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认识和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闻凤娇[1](2021)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下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教育的开拓者,他的生活教育思想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思想,是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思想对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有指导意义。生活是作文教学永不枯竭的源泉,作文教学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走作文生活化的道路。然而当下的生活化作文教学中存在着种种的问题,制约着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实效。因此,生活化作文教学是当下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现状,发现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揭示问题的成因,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本文的主体研究章节包括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和核心概念界定。第二章:阐述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关系。生活教育思想是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理论基础,对生活化作文教学具有实践价值。第三章:表述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小学生和一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师进行访谈、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和收集学生的作文案例来开展研究。问卷的设计上包括作文命题、作文内容、作文指导、作文评改、作文形式五个维度。第四章:对调查问卷、访谈记录和作文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现状。第五章:从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现状中发现生活化作文教学存在着作文命题形式和范围限制学生书写生活、作文内容虚假空洞脱离生活、作文指导缺乏生活情境和生活体验等问题,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第六章:以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以生活为本源,让学生做命题的主人;以生活为灵感,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以生活为引领,做学生写作的引路人;以生活为指南,让作文评改回归生活;以生活为参照,让作文形式丰富多彩。第七章:结论。
张智怡[2](2021)在《高中政治课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文中认为高中政治课是对高中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随着形势的进一步发展,新课标对高中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中政治课教师就需要采取相应更有效的、与新课标所提出的新要求相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虽然在很多年前就已提出,但其主张教育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这种核心的教育理念,与如今新课标对高中政治课改革的相关要求仍然是高度吻合的,因此将高中政治课教学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理念有机结合就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论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主要包含如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入手,阐述其理论渊源,即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其次,着重论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最后,阐明高中政治课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开展更具生活化的教学的现实意义,即有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构建更具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课课堂以及倡导全面发展个性的“活教育”。第二部分主要是在对调查问卷和访谈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当前高中政治课在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教学内容忽视学生实际生活需求、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生活体验以及教学评价过于注重选拔和甄别三大方面,而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高中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相对不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相对被忽视以及重知识灌输轻价值引领的应试教育占主导三个方面。第三部分提出了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应用于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策略:一是要实施更具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二是要注重开展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课社会实践;三是要完善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课教学评价机制,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备更高素质的新时代人才。
