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松打死老虎后,人们会怎么说(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荣[1](2021)在《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阅读方法,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所以不仅要利用教材课本的内容来充实学生的知识库,还要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本文首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探索了课外阅读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通过探索找到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宽他们的知识领域,提升写作能力。
姚君丹[2](2021)在《“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让文本解读多元有界》文中指出文本是一种独立于作者与读者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多元有界地解读是对文本逻辑与意蕴的整体观照和细致关怀。通过大量阅读形成理性的文本观去打开稳定、开放的世界。在扩大、深化期待视野,形成能动、发展的读者观的基础上,尊重文本的召唤结构,以文体、语境、时代、价值观为界,在阅读教学中发现问题,深度分析,合理论证,最终达成对文本深度的、批判性的理解与解释。
何汶[3](2020)在《叙事学视野下小学语文古典名着改编文本的教学解读研究》文中认为古典名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是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但小学生理解原着文言文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对古典名着的改编就成了一条可行之路,古典名着改编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古典名着改编文的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学解读的问题,教学解读是否正确有效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本研究中,笔者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小学语文古典名着改编文的特征进行分析,在这一基础上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古典名着改编文的阅读目标和内容,研究其教学解读,以期发掘文本最大的教学价值,为一线教师对小学语文古典名着改编文进行教学解读提供参考。本文一共有五章:第一章绪论,对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第二章首先以统编版、人教版、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梳理了古典名着改编文的选编篇目,在此基础上分析选编特点,再将古典名着改编文与原着进行对比,分析改编特点,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教学解读是对某种特殊体式的具体文本的解读,要依据文本的体式特征进行,因此第三章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分析了小学语文古典名着改编文的特征,这是教学解读的前提;第四章以语文课标中对小学语文古典名着改编文的阅读目标和内容为指导,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三方面探讨了如何对小学语文古典名着改编文进行教学解读,得出教学解读的方法有:从限知视角的流动中了解事件梗概,从多个视角分析人物形象,从停顿性干预中理解主旨,从慢速叙事和停顿性描写中分析人物形象,从时空中把握故事情节、了解表达顺序;第五章将教学解读方法应用于实践,以具体的小学语文古典名着改编课文为例,探讨其教学解读、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孙婷玮[4](2019)在《文学史视域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的“当代性”考察 ——以《扬州评话水浒·武松》整理本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扬州评话整理本《扬州评话水浒·武松》为例,从评话整理本诞生的历史语境、生产—传播机制、整理工作的推展、整理本的“当代”影响和历史命运几个方面对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的“当代性”进行考察,探究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特殊价值和地位。本篇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辨析了“文化”“文艺”和“文学”这三者的含义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明确了本文所提及的“当代性”之“当代”的具体范围;交待了本文的写作思路。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当代’的文学生态与评话整理的先声”从共时与历时角度展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的时代背景,论述新权力结构下评话价值的重估。