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型气调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型气调链,荔枝,商品化,联合气调包装
微型气调链论文文献综述
李兴友,范亚明,付祥钊[1](2006)在《采后荔枝微型气调链处理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采后果蔬商品化处理现状,研究荔枝微型气调链处理技术。结果表明,微型气调链处理可以提高果实贮藏品质。与纯冷藏方法相比,好果率提高30%~50%,货架期延长48~72h,降低了贮藏能耗,节电率16.9%以上。经济效益可观,节能效果明显,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科学》期刊2006年04期)
李兴友[2](2005)在《采后果蔬微型气调链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果蔬产量居世界首位。由于我国缺乏完善的贮藏保鲜技术和贮运设施,采后果蔬损失率高达25~30%。现有的贮藏保鲜方法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保鲜效果不佳或一次性投资过大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和推广。研究简便、有效,而且无副作用的保鲜方法,提高果蔬贮藏的质量并减少能耗及延长其货架期是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常用的几种保鲜技术中,自发气调保鲜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同时也存在成本高、材料可选择性小、空间利用率不高等不足。本文基于传统自发气调保鲜技术存在的不足,以果蔬自发气调保鲜原理和渗透性薄膜透气机理为基础,提出了一种以联合气调包装技术为核心的微型气调链贮藏保鲜新技术。根据采后果蔬商品化处理步骤,提出了微型气调链技术的实施流程和技术要点。准确的数学模型是有效气调控制的基础。本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出自发气调贮藏的数学模型,与传统的数学模型对比结果表明,传统数学模型忽略N2的渗透影响将造成较大的误差。联合气调包装技术是微型气调链的核心技术。针对果蔬保鲜包装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套果蔬包装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推导出联合气调包装数学模型,并运用VB6.0开发出配套的设计计算程序。最后以草莓、樱桃和荔枝为对象进行联合气调包装贮藏实验研究,并采用微型气调链技术对荔枝进行实地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微型气调链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采后果蔬呼吸强度并保持果实硬度,提高果实贮藏品质。与纯冷藏方法相比,好果率提高30~50%,货架期延长48~72h以上,同时还可以降低贮藏能耗,节电率至少在16.9%以上,节能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5-10-20)
微型气调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果蔬产量居世界首位。由于我国缺乏完善的贮藏保鲜技术和贮运设施,采后果蔬损失率高达25~30%。现有的贮藏保鲜方法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保鲜效果不佳或一次性投资过大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和推广。研究简便、有效,而且无副作用的保鲜方法,提高果蔬贮藏的质量并减少能耗及延长其货架期是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常用的几种保鲜技术中,自发气调保鲜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同时也存在成本高、材料可选择性小、空间利用率不高等不足。本文基于传统自发气调保鲜技术存在的不足,以果蔬自发气调保鲜原理和渗透性薄膜透气机理为基础,提出了一种以联合气调包装技术为核心的微型气调链贮藏保鲜新技术。根据采后果蔬商品化处理步骤,提出了微型气调链技术的实施流程和技术要点。准确的数学模型是有效气调控制的基础。本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出自发气调贮藏的数学模型,与传统的数学模型对比结果表明,传统数学模型忽略N2的渗透影响将造成较大的误差。联合气调包装技术是微型气调链的核心技术。针对果蔬保鲜包装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套果蔬包装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推导出联合气调包装数学模型,并运用VB6.0开发出配套的设计计算程序。最后以草莓、樱桃和荔枝为对象进行联合气调包装贮藏实验研究,并采用微型气调链技术对荔枝进行实地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微型气调链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采后果蔬呼吸强度并保持果实硬度,提高果实贮藏品质。与纯冷藏方法相比,好果率提高30~50%,货架期延长48~72h以上,同时还可以降低贮藏能耗,节电率至少在16.9%以上,节能效果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型气调链论文参考文献
[1].李兴友,范亚明,付祥钊.采后荔枝微型气调链处理技术[J].热带农业科学.2006
[2].李兴友.采后果蔬微型气调链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