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餐盒制造用的自动传输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送纸通道、一道成型模块和二道成型模块,所述送纸通道、一道成型模块、二道成型模块依次连接连接设置,所述送纸通道、一道成型模块、二道成型模块内均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均匀外部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送纸通道远离一道成型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纳预置纸张的容纳腔,所述一道成型模块内设置有一道模具,所述一道模具用于将纸盒按压成型,所述二道成型模块内设置有二道模具,所述二道模具采用高周波对纸盒进行二次热压,所述二道成型模块内还设置有用于拉动纸盒的机械手和用于将纸盒推向储盒箱的驱动件。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餐盒制造用的自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纸通道(11)、一道成型模块(12)和二道成型模块(13),所述送纸通道(11)、一道成型模块(12)、二道成型模块(13)依次连接连接设置,所述送纸通道(11)、一道成型模块(12)、二道成型模块(13)内均设置有感应器(2),所述感应器(2)均匀外部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送纸通道(11)远离一道成型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纳预置纸张的容纳腔(111),所述一道成型模块(12)内设置有一道模具(121),所述一道模具(121)用于将纸盒按压成型,所述二道成型模块(13)内设置有二道模具(131),所述二道模具(131)采用高周波对纸盒进行二次热压,所述二道成型模块(13)内还设置有用于拉动纸盒的机械手(3)和用于将纸盒推向储盒箱的驱动件(4)。
设计方案
1.一种餐盒制造用的自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纸通道(11)、一道成型模块(12)和二道成型模块(13),所述送纸通道(11)、一道成型模块(12)、二道成型模块(13)依次连接连接设置,所述送纸通道(11)、一道成型模块(12)、二道成型模块(13)内均设置有感应器(2),所述感应器(2)均匀外部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送纸通道(11)远离一道成型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纳预置纸张的容纳腔(111),所述一道成型模块(12)内设置有一道模具(121),所述一道模具(121)用于将纸盒按压成型,所述二道成型模块(13)内设置有二道模具(131),所述二道模具(131)采用高周波对纸盒进行二次热压,所述二道成型模块(13)内还设置有用于拉动纸盒的机械手(3)和用于将纸盒推向储盒箱的驱动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盒制造用的自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1)相对两侧面设置有用于整平若干纸盒的挡板(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餐盒制造用的自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纸通道(11)由至少两根四边形的柱体(6)构成,所述柱体(6)与挡板(5)对应设置,所述柱体(6)侧面与挡板(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餐盒制造用的自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道模具(121)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一道模具(121)上下往复运动的第一气缸(122),所述二道模具(131)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二道模具(131)上下往复运动的第二气缸(132),所述驱动件(4)包括第三气缸(41)、橡胶按压块(42)和固定杆(43),所述固定杆(43)一端和第三气缸(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橡胶按压块(4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餐盒制造用的自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道成型模块(12)和二道成型模块(13)之间设置有滑移件(14),所述滑移件(14)包括滑移底座(141)和滑移块(142),所述滑移块(142)能够沿着滑移底座(141)的长度方向往复滑移,所述滑移块(142)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夹持纸盒的夹持部(143),当纸盒在一道成型模块(12)内完成初步成型过后,所述夹持部(143)夹住纸盒将其传输至第二成型模块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餐盒制造用的自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道模具(121)和二道模具(131)设于滑移件(14)内侧,所述一道模具(121)和二道模具(131)设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餐盒制造用的自动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是指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机械就是能帮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像筷子、扫帚以及镊子一类的物品都可以被称为机械,他们是简单机械,而复杂机械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通常把这些比较复杂的机械叫做机器,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来看,机构和机器并无区别,泛称为机械。