共时方面,重点论述五六十年代“战争思维”下的大众文艺观,回到民间文学被奉为正宗的历史语境;历时方面,对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工作进行溯源,重视延安时期“改造旧说书”运动与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的历史关联,探索评话整理运动的发展脉络。第二章“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组织化’的生产—传播机制”分析政治权力如何渗透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之中,重点关注国家意志、知识分子整理者、民间说书艺人三者的权力关系、组织形式与互动方式。第三章“当代语境下评话整理的探索与成熟”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扬州评话《武松》整理本文本为出发点,着重分析整理本对原书词的增、删、改,进而归纳政治权力笼罩下的整理原则、方法以及这些原则、方法运用的尺度,并探讨政治权力更迭对文本面貌造成的改易以及影响改易的制约性因素。二、三两章主要探讨权力对评话整理本的影响,而第四章“评话整理本的’当代’影响及其历史命运”主要探讨整理本对政治权力的宣传效力,指出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作为“过渡态”文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经典示范意义,但其“先天缺陷”决定其无法最终完成权力话语的充分表达,继而分析五六十年代整理本命运的历史必然。本文研究认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评话整理本的“当代性”是由政治权力的全面干预而赋予当时评话整理本的一系列特点;评话艺术的书面化是评话整理本“当代性”生发的催化剂;“当代性”不只是一个静态结果,它涵盖文学从生产到传播的全过程;“当代性”不等同于“政治性”,它标示的是当时政治压力下文学承受的一种既被解构、又被建构的两难境地。
王嘉捷[5](2019)在《昆剧折子戏排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排场”是戏剧研究中常常提到的问题。昆剧的文学形式不可避免地要从纸上走向舞台,排场便是这种碰撞后所形成的一种实际的、可践性的显性成果。而折子戏更是包含了诸多排场意识在其中。本文主要通过对比文学本《六十种曲》与舞台本《缀白裘》,从人物情节、曲牌套数、形象展示等方面探寻二者的不同,探究舞台对文本的改动与发展,总结隐性的排场规律。同时也参照前人提出的相关排场理论,对排场理论进行更详细的阐述。昆剧折子戏由案头搬上戏台,并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演,而是要经过持续地调适、不断地创造,需要作者、导演、艺人与观众共同参与其中。从整本戏到折子戏,由文学叙述到舞台展示,排场始终存在。对排场规律进行分析总结,有助于我们了解昆剧舞台的魅力,更深入地体验昆剧的艺术价值。
李金梅[6](2016)在《《水浒传》在英语世界的改写与研究》文中提出《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小说名着,目前已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并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本论文从跨文化的角度,借助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英语世界《水浒传》的改写与研究,总结英语世界《水浒传》研究特色与方法,为我国《水浒传》研究提供“他山之石”的借鉴;同时将英语世界《水浒传》研究与国内相关研究进行比较,为中外《水浒传》研究交流做一些基础性工作。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首先梳理《水浒传》英译情况,并对其改写本进行分析。《水浒传》节译本《一个英雄的故事》和《强盗与士兵》按照西方“统一性”原则和西方流浪汉小说模式对原文进行了内容和形式上的改写。这些改写受到译者西方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影响,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西方读者的期待视野。第二章主要探讨英语世界《水浒传》演化研究,包括小说成书、作者和版本三个部分。国内胡适、鲁迅和郑振铎等人的《水浒传》演化研究成果成为英语世界《水浒传》演化研究的立论基础,但由于缺乏实证材料,英语世界学者搁置了对作者和版本的考订,保持存疑的态度。英语世界还以西方批评理论考查《水浒传》的演化,产生了一些具有西方批评特色的研究成果,如“口头-书面”交互传递的成书模式研究和以伊恩·瓦特小说理论考察《水浒传》的版本生成研究。第三章以英语世界《水浒传》人物研究为对象,分别从性别视野、道德评判和社会职业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性别视野看,英语世界对《水浒传》的女性研究是其研究一大特色,并且影响深远。在人物道德方面,英语世界学者观点各异:有学者认为梁山好汉正义、高尚;有学者称他们嗜杀、厌女;还有学者试图调和这两种不同的道德观。在梁山好汉社会职业出身方面,英语世界学者不仅呈现了梁山好汉的具体职业,还进一步分析了梁山集团的人员构成和反抗性质。第四章以英语世界《水浒传》结构研究为焦点,主要从小说整体结构和重复情节结构两个层面探讨英语世界《水浒传》结构研究成果及其特点。英语世界《水浒传》结构研究带有明显的西方学术特质,无论是赛珍珠的“模仿生活”结构,还是“缀段式”结构都是以西方叙事文学结构为标准的考察结果。在反思以西方批评方法审视《水浒传》合理性和适度性后,英语世界学者挖掘出《水浒传》的多种整体结构和重复情节结构。