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道论文_记者,徐聪琳,整理

导读:本文包含了圣人之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圣人,之道,孔子,用行舍藏,西华,近代,儒家。

圣人之道论文文献综述

记者,徐聪琳,整理[1](2019)在《揭秘圣人孔子的成功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叁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生前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之间”,差点饿死,险些丧命。孔子死后,被后世统治(本文来源于《衢州日报》期刊2019-08-12)

徐小跃[2](2019)在《王阳明传习的都是圣人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王阳明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立言宗旨"全是为了建立起重道德本体,道德自觉,道德实践的思想体系,并以此净化心性,变化气质,淳化世风,成就道德,成长生命,成全人格。这是一条人文的路线,这是一条心性的路线,这是一条伦理的路线,这是一条"为己"的路线,这是一条内圣外王的路线,这是一条"求放心"的路线。总之,这是一条圣人的路线,而王阳明所全力传习的正是这条"圣人之道"呢!(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图书馆》期刊2019年02期)

刘宏[3](2018)在《“上达”以行圣人之道——“吾与点也”的真正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论语·侍坐》中孔子"吾与点也"原因的阐释,历代研究者众说纷纭,至今仍莫衷一是。把各种观点综合起来看,占主流地位的有两种:一种认为,曾皙之志契合了孔子所向往的理想社会图景;另一种则认为曾皙之志符合了孔子"用行舍藏"的人生志趣。但如果我们联系孔子的整体思想细读文本就会发现,这两种观点仍然存在很大疑问。事实上,"上达"以行圣人之道,即追求超越现实之上的精神境界,以此来建立理想的政治、社会秩序,才是孔子"吾与点也"的真正原因。(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18年15期)

麻树文[4](2018)在《真人圣人贤人的养生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祖国医学对于养生保健在几千年前就有了极其深刻的探讨和精确的论述。《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至今仍然是中医药养生防病的理论基础,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不断完善,在人类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实践中发挥了独特的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而其理论的核心就是"和于阴阳""法于阴阳",用辨证唯物的观(本文来源于《开卷有益-求医问药》期刊2018年06期)

谢涛[5](2017)在《书以传圣人之道——石介其人其事》一文中研究指出"书以传圣人之道"是石介在《答欧阳永叔书》中提出的。石介在北宋作为一个颇有影响力的政治家、教育家就此观点的提出,引起了欧阳修与石介的一场以文字书写为内容的争辩。在争辩过程中,欧阳修以同年身份对石介的极端"怪说"论也进行了矫枉。(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7年08期)

王永灿[6](2017)在《试论老子思想中的圣人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道是老子思想中的最高原则,是不可形、不可名的形上本体。圣人则是道在现实世界的落实与体现,也是老子思想中的理想人格。因此老子思想中的圣人之道与作为本体的形上之道是相一致的。在知识层面,圣人体道。圣人通过理性直观去把握形上之道;在实践层面,圣人行道。圣人以道法自然为原则,做到无为、不争、无私;在修养层面,圣人修道。圣人能够自觉地以道的要求修身,做到寡欲、知足,最终实现向道的复归。这叁者,统一于圣人之道,构成了完整的圣人人格。(本文来源于《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王子今[7](2017)在《说“圣人道”“圣人条”:秦始皇直道研究札记》一文中研究指出"圣人道""圣人条"作为陕甘方志文献中记录的古代交通地理符号,指代南北交通要道的涵义是明确的。至于其开通和使用的年代,则有秦始皇与赫连勃勃两种说法。史念海曾以"圣人道""圣人条"名号否定有的学者认定其为秦始皇直道的判断。其实,注意方志载录更多的有关"圣人道""圣人条"即"秦始皇筑长城开运粮道""秦始皇令蒙恬所开者"的信息,或可再作思考。现在看来,安塞、庆阳、鄜州、合水等方志资料所见"圣人道""圣人条"为秦始皇时代开筑的说法,是有一定可信度的。所见"迄今坦然周行"等说法,也值得研究者重视。(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吴启讷[8](2017)在《圣人之道为体 喇嘛之道为用──清朝边疆政治与族群政治架构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朝从国家政治制度架构、体系的角度改变农业王朝长期面临内亚游牧势力威胁的格局,从战略和制度层面改善王朝在地缘政治上的缺陷,使得"文明"形态的国家开始转型为"领土国家",在中国自身的历史脉络中开启了近代转型的进程。清朝的成就源自它的叁个重要国策:顺应中国历史独特的动力与独特的演变逻辑,将中国历史上边疆与中原的长期互动合并;不断强化满─汉之间的利益共同体关系;让"满、蒙、回、藏、汉"五个族群间的政治关联与互动,构成清朝战略安全的有机防线。在这叁项国策之下,清朝确立自己必须得到政治上的"正统"和立国政策上以中原农耕地区为"根基",基于此,有必要坚持以中原农耕地区的传统意识形态──宋、明理学为核心("体"),以非农(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李燕[9](2016)在《由“周孔”而“孔孟”:儒家话语体系建构中的“圣人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孔孟"取"周孔"而代之,"周孔之道"演化为"孔孟之道",是儒家基于特定历史语境建构话语体系的产物。随着周、孔形象渐趋圣化,汉唐时人多以周、孔并举,包含政治教化与人伦道德两方面内涵的"周孔之道"得以生成。继韩愈"道统论"之后,宋儒建构"性与天道"理论和道统谱系,"孔孟之道"逐渐成为儒学的代名词。统治者藉由教育、祭祀等参与此过程,也彰显出道统与治统的复杂关联。(本文来源于《安徽史学》期刊2016年04期)

