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林坤,高知玲,杨冠华,邓林,任涛,陈勇[1](2021)在《基于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LC)自发性破裂出血的CT影像特征,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20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PLC自发破裂的81例患者纳入病例组,选取同期肿瘤位于肝脏外周而未发生破裂的年龄、性别和巴塞罗那肿瘤分期匹配的8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基础疾病、实验室检验指标以及瘤体位置、分布、大小、形态等CT影像特征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共纳入81例患者,其中男性72例,女性9例,年龄(53.69±10.34)岁;对照组纳入81例患者,男性64例,女性17例,年龄(54.78±9.04)岁。瘤体CT影像特征中肝硬化、瘤体贴近膈肌、跨叶分布、伴有门静脉阻塞、肿瘤最大径>10 cm、侵犯肝包膜(弓弦比>1)、肿瘤外凸≥25%与PLC自发破裂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肝硬化(OR=2.796,95%CI:1.721~10.834)、伴门静脉阻塞(OR=3.586,95%CI:1.272~10.107)及肿瘤外凸≥25%(OR=2.831,95%CI:1.668~22.210)可作为PLC自发性破裂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肿瘤外凸≥25%、肝硬化、伴门静脉栓塞与PLC自发性破裂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PLC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
赵亮[2](2021)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一期切除与TACE后二期切除的疗效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一期切除与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二期切除的疗效进行评估,探究其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20年12月因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治疗的6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急诊肝癌切除组和TACE后行二期切除组,其中急诊肝癌切除组36例,介入治疗TACE后行二期切除组24例。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止血效果、再次破裂出血情况、肿瘤复发率、术后生存率、住院30d死亡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两组病人的生存曲线。【结果】所有病人均止血成功,两组病人术后并发腹腔出血、急性肝衰竭、胸腔积液、腹水、胆漏、腹腔感染等情况概率均较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住院30d死亡率及5年内肿瘤复发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人的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人的4年和5年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急诊一期切除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TACE后联合二期切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住院时间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肝癌一期切除与TACE后联合二期切除相比,可以明显节省病人的住院费用,且能改善病人的远期生存情况。急诊肝癌一期切除与TACE后联合二期切除的止血效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5年内肿瘤复发情况及住院死亡率相当。
张炎[3](2021)在《肝癌自发性破裂的相关基因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背景与目的目前主要观点认为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生发展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双重作用的结局。其发展过程也是一种多因素协同作用和多步骤的过程,在众多环境因素中如,HBV(Hepatitis B virus)感染、HCV(Hepatitis C virus)感染、含有黄曲霉素B1食物污染、水污染和酗酒等都是明显提高HCC发病率的重要因素。从遗传因素方面来说,肝癌是一种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疾病。一些病因如HBV/HCV感染、黄曲霉素B1食物污染和酒精等损害了正常肝细胞基因组,使其形成一种不可逆的损伤,从而引起抑癌基因失活或者原癌基因的活化,导致正常肝脏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的规律发生异常改变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Ruptured HCC,RHCC)是肝脏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引起的另一种最严重且致命的症状之一。若不能对该并发症进行正确及时地治疗,患者在发生破裂出血的一个月内病死率可高达25%以上。仅控制肝脏肿瘤的破裂出血并不是对肝癌患者治疗的最终目的,临床上的最终治疗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发展,对肿瘤系统生物学的研究也渐渐地发展起来。在肿瘤系统生物学理论的指导下将基因表达与翻译,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表达和相互作用,后期各种产物的代谢途径等有关信息进行充分整合,为肿瘤疾病提供了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生命组学数据,进一步理解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本研究中,从RHCC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到肝癌破裂患者的遗传易感性和基因表达谱的多层次研究,以提高对RHCC的全面认识,为未来对于RHCC的早期预防、RHCC高危人群的筛查诊断和RHCC治疗方案的设计以及发生肝癌破裂出血的患者预后生存改善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2材料与方法2.