第五章以英语世界《水浒传》金圣叹评点为研究对象,包括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的英译和阐释、金圣叹评点的功能与效果以及金圣叹评点与西方小说批评理论三个方面。英语世界学者以金圣叹的《水浒传》评点为基点,上溯源流,下探影响,揭示了中国小说评点的历史脉络,从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中国小说批评理论,重建了中国文论话语,实现了中西诗学的对话和交流。结语部分主要综合考查《水浒传》在英语世界的理论视野及方法、误读、对中国国内的影响和本论文需继续研究的方向。英语世界《水浒传》研究采用西方批评理论,同时又在不断反思和批判这种批评方法和之前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建构了自己的批评脉络,取得诸多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中也有对《水浒传》的误读,如套用西方小说理论指责《水浒传》人物心理描写缺乏、批判其缀段式结构以及夏志清对《水浒传》精神文化的批判。由于本论文主要以英语世界《水浒传》改写、演化、人物、结构和评点五个方面为研究对象,有一些研究成果未纳入本论文,只能留待日后展开研究。英语世界《水浒传》研究成果可以为国内《水浒传》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同时也可作为国内《水浒传》研究的参照对象,激发中西思想碰撞的学术讨论。《水浒传》蕴含着巨大文化力量,对英语世界《水浒传》研究的梳理和分析不仅有利于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理解这部小说的文化内涵,而且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谢慧云[7](2016)在《拓展思维训练的“三度”空间》文中研究表明思维和语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阅读教学的思维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语言训练;离开语言的思维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思维训练的关键就是在语言中找准训练的"点"。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文本的矛盾处、文本的召唤结构中,以及陌生化的语言处,去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敏捷度。一、在文本的矛盾处质疑,培养思维的深度文学作品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太符合"事理逻辑"或"情感逻辑"的矛盾之处,这些地方并非真正违背叙述逻辑,而是蕴含着作者要表达的一种深意。
俞敏[8](2012)在《智慧 来自课堂的点滴——语文智慧教学三例》文中研究说明语文课堂,从来都不缺少点滴的智慧,缺少的只是如何将这些细微的智慧发现并保存下来。虽然自己的教学经历尚短,但细细回忆起来,也不时会闪现出智慧的火花。下面就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智慧的理解。一、智慧,是把"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案例描述:我在进行一年级下册识字教学时,笑眯眯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里,有许多生字宝宝要来跟大家
鲍焕然[9](2012)在《样板戏的发生与改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1966-1976年中国发生的文化大革命中盛极一时的革命样板戏,无论是作为文学运动,还是作为与艺术表演形态并行的文学文本,都是一种值得深入探究的文学史事实。主导样板戏运动发展过程和样板戏文学文本及表演形制的生产、改编与传播的文艺派别,无论在当时以“京剧革命的促进派”、“京剧革命公社”、“革命战斗兵团”或“无产阶级文艺队伍”“骨干”自称,还是后来在学者的研究中被冠以“极左文艺派别”、“文学激进派”或“激进文艺思潮的代表人物”等名称,也都是特定时期的历史存在。对于样板戏这样一种从发生成因、文化构成、改编机制到存在样态都极为复杂的文学史事实,只有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历史各个时期影响其发生、发展的意识形态与文化源流的梳理,进行动态的历史与审美分析,才能真正揭示其深层的文化蕴涵及文学史意义。本论文正是在对样板戏从源头文本到各期改编文本进行细读与校勘的基础上,通过对样板戏发生、形成与改编过程的考述,探寻样板戏发生与形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脉理,揭示意识形态认同诉求与激进政治策略对于样板戏改编的规约,探讨世俗生活世界与传统伦理价值在革命话语规训下的存在境遇,分析样板戏改编过程中对江湖话语及江湖伦理的借用、改写与收编,考辨样板戏与民族传统戏曲遗产的深度关联及其传承变异,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美学、国家政治诉求与民族文化特性交织而成的文化网络中,力图将在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主导下趋于一体化的文学制度与激进革命话语对异质因素的清除与改造过程置于样板戏改编的历史情境中,进行具体的考察与阐释,从而勾勒出样板戏改编与国家政治理想诉求、革命文艺思想传承、民间伦理价值置换和传统戏曲质素改造等多层复合的文化关联。本论文内容的总体布局,分为引论、主体部分和结语。引论阐述了“样板戏”作为形成于20世纪50—70年代的一种重要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史研究中经历的三种述史模式的嬗变,即基于个人与社会记忆分类与整合的经验复现模式、基于文化理论与方法移植的概念想象模式、基于历史同情与语境还原的学理建构模式。