(21)的下方设置有支腿(22),在支腿(22)的下端面设置有水平的承接板(23),在支腿(22)的下端面嵌设有第一磁石(221),在承接板(23)的上表面嵌设有环状的第二磁石(231),控制箱(2)的支腿(22)下端面内部的第一磁石(221)同时与第二磁石(231)相抵接。

设计方案

1.一种便于使用的电阻炉,包括炉体(1),在炉体(1)的一侧设置有炉门(5),在炉体(1)靠近炉门(5)的侧面上开设有炉膛,在炉体(1)的上方设置有控制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包括壳体(21),壳体(21)水平设置,在壳体(21)的下方设置有支腿(22),在支腿(22)的下端面设置有水平的承接板(23),在支腿(22)的下端面嵌设有第一磁石(221),在承接板(23)的上表面嵌设有环状的第二磁石(231),控制箱(2)的支腿(22)下端面内部的第一磁石(221)同时与第二磁石(231)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电阻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21)的上表面设置有辅助组件(6),辅助组件(6)包括拉杆(61),拉杆(61)水平设置在壳体(21)的上方,在拉杆(61)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辅助板(62),辅助板(62)与壳体(2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电阻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承接板(23)相适配的容纳槽(11),在容纳槽(11)的槽底嵌设有带动承接板(23)上下移动的驱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电阻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纳槽(11)的上方设置有与容纳槽(11)相适配的盖板,盖板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转动板(3),两个转动板(3)在相互远离的一侧与炉体(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电阻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动板(3)上开设有贯穿自身的放置孔(31),在放置孔(31)内部设置有排风扇(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电阻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动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32),并且把手(32)设置在转动板(3)上表面相互靠近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电阻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纳槽(11)的侧壁上设置有卡块(12),在转动板(3)对容纳槽(11)进行密封时,卡块(12)的上表面与转动板(3)的下表面相抵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加热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电阻炉。