胡转兄[3](2020)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活教育思想是陶行知针对我国社会当时所存在的教育脱离人民生活实际的现状,考虑到我国传统文化中教育与传承的自身特性,通过批判的继承了杜威等人的教育思想后提出的重要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不仅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学生学业质量标准评判的顺利开展。深刻体现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价值,其不仅为高中思政课在教学实践方面提供了大量值得借鉴的具体方法,而且为当代思想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指引,对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通过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思想内涵及理念特征进行具体解读,着力阐释了其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理念与思路的指导启示意义,进而通过分析现阶段高中思政课教学的课堂讲述与学生具体的实际生活的联系现状及原因,并尝试提出了在高中思政课程体系中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具体可行策略,最后通过对教学设计方案的分析与评价进一步验证了其在实际教学中重要的运用价值。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是在后来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教育思想,为推动社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随着现阶段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其所推崇的社会生活与自身旧有认识的碰撞才是教育的意义所在,也是引领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
孙逸君[4](2020)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德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陶行知先生作为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他在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社会现实、杜威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发起了一系列中国现代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开创了新颖的、实践的生活教育理论。道德教育思想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对陶行知德育思想的梳理和分析对于当代中国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生活教育理论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基础上,重新审视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关系,提出知情意合一、仁智勇合一的教育理念,从道德认知模式来看,道德判断标准是在满足道德主体合理欲望的前提下关切“天下为公”;从道德情感的推演来看,以道德主体自爱为前提,通过道德实践培养对他人的同理心,从而将“爱”的对象衍生为民众、国家、天下;从道德意志的培养来看,道德意志具有善恶两种趋势,通过运用道德实践中收获的真理性知识、经验,以理性的态度做出道德选择,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道德行为的养成看,通过集体生活教育实践形成德行有用的观念,培养道德主体社会生活的规则意识,促使道德主体自律意识、他律意识的觉醒。生活教育理论德育思想的伦理预设是生成的自我和良心,该理论引导自我与生活之间生成一种善的关联,生活教育的过程就是唤醒人的自我意识的过程,自我最后走向了真人。伦理预设之二是“好的生活”是德行明智的一种生活,道德行为与实际道德情景结合培养出灵活的道德能力,使得道德主体主动学习,促使自身德行明智,走向伦理共同体。生活教育理论的德育层次搭载在传统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上,生活教育理论的伦理实体分别是自我、学校、国家、世界,生活教育理论将学校作为了一种中介性质的伦理实体,搭建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桥梁,从而将自我合理地纳入社会伦理秩序中,使得个体与群体成为了一种共生关系,个体好与共同体善是一致的。生活教育理论德育思想的终极关怀之一是从自我走向真人,培养自立、自强、自治的真人,其次是从生活走向伦理共同体,在唤醒道德主体觉醒的基础上,通过集体教育、创造教育,构建一个伦理共同体社会,因这个伦理共同体是道德价值和知识价值、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统一,使得道德主体获得了从他律走向自律的可能。
黄婉纯[5](2020)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课外科技活动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科技高速发展以及智能化时代的来临对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高要求。新课程改革提倡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小学课外科技活动的教育研究文献进行系统调研并进行概念梳理和归纳概述。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核心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强调教育要扎根于生活,理清教师的教与导和学生学习主体性作用,重视培养“手脑心并用、真善美合一”的真人。理论研究与应用的深化与拓宽更具时代性,使科技活动生活化。开展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调查并对数据及结果进行分析,表明科技活动受学生喜爱并有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科学素养,融合科技的学生生活资源有待深入挖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的理论指导、科技活动形式及场地设施均有待改善提高。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应用于课外科技活动要遵循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生成性的原则,要设计生活化的活动主题和活动目标,选择贴近生活的活动内容,在活动过程中拓展活动场所,发挥好教师和家长的辅导作用,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活动,并最后进行生活化的活动评价等应用策略。