说明为了进一步探讨“样板戏”现象所昭示的文化意义,必须把“样板戏”放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体性历史语境中,建构一种文化整体性视域,寻绎与梳理“样板戏”与传统质素的深度关联以及它作为文化大革命中国家仪式的文化表征。主体部分分布在第2、3、4、5、6章。第2章重点论述样板戏的历史渊源与发生机制。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开始阶段的国家戏剧政策与戏剧活动,足以说明自1950年代后期起文艺样式的中心向戏剧位移。而建国以后的戏曲改革也通过启动全方位的一体化进程开始走上了一条不断纯粹化的道路。在经历戏剧领域的话剧与戏曲、戏曲界的各地方戏剧种与京剧、京剧舞台上的传统戏与现代戏、现代戏中的生活题材与社会主义题材的多重争持与纯粹化之后,民族形式与社会主义内容的合题最终以革命现代京剧的体式来实现。在革命现代戏趋向独尊的历程中,戏剧在纯粹到极致的同时也从丰富走向狭窄和单一。但戏剧纯粹化引致的文艺样板化倾向从其源头来看,并不始于共和国的成立,实际上在延安文艺运动时期即已发其端绪。样板戏名称的提法、样板戏的创作与改编机制、样板戏作者队伍的组织与管理模式以及样板戏的传播方式都可以在延安文艺中找到其历史渊源。由于样板戏最早发端于1942年以后的延安文艺,以这一历史因缘为起始对样板戏进行分期,就可将样板戏的发生、形成与改编过程分为萌发期(1942-1958年)、争持期(1959-1963年)、定名期(1964-1967年)、定本期(1968-1976年)四个历史阶段。第3章集中梳理样板戏主要剧目的稿本流变,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当时的政党国家意识形态在样板戏形成与改编中的主导效应。本论文选择第一批8个样板戏中具有文学叙事特性的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以及第二批样板戏中被认为在艺术上可以与第一批样板戏相媲美的京剧《龙江颂》与《杜鹃山》等9个剧目,作为样板戏的主要代表性剧目,以演变时段、作品体式、作品名称、编创单位、作者或编剧、导演、主要人物及重要角色、对应主要人物角色的演员、审看结果与传播情况、稿本内容主要改动情况等10个要素为变量,从其发生的源头稿本到最终的改编定本分别对各剧目的改编演变情形进行梳理,并以表格形式直观呈现出来。在梳理样板戏主要剧目稿本流变的基础上,从主导样板戏改编的意图、样板戏的剧情结构、样板戏的题材取向、样板戏的人物设置以及通过清除戏剧改编的异端倾向而形成的“三突出”及其衍生原则等方面阐述了样板戏改编过程中的政治话语运作方式及其最终结果。第4章论述了世俗伦理价值在样板戏改编中的潜隐与解构。在社会主义的阶级启蒙、群体启蒙语境中,世俗伦理所指向的私人情感、物质欲念、家庭观念等都是主导样板戏创作与改编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敌人。原初的、素朴的生活世界退出了表现领域,其所包孕的私人情感、物质话语渐被放逐,民间世俗的复仇理念也在样板戏改编中实现了现代性转换,以作为英雄人物思想资源的组成部分并转化为其行为动力。而作为传统价值的家庭结构及其伦理秩序同样被革命意识形态解构,但家庭理念中一部分契合中国传统的大同社会和新村理想的价值碎片,则被移植与嵌入样板戏主题所展现的乌托邦愿景之中,并与样板戏中革命化的人物关系和崇高的精神净化冲动一起,构成社会主义现代性追求过程中社会动员的象征图景。第5章以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杜鹃山》的改编为个案,以原型研究方法为基础,考察了革命话语对江湖话语的收编。三个样板戏文本体现了革命话语收编江湖话语的不同策略。《智取威虎山》的改编,重点体现在革命话语对江湖侠义的妥协与借用。通过对饮酒竞豪、猛士斗虎、射箭赌技、寻图秘籍四个江湖文化母题的借用与改造,基于不同阶级立场的敌我殊死搏斗,借用江湖道义原则巧妙地转化为“江湖事、江湖了”的民间伦理冲突。《沙家浜》的改编则主要体现在革命话语对江湖伦理的分理与改写。无产阶级话语对江湖话语采用分理的方法,在英雄人物和反面人物的江湖特征处理上区别对待,对英雄人物的江湖背景尽量抹却和淡化,对反面人物的江湖特征则予以加强,以彰显江湖伦理的负向价值特性。而《杜鹃山》从话剧到京剧的最后改编,通过对样板戏既成的人物三角结构模式的重复演绎,在突出“党指挥枪”这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建军路线”的同时,也最后完成了对江湖伦理的洁化与系统收编。第6章从文本结构和表演形态两方面,对样板戏与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变异进行梳理与探讨。样板戏一方面在激进政治意识形态主导下通过“京剧革命”宣称对传统戏曲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但另一方面又不仅在文本构成上而且在舞台表演形制上同传统戏曲质素保持者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联系,尽管这些联系都用崇高的革命话语加以包装。本论文从“立主脑”与“减头绪”的现代演绎、对偶美学的承袭、赋赞与说因果的变异、戏剧开场及人物上场程式的新“变格”和脸谱造型的重构等五大方面揭示了样板戏对于古典戏曲艺术机理的传承与变异,并在对样板戏脸谱重构问题的探讨中提出了“新概念脸谱”的观点。结语指出革命样板戏是社会主义先锋派建构的神话,重点对社会主义先锋派这一当代文学派别概念成立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王小芳[10](2010)在《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习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简单的说,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的存在于一切活动之中,凡是有学习的地方几乎都有迁移的发生。