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乳清论文_姜闪,张志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豆乳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豆,乳清,蛋白,废水,淀粉酶,粒径,多肽。

大豆乳清论文文献综述

姜闪,张志国[1](2019)在《大豆乳清废水提取脂肪氧合酶对面条加工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豆乳清废水中提取的脂肪氧合酶为食品改良剂添加到面条加工中,研究其添加量对面条蒸煮特性、质构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氧合酶添加量在0.2%~1.0%范围内,面条的吸水率呈上升趋势,而干物质损失率、弹性、硬度等品质特性呈V型变化。当脂肪氧合酶添加量为0.6%时,面条最佳蒸煮时间、断条率及干物质损失率达到最小值,而面条的硬度、弹性及咀嚼性分别增至7861.318g、0.903和3 719.072,且脂肪氧合酶添加量对面条黏着性的影响呈先减后增的趋势,当其添加量为0.6%时,面条的黏着性降至-102.62(g·s)。此外,根据面条感官测评结果可知脂肪氧合酶可有效改善面条的黏弹性、色泽及表观状态等感官品质,且当其添加量在0.6%~0.8%范围内,易被消费者所接受。(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14期)

韩伟,庄绪会,张云鹏,陈园,王大为[2](2019)在《大豆乳清粉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其产生短链脂肪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乳清是制备大豆分离蛋白时产生的副产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为了利用这一废弃物资源并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本研究进一步探索了大豆乳清的营养功能。利用喷雾干燥方法得到大豆乳清粉,检测其蛋白质、膳食纤维、低聚糖、灰分及氨基酸组成等主要成分指标。将大豆乳清分别按0. 5%、1. 0%和2. 0%的添加量加入小鼠饮食,饲喂28 d后分析其对动物肠道菌群及其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乳清粉主要成分如下:灰分含量20. 9%,蛋白质含量20. 1%,低聚糖含量9. 68%,总膳食纤维含量5. 01%,脂肪含量3. 8%。与对照组相比,大豆乳清粉饲喂小鼠的肠道中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菌群比值显着降低,比值为0. 71~1. 20;另枝菌相对丰度增加,毛螺菌、拟普雷沃菌、拟杆菌、普雷沃菌相对丰度降低。不同剂量大豆乳清粉饲喂小鼠的肠道中总SCFAs含量显着提高,且SCFAs结构有明显不同。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大豆乳清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时玉强,艾凇卉,鲁绪强,马军,刘汝萃[3](2018)在《MVR技术在大豆乳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MVR技术在大豆乳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对大豆乳清废水的分析,基于保证乳清蛋白活性的目的得到MVR处理大豆乳清废水最佳工艺条件为:压缩机频率100 Hz,加热温度65℃。在最佳条件下回收1 t大豆乳清废水用电13 k W·h。(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8年03期)