根据这些原则和策略,本研究设计三种类型课外科技活动案例。第一种是设计制作类活动,在生活化原则下设计“调皮的空气”的主题,结合压缩空气的力量和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知识,设计成三个有趣的设计制作活动,每个活动在主体性、实践性和生成性原则指导下设置了明确任务、收集资料、设计与实施方案以及展示作品等学习环节。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融合生活教育理论的活动能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人际交往和自我评价等生活能力。第二类活动是以“自制鱼缸饲养金鱼”为主题的家庭科学活动,重在开发家庭生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自制鱼缸和饲养金鱼的亲子活动,了解金鱼的结构和生活习性,掌握养金鱼的一般技术知识,锻炼科学探究和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爱护生命的情感。第三类活动是科学考察活动,从社会热点出发,以“垃圾分类意识调查”为主题,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场所开展垃圾分类意识的调查实践,拓宽垃圾分类的知识面,锻炼调查研究能力和激发垃圾分类的认同感。通过研究,得出融合“生活教育”理论的课外科技活动的几点意义:一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二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三是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生活能力。
陆丹丹[6](2020)在《新课标下陶行知语文教育观新探析》文中研究说明陶行知语文教育观是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语文教育的发展。直至今天我们还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教育启示。本文将整理陶行知语文教育观内容,回顾新课标(2017年版)之前陶行知语文教育观研究的普遍关注点及其特征。联系新课标(2017年版),从理性批判、主体性自由和求新意识等现代性角度深入对陶行知语文教育观探析,进一步阐发新课标(2017年版)背景下对陶行知语文教育观深层次的认识。如对语文性质的理性认识,确认工具说;转变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生主体性自由发展;追求创造性语文教育教学。最后,以陶行知语文教育观现代性为指引,结合新课标(2017年版)下的教学案例阐述陶行知语文教育观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启示,为加强新背景下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建设和实施能力而抛砖引玉。
杨熔[7](2020)在《传承与立新:学缘群体中陶行知形象研究 ——以华中师范大学陶研群体为考察中心》文中研究表明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斗士、大众诗人,终生致力于为人民办教育,其倡导的生活教育学说是近现代中国最富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学说之一,其丰富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持续被教育界所研究并借鉴。陶行知研究一度成为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领域,经历挫折却从未褪色,甚至正逐步形成“陶行知学”。本文以陶行知形象研究为主题,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口述历史法,着力分析华中师范大学陶行知研究的代表学者有关陶行知形象研究的成果,以期对华中学人的陶行知形象研究做系统的比较分析,进而阐明一个群体对人物形象研究之殊同承创。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对陶行知形象研究的背景展开细致分析。自20世纪初,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学说及其教育实践活动便在国内学术界引起广泛的争鸣探讨。时至今日,陶行知研究已有百年的历史,在这百余年间,陶行知研究共经历了争鸣、高潮、沉寂、复兴五个时期,陶行知形象研究也伴随陶研的不同阶段而发展变化。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在“解放思想”的社会环境影响下,陶行知研究在学术界迅速“走红”,许多研究者经过长期的学术积淀,愈来愈趋向对陶行知形象的客观公正评价,学术界对陶行知形象也逐渐形成相应的认同感与共识感,构建“陶行知学”成为许多陶研学者的努力方向与奋斗目标,将陶行知作为大众学习的精神榜样成为弘扬中华文化、强化民族精神的一种有力武器。第二部分主要以改革开放后华中师范大学的陶研学者们为考察中心,梳理了该研究群体在陶行知形象研究的基本脉络与发展历程。华中学人们经过四十年刻苦钻研,秉持客观公正的研究原则,不仅在陶行知研究及其形象评价方面取得了丰厚的成果,还将陶研作为一种学术传承,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研究人才,促使陶行知形象评价得到不断的补充、纠正与完善,成为“陶行知学”构建的重要力量之一。第三部分重点侧重于展开对华中师范大学陶研群体的微观分析。研究选取章开沅、唐国权、余子侠、周洪宇为研究代表,对四位学者有关陶行知形象研究的专着展开阐述,在对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群体的陶研成果展开深入认识的同时,也更好地展现了华中学人视野下陶行知形象的更新与变迁。第四部分立足于华中师范大学陶研群体四十余年的研究成果,对陶行知研究进行了相关思考。陶行知形象评价虽然曾受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一度遭到不合理的认识,但依托学者们的学术重建,被破坏的人物形象得以重新恢复重建,并趋于稳定客观。此外,扎根史实,以历史眼光展开学术研究也成为还原历史人物形象全貌的重要手段。同时,本研究通过对华中学人陶行知形象研究的深入分析,将宏观微观相结合,进一步梳理出华中师范大学陶研群体的研究路径,力求为学术界研究历史人物形象提供一些可借鉴经验。
