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莉山西省原平市新原乡新华街学校034100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学好语文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忽视语文学科特点,与学生生活脱离。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特点,就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化进行思考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策略
长期以来,很多课程的知识概念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教学时忽略了学生周围生活,使得来源于生活的知识与生活脱节。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语文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了探讨。
一、做一个热爱生活的语文教师
教师是学生在学校里主要接触的成人,是学生在做人、做事等方面的榜样,因此,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可以在平淡中看到不凡、苦难中看到希望、习惯中发现美与幸福的人。只有这样,他(她)才能够带着智慧、幸福和感动与学生一道进行语文学习,才能谈及生活化的教学。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语文教学目标不仅仅在于教会学生读书写字写文章,而且还要教会学生正确达观的生活态度、做人的准则和风格。因此,只有教师首先是个有心人,将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时时与学生分享,才能与学生产生更多的共鸣,增进更深的情感,才能给学生更多有益的影响。然而,我们都知道,真实的生活总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困难与波折,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努力锤炼自己的心性,做一个生活的强者,给学生带去更多力量和温暖。因此,生活化的语文学习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利用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之一,要想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必要从创设生活情境入手,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如游戏、表演、竞赛等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开展教学,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既充满情趣又富有童趣,从而让小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为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可以巧用生活化的情境导入,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具体可以采用的方式如:事物导入,如一幅画、一件玩具等,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认识;活动导入,在课前设计短暂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谈谈活动中的感受;巧设质疑,针对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将其与要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引发学生的质疑,调动学生参与;观察导入,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观察到的现象与结果展示出来,引发学生思考,再引入学习内容。另外,还可以使用猜读导入、讨论导入、评价导入,甚至是对联导入、猜谜导入。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导入设计,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促进课堂生活化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小学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阵地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语文老师应该想方设法地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让小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从满足小学生喜欢新奇、刺激的心理角度出发,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多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浓郁的教学氛围。这样,既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情感蓄势做准备,为课堂学习的深入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注重写作训练教学生活化
写作训练教学生活化这一点很多教师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中都已经有这个意识,例如,小学中很多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题目“我的爸爸”、“一场精彩的比赛”“精彩的课间”“一堂生动的课”“最难忘的一件事”……这些作文题目都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写入作文当中,用文字记录生活。这样的作文题目在小学作文中数不胜数,并且许多教师都是这方面的优秀作文教师。笔者建议,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深化作文的生活化教学,例如,教会学生在记录日常生活点滴时使用修辞手法,文学表达方式,或者是模仿语文中的名家名篇,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在生活化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
五、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标。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解读,主要依赖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越是丰富,对文字的理解越透彻。书本上的许多知识,我们教师光凭自己的解说,往往效果不会好,如果能够恰当地与生活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把书本知识还原成生活情境,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方法和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很好地运用语文,真正培养出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朱亚如关于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探讨[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0)。
[2]旦文姬积极探索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9)。
[3]夏仁菊关于小学语文的教育生活化的探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