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辊论文-刘永战

冷轧辊论文-刘永战

导读:本文包含了冷轧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轧辊,磨削,探伤,裂纹

冷轧辊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战[1](2019)在《冷轧辊的使用维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轧辊是带钢生产的关键接触工艺装备,针对冷轧辊加工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轧辊的磨削、轧辊的无损检测、轧辊的使用叁个方面对生产过程中提高表面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连续生产高效运行。轧辊的无损检测对冷轧板的轧制意义重大,尤其超声波检测。轧辊在线运行过程中降低轧制事故,根据轧辊粗糙度的衰减情况合理排程,提高镀铬辊的镀铬质量和优化支撑辊的边部倒角设计有利于降低轧辊消耗。(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33期)

林发驹[2](2019)在《热处理工艺对MC5D冷轧辊坯液析碳化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研究热处理工艺对MC5D冷轧辊坯料液析碳化物的影响,首先采用JMatoPro软件计算MC5D冷轧辊钢在平衡状态下的相变和碳化物类型,并使用扫描电镜对实物进行检测,然后通过超高温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液析碳化物随热处理工艺变化的全过程。结果表明:MC5D冷轧辊坯中的液析碳化物类型主要为M_7C_3型。该钢种中的液析碳化物在765℃左右开始溶入基体,并在加热温度到达1 000℃时基本消失,只有少量未溶入基体的碳化物一直到1 252℃时随着液析碳化物附近周围的基体发生熔化后才消失。根据超高温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的结果,设计热处理工艺为"1 050℃,加热1 h,出炉油冷"及"1 070℃,加热1 h,出炉油冷"两组试验,液析碳化物级别均由4.0级降低至0.5级,结果证明了该热处理工艺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钢铁钒钛》期刊2019年05期)

任刚,王建峰,刘志国,任根住,袁野[3](2019)在《冷轧辊电渣钢用合金钢连铸坯的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冷轧辊电渣钢用合金钢连铸坯属于高碳高铬含钼高合金钢种,是集冶炼、连铸、缓冷处理为一体的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河钢邯钢研发了采用转炉—精炼—连铸—铸坯缓冷工艺的冷轧辊电渣钢用合金钢连铸坯。采用转炉前期脱磷及钢包顶渣改质的超低磷洁净钢控制技术,基于"恒拉速"提高连浇炉数,通过增加喷铁粉装置及铸坯余热硬度控制法,高碳高合金铸坯质量完全满足使用要求。(本文来源于《河北冶金》期刊2019年07期)

李冲,张铁恒[4](2019)在《异步冷轧辊系非线性振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异步冷轧工艺的轧制物理特点出发,以轧制过程为系统研究对象,构建异步冷轧工艺系统耦合振动模型,获得异步冷轧振动方程,继而简化为单自由度水平振动方程,并且运用Melnikov方法,对异步冷轧工艺系统进行混沌分析,确定性态发生变化的条件,再通过数值仿真的研究方法,获得系统不同条件下的相图、庞加莱截面图等特性,并分析这些特性,为减小异步冷轧机振动、提高板材质量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9年02期)

范成伟,贾涓,李平生,鲁石,赵磊[5](2018)在《一种新型冷轧辊用钢的组织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一种新型冷轧辊用钢为研究对象,借助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试验钢在正火、球化退火、淬火、回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研究了碳化物的成分变化和溶解析出行为。结果显示,试验钢正火后得到马氏体+部分颗粒状和少量块状碳化物的显微组织;球化退火后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基体上分布有大量颗粒状碳化物+少量块状碳化物,球化退火组织评定为为2~3级;淬火后的组织为马氏体+部分颗粒状和少量块状碳化物;叁次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部分颗粒状和少量块状碳化物。试验钢中的块状碳化物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始终存在,1100℃以下奥氏体化时只发生边缘部分的少量溶解。颗粒状碳化物主要为M23C6型,在热处理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溶解和析出行为,1100℃以下奥氏体化时部分溶解。(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王爱春[6](2018)在《周期冷轧辊孔型数控车削加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周期冷轧辊孔型的几何特征,提出了利用数控车削方法加工的方案,从提高精度和效率的角度对加工路径进行了比较选择,对工作曲线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了较为高效的组合拟合曲线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本文来源于《金属加工(冷加工)》期刊2018年11期)