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来源于2002年至2020年期间就诊于我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1543例患者,其中出现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患者186例,定义为破裂组(RHCC)。未出现原发性肝癌破裂的患者1357例,定义为非破裂组(Non-ruptured HCC,NHCC)。2.2研究方法2.2.1临床资料研究临床病例资料中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病理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肝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Platelets,PLT)、肌酐(Creatinine,Cre)、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白蛋白(Albumin,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d ratio,INR)、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丙肝抗体(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HCVAb)、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单发和多发等。再通过临床病例资料中的病案首页所记录的联系方式联系患者及其亲属以获取随访信息。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肝癌自发性破裂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2.2.2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主要步骤如下: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肝脏肿瘤组织DNA,质检合格后,建立DNA文库,进行文库质检后采用二代测序平台进行上机测序。采用标准化流程比对分析数据,最终筛选出与肝癌自发性破裂相关的高频突变基因和突变类型。2.2.3转录组学测序转录组(Transcriptome)测序主要步骤如下:采用RNA提取试剂盒提取肝脏肿瘤组织以及癌旁正常肝脏组织的RNA,并进行质检后,用分光光度计(OD260/280≥1.9)检测RNA浓度和纯度。将m RNA片段化处理后反转录成双链c DNA后扩增构建测序文库。对构建好的文库进行PCR扩增,产生DNA簇,将DNA扩增子线性化成为单链,完成DNA成簇(Cluster)扩增,经过高通量测序得到fastq数据后进行转录组数据分析。2.2.4统计学方法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Wilcoxon秩和检验。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以确定导致肝癌自发性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了比较两组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的差异,采用Log-rank方法,并通过Graph Pad Prism 8.2.1软件绘制Kaplan-Meier曲线,生存分析使用Cox回归模型。双侧检验显着性水平为P值小于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3.1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3.1.1临床指标的单因素分析RHCC患者中,其血浆ALB及HGB值均明显低于NHCC患者,而WBC、PLT、TBIL、AST、ALT、PT及INR值均明显高于NHCC患者。3.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因素主要有性别、高血压、肿瘤最大直径、WBC、ALB。3.1.3生存分析和多因素Cox分析RHCC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1年、2年、3年OS分别为75.7%、54.2%、35.6%。NHCC组患者1年、2年、3年OS分别为:85.3%、76.5%、67.6%。两组患者O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HCC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1年、2年、3年RFS分别为:70.7%、47.6%、23.8%。NHCC组患者1年、2年、3年RFS分别为:74.5%、57.1%、42.7%。两组患者RF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破裂、PLT、ALB、AST的P值均小于0.05,不同因素的肝癌病例之间生存风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2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结果通过对123例RHCC组样本和1052例NHCC组对照样本的(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确认了1个与肝癌自发性破裂显着性关联的易感位点/基因(17q25.3/TBC1D16)。TBC1D16主要体现在可能参与膜蛋白的转运和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IC)吞噬入巨噬细胞胞浆中进行降解的过程中,导致巨噬细胞与IC结合效率进一步受损。引起IC在小血管壁的沉积,机体通过局部炎症反应而使血管受损使肿瘤发生自发性破裂出血。通过应用大样本量的MHC深度测序数据库作为Reference Pannel对GWAS数据进行Imputation分析,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遗传变异可能与肝癌自发性破裂有关。3.3转录组学测序结果通过对15例肝癌自发性破裂和18例非破裂肝癌对照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差异基因富集于肿瘤代谢与免疫调控等生物学过程或通路,且基因组学中易感基因TBC1D16表达谱的上调可能与巨噬细胞功能受损有关。4结论(1)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发现,RHCC组患者的ALB、HGB水平明显低于NHCC组。RHCC组患者的WBC、PLT、TBIL、AST、ALT、PT、INR水平明显高于NHCC组。(2)影响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因素主要有性别、高血压、肿瘤最大直径、WBC、ALB。(3)破裂、PLT、ALB、AST是影响肝癌患者生存风险的重要因素。(4)TBC1D16(17q25.3)系肝癌破裂易感基因,该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巨噬细胞与IC结合效率进一步受损,与肝脏肿瘤自发性破裂的发生有关。(5)发现HLA遗传变异可能与肝癌自发性破裂有关。(6)转录组测序结果提示易感基因TBC1D16表达谱上调。其可能与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受损有关。