背景技术

目前电阻炉在实验室中常用于对饲料等样品进行加热,主要由炉体和控制箱两大部分组成,箱式电阻炉最高可以将饲料等样品加热到1200度左右。

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71972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箱式电阻炉,包括出灰口、储灰盒、刮刀、电动伸缩杆、集风罩、万向节管、排风管以及负压风机,出灰口开设在加热室内下端面前部位置,储灰盒安装在炉体下端面前部位置,刮刀固定在支撑板下端面上,电动伸缩杆安装在炉体后端面中部位置,该设计实现了自动清洁功能,且清洁效果佳,集风罩固定在万向节管前端面上,万向节管设置在防护外壳前端面中部位置,排风管安装在防护外壳上端面上,负压风机安装在防护外壳内中部位置。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现有的电阻炉进行加热或者实验的时候,工作人员将物品放入到电阻炉内部之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如果工作人员去参与其他的工作,就可能无法直接观察到控制箱面板,无法对电阻炉内部的情况进行监测,这样就需要工作人员放下手里的工作,然后移步到电阻炉前去观察控制箱,这样就会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电阻炉,达到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工作人员使用电阻炉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使用的电阻炉,包括炉体,在炉体的一侧设置有炉门,在炉体靠近炉门的侧面上开设有炉膛,在炉体的上方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包括壳体,壳体水平设置,在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支腿,在支腿的下端面设置有水平的承接板,在支腿的下端面嵌设有第一磁石,在承接板的上表面嵌设有环状的第二磁石,控制箱的支腿下端面内部的第一磁石同时与第二磁石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工作人员使用电阻炉对工件进行加热时,工作人员先打开炉门,然后将工件放置到炉膛内部,然后关闭炉门;然后工作人员在控制箱上调节数据后通过控制箱开启电阻炉,电阻炉开始对内部的工件进行加热;在电阻炉对工件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去一旁进行其他工作,这时工作人员可以使第一磁石与第二磁石分开,然后在水平方向上对控制箱进行旋转,使工作人员可以在进行其他工作的时候仍然后可以对控制箱的面板进行观察。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一边进行其他工作,一边关注着电阻炉的工作情况,这样就达到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工作人员使用电阻炉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辅助组件,辅助组件包括拉杆,拉杆水平设置在壳体的上方,在拉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辅助板,辅助板与壳体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工作人员需要对控制箱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可以向上拉动壳体上方的拉杆,因为拉杆与辅助板转动连接,辅助板与壳体转动连接,所以拉杆会带动辅助板以及控制箱向上移动,这样便可以使第一磁石与第二磁石分离,然后对控制箱进行旋转;当控制箱旋转到合适的位置之后,工作人员向下移动控制箱,这样第一磁石与第二磁石会再次吸引在一起,这样便可以将控制箱的位置固定,防止工作人员将控制箱碰落到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炉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承接板相适配的容纳槽,在容纳槽的槽底嵌设有带动承接板上下移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工作人员不需要使用控制箱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驱动件带动承接板以及控制箱向下移动到容纳槽内部,这样就可以进一步防止工作人员将控制箱碰落到地面上;然后在工作人员需要使用控制箱时,只需要开启驱动件,驱动件便会带动承接板以及控制箱上升到炉体上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容纳槽的上方设置有与容纳槽相适配的盖板,盖板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转动板,两个转动板在相互远离的一侧与炉体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控制箱位于炉体的容纳槽内部的时候,工作人员翻转转动板,两个转动板可以对容纳槽进行密封,这样就可以防止电阻炉静置的过程中有灰尘进入到控制箱的壳体内部,这样就可能会影响控制箱的灵敏度,影响电阻炉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转动板上开设有贯穿自身的放置孔,在放置孔内部设置有排风扇。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电阻炉对工件进行加热时,电阻炉的炉体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在工作人员将控制箱放置到容纳槽内部之后开启排风扇,这样就可以加快容纳槽内部热量的散失。防止容纳槽内部的温度过高,使控制箱内部的零部件发生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转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并且把手设置在转动板上表面相互靠近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工作人员需要对转动板进行转动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把手来带动转动板转动;因为把手设置在转动板上相互靠近的位置,这样就可以使工作人员在翻转转动板时更加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卡块,在转动板对容纳槽进行密封时,卡块的上表面与转动板的下表面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因为当转动板对容纳槽进行密封时与下方的卡块相抵接,这样可以防止转动板对容纳槽进行密封时向靠近控制箱的方向转动,对控制箱造成损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了第一磁石以及第二磁石,使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控制箱进行旋转,而且在控制箱旋转到任意角度时,承接板仍然可以对控制箱进行固定,这样就达到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工作人员使用电阻炉的效果;

2.通过设置了驱动件以及容纳槽,驱动件可以带动承接板以及控制箱在容纳槽的内外移动,这样就达到了进一步保证控制箱的安全,防止控制箱受损的效果;

3.通过设置了排风扇,使容纳槽内部的热量能够快速发散到外界空气中,达到了防止控制箱因为高温导致受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电阻炉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隐藏电阻炉炉体以及炉门之后结构图;

图3是电阻炉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炉体;11、容纳槽;12、卡块;2、控制箱;21、壳体;22、支腿;221、第一磁石;23、承接板;231、第二磁石;24、驱动气缸;3、转动板;31、放置孔;32、把手;4、排风扇;5、炉门;6、辅助组件;61、拉杆;62、辅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电阻炉,包括炉体1、炉门5、承接板23以及控制箱2,炉体1设置在地面上,炉门5设置在炉体1的一侧,在炉体1靠近炉门5的侧面上开设有炉膛,承接板23水平设置在炉体1的上方,控制器设置在承接板23的上方。在工作人员需要使用电阻炉对工件进行加热时,工作人员打开炉门5,然后将工件放置在炉膛内部,然后再将炉门5关闭;然后工作人员使用控制箱2对电阻炉进行调控,然后等待片刻之后,电阻炉便完成了对工件的加热。

参照图2和图3,控制箱2包括壳体21以及支腿22,壳体21水平设置,支腿22竖直设置在壳体21的下表面,支腿22的下端面与承接板23的上表面抵接,在在支腿22的下端面嵌设有第一磁石221,在承接板23上表面嵌设有环状的第二磁石231,控制箱2的支腿22下端面内部的第一磁石221同时与第二磁石231相抵接。因为工作人员将工件放入电阻炉内部之后,电阻炉要对工件加热一段时间之后才可以完成,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去参与其他的工作,为了工作人员可以同时参与其他工作,一边对控制箱2上的数据进行监测,工作人员可以向上提起控制箱2,这样就可以使第一磁石221与第二磁石231分离,然后工作人员在对控制箱2进行旋转,当旋转到工作人员可以对控制箱2上的数据进行监察时停止转动,然后再将控制箱2放下,使第一次是与第二磁石231再次贴紧固定。这样就达到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工作人员使用电阻炉的效果。

