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贵昌邓代富(宜昌市夷陵医院湖北宜昌443100)
【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6-0150-02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自拟苦酸化浊汤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IGT)肥胖的疗效。方法将64例2型糖尿病前期(IGT)肥胖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用苦酸化浊汤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明显改善,其中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苦酸化浊汤在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IGT)肥胖的减肥,降脂,调整血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肥胖苦酸化浊汤2型糖尿病前期
肥胖症(obesity)是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其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因素引起的肥胖,都可能导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笔者参加了由北京广安门医院仝小林教授主持的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二型糖尿病前期(IGT)中医综合研究方案》(课题编号:2006BAI04A04)。在筛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肥胖是2型糖尿病前期最主要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治疗的难点,我们用苦酸化浊汤,通过减肥,降脂,调整血糖,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IGT)肥胖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一共64例2型糖尿病前期(IGT)肥胖患者,年龄25~70岁,其中男39例,女25例。参照2000年2月WHO发布的《亚太区肥胖的重新定义和处理》中亚太区居民肥胖的最新诊断标准,诊为肥胖。亚洲人肥胖的诊断标准:正常BMI(kS/m2)为18.5-22.9;≥23为超重;≥25为肥胖。其中,25.0-29.9为I度(中度)肥胖;大于或等于30为Ⅱ度(严重)肥胖。所有病例均采用1999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5.6MMOL/L<空腹血糖(FPG)<7.0MMOL/L,且7.8MMOL/L《OGGT2小时血糖》11.1MMOL/L确诊为2型糖尿病前期,无并发症。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苦酸化浊汤组)和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各3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1.2.1两组患者均严格控制饮食,2对照组二甲双胍0.25g,饭后服药,一日2次;治疗组予苦酸化浊汤,黄连9g、山楂30g、乌梅15g、黄芪30g、茯苓15g、白术15g、怀山药15g、厚朴15g、泽泻15g、等组成、1剂/日,水煎5次,首次加水500ml,余每次加水300ml,每次取汁200ml,混合浓缩为600ml,分3次服用。两组均以三月为一疗程。
1.3检测指标
体重指数(BMl)、腰臀比(WHR)、空腹血糖(PBG)、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血脂。
2观察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比较有差异,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酸化浊汤组优于二甲双胍组;
2.2治疗后,两组病例空腹、餐后2h血糖、BMI,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
由上表可知: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
2.3安全性评价治疗过程中仅3例病人出现轻度腹泻,每天2—3次,一周后自行消退,全部病例未见低血糖及其他过敏反应等。均不影响观察研究,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肝肾功及血、尿常规未见明显变化,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
3讨论
肥胖是患糖尿病(DM)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在糖尿病前期(IGT)控制体重尤为重要。西药减肥对体重的控制有一定的作用,但副作用较大,达到理想效果的很少,一旦停药,反弹比较严重。而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IGT)肥胖有独到之处。中医认为肥胖多由于饮食肥甘太过,运动过少,则滋腻脾胃,气机壅遏,痰浊瘀阻,治疗当以泻壅除湿,宜化痰浊为法,泻壅当以苦味为主,苦酸制甜,酸能收敛,酸能解脂,苦酸相配,泻热毒敛气阴,泻壅涤痰化浊,方中君药黄连味苦,清热燥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有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山楂、乌梅味酸,消积化痰,行气化淤《本草纲目》记载山楂“酸甘微温,消食积以达化痰除脂之功,乌梅有降脂减肥之功”黄芪、白术、茯苓、山药、厚朴、泽泻相配益气健脾,淡渗利湿,辅助君药共达泻壅除湿,宣化痰浊之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表明“苦酸化浊汤”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血脂,减轻体重,对2型糖尿病前期(IGT)肥胖有较好的减肥、控制血糖的作用。其能减缓2型糖尿病前期(IGT)发展成2型糖尿病,对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洋,傅华.肥胖的重新定义和处理[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1,04.
[2]胡仁明.内分泌代谢病临床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43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新药(中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临床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J].中国中医药学报,1990,5(1):76-77.
[4]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子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