张斌[4](2020)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肝切除与延期肝切除对比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比较急诊肝切除与延期肝切除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根据PICOS原则制定文献检索策略及纳入排除标准,并使用计算机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及百度学术数据库中检索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中比较急诊肝切除(emergency hepatectomy,EH)与延期肝切除(staged hepatectomy,SH)两种治疗方式的文献,同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两位研究者独立提取纳入文献中的相关数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如两者意见有分歧,则通过讨论或第三方协调解决。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及二分类变量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作为效应指标,计算它们的合并值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异质性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异质性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过文献筛选后15篇回顾性队列研究最终被纳入分析,NOS评分均大于5分。共712个患者,EH组354个患者,SH组358个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EH组相比,SH组的术中出血量(MD=426.78,95%CI=340.57-513.00,P<0.00001),术中输血量(MD=796.69,95%CI=688.27-905.12,P<0.00001)更少,围手术期并发症(OR=2.17,95%CI=1.17-4.03,P=0.01)和围手术期死亡率(OR=5.85,95%CI=2.32-14.74,P=0.0002)更低。此外,SH组的1年生存率(OR=0.58,95%CI=0.41-0.80,P=0.001)和3年生存率(OR=0.63,95%CI=0.42-0.93,P=0.02)明显更高。两组间手术时间和腹膜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MD=-4.02,95%CI=-12.14-4.09,P=0.33,腹膜转移率:OR=1.08,95%CI=0.58-2.03,P=0.81)。EH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SH组(MD=-4.32,95%CI=-6.11--2.54,P<0.00001)。结论:1.延期肝切除治疗肝癌破裂出血安全性优于急诊肝切除,延期肝切除术中出血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死亡率低。2.延期肝切除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疗效优于急诊肝切除,延期肝切除的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更高。3.但受纳入研究数量、样本量等因素限制,上述结论仍需要样本量更大、质量更高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验证。
蒋锦敦[5](2019)在《早期与延期手术对可切除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术后预后生存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分析早期手术与延期手术对可切除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术后预后生存、术后复发及腹腔转移的影响,以期在临床上为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选择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总结2012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52例HCC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发病至手术的间隔时间,将发病1周内(≤7天)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早期手术组,将发病1周后(>7天)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延期手术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情况,比较影响两组患者术后预后生存、术后复发及腹腔转移的各因素差异。