参照图2,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控制箱2进行提升或者旋转,在壳体21的上方设置有辅助组件6。

参照图1和图2,辅助组件6包括拉杆61以及辅助板62,拉杆61水平设置在壳体21的上方,并且拉杆61的轴线方向与炉体1远离炉门5的侧面垂直,辅助板62设置在拉杆61的两端,并且拉杆61与辅助板62转动连接,辅助板62与壳体21转动连接。这样在工作人员需要对控制箱2进行旋转时,工作人员可以向上拉动壳体21上方的拉杆61,因为拉杆61与辅助板62转动连接,辅助板62与壳体21转动连接,所以拉杆61会带动辅助板62以及控制箱2向上移动,这样便可以使第一磁石221与第二磁石231分离,然后便可以对控制箱2进行旋转。

参照图1,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将控制箱2碰落到地面上,在炉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承接板23相适配的容纳槽11,在容纳槽11的槽底嵌设有驱动件,并且驱动件可以带动承接板23以及控制箱2由上到下移动到容纳槽11内部,还可以带动承接板23与控制箱2由下到上从容纳槽11内部移动到炉体1的上方。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中,驱动件优选为驱动气缸24,其他具有相同效果的驱动件仍然适用。

参照图1,在控制箱2位于容纳槽11内部时,为了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到控制箱2内部,影响控制箱2的精确度以及灵敏度,在容纳槽11上方设置有与容纳槽11相适配的盖板。

参照图1,盖板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转动板3,两个转动板3相互远离的侧面与炉体1转动连接。这样工作人员围绕转动板3与炉体1之间的转动连接轴对转动板3进行转动,便可以实现容纳槽11密封以及敞开状态的转换。

参照图1,在电阻炉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防止容纳槽11内部的温度过高,使控制箱2内部的零部件发生损坏,在转动板3上开设有贯穿自身的放置孔31,在放置孔31内部设置有水平的排风扇4。

参照图1,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转动板3进行转动,在转动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32,并且把手32设置在两个转动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这样就可以使工作人员在翻转转动板3时更省力。

参照图1,在容纳槽11靠近以及远离箱门的侧壁上设置有卡块12,在转动板3对容纳槽11进行密封时,转动板3的下表面与卡块12相抵接。可以防止转动板3对容纳槽11进行密封时向靠近控制箱2的方向转动,对控制箱2造成损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在工作人员使用电阻炉之前,控制箱2位于容纳槽11内部,转动板3对容纳槽11进行密封;在工作人员需要使用电阻炉时,工作人员先打开炉门5,然后将工件放置到炉膛内部,然后关闭炉门5使炉膛保持密封;然后再通过拉动把手32使两个转动板3相远离炉体1的方向转动180度,然后驱动气缸24带动承接板23以及控制箱2向上移动到炉体1的上方,然后使用控制箱2对电阻炉进行调控,在电阻炉加热的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其他工作,工作人员可以向上提升拉杆61,这样便可以使第一磁石221与第二磁石231相互分离,然后对控制箱2进行转动,当控制箱2旋转到工作人员可以对控制箱2上的数据进行监察时停止转动,然后再将控制箱2放下,使第一次是与第二磁石231再次贴紧固定。这样就达到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工作人员使用电阻炉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一种便于使用的电阻炉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8984.1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3(河北)

授权编号:CN209541419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F27B 17/02

专利分类号:F27B17/02;F27D9/00;F27D19/00

范畴分类:35E;

申请人:河北坤元饲料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河北坤元饲料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055550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凤凰镇西王里村

发明人:杨锋

第一发明人:杨锋

当前权利人:河北坤元饲料有限公司

代理人:俞炯

代理机构:1150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便于使用的电阻炉论文和设计-杨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