党时勇[10](2016)在《论《法言》的圣人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将《法言》归入儒家之列,后世多以儒家代表作品来对待和研究。然而纵观《法言》全书,儒家思想虽然是主流思想,但是道家思想亦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结合汉代儒家发展的路线以及扬雄其人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以儒家圣人之道思想或者道家圣人之道思想作为切入点来研究《法言》的圣人之道思想着实不够。本文依托后世传世史料,结合近现代诸多研究,以儒家圣人之道思想为主,融摄道家圣人之道思想为出发点对《法言》的圣人之道思想中来进行粗略的探讨。全文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包含研究目的及意义以及研究综述等。对《法言》及其作者的作了简介,重点梳理了扬雄的生平,对《法言》版本注释方面做了简单的整理。第二部分,分析了《法言》中圣人之道的思想渊源。讲述了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圣人观以及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的圣人观。《法言》的圣人之道中着重推崇先秦儒家圣人之道主要是由于秦代至扬雄之前圣人之道的衰落,通过分析先秦儒、道的圣人观以及成圣之路的不同,来论述《法言》的圣人之道思想其实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融摄道家部分思想。第叁部分,对“尊圣崇经”的分析。对诸子进行评议以彰显先秦儒家圣人之经典的重要性,对圣人的形象论述以尊崇先秦儒家圣人。而《法言》中的天人关系论和人性论也是在“尊圣崇经”的基础上来诠释其中蕴含的圣人之道。圣人之道的传承以圣人之经典为主,如此圣人之经能否损益,他认为对于社会发展可则因、否则革。第四部分,对礼法治国的分析。重点论述了其对先秦儒家经典基础理念“礼”的继承和发展。以礼为重,礼作为指导性准则;以礼治国,将法度观念融入礼。守礼莫过于尽孝,汉代提倡孝治,把家之孝与国之孝结合,扬雄在《法言》最后一卷《孝至卷》以孝至为篇名然则对尧舜之道论述很多,实则还是讲述孝悌之道而已,大孝为至德。第五部分,扬雄《法言》圣人之道的评价及其影响。叙述了扬雄《法言》圣人之道对于后世思想发展的影响和其中存在的几点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6-05-16)

圣人之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王阳明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立言宗旨"全是为了建立起重道德本体,道德自觉,道德实践的思想体系,并以此净化心性,变化气质,淳化世风,成就道德,成长生命,成全人格。这是一条人文的路线,这是一条心性的路线,这是一条伦理的路线,这是一条"为己"的路线,这是一条内圣外王的路线,这是一条"求放心"的路线。总之,这是一条圣人的路线,而王阳明所全力传习的正是这条"圣人之道"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圣人之道论文参考文献

[1].记者,徐聪琳,整理.揭秘圣人孔子的成功之道[N].衢州日报.2019

[2].徐小跃.王阳明传习的都是圣人之道[J].新世纪图书馆.2019

[3].刘宏.“上达”以行圣人之道——“吾与点也”的真正原因[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

[4].麻树文.真人圣人贤人的养生之道[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8

[5].谢涛.书以传圣人之道——石介其人其事[J].中国书法.2017

[6].王永灿.试论老子思想中的圣人之道[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

[7].王子今.说“圣人道”“圣人条”:秦始皇直道研究札记[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8].吴启讷.圣人之道为体喇嘛之道为用──清朝边疆政治与族群政治架构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9].李燕.由“周孔”而“孔孟”:儒家话语体系建构中的“圣人之道”[J].安徽史学.2016

[10].党时勇.论《法言》的圣人之道[D].湘潭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嘉靖“青花开光山水人物图大罐”图叁和...关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韩非“青花茶花口折沿盘”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理想人格-范仲淹像理想人格-公元前497年,孔子五十五岁,开始周...

标签:;  ;  ;  ;  ;  ;  ;  

圣人之道论文_记者,徐聪琳,整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