结果:早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继续出血量、住院总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与延期手术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及腹腔转移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早期手术组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总体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延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机(HR=0.393,P=0.018)、HBV-DNA高载量表达(HR=2.376,P=0.038)、肿瘤最大直径(HR=1.014,P=0.001)是影响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术后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早期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存预后优于延期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时机、HBV-DNA高载量表达和肿瘤最大直径是影响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术后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丘[6](2019)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破裂出血的临床管理及其预后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破裂出血是一种较常见的晚期并发症,以往常常采用急症肝切除术治疗。近几年,经保守治疗或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止血后行延期肝切除术的二步法治疗方案开始被提出和应用。然而,在两者均可被采用的情况下,哪种方案能获得更好的预后效果还需要进行研究。方法: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肝癌研究中心收治的50例HCC破裂患者分别接受了保守止血后肝切除、TAE止血后肝切除或急症肝切除,并以此分为二步法组和急诊肝切除组。我们将回顾性地比较患者的短期生存结果、长期生存期(OS)和无瘤生存期(DFS)。并使用Cox回归模型确定术后生存和肿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在本研究中急诊肝切除组的输血需求(p<0.001)、主要并发症(p<0.001)、住院时间(p=0.001)及住院死亡(p=0.029)等短期生存结果明显不如二步法组。二步法组HCC破裂患者的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7%,47.3%和26.3%;然而,急诊肝切除组的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7.5%,23.4%和23.4%(p=0.038)。但是,急症切除组与二步法组的无瘤生存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233)。HCC破裂患者的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均表明AFP>400μg/L、显微血管浸润是术后生存(HR=4.071,p=0.001;HR=6.352,p<0.001)和无瘤生存(HR=2.634,p=0.009;HR=7.460,p<0.001)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在肝功能Child-Pugh C级以下、没有严重基础疾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且能耐受手术打击的情况下,急症肝切除术和二步法治疗方案均可被采用,但二步法治疗方案可获得更好的短期生存和长期生存结果。此外,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AFP>400μg/L和显微血管侵犯是术后生存和肿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吴晶晶[7](2019)在《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治疗和预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的方法,证实在肝癌破裂出血的病人中,肝切除相比较于非手术治疗是否可以获得更好的预后。方法:我中心共有216患肝癌破裂病人被纳入研究。其中,130例病人接受了手术治疗(急诊或者延期手术),86例病人接受了非手术治疗。倾向得分匹配被用于校正两组病人的基线特征差异。并进行影响长期生存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危险因素模型分析。结果:PSM分析前,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的病人的中位生存期(MST)分别为13.7(IQR 7.2–35.4)月、2.5(0.5–7.4)月。单因素(HR 3.756,95%CI 2.766-5.101;P<0.001)和多因素(HR 3.141,95%CI 2.198-4.488;P<0.001)生存分析都证实,非手术治疗方式预示着较差的总体生存。PSM后,每组分别有35例病人,两组基线特征均衡性好。手术组病例(15.0月)的中位总体生存期优于非手术组病例(3.2月)(HR 3.029,95%CI 1.745-5.258;P<0.00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非手术治疗是致使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HR 2.792,95%CI 1.581 to 4.930;P<0.001)。结论:对于肝癌破裂的病人,采用包含肝切除的治疗方式比单纯非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更多的生存获益。目的 肝切除术已被应用于肝癌破裂病人的治疗。然而,对其治疗选择目前仍有争议:是在破裂当选择行一期急诊肝切除,亦或是先进行初步止血,待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以后再进行或早或晚的延期性手术切除。本研究拟通过我中心已有的病例来研究肝癌破裂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 研究期间,于我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10年期间的肝癌破裂病例被纳入分析。病人被进一步细分为急诊肝切除(Em PH)组,早期延期肝切除组(SEPH)和晚期延期肝切除组(SDPH)。比较不同组的无复发生存率(RFS)、OS、腹膜腔种植率以及术后死亡率等指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寻找影响腹膜腔种植的危险因素。结果 130例接受肝切除的病例被划分为Em PH(破裂当时手术,n=30)组,SEPH(破裂后8天内手术,n=67)组和SDPH(破裂后超过8天手术,n=33)组。SEPH和SDPH组合称为延期肝切除(SPH)组。肝切除术后30天死亡率、OS和RFS在Em PH组和SPH组相似。相比于SDPH组,SEPH组的病人具有更好的OS和RFS。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DPH是术后腹膜腔种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选择在肝癌破裂后8天以内行包含Em PH和SEPH的早期肝切除术,可以获得比SDPH更低的腹膜腔种植率以及更优的长期生存(尤其是RFS)。