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4032铝合金活塞在热模锻过程中的材料变形特性,建立了典型活塞热模锻工艺的热-塑耦合有限元模型,详细研究了坯料的不同变形区域在锻造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材料流动规律和应力、应变状态,进而分析了活塞锻件的预期力学性能和潜在锻造缺陷产生机理。模拟获得了锻造力曲线和锻件外形尺寸,通过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际锻件的关键几何参数,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模拟结果指出:材料变形由上模的冲孔和反挤压运动产生,材料变形区集中于上模冲孔面和台阶面附近,坯料在锻造过程中整体处于三向压应力状态;活塞内表面微小折叠、划伤、材料剥离等锻造缺陷和活塞裙填充不足、高度不均匀等工艺问题,主要是由模具的摩擦作用和材料流向的突变导致,实际生产过程应严格控制上模的表面精度和润滑效果,并应注意模具轴向棱边的圆滑设计。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张超,赵升吨,卢孟康,刘家骥,李坤,王永飞
关键词: 铝合金,活塞,热模锻,塑性变形,应力应变场
来源: 锻压技术 2019年1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数学,金属学及金属工艺,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
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2017YFD070020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M643627)
分类号: TG319;TB115
DOI: 10.13330/j.issn.1000-3940.2019.11.001
页码: 1-10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3269K
下载量: 122
相关论文文献
- [1].7050铝合金组织结构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20(02)
- [2].2A12铝合金的补焊次数探析[J]. 山西冶金 2020(01)
- [3].铝合金栏杆安装工艺的改进方法[J]. 福建建材 2020(03)
- [4].稀土在车用铝合金中的作用最新研究进展[J].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20(02)
- [5].中国的新型铝合金[J]. 轻合金加工技术 2020(05)
- [6].6061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现状及科研思路探讨[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20(07)
- [7].德国特里米特铝业公司研制成一种新的6082铝合金[J]. 轻合金加工技术 2020(06)
- [8].化学成分对8030铝合金杆性能的影响研究[J]. 新疆有色金属 2020(04)
- [9].超声振动对5356铝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J]. 科技风 2020(29)
- [10].用3D打印制备铝合金[J].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0(06)
- [11].电气自动化在铝合金行业中的应用[J]. 中国金属通报 2019(09)
- [12].萨帕铝业公司研制出新的汽车6×××铝合金[J]. 轻合金加工技术 2017(02)
- [13].可溶解于水的结构铝合金[J]. 轻合金加工技术 2017(02)
- [14].钒铝合金的生产方法综述[J]. 铁合金 2017(06)
- [15].计算机软件在铝合金生产中的应用[J]. 世界有色金属 2017(07)
- [16].装甲铝合金的进展[J]. 轻合金加工技术 2017(07)
- [17].改善6082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研究进展[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18].热处理和环境温度对2219铝合金断裂韧性的影响分析[J]. 铸造技术 2015(01)
- [19].民用铝合金框架件前景看好[J]. 中国金属通报 2015(04)
- [20].停放时间对6061铝合金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0(04)
- [21].热处理对电子产品用6013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 2020(20)
- [2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快速测定铝合金中多元素[J]. 工程与试验 2017(04)
- [23].7075铝合金动态试验及其本构关系研究[J]. 制造业自动化 2016(11)
- [24].美国研发喷射铝合金工艺 提升铝合金质量[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7(01)
- [25].0.2%钪对7050铝合金热处理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 2017(06)
- [26].淬火温度对6082铝合金泵体性能及焊缝质量的影响[J]. 世界有色金属 2017(05)
- [27].发动机铝合金缸盖加工断屑问题探讨[J].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7(06)
- [28].铝合金围护板推广应用浅谈[J]. 有色金属加工 2017(04)
- [29].金属元素与稀土复合添加对铝合金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轻合金加工技术 2017(07)
- [30].简析铝合金复合材料关键技术指标与生产工艺[J]. 科学技术创新 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