因此,用迁移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对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都有非常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的运用迁移理论来指导学生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且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降低新的学习的难度。基于此,笔者试图对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做较为系统的研究。本论题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学习迁移问题研究的现状,意义以及学习迁移的理论概述。对于学习迁移问题研究的现状,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分析的。学习迁移的纯理论研究已经相当广泛,并且出现了很多研究成果,但这些理论知识并没有系统的运用于实践中去指导教学。还对迁移理论进行了概述,分析了五种有关学习迁移的学说,并且从不同角度对学习迁移进行了分类。第二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及小学生认知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是从语感的培养、语文能力的发展以及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几个方面来分析的。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主要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其注意力的发展、记忆力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三个方面来论述的。第三部分是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这一作用是从小学语文教学的五个方面来分析的,这五个方面包括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学习迁移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领域均能发挥作用。第四部分是影响小学语文学习迁移的因素。学习迁移受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加以概括。主观因素包括小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智力发展特点、思维定势以及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客观因素包括语文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语文学习情境的相似性、语文学习材料的组织特点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第五部分是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这一部分主要是在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研究基础上,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为例来进行的教学策略研究,提出了促进学习迁移发生的五条策略。第一是注重生活知识向语文知识的迁移。在论述的基础上引用了两个教学案例,分析了生活知识向语文知识迁移的重要性。第二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语文学习态度。论述了积极的语文学习态度对学习迁移的促进作用,并以两篇课文为例分析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语文学习态度的方法。第三是促进语文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迁移。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五部分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的相互迁移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并且以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相互迁移为例来具体分析的。第四是指导学生把已有的语文知识迁移到新的学习中。第五是促进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迁移。包括历史知识、音乐知识对语文知识的迁移作用。
二、武松打死老虎后,人们会怎么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松打死老虎后,人们会怎么说(论文提纲范文)
(1)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
(一)重视课内阅读指导,激发写作兴趣 |
(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加强写作积累 |
(三)续读推荐相关文本,加强写作指导教学 |