在一次性餐盒加工过程中,大多数餐盒的机器都需要两个以上的人工手动对机器进行操作,工人的工作时间有限,并且人工生产效率较为低下,导致生产成本过高,导致企业失去竞争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盒制造用的自动传输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流水线过程中的全自动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餐盒制造用的自动传输装置,包括送纸通道、一道成型模块和二道成型模块,所述送纸通道、一道成型模块、二道成型模块依次连接连接设置,所述送纸通道、一道成型模块、二道成型模块内均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均匀外部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送纸通道远离一道成型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纳预置纸张的容纳腔,所述一道成型模块内设置有一道模具,所述一道模具用于将纸盒按压成型,所述二道成型模块内设置有二道模具,所述二道模具采用高周波对纸盒进行二次热压,所述二道成型模块内还设置有用于拉动纸盒的机械手和用于将纸盒推向储盒箱的驱动件。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相对两侧面设置有用于整平若干纸盒的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送纸通道由至少两根四边形的柱体构成,所述柱体与挡板对应设置,所述柱体侧面与挡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一道模具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一道模具上下往复运动的第一气缸,所述二道模具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二道模具上下往复运动的第二气缸,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三气缸、橡胶按压块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和第三气缸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橡胶按压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一道成型模块和二道成型模块之间设置有滑移件,所述滑移件包括滑移底座和滑移块,所述滑移块能够沿着滑移底座的长度方向往复滑移,所述滑移块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夹持纸盒的夹持部,当纸盒在一道成型模块内完成初步成型过后,所述夹持部夹住纸盒将其传输至第二成型模块内。
进一步的,所述一道模具和二道模具设于滑移件内侧,所述一道模具和二道模具设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若干未加工纸盒呈纸片状依次叠在一起放置于容纳腔内部,纸盒通过送纸通道传输至一道成型模块内,一道成型模块内的一道模具对纸盒进行初次按压成型(此时纸片状的纸盒已经形成立体纸盒状),初次按压过后纸盒被传输至二道成型模块内,二道模具对纸盒内部中空部位进行热压处理(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粘胶的方式进行粘合,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高周波进行热压处理,在热压过程中,高周波会将纸盒上的淋膜融化,将需要粘合的两张纸片粘合起到固定作用,全程不需要使用粘胶,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更加环保),热压成型之后机械手会拖动纸盒,将纸盒拖移至储盒箱的水平上方,驱动件向下推移,使纸盒和机械手分离,纸盒最终落入储盒箱内,在本实施例中,送纸通道、一道成型模块、二道成型模块内均设置有感应器,各个部位上的感应器均与外部控制器连接,操作人员只需要在控制器上操作便可以控制纸盒生产的流水线,如此便优于现有技术,在纸盒成型过程中,实现流水线的全自动生产,节约了时间和人工劳动成本。
2、纸盒叠成一排,但是纸盒外侧若是没有物质对纸盒进行限位的话,若干纸盒容纳歪折,若是纸盒不能处于平整状态的话,纸盒难以进入送纸通道内,因此便会造成卡纸状态,导致机器不能正常的工作,因此在容纳腔的侧壁上设置用于整平纸盒的挡板,挡板能够防止纸盒弯折,使机器能够正常的运作。
3、送纸通道由两根四边形柱体构成,设置两根柱体而不是一个平面的原因在于一者可以减少纸盒和送纸通道之间的摩擦力,二者在实现相同效果的同时可以减少机器的制造原料,节约生产成本。
4、一道模具分为上模具和下模具,当纸盒穿过送纸通道之后到达下模具处,第一气缸驱动上模具向下移动,上模具和下模具贴合将纸片状的纸盒按压成立体形状,二道模具同理,纸盒在移出二道成型模块之后,机械手将纸盒拉至储盒箱的水平上方,第三气缸驱动固定杆向下移动,从而驱动橡胶按压块向下移动时机械手和纸盒分离,由于橡胶按压块的质地较软,当橡胶按压块与纸盒接触时,不会刮伤纸盒。
5、纸盒在一道成型模块中进行初次按压成型之后,夹持部将纸盒夹住,滑移块在滑移底座上移动,将纸盒从一道成型模块内拖出传输到二道成型模块内进行二次加工,通过滑移底座的设置,使滑移块能够更好的滑移,通过滑移块的设置,能够带动夹持部进行滑移,通过夹持部的设置,能够更好的夹紧纸盒。
6、滑移底座呈长条状设置,夹持部沿着滑移底座的长度方向滑移,则纸盒随着夹持部的滑移方向滑移,若是一道模具和二道模具没有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则会导致按压出的纸盒造成位置偏差,降低成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餐盒制造用的自动传输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餐盒制造用的自动传输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送纸通道;111、容纳腔;12、一道成型模块;121、一道模具;122、第一气缸;13、二道成型模块;131、二道模具;132、第二气缸;14、滑移件;141、滑移底座;142、滑移块;143、夹持部;2、感应器;3、机械手;4、驱动件;41、第三气缸;42、橡胶按压块;43、固定杆;5、挡板;6、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至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餐盒制造用的自动传输装置,包括送纸通道11、一道成型模块12和二道成型模块13,所述送纸通道11、一道成型模块12、二道成型模块13依次连接连接设置,所述送纸通道11、一道成型模块12、二道成型模块13内均设置有感应器2,所述感应器2均匀外部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送纸通道11远离一道成型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纳预置纸张的容纳腔111,所述一道成型模块12内设置有一道模具121,所述一道模具121用于将纸盒按压成型,所述二道成型模块13内设置有二道模具131,所述二道模具131采用高周波对纸盒进行二次热压,所述二道成型模块13内还设置有用于拉动纸盒的机械手3和用于将纸盒推向储盒箱的驱动件4。