张文杰[8](2020)在《陶行知真人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由于社会全面向现代化转型的需要,促使着教育领域的相应变革,教育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因此,陶行知由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的观察之上,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吸收与对西方教育思想的显性接纳基础上,不断的总结实践经验,由此提出了他的真人观。真人是真善美合一的活人,真人教育主要是要实现人的道德完满、追求真理、身体康健、艺术精神以及手脑相长等五方面的内容。在对真人的培养中应当坚持集体化、个性化、生活化、民主化的原则,通过教学做合一、知情意合一、教训合一的途径,采用学生自治、实践培养和情感陶冶的方式进行。真人观注重发现人的自然存在与现实存在,在此基础上发掘人的多方面价值,注重满足人的多层次需要,从而实现人的发展,真人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由于陶行知所处时代以及阶级的局限性,真人观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时代的局限性、理论局限性以及阶级局限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应当注意发掘陶行知真人观中的精华,注重集体教育,培养人的团体观念;培育劳动精神,实现个人价值;塑造高尚审美,提高人生境界。合理吸收与运用陶行知关于真人培养的理念与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大有裨益。
吴晓璐[9](2019)在《“生活即教育”视域下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的审视与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闲暇生活是一种重要的非正式教育的过程,其对硕士研究生这一特殊成人群体的发展亦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以往在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并不十分充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这一思想为研究硕士研究生的闲暇生活提供了恰当的理论依据,能够借此剖析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所蕴含的教育原理,并对其进行现实层面的考察,进而提出具体的闲暇生活的构建方案。在“生活即教育”的视域之下,对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进行了包括内容、过程和目标在内的教育性解读,发现其内容含有教育的意蕴,其过程是教育的载体,最终,通过促进硕士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来达到完善闲暇生活的目标。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法对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的内容、过程和目标进行了现实层面的考察,发现其存在内容品质偏低、过程教育力不够、目标达成度不足等问题,这主要是社会转型导致硕士研究生无所适从、网络技术对闲暇生活造成冲击以及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的异化等因素造成的。为使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需要硕士研究生个人、学校与社会这三个利益相关方来共同构建闲暇生活,并能够凸显生命主体的人是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的核心,强调实践是其关键,明确幸福是其价值追寻。
陈美良[10](2019)在《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时代,儿童是国家的希望,儿童的科学素养决定了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陶行知的科学教育思想以儿童作为培养的重点对象,从科学道德、自然科学教育、社会科学教育等方面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对于小学科学课教学,有极大的借鉴价值。本文在深入了解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分析小学科学课教学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并设计教学案例,进行案例分析,以期对今后的小学科学课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共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介绍了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介绍了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特点和现实借鉴意义,为后文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分析可行性与必要性,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充分符合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和内容,充分符合小学科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和教材特点,对小学科学课教学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第四部分是现状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了解陶行知科学教育视角下小学科学课教学的现状,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方面分析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部分提出了应用策略,通过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指导小学科学课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第六部分是应用设计,针对应用策略,设计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教学案例并分析教学实施效果。第七部分对研究课题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并对以后的科学教育活动指明了发展前景。
二、对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认识和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认识和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下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价值 |
(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需要 |
(三)小学语文新课标对写作提出了要求 |
(四)部编版语文教材对现行作文教学的影响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生活教育思想 |
(二)小学生活化作文 |
(三)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 |
四、文献综述 |
(一)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研究 |