目的 肝细胞癌发生自发破裂后是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的,对于其治疗,肝部分切除术被认为可以提供更好的长期生存。不过肝癌破裂病人肝切除术后暂无有效的预后评分系统。本文旨在寻找影响病人术后生存的因素,建立新的术后预后分期系统。方法 从2005年1月到2015年5月纳入了129例接受肝部分切除术的病人。收集和分析病人的术前临床指标。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被用于创建新的预后评分系统。通过计算一致性指数,赤池信息量准则(AIC),相对似然值,对数似然比等指标来评估预后模型的同质性和鉴别能力。结果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有三个指标被纳入新的肿瘤相关因素(TAA)评分系统,分别是:肿瘤体积、术前甲胎蛋白水平、碱性磷酸酶水平。TAA评分系统分为低度风险组(得分0–5分)、中度风险组(得分6-9分)、高度风险组(得分10-13分)三组,三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88.1%,43.2%,and 30.2%。TAA评分系统比传统的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评分系统、意大利肝癌计划(CLIP)预后系统等具有更好的同质性和鉴别能力(一致性指数,0.693 vs.0.627&0.634;AIC,794.79 vs.817.23&820.16;相对似然值,均<0.001;对数似然比,45.21 vs.22.77&21.84)。在预测无瘤生存期(DFS)方面,结果与之类似。结论 在预测肝癌破裂术后OS和DFS方面,新的预后评分系统是一个新的简单有效的预后模型。
赵兰花,刘金容,邹丽平,胥利,江霞[8](2019)在《手术时机选择对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手术时机选择对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43例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基线资料,根据自发破裂出血至接受手术治疗时间分为早期组(≤2周,n=19)与延期组(> 2周,n=24),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生存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平均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早期组大网膜受侵发生率0. 00%明显低于延期组20. 83%(P <0. 05);术后随访12~76个月,两组患者存活率、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早期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9. 73±2. 31)个月明显高于延期组(3. 08±0. 94)个月(P <0. 05);两组患者肝内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肝癌自发破裂出血发生后2周内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值得临床重视。
高伟,李涛,赵威,王德胜[9](2016)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危险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预后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索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方法 :选取2003年3月—2013年3月59例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患者(病例组),其中19例仅行急诊肝动脉栓塞术,23例行二期行肝切除术;选取同期未发生破裂的4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7 cm(HR 7.38,95%CI:1.9128.58,P<0.05)、肿瘤位于Ⅱ、Ⅲ、ⅣbⅥ段(HR 5.03,95%CI:2.70-6.37,P<0.05)以及肝功能差(HR 6.04,95%CI:2.8312.88,P<0.05)是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肝动脉栓塞术组止血成功率为92.8%,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1、3年总体生存率为43%、0%。二期肝切除术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6个月,1、3年总体生存率为80%、19%。结论:肿瘤>7 cm、Ⅱ、Ⅲ、ⅣbⅥ段及肝功能差是影响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的重要危险因素。急诊肝动脉栓塞术止血成功率高,但二期肝切除术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较长;对于合适的病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者应行二期肝切除术。
谢锋伟,黄瑾瑜,陈娟[10](2016)在《急诊肝切除术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比较急诊肝切除、肝动脉插管栓塞(TAE)及两者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105例,并根据患者情况及出血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四组。分别为急诊TAE后择期部分肝切除组(A组)、急诊TAE治疗组(B组)、急诊肝切除治疗组(C组)和保守治疗组(D组),通过比较A、B、C、D四组的止血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和1、3年生存率来比较哪种治疗方式更有利于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治疗。结果相对于D组,A、B、C三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D组的45%(P<0.05)。三组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0%、7.4%和13.0%,明显低于D组55.0%(P<0.01)。A组1年生存率为77.1%,3年生存率为54.3%,明显高于B组的48.1%、33.3%和C组的43.4%、34.8%(P<0.05)。D组没有生存超过1年的患者,与A、B、C三组相比,生存质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无论是TAE还是急诊肝部分切除术,都是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的有效安全方法。对于可切除病例,选择在TAE后择期进行切除手术时治疗效果更好,可作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二、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2)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一期切除与TACE后二期切除的疗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诊疗策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