李雪,赵晨晨,钱方,牟光庆[4](2017)在《大豆乳清多肽饮品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豆乳清废水为原料,酶解产生多肽制备新型饮料。热处理条件为95℃,15min;用胃蛋白酶水解大豆乳清蛋白,加酶量为8 000U/g,反应条件为37℃酶解2h;大豆乳清水酶解液加入0.1%柠檬酸、6.0%蔗糖和0.015%柠檬味香精后制得成品大豆乳清多肽饮料。产品口味偏酸,具一定市场价值。(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徐忠,赵丹[5](2016)在《高分子絮凝剂在大豆乳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乳清废水是一种有机物含量非常高的食品废水,如果直接排放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实验研究了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聚丙烯酰胺这几种絮凝剂处理大豆乳清废水的工艺,以蛋白质去除率为主要指标,分析了pH值、投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絮凝工艺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絮凝条件.(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李兴飞[6](2016)在《大豆乳清蛋白与多糖的复合作用以及蛋白质组分的选择性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多糖相互作用导致的选择性复合现象,是一种独特的分离纯化蛋白的方法。大豆乳清是大豆分离蛋白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将其中的蛋白质回收利用不仅有利于大豆的综合利用,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本课题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研究天然带电多糖与大豆乳清蛋白的选择性复合行为,并且对蛋白-多糖复合物的形成机理和控制因素进行详细考察。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论文研究了天然阳离子多糖壳聚糖(Ch)与大豆乳清蛋白(SWP)的复合行为,并选择性纯化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KTI)。通过控制体系pH达到最大程度复合(pHmax),获得的复合物总量最多,蛋白含量最高,并在蛋白多糖/质量比4:1,pH 6.3条件下获得最高回收率(32%)。Tricine-SDS-PAGE结果表明,四种大豆乳清蛋白中,KTI和Bowman-Birk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BBI)参与了复合物形成,而β-淀粉酶和大豆凝集素(SBA)基本不参与,这与壳聚糖较高的p Ka值有关。进一步增加蛋白/多糖质量比至100:1,仅有KTI参与复合物形成,BBI仍然残留于上清中。最终,经过以上与壳聚糖的选择性复合作用,可以从大豆乳清中回收90%以上的KTI,KTI平均纯度为>90%(SEC-HPLC),胰蛋白酶抑制活性(TIA)为5901.3 U/mg。再者,研究了天然阴离子多糖ι-卡拉胶与大豆乳清蛋白的选择性复合行为,并纯化KTI、BBI和大豆凝集素(SBA)。在大豆乳清蛋白/卡拉胶质量比≥5:1条件下,卡拉胶优先与KTI和SBA形成复合物,复合完成后,剩余的卡拉胶分子才开始复合BBI和β-淀粉酶。最终,控制蛋白/多糖质量比为15:1,pHmax为pH 3.57及pH 4.48,可以分别制备得到纯度>90%的KTI和SBA。与此同时,调节蛋白/多糖质量比为10:1,pHmax 3.69,可以制备得到纯化的BBI(纯度约为92.5%),胰凝乳蛋白酶抑制活性(CIA)为690 U/mg。等温滴定量热(ITC)表明,SBA对卡拉胶的亲和常数(43.1±13.1×106 M-1)高于β-淀粉酶(8.39±1.55×106 M-1),而KTI对卡拉胶的亲和常数(14.5±4.03×106 M-1)高于BBI(4.05±1.13×106 M-1)。其次,研究了多糖类型对大豆乳清蛋白选择性复合影响。以KTI-BBI混合物(KBM)为模型体系,详细考察了羧基多糖和硫酸多糖形成复合物的差异性。结果发现,羧基多糖形成的复合物表现复凝聚物结构,而硫酸多糖形成的复合物更类似于“沉淀”,这是因为硫酸多糖电荷密度更高。另外,研究发现,根据多糖电荷密度的大小,纯化BBI所需的多糖相对质量不断升高。硫酸葡聚糖具有最高的电荷密度,因此纯化BBI的多糖用量最少(蛋白/多糖质量比10:1);λ-卡拉胶、硫酸软骨素、海藻酸钠电荷密度中等,在蛋白/多糖质量比5:1时实现BBI纯化;黄原胶电荷密度较低,需要的多糖用量最多(蛋白质/多糖质量比达到2:1)。阿拉伯胶具有最低的电荷密度,蛋白回收率仅为38.1%,KTI和BBI的分离度较低,不能实现选择性纯化BBI。从热力学角度研究了BBI与ι-卡拉胶的热力学结合行为。ITC结果表明,BBI与ι-卡拉胶的热力学结合分为两步结合过程,即放热焓(-ΔH)逐渐增加和逐渐衰减过程。临界摩尔浓度rcritical=400,不受蛋白摩尔浓度、盐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并且静电作用力和非静电作用力(例如疏水作用力)共同参与了蛋白多糖结合过程。BBI结合多种硫酸多糖同样形成两步热力学曲线;BBI结合多种羧基多糖却只能形成典型热力学饱和曲线。将ι-卡拉胶进行酸水解,破坏硫酸基团,水解片段结合卡拉胶分子形成了正常的饱和S型热力学曲线,两步热力学曲线消失。由此可知,BBI–ι-卡拉胶热力学结合是一种硫酸基团依赖型行为。利用壳聚糖(Ch)-卡拉胶(CG)两步复合法从实际生产中的大豆乳清体系选择性纯化蛋白。在低聚糖、非蛋白氮、小肽和矿物盐等物质的存在下,壳聚糖与大豆乳清的复合作用强度显着降低,需要完全转移胰蛋白酶抑制剂所需的壳聚糖用量达到蛋白含量的50%,远高于透析大豆乳清蛋白所需的壳聚糖用量(5%)。壳聚糖分子量的增加可以进一步增加蛋白回收率,蛋白多糖结合常数(Ksv)按照分子量大小依次降低。控制ChSWP复合物与卡拉胶进行第二步复合,KTI和BBI表现出竞争性的结合行为,KTI优先与卡拉胶(ι-,κ-)结合并转移至复合物中,在蛋白质/多糖质量比3:1条件下,纯化的BBI被富集于上清中。最终制备得到的BBI纯度约为92.7%,CIA为669.5 U/mg。最后,利用多种高浓度(4%)阴离子多糖回收大豆乳清蛋白,并组装了剪切装置。结果表明,ι-卡拉胶和硫酸葡聚糖最适合回收大豆乳清蛋白,最佳回收条件为:大豆乳清蛋白/ι-卡拉胶浓度比2:1,pH 3.5,大豆乳清蛋白/硫酸葡聚糖浓度比3:1,pH 3.5,蛋白回收率分别为91%和89.2%。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CLSM)观察了剪切前后蛋白质-多糖复合物结构的差异性。剪切前,高浓度多糖与蛋白形成的复合物微观结构分布不均一。剪切后,ι-卡拉胶和硫酸葡聚糖与蛋白形成的复合物为明显的聚集体形态(≥100μm),数量较多;海藻酸钠和黄原胶形成的复合物呈絮状或丝绵结构,无聚集体粒子;阿拉伯胶和羧甲基纤维形成的复合物粒子十分微小,或者不存在,无法形成相分离。利用小规模超滤装置成功分离了蛋白与多糖。实验表明,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0 k Da的超滤装置,可以截留超过90%的多糖,同时透过75%–80%的蛋白分子。(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6-12-01)