(四)丰富课外阅读的内容,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 |
三、结语 |
(2)“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让文本解读多元有界(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本观:意义的工具载体——稳定、开放的可能世界 |
(一)从单篇到整本的深度阅读 |
(二)从单篇到一组的群文阅读 |
(三)从单篇到跨界的综合阅读 |
二、读者观:建构的期待视野——能动、发展的接受群体 |
(一)区分事实和观点 |
(二)区分弱批判和强批判 |
三、解读观:语言的召唤结构——多元、有界的价值追寻 |
(一)以“文体”为界 |
(二)以“语境”为界 |
(三)以“核心价值观”为界 |
(四)以“时代主题”为界 |
四、教学观:语言的理解运用——能动的、创造的意义体验 |
(一)发现问题的敏锐性 |
1. 提问的层次性。 |
2. 提问的目的性。 |
3. 提问的连续性。 |
(二)分析问题的精细性 |
(三)论证问题的缜密性 |
(3)叙事学视野下小学语文古典名着改编文本的教学解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2 小语古典改编文的选编情况 |
2.1 三个版本小语古典改编文选编情况统计 |
2.1.1 统编版小语古典改编文选编情况 |
2.1.2 人教版小语古典改编文选编情况 |
2.1.3 北师大版小语古典改编文选编情况 |
2.2 小语古典改编文的选编特点 |
2.2.1 选文分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
2.2.2 选文数量较少 |
2.3 小语古典改编文的改编特点 |
2.3.1 叙述语言的转变 |
2.3.2 文本内容的增删 |
2.3.3 故事情节的改动 |
3 教学解读的前提:叙事学视野下小语古典改编文的特点 |
3.1 叙事学与小语古典改编文教学的契合点 |
3.2 叙事视角的特点 |
3.2.1 小说限知视角的流动 |
3.2.2 历史叙事全知视角的观照 |
3.2.3 寓言两种视角的结合 |
3.3 叙事时间的特点 |
3.3.1 顺叙叙事 |
3.3.2 停顿干预 |
3.3.3 停顿描写 |
3.4 叙事空间的特点 |
3.4.1 小说和寓言时空的不同步 |
3.4.2 历史叙事时空的同步与不同步 |
4 基于叙事学的小语古典改编文教学解读方法 |
4.1 关注叙事视角 |
4.1.1 从限知视角的流动中了解事件梗概 |
4.1.2 从多个视角分析人物形象 |
4.2 关注叙事时间 |
4.2.1 从停顿干预中理解主题思想 |
4.2.2 从慢速叙事中分析人物形象 |
4.3 关注叙事空间 |
4.3.1 从时空关系把握故事情节 |
4.3.2 从时空关系了解表达顺序 |
5 基于教学解读的教学内容与目标设计建议 |
5.1 寓言的教学内容与目标设计 |
5.1.1 教学解读 |
5.1.2 学情分析 |
5.1.3 教学内容的选择 |
5.1.4 教学目标的确定 |
5.2 历史叙事和小说的教学内容与目标设计 |
5.2.1 教学解读 |
5.2.2 学情分析 |
5.2.3 教学内容的选择 |
5.2.4 教学目标的确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文学史视域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的“当代性”考察 ——以《扬州评话水浒·武松》整理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文化、文艺、文学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当代”略说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四节 本文的写作目的与写作思路 |
第一章 “当代”的文学生态与评话整理的先声 |
第一节 “战时思维”下的文艺观和文艺政策 |
第二节 民间文学被奉为正宗 |
第三节 评话的“被发现”与“改造旧说书”运动 |
第二章 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组织化”的生产—传播机制 |
第一节 文艺创作、出版的“组织化” |
第二节 “组织化”体制下艺人身份的转变 |
第三节 “组织化”机制在评话整理工作中的运作 |
第四节 评话整理本“组织化”生产—传播方式的文学史意义:以《红岩》为旁证 |
第三章 “当代”语境下评话整理的探索与成熟 |
第一节 评话整理实践的初步探索:以肖亦五的整理本和改写本为例 |
一、两种观念的冲突:“存亡继绝”还是“批判改造” |
二、国家意识的渗入和文人小说手法的运用 |
三、对评话艺术规律认知不足而产生的粗暴整理方式 |
第二节 评话整理实践的完善成熟:以59年《武松》整理本为例 |
一、剔除封建性糟粕 |
二、辨证处理传奇性描写 |
三、把控阶级化尺度 |
四、为便于书面阅读而删减“书外书” |
五、淡化说书人 |
第四章 评话整理本的“当代”影响及其历史命运 |
第一节 评话整理本在五六十年代文学创作中的“示范”价值 |
一、评话整理本对于知识分子作家创作的“示范”价值 |
二、评话整理本对于工农兵作家创作的“示范”价值 |
第二节 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运动的反思 |
一、评话体制对文本可塑性的影响:以延安时期“改造旧说书”为参照 |
二、“过渡态文学”的必然命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昆剧折子戏排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排场”研究现状 |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从“墨本”排场到“台本”排场的首度生成 |
第一节 人物情节的增删 |
一、宾白、上场人物的删减对故事情节的强化 |
二、宾白、上场人物的增入对折子戏完整性的强化 |