(二)对生活化作文的研究 |
(三)对生活教育思想下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研究 |
(四)启示 |
第二章 生活教育思想及其与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关系 |
一、生活教育思想的内涵 |
(一)生活即教育 |
(二)社会即学校 |
(三)教学做合一 |
二、生活教育思想是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生活即教育”主张教育源自于生活 |
(二)“社会即学校”主张教育是开放的 |
(三)“教学做合一”主张教育要知行合一 |
三、生活教育思想对生活化作文教学具有实践价值 |
(一)生活化作文教学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 |
(二)生活化作文教学培养学生求真的品格 |
(三)生活化作文教学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性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案例分析法 |
四、问卷设计 |
五、访谈设计 |
第四章 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对学生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 |
(一)对作文命题生活化情况的数据分析 |
(二)对作文内容生活化情况的数据分析 |
(三)对作文指导生活化情况的数据分析 |
(四)对作文评改生活化情况的数据分析 |
(五)对作文形式生活化情况的数据分析 |
二、对教师访谈结果的分析 |
(一)教师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认识 |
(二)教师常用的生活化作文题目的类型 |
(三)教师眼中学生作文内容上存在问题 |
(四)教师对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指导方式 |
(五)教师使用的生活化作文的评改标准 |
(六)教师采用的生活化作文的文体形式 |
三、学生生活化作文的案例分析 |
(一)对作文选题的分析 |
(二)对作文结构的分析 |
(三)对语言表达的分析 |
(四)对生活化情况的分析 |
(五)对作文评语的分析 |
第五章 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作文命题形式和范围限制学生书写生活 |
(二)学生作文内容虚假空洞且脱离了真实生活 |
(三)教师作文指导中缺乏生活情境的创设和体验 |
(四)教师作文评改标准片面且评语不生活化 |
(五)学生作文文体形式中缺少生活化文体 |
二、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小学生鲜有在劳动实践中体验生活的机会 |
(二)小学生没有一双留心生活和观察生活的眼睛 |
(三)小学生未养成用运用练笔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 |
(四)教师没有形成对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正确认识 |
(五)教学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生活体验 |
(六)教师缺乏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观察和体验 |
第六章 生活教育思想下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 |
一、以生活为本源,让学生做命题的主人 |
(一)运用开放的命题形式呈现学生个性生活 |
(二)扩大作文命题范围涵盖学生全部生活 |
二、以生活为灵感,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 |
(一)组织生活劳动和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
(二)引导学生用生活化写作记录真实的生活体验 |
三、以生活为引领,做学生写作的引路人 |
(一)将真实生活情景引入到生活化作文教学之中 |
(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察社会的能力 |
(三)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生活再现出来 |
四、以生活为指南,让作文评改回归生活 |
(一)使用有针对性的生活化语言进行作文批改 |
(二)将学生的生活态度和情感纳入作文评改标准 |
五、以生活为参照,让作文形式丰富多彩 |
(一)创新生活化写作形式激发学生书写生活的兴趣 |
(二)应用多样的文体促进生活化写作能力全面发展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访谈提纲 |
致谢 |
(2)高中政治课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概述 |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形成的背景及其理论渊源 |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形成的背景 |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理论渊源 |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
1.“生活即教育” |
2.“社会即学校” |
3.“教学做合一” |
(三)高中政治课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价值 |
1.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
2.有助于构建更具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课课堂 |
3.有利于倡导全面发展个性的“活教育” |
二、高中政治课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高中政治课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存在的问题 |
1.教学内容忽视学生实际生活需求 |
2.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生活体验 |
3.教学评价过于注重选拔和甄别 |
(二)高中政治课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存在问题的原因 |
1.高中政治课教师队伍的建设相对不足 |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相对被忽视 |
3.重知识灌输轻价值引领的应试教育占主导 |
三、高中政治课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策略 |
(一)实施更具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 |