任方林,杨玥熹,陈业明,孔祥珍,华欲飞[7](2016)在《大豆乳清蛋白及其糖基化产物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体外模拟胃液和胰液对大豆乳清蛋白(WSP)及其糖基化产物的消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胃蛋白酶和胰酶添加量为底物质量的2%~8%时,仅模拟胃液能部分水解WSP,体外消化率为48.0%~50.2%;胃蛋白酶作用后,SDS-PAGE电泳显示WSP的组分脂肪氧合酶和β-淀粉酶条带消失,而大豆血球凝集素以及胰蛋白酶抑制剂KTI、BBI被部分水解后仍有清晰条带;胰酶作用后,SDS-PAGE电泳显示WSP的各组分条带基本不变;使用葡萄糖在60℃的干热条件下对WSP糖基化改性1~7 d能够提高WSP糖基化产物的乳化特性和热稳定性,相比于WSP,此糖基化产物的体外消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6年09期)

秦冬玲,马玉洁,陆国太,杨刚,邢卫红[8](2016)在《大豆乳清蛋白的超滤分离及膜污染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大豆乳清蛋白为研究对象,采用孔径为5 nm的陶瓷膜对大豆乳清废水进行超滤实验,考察不同操作条件对超滤过程分离性能的影响,并结合Cake-complete模型对膜污染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0.15 MPa压力下,最大渗透通量为6.85 L·m~-2·h~-1;当压力由0.15 MPa增大到0.20 MPa时,浓差极化占主导因素,有效推动力降低,此时压差的增大对膜通量的影响不再显着。同时,乳清蛋白的截留率可通过料液p H进行调节,在p H为6左右时,截留率最高可达73.3%。此外,采用组合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效果最佳,拟合度达到0.99以上,说明膜污染过程并非由单一机理控制,而是由多种污染类型共同造成的。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6年23期)

韩天翔,李杨,毕爽,隋晓楠,武艳华[9](2017)在《磷脂对大豆乳清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非变性大豆乳清蛋白(NWSP)及热变性大豆乳清蛋白(DWSP)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磷脂(Lec)对NWSP乳液、DWSP乳液的影响,并对Lec添加前后乳化体系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大豆乳清蛋白的表面疏水性、ζ-电位、粒径分布、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CSLM)等进行表征。研究发现:与纯大豆乳清蛋白乳化体系比较,添加磷脂后的DWSP-Lec乳化体系、NWSP-Lec乳化体系乳化活性显着提高、乳滴平均粒径减小、乳液的ζ-电位值增加,有效阻止了乳滴絮凝聚集乳液稳定性增强,DWSP-Lec乳液稳定性高于NWSP-Lec乳液,这可能是热处理后大豆乳清蛋白分子发生折迭,包埋于蛋白内部的疏水基团及巯基暴露从而增强大豆乳清蛋白与Lec间的疏水交互作用,大豆乳清蛋白-磷脂的协同作用使其乳化活性增强,乳液更趋于稳定。(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7年02期)