第二章: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材料 |
2.1.2.1 收集的病人病史资料内容如下 |
2.1.2.2 病人出院后的随访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情况 |
2.2.2 处理方法 |
2.2.3 并发症原因、观察指标及方法 |
2.2.3.1 短期并发症原因及观察指标效果比较 |
2.2.3.2 两组病人手术前后检验指标的比较 |
2.2.3.3 两组手术病人住院情况的比较 |
2.2.3.4 长期效果比较 |
2.2.4 统计学方法 |
2.3 结果 |
2.3.1 病人基本情况统计结果 |
2.3.2 两组手术后短期并发症的比较 |
2.3.3 手术住院情况的比较 |
2.3.4 手术治疗后随访结果及生存情况比较 |
2.4 结果讨论 |
第三章:结论 |
3.1 讨论 |
3.2 研究结论 |
3.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3.4 应用前景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汉缩略语对照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肝癌自发性破裂的相关基因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肝癌自发性破裂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和生存分析 |
1.引言 |
2.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入选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总生存时间和无瘤生存时间标准定义 |
2.2 资料收集 |
2.3 随访质量控制 |
2.4 诊断分类标准 |
2.5 信息的录入及整理 |
2.6 统计学分析 |
3.结果 |
3.1 破裂组与非破裂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 |
3.2 两组患者肿瘤病理情况的差异性分析 |
3.3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的结果分析 |
3.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5 生存分析和多因素Cox分析 |
4.讨论 |
5.结论 |
第二部分 基因组学对肝癌自发性破裂中差异基因的研究 |
1.引言 |
2.材料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试剂 |
2.2.1 DNA提取试剂 |
2.2.2 电泳试剂 |
2.2.3 全基因组基因分型用试剂 |
2.2.4 Sequenom基因分型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3.1 DNA提取器材 |
2.3.2 电泳仪器 |
2.3.3 DNA标准化仪器 |
2.3.4 全基因组基因分型仪器 |
2.3.5 Sequenom基因分型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GWAS分析 |
2.4.2 Illumina NOVA6000 测序 |
2.5 遗传学数据分析 |
2.5.1 数据质量控制 |
2.5.2 数据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肝癌自发性破裂的全基因组SNPs分型关联分析 |
3.2 验证阶段分型数据的统计分析 |
3.3 合并68个SNPs的 GWAS和验证阶段分型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
3.4 Imputation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肝癌自发性破裂的易感区域17q25.3 |
4.2 HLA与肝癌自发性破裂 |
5.结论 |
第三部分 基于转录组学技术对肝癌自发性破裂表达谱的分析 |
1.引言 |
2.材料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RNA-seq检测试剂 |
2.3 RNA-seq仪器 |
2.4 采集新鲜组织标本 |
2.5 RNA提取 |
2.6 RNA质检 |
2.7 RNA文库构建 |
2.7.1 mRNA分离与片段化 |
2.7.2 双链cDNA合成 |
2.7.3 双链cDNA纯化 |
2.7.4 末端dA-Tailing |
2.7.5 接头连接 |
2.7.6 连接产物纯化和片段大小分选 |
2.7.7 文库扩增 |
2.7.8 文库纯化及筛选 |
2.8 转录组数据分析 |
2.8.1 数据质控 |
2.8.2 序列比对到参考基因组 |
2.8.3 基因表达水平定量 |
2.8.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8.5 生物学途径富集分析 |
2.8.6 通路分析 |
3.结果 |
3.1 转录组测序对象的临床特征及统计结果 |
3.2 转录组测序结果定量分析 |
3.3 转录组测序结果差异分析 |
3.4 易感基因TBC1D16 在转录组数据中的表达情况 |
3.5 差异基因的富集分析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巨噬细胞功能的转变及调节 |
参考文献 |
(4)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肝切除与延期肝切除对比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治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早期与延期手术对可切除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术后预后生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2.1.一般资料 |
2.2.治疗方法 |
2.3.观察指标 |
2.4.随访 |