1.真正贯彻并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
2.通过系统的知识教学打好生活化教学的基础 |
3.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
(二)注重开展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课社会实践 |
1.重视发挥生活化的社会实践环节的积极作用 |
2.利用学生身边的社会生活资源开展社会实践 |
3.在生活化的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探讨热点问题 |
(三)完善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课教学评价机制 |
1.参与高中政治课教学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 |
2.高中政治课教学评价内容的设计要综合化 |
3.高中政治课教学评价方法要多样化和生活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1.选题缘由 |
2.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概述 |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 |
1.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的反思与“扬弃” |
2.对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的本土化改造 |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思想内涵 |
1.“生活即教育” |
2.“社会即学校” |
3.“教学做合一” |
(三)思想特点 |
1.生活性 |
2.实践性 |
3.大众性 |
4.发展性 |
5.创造性 |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高中思政课中的应用价值 |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高中思政课中应用的必要性 |
1.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
2.符合高中思政课生活化趋势 |
3.高中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 |
4.学生教学主体性地位的诉求 |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高中思政课中应用的意义 |
1.为思政课课程设置提供思路 |
2.丰富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内容 |
3.促进思政课教学观念的转变 |
4.推动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
5.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思维 |
四、高中思政课生活化教学现状调研 |
(一)问卷调查 |
1.数据整理 |
2.问卷分析 |
(二)高中思政课生活化教学现状分析 |
1.教学理念与新课标不符 |
2.教学内容抽象晦涩难懂 |
3.教学目标专注应试教育 |
4.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新颖 |
5.教学环节固化效率低下 |
6.教学评价重成绩轻能力 |
(三)高中思政课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
1.教学理念没有与时俱进 |
2.教学内容素材远离生活 |
3.教学目标忽略学生需求 |
4.教学方式未能及时更新 |
5.教学环节缺乏实践活动 |
6.教学评价片面追求应试 |
五、高中思政课生活化教学对策 |
(一)教学理念关注学生成长 |
(二)教学目标实现知行合一 |
(三)教学内容回归学生生活 |
(四)教学方式构建开放课堂 |
(五)教学环节渗透创新意识 |
(六)教学评价尊重学生差异 |
六、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
(一)课程实例的教学设计 |
实例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学设计 |
实例二:《传统文化面面观》教学设计 |
(二)教学设计的评价分析 |
1.优点分析 |
2.不足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国内发展现状 |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国外研究状况 |
3、研究综述 |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思想溯源 |
(一)“知行”观:生活教育理论的雏形(1891-1926) |
1、“知行”观:在徽州文化、传统儒学、实用主义影响下的形成 |
2、“知行”观指导下的实践(1917-1926) |
(二)“行知”观:生活教育理论的确立(1927-1934) |
1、“行知”观指导下的实践 |
2、“行知”观:生活教育理论形成的标志 |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行知行”观:生活教育理论的发展完善(1934-1946) |
1、辩证唯物主义的“行知行”思想指导下的实践 |
2、辩证唯物主义的“行知行”观:生活教育理论完善的标志 |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其德育思想的逻辑关联 |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其德育思想的历史逻辑 |
1、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概念的历史衍化 |
2、生活教育理论中“教育”概念的历史衍化 |
3、从生活教育到生活德育 |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其德育思想的理论逻辑 |
1、生活即教育 |
2、社会即学校 |
3、教学做合一 |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其德育思想的实践逻辑 |
1、生活教育理论德育思想的实践性 |
2、生活教育理论德育思想的实践演变 |
3、生活教育理论德育的条件性与必要性 |
四、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德育思想的内容 |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道德认知模式 |
1、是非判断 |
2、天下为公 |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道德情感推演 |
1、情感与信仰 |
2、自爱爱民爱国爱天下 |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道德意志培养 |
1、真人与伪君子 |
2、意诚心正 |
(四)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道德行为养成 |
1、德行有用 |