关艳艳,牛延宁,贾彩凤,高红亮,崔红亮[10](2016)在《大豆乳清废水中β-淀粉酶工业生产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乳清废水中含有较高含量的β-淀粉酶,分别用超滤和乙醇沉淀方法分离大豆乳清废水中的β-淀粉酶,并确定其最佳条件。选用截留分子量为20000 u的超滤膜,在跨膜压差(Δp)为0.25 MPa下,2级超滤9倍,然后先加入冰无水乙醇至乙醇体积分数为30%(v/v)沉淀以除去杂质,再加入冰无水乙醇使乙醇体积分数为70%(v/v)沉淀β-淀粉酶。沉淀用50 mmol/L、p H6.0醋酸钠缓冲液复溶,复溶体积为超滤后体积的1/10,最后得到的β-淀粉酶酶液单位酶活为118600 U/m L,酶活得率为77.54%。应用超滤和乙醇沉淀相结合的方法,使得从大豆乳清废水中大规模地生产β-淀粉酶成为可能。(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6年06期)

大豆乳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豆乳清是制备大豆分离蛋白时产生的副产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为了利用这一废弃物资源并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本研究进一步探索了大豆乳清的营养功能。利用喷雾干燥方法得到大豆乳清粉,检测其蛋白质、膳食纤维、低聚糖、灰分及氨基酸组成等主要成分指标。将大豆乳清分别按0. 5%、1. 0%和2. 0%的添加量加入小鼠饮食,饲喂28 d后分析其对动物肠道菌群及其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乳清粉主要成分如下:灰分含量20. 9%,蛋白质含量20. 1%,低聚糖含量9. 68%,总膳食纤维含量5. 01%,脂肪含量3. 8%。与对照组相比,大豆乳清粉饲喂小鼠的肠道中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菌群比值显着降低,比值为0. 71~1. 20;另枝菌相对丰度增加,毛螺菌、拟普雷沃菌、拟杆菌、普雷沃菌相对丰度降低。不同剂量大豆乳清粉饲喂小鼠的肠道中总SCFAs含量显着提高,且SCFAs结构有明显不同。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大豆乳清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豆乳清论文参考文献

[1].姜闪,张志国.大豆乳清废水提取脂肪氧合酶对面条加工特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9

[2].韩伟,庄绪会,张云鹏,陈园,王大为.大豆乳清粉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其产生短链脂肪酸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9

[3].时玉强,艾凇卉,鲁绪强,马军,刘汝萃.MVR技术在大豆乳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油脂.2018

[4].李雪,赵晨晨,钱方,牟光庆.大豆乳清多肽饮品的开发[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7

[5].徐忠,赵丹.高分子絮凝剂在大豆乳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6].李兴飞.大豆乳清蛋白与多糖的复合作用以及蛋白质组分的选择性提取[D].江南大学.2016

[7].任方林,杨玥熹,陈业明,孔祥珍,华欲飞.大豆乳清蛋白及其糖基化产物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特性研究[J].中国油脂.2016

[8].秦冬玲,马玉洁,陆国太,杨刚,邢卫红.大豆乳清蛋白的超滤分离及膜污染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16

[9].韩天翔,李杨,毕爽,隋晓楠,武艳华.磷脂对大豆乳清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

[10].关艳艳,牛延宁,贾彩凤,高红亮,崔红亮.大豆乳清废水中β-淀粉酶工业生产工艺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6

论文知识图

4-5 的结果发现:明胶表现出最差的缓冲...大豆乳清膜分离工艺流程示意图温度对大豆乳清处理液透过速度的...水解程度随底物质量分数、水解时间、...大豆乳清蛋白的SDS-PAGE电泳谱...大豆乳清粉的主要成分分析Fig.1A...

标签:;  ;  ;  ;  ;  ;  ;  

大豆乳清论文_姜闪,张志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