第二节 人物主次的变化 |
一、“寓技于折”与折子戏看点的生成 |
二、“依行分戏”与“家门戏”的生成 |
三、整体替换与折子戏故事主线的迁移 |
第三节 昆剧折子戏戏剧形式的改编 |
一、昆剧折子戏的合并 |
二、昆剧折子戏的拆出 |
三、昆剧折子戏的生成 |
第二章 曲牌、套数和场的布局对昆剧折子戏“排场”的内在规约 |
第一节 曲牌声情对昆剧折子戏“排场”的规约 |
一、曲牌情境选择的内在逻辑 |
二、器乐曲牌对戏曲情境的渲染 |
三、曲牌的“增减”与排场实践的选择 |
第二节 套数的组织对昆剧折子戏“排场”的规约 |
一、套数组合选择要受制于“排场”实践 |
二、套数亦应考虑其自身的适用情境 |
第三节 场的布局对昆剧折子戏“排场”的规约 |
一、引场 |
二、主场 |
三、短场 |
四、尾场 |
第三章 从文本刻画到昆剧折子戏舞台呈现的二度生成 |
第一节 文本到昆剧折子戏舞台的细节变化 |
一、标目的变化 |
二、脚色行当的细化 |
三、脚色行当的应工 |
第二节 昆剧折子戏舞台对文本的美化实践 |
一、装扮之美化 |
二、表演之美化 |
三、抒情之美化 |
第三节 昆剧折子戏舞台排场的个性化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水浒传》在英语世界的改写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英语世界《水浒传》改写本研究 |
第一节 《水浒传》英译概述 |
一、《水浒传》节译本 |
二、《水浒传》全译本 |
第二节 《一个英雄的故事》和《强盗与士兵》的改写 |
一、“统一性”原则下的内容改写 |
二、中国章回小说转换为西方流浪汉小说的形式改写 |
三、西方流浪汉精神和《水浒传》游民精神比较 |
第三节 《水浒传》改写的文化操控和目的 |
一、译者改写的文化操控 |
二、满足西方读者阅读期待 |
小结 |
第二章 英语世界《水浒传》演化研究 |
第一节 《水浒传》成书研究 |
一、对国内成书研究的接受 |
二、“口头-书面”交互传递的成书研究 |
第二节 《水浒传》作者研究 |
一、对文人创作的重视 |
二、具体作者定论的搁置 |
第三节 《水浒传》版本研究 |
一、对国内版本研究的继承 |
二、伊恩·瓦特小说理论观照下的版本生成 |
小结 |
第三章 英语世界《水浒传》人物研究 |
第一节 性别视野中的人物研究 |
一、两性形象刻画 |
二、厌女症 |
三、人物两性关系探讨 |
第二节 道德评判中的人物研究 |
一、美德之英雄 |
二、嗜杀者 |
三、“东夏西刘”的《水浒传》道德之争 |
四、夏志清“帮会道德”说与萨孟武“流氓集团”论 |
五、道德调和 |
第三节 社会职业身份中的人物研究 |
一、梁山英雄的社会职业出身 |
二、从社会职业出身看梁山的组织构成和反抗性质 |
小结 |
第四章 英语世界《水浒传》结构研究 |
第一节 整体结构 |
一、“模仿生活”结构 |
二、“缀段式”结构 |
三、情节连接结构 |
四、“十回一单元”结构 |
五、时空结构 |
六、传记连接结构 |
第二节 重复情节结构 |
一、白保罗的神话结构 |
二、吴燕娜的梦境结构 |
三、张洪年的杀妇和打虎结构循环 |
四、葛良彦的叙述链结构 |
小结 |
第五章 英语世界《水浒传》金圣叹评点研究 |
第一节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英译与阐释 |
一、《读“第五才子书”法》的英译 |
二、金圣叹“文法”与西方批评术语 |
第二节 《水浒传》金圣叹评点的功能与效果 |
一、“独恶宋江”的评点功能 |
二、金圣叹评点中的矛盾 |
第三节 金圣叹评点与小说批评理论 |
一、金圣叹评点与中国小说批评理论的建构 |
二、金圣叹评点与“新批评” |
小结 |
结论 |
一、英语世界《水浒传》研究的理论视野与方法 |
二、英语世界《水浒传》的误读 |
三、英语世界《水浒传》研究对国内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附录1:英文中国文学史中的《水浒传》 |
附录2:葛良彦访谈录 |
附录3:汉学家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4: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7)拓展思维训练的“三度”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文本的矛盾处质疑, 培养思维的深度 |
1. 在文本叙述的矛盾处生疑。 |
2. 在人物言行的矛盾处质疑。 |
二、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中发散, 培养思维的广度 |
1. 在多元化的主题中发散。 |
2. 在情节的空白处发散。 |
三、在陌生化的语言中驻足, 培养思维的敏度 |
1. 关注特殊的句式表达。 |
2. 关注陌生化的修辞手法。 |
(9)样板戏的发生与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文化整体性视域中的样板戏研究 |
1.1 问题与意义:样板戏研究中文化整体性视域观念的成因 |
1.2 模式与阶段:样板戏研究的思维转换及文化理论的应用 |
1.3 维度与方法:样板戏整体性研究的基本理路 |
2 “神曲”的诞生 |
2.1 戏剧中心化与现代戏的升格 |
2.1.1 文艺样式的中心向戏剧位移 |
2.1.2 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开始阶段的国家戏剧政策与戏剧活动 |
2.1.3 多重纯粹化:现代戏升格为样板戏 |
2.2 样板戏发生的历史渊源 |
2.2.1 样板戏何时构成文学事实 |
2.2.2 没有延安文艺,何来样板文艺? |
2.3 样板戏的历史分期 |
2.3.1 “本事”的角度与“因缘”的角度 |
2.3.2 样板戏生成与演变的四个时期 |
3 改编的政治 |
3.1 样板戏的稿本流变 |
3.1.1 样板戏剧目的选择 |
3.1.2 样板戏稿本的演变 |
3.1.3 从《林海雪原》到《智取威虎山》稿本演变源流补说 |
3.2 样板戏改编的激进化策略 |