若干未加工纸盒呈纸片状依次叠在一起放置于容纳腔111内部,纸盒通过送纸通道11传输至一道成型模块12内,一道成型模块12内的一道模具121对纸盒进行初次按压成型(此时纸片状的纸盒已经形成立体纸盒状),初次按压过后纸盒被传输至二道成型模块13内,二道模具131对纸盒内部中空部位进行热压处理(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粘胶的方式进行粘合,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高周波进行热压处理,在热压过程中,高周波会将纸盒上的淋膜融化,将需要粘合的两张纸片粘合起到固定作用,全程不需要使用粘胶,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更加环保),热压成型之后机械手3会拖动纸盒,将纸盒拖移至储盒箱的水平上方,驱动件4向下推移,使纸盒和机械手3分离,纸盒最终落入储盒箱内,在本实施例中,送纸通道11、一道成型模块12、二道成型模块13内均设置有感应器2,各个部位上的感应器2均与外部控制器连接,操作人员只需要在控制器上操作便可以控制纸盒生产的流水线,如此便优于现有技术,在纸盒成型过程中,实现流水线的全自动生产,节约了时间和人工劳动成本。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容纳腔111相对两侧面设置有用于整平若干纸盒的挡板5。
纸盒叠成一排,但是纸盒外侧若是没有物质对纸盒进行限位的话,若干纸盒容纳歪折,若是纸盒不能处于平整状态的话,纸盒难以进入送纸通道11内,因此便会造成卡纸状态,导致机器不能正常的工作,因此在容纳腔111的侧壁上设置用于整平纸盒的挡板5,挡板5能够防止纸盒弯折,使机器能够正常的运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送纸通道11由至少两根四边形的柱体6构成,所述柱体6与挡板5对应设置,所述柱体6侧面与挡板5固定连接。
送纸通道11由两根四边形柱体6构成,设置两根柱体6而不是一个平面的原因在于一者可以减少纸盒和送纸通道11之间的摩擦力,二者在实现相同效果的同时可以减少机器的制造原料,节约生产成本。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道模具121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一道模具121上下往复运动的第一气缸122,所述二道模具131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二道模具131上下往复运动的第二气缸132,所述驱动件4包括第三气缸41、橡胶按压块42和固定杆43,所述固定杆43一端和第三气缸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橡胶按压块42固定连接。
一道模具121分为上模具和下模具,当纸盒穿过送纸通道11之后到达下模具处,第一气缸122驱动上模具向下移动,上模具和下模具贴合将纸片状的纸盒按压成立体形状,二道模具131同理,纸盒在移出二道成型模块13之后,机械手3将纸盒拉至储盒箱的水平上方,第三气缸41驱动固定杆43向下移动,从而驱动橡胶按压块42向下移动时机械手3和纸盒分离,由于橡胶按压块42的质地较软,当橡胶按压块42与纸盒接触时,不会刮伤纸盒。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道成型模块12和二道成型模块13之间设置有滑移件14,所述滑移件14包括滑移底座141和滑移块142,所述滑移块142能够沿着滑移底座141的长度方向往复滑移,所述滑移块142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夹持纸盒的夹持部143,当纸盒在一道成型模块12内完成初步成型过后,所述夹持部143夹住纸盒将其传输至第二成型模块内。
纸盒在一道成型模块12中进行初次按压成型之后,夹持部143将纸盒夹住,滑移块142在滑移底座141上移动,将纸盒从一道成型模块12内拖出传输到二道成型模块13内进行二次加工,通过滑移底座141的设置,使滑移块142能够更好的滑移,通过滑移块142的设置,能够带动夹持部143进行滑移,通过夹持部143的设置,能够更好的夹紧纸盒。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道模具121和二道模具131设于滑移件14内侧,所述一道模具121和二道模具131设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滑移底座141呈长条状设置,夹持部143沿着滑移底座141的长度方向滑移,则纸盒随着夹持部143的滑移方向滑移,若是一道模具121和二道模具131没有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则会导致按压出的纸盒造成位置偏差,降低成型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5484.0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794684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B31B50/06
专利分类号:B31B50/06;B31B50/59;A47G19/03
范畴分类:24J;
申请人:温州邦辰机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温州邦辰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南滨街道林洋八达路47号
发明人:陈纯
第一发明人:陈纯
当前权利人:温州邦辰机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高志军
代理机构:11616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感应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