公秀凤[7](2018)在《工艺参数对冷轧辊毛化工艺粗糙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表面脉冲毛化工艺研究是近年来开发的新的冷轧辊毛化技术之一,它本质上是一种电化学沉积的过程。毛化后的轧辊表面凹坑呈随机分布,而且电沉积工艺有比较好的可修复性,使冷轧辊具有良好的修复性。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范围是占空比80%,电流密度40~60A/dm2,温度50℃,电镀时间50~70min。(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8年10期)

杨秀霞,李俊,孙格平,朱学刚,袁乃博[8](2018)在《变形量和变形温度对Cr5冷轧辊再结晶现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Cr5锻钢工作辊进行不同变形量及变形温度的流变应力压缩试验,并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晶粒度,研究了不同的变形量及变形温度对Cr5锻钢工作辊在锻造过程中的再结晶现象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大型铸锻件》期刊2018年05期)

徐锟,侯兴慧,刘喜海,刘广超[9](2018)在《冷轧辊用MC5锻钢的碳化物超细化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轧辊用MC5钢试样采用高温固溶+高温回火以及高温固溶+低温奥氏体循环+高温回火两种不同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及碳化物进行了观察,研究了高温固溶温度、奥氏体化温度以及奥氏体循环次数对MC5钢组织及碳化物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C5钢试样采用1050℃×1 h高温固溶+840℃×0.5 h循环奥氏体化3次+740℃×6 h高温回火工艺处理后可获得最佳的碳化物细化及组织均匀化效果,碳化物平均尺寸可控制在0~0.5μm之间,且85%的碳化物尺寸在0~0.3μm之间。(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8年08期)

李冲,张铁恒[10](2018)在《异步冷轧辊系主共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异步冷轧过程中振动是不可避免的,从异步轧制过程物理特点入手,构建轧制系统的耦合振动模型,继而获得异步冷轧单自由度振动方程,并对其进行幅频特性分析,获得其发生主共振的范围,使其在轧制过程中尽量避开这些参数范围,然后对其进行奇异性分析,并分析这些特性的变化,为减小异步冷轧机振动、提高板材质量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8年24期)

冷轧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主要研究热处理工艺对MC5D冷轧辊坯料液析碳化物的影响,首先采用JMatoPro软件计算MC5D冷轧辊钢在平衡状态下的相变和碳化物类型,并使用扫描电镜对实物进行检测,然后通过超高温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液析碳化物随热处理工艺变化的全过程。结果表明:MC5D冷轧辊坯中的液析碳化物类型主要为M_7C_3型。该钢种中的液析碳化物在765℃左右开始溶入基体,并在加热温度到达1 000℃时基本消失,只有少量未溶入基体的碳化物一直到1 252℃时随着液析碳化物附近周围的基体发生熔化后才消失。根据超高温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的结果,设计热处理工艺为"1 050℃,加热1 h,出炉油冷"及"1 070℃,加热1 h,出炉油冷"两组试验,液析碳化物级别均由4.0级降低至0.5级,结果证明了该热处理工艺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冷轧辊论文参考文献

[1].刘永战.冷轧辊的使用维护研究[J].价值工程.2019

[2].林发驹.热处理工艺对MC5D冷轧辊坯液析碳化物的影响[J].钢铁钒钛.2019

[3].任刚,王建峰,刘志国,任根住,袁野.冷轧辊电渣钢用合金钢连铸坯的研发[J].河北冶金.2019

[4].李冲,张铁恒.异步冷轧辊系非线性振动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9

[5].范成伟,贾涓,李平生,鲁石,赵磊.一种新型冷轧辊用钢的组织演变[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8

[6].王爱春.周期冷轧辊孔型数控车削加工分析[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8

[7].公秀凤.工艺参数对冷轧辊毛化工艺粗糙度的影响[J].化工设计通讯.2018

[8].杨秀霞,李俊,孙格平,朱学刚,袁乃博.变形量和变形温度对Cr5冷轧辊再结晶现象的影响[J].大型铸锻件.2018

[9].徐锟,侯兴慧,刘喜海,刘广超.冷轧辊用MC5锻钢的碳化物超细化工艺[J].金属热处理.2018

[10].李冲,张铁恒.异步冷轧辊系主共振研究[J].科技风.2018

标签:;  ;  ;  ;  

冷轧辊论文-刘永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