2.5.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3.1.患者基料资料 |
3.2.术后复发、腹腔转移及预后生存状况 |
3.3.影响预后生存的单因素分析 |
3.4.影响预后生存的多因素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原发性肝细胞癌破裂出血的临床管理及其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原发性肝细胞癌 |
1.1.1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概况 |
1.1.2 原发性肝癌的组织分类 |
1.1.3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致病因素 |
1.1.4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表现 |
1.1.5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 |
1.2 原发性肝细胞癌破裂出血 |
1.2.1 原发性肝细胞癌破裂出血概况 |
1.2.2 原发性肝细胞癌破裂出血的发生机制 |
1.2.3 原发性肝细胞癌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 |
1.2.4 原发性肝细胞癌破裂出血的诊断方法 |
1.2.5 原发性肝细胞癌破裂出血的治疗手段 |
1.3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3.1 本研究的背景 |
1.3.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患者及数据 |
2.1.2 数据的来源及定义 |
2.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2 方法 |
2.2.1 肝癌破裂的紧急处理 |
2.2.2 TAE/TACE方法 |
2.2.3 手术切除方法 |
2.2.4 围手术期处理 |
2.2.5 随访及预后 |
2.2.6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临床资料 |
3.2 围手术期及短期生存结果 |
3.3 长期生存结果 |
3.4 术后生存的影响因子 |
3.5 我中心二步法治疗方案经典案例 |
第四章 讨论 |
4.1 HCC破裂患者的治疗分布及原因分析 |
4.2 如何提高HCC破裂出血的正确诊断 |
4.3 HCC破裂出血的管理策略 |
4.4 HCC破裂出血的术后并发症 |
4.5 其他辅助治疗 |
4.6 HCC破裂出血术后生存和肿瘤复发的危险因子 |
4.7 HCC破裂的TNM分期 |
4.8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治疗和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方式比较 |
1.1 摘要 |
1.2 Abstract |
1.3 引言 |
1.4 材料与方法 |
1.5 结果 |
1.6 讨论 |
2 肝癌破裂出血的最佳肝切除时间 |
2.1 摘要 |
2.2 Abstract |
2.3 引言 |
2.4 材料与方法 |
2.5 结果 |
2.6 讨论 |
3 肝癌破裂出血:一种新的术后预后评分系统 |
3.1 摘要 |
3.2 Abstract |
3.3 引言 |
3.4 材料与方法 |
3.5 结果 |
3.6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8)手术时机选择对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术后随访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病理 |
2.3 两组患者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比较 |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9)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危险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 |
2.2 生存时间 |
3 讨论 |
(10)急诊肝切除术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TAE: |
1.2.2 急诊肝切除术: |
1.2.3 保守治疗: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 林坤,高知玲,杨冠华,邓林,任涛,陈勇.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21(09)
- [2]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一期切除与TACE后二期切除的疗效评估[D]. 赵亮. 江汉大学, 2021(01)
- [3]肝癌自发性破裂的相关基因组学研究[D]. 张炎.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肝切除与延期肝切除对比的Meta分析[D]. 张斌.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0)
- [5]早期与延期手术对可切除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术后预后生存的影响[D]. 蒋锦敦.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6]原发性肝细胞癌破裂出血的临床管理及其预后研究[D]. 李丘. 厦门大学, 2019(12)
- [7]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治疗和预后研究[D]. 吴晶晶.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4)
- [8]手术时机选择对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分析[J]. 赵兰花,刘金容,邹丽平,胥利,江霞.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02)
- [9]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危险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预后分析[J]. 高伟,李涛,赵威,王德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6(07)
- [10]急诊肝切除术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临床疗效观察[J]. 谢锋伟,黄瑾瑜,陈娟. 哈尔滨医药,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