3.2.1 意图: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激进政治认同 |
3.2.2 结构:激化矛盾,营构冲突,突出对立阵营的斗争格局 |
3.2.3 题材:体现党史教材特性 |
3.2.4 人物:强化正反对立的造型原则 |
3.2.5 争持:“戏剧性”与“思想性”之争及“三突出”原则的新变 |
4 世俗的潜隐 |
4.1 生活世界的退场 |
4.2 民间价值的解构 |
4.2.1 大复仇民间理念的现代性转换 |
4.2.2 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境遇 |
5 江湖的收编 |
5.1 《智取威虎山》:革命话语对江湖侠义的妥协与借用 |
5.1.1 江湖义气原则的重复性确认 |
5.1.2 江湖侠义母题的结构性嵌入 |
5.2 《沙家浜》:革命话语对江湖伦理的分理与改写 |
5.2.1 阿庆嫂:江湖女侠传奇的政治改写 |
5.2.2 胡传奎:草莽英雄江湖结盟的末路 |
5.2.3 刁德一:民间幕客文化遗存的变异标本 |
5.3 《杜鹃山》:革命话语对江湖话语的洁化与收编 |
5.3.1 江湖话语成分的洁化处理 |
5.3.2 兄弟结义母题的反弹琵琶 |
5.3.3 人物三角结构的重复演绎 |
6 本体的归趋 |
6.1 由中国戏剧本体之争缘起 |
6.2 “立主脑”与“减头绪”之现代演绎 |
6.3 对偶美学的承袭 |
6.3.1 语言修辞上的对偶运用 |
6.3.2 结构布局上的对偶设计 |
6.4 赋赞与说因果的变异 |
6.4.1 赋赞:以抒情唱段来体现 |
6.4.2 说因果:痛说家史与往事回忆 |
6.5 开场家门、引子及上场诗的新“变格” |
6.5.1 传统戏曲之家门、引子及上场诗、联辨正 |
6.5.2 家门变态为序幕,继而序幕也在大多数京剧样板戏中被取消 |
6.5.3 引子变相遗存,上场诗、上场对联则渐行渐远 |
6.6 传统脸谱的废除与新概念脸谱的重构 |
7 结语 革命样板戏:社会主义先锋派的神话 |
参考文献 |
攻傅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学习迁移问题研究的现状、意义以及学习迁移理论的概述 |
(一) 学习迁移问题研究的现状 |
(二) 学习迁移问题研究的意义 |
(三) 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及小学生认知的发展 |
(一) 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 |
(二)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
三、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
(一) 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作用 |
(二) 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
(三) 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
(四) 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作用 |
(五) 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 |
四、影响小学语文学习迁移的因素 |
(一) 主观因素 |
(二) 客观因素 |
五、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一) 注重生活知识向语文知识的迁移 |
(二)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语文学习态度 |
(三) 促进语文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迁移 |
(四) 指导学生把已有的语文知识迁移到新的学习中 |
(五) 促进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迁移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武松打死老虎后,人们会怎么说(论文参考文献)
- [1]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 李国荣. 读写算, 2021(11)
- [2]“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让文本解读多元有界[J]. 姚君丹. 江苏教育研究, 2021(01)
- [3]叙事学视野下小学语文古典名着改编文本的教学解读研究[D]. 何汶.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文学史视域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的“当代性”考察 ——以《扬州评话水浒·武松》整理本为例[D]. 孙婷玮. 扬州大学, 2019(02)
- [5]昆剧折子戏排场研究[D]. 王嘉捷. 苏州大学, 2019(04)
- [6]《水浒传》在英语世界的改写与研究[D]. 李金梅.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12)
- [7]拓展思维训练的“三度”空间[J]. 谢慧云. 新教师, 2016(04)
- [8]智慧 来自课堂的点滴——语文智慧教学三例[A]. 俞敏. 思维丛书(第二辑):优化思维 提升智慧(中), 2012
- [9]样板戏的发生与改编研究[D]. 鲍焕然. 武汉大学, 2012(12)
- [10]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小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