2、他律到自律的跃迁 |
五、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德育思想的内在结构 |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德育思想的伦理预设 |
1、自我与良心:基于道德心理学的行动起点 |
2、先天到后天:生活教育理论中良心概念的转变 |
3、德行明智:好的生活的伦理意蕴 |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德育思想的伦理层次 |
1、自我到群体:基于儒家伦理的道德教育层次 |
2、自爱到爱天下:生活教育理论的伦理空间层次 |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德育思想的终极关怀 |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道德主体:真人 |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理想社会:伦理共同体社会 |
余论 从道德教育走向美好生活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课外科技活动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时代背景 |
1.2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1 文献统计分析 |
1.2.2 国外研究 |
1.2.3 国内研究 |
1.3 生活教育理论应用于课外科技活动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问卷调查法 |
1.6.3 访谈法 |
1.6.4 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 |
2.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2.1.1 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 |
2.1.2 生活教育理论的特征 |
2.2 课外科技活动的概念界定 |
2.2.1 课外活动 |
2.2.2 小学课外科技活动 |
2.2.3 小学课外科技活动的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学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现状调研 |
3.1 L小学的简介 |
3.2 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内容与形式 |
3.3 教师对课外科技活动的反馈 |
3.3.1 访谈对象选取 |
3.3.2 访谈提纲内容的设计 |
3.3.3 访谈结果与分析 |
3.4 学生对课外科技活动的反馈 |
3.4.1 调查的对象选取 |
3.4.2 问卷调查的内容设计 |
3.4.3 问卷调查的实施 |
3.4.4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课外科技活动的应用研究 |
4.1 应用的基本原则 |
4.1.1 生活性原则 |
4.1.2 主体性原则 |
4.1.3 实践性原则 |
4.1.4 生成性原则 |
4.2 应用的具体策略 |
4.2.1 活动主题源自生活 |
4.2.2 活动目标生活化 |
4.2.3 活动内容取材于生活 |
4.2.4 活动过程联系生活 |
4.2.5 活动评价生活化 |
4.3 应用案例与实施 |
4.3.1 设计制作活动案例 |
4.3.2 家庭科学活动案例 |
4.3.3 科学考察活动案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总结 |
5.1 研究结论 |
5.2 反思及改进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新课标下陶行知语文教育观新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依据 |
1.2 概念界定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陶行知语文教育观内涵 |
2.1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工具的教育 |
2.1.1 语言文字之性质 |
2.1.2 文字符号的重要性 |
2.1.3 语言文字的人文性不可忽略 |
2.1.4 语言文字教育之实践 |
2.2 语文教学应和生活联系起来 |
2.2.1 传统教育弊端 |
2.2.2 语文教学应与合理、进步、丰富的集体生活联系 |
2.2.3 语文教学通过“教学做合一”与生活联系 |
2.3 大众语和大众文必须合一 |
2.3.1 大众语文合一的原因 |
2.3.2 大众语文合一之途径 |
2.4 语文教育要培养真善美的“活人” |
第3章 新课标下陶行知语文教育观的现代性 |
3.1 陶行知语文教育观的理性批判 |
3.1.1 语文性质的批判性认识 |
3.1.2 教授法到教学法的理性转变 |
3.2 陶行知语文教育观的主体性自由 |
3.2.1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
3.2.2 自由教学环境下的主观能动性 |
3.3 陶行知语文教育观的求新意识 |
第4章 新课标下陶行知语文教育观的启示 |
4.1 语文学习方法的理性转变 |
4.1.1 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
4.1.2 学生自动自主学习 |
4.2 课堂教学突显主体性自由 |
4.2.1 语言文字造就“活人”诗意 |
4.2.2 语言文字与生活联系从经验出发 |
4.2.3 学生亦可以当小先生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传承与立新:学缘群体中陶行知形象研究 ——以华中师范大学陶研群体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三) 概念界定 |
(四) 文献综述 |
(五) 研究方法 |
一、陶行知形象研究的背景剖析 |
(一) “陶行知学”构建的内在之需 |
(二) “今圣”陶行知形象的时代召唤 |
(三) 陶行知形象研究的三方话语 |
二、华中学人群体的陶行知形象研究 |
(一) 新时期陶行知形象的破冰研究 |
(二) 陶行知形象研究的多元呈现 |
(三) 陶行知形象研究的机构助力 |
三、学人群体中陶行知形象研究的各家之言 |
(一) 平凡的神圣 |
(二) 山乡社会中走出的人民教育家 |
(三) 20世纪综合性的文化巨人 |
四、陶行知形象研究的学术省思 |
(一) 华中学人陶行知形象研究的传承与立新 |
(二) 渐进中的陶行知形象研究 |
(三) 学术视野下历史人物形象的研究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陶行知真人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陶行知真人观的形成背景 |
一、真人观形成的社会背景 |
(一)社会经济背景 |
(二)社会政治背景 |
(三)社会文化背景 |
二、真人观形成的思想背景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隐性渗透 |
(二)西方教育思想的显性接纳 |
三、真人观形成的实践背景 |
(一)乡村教育中对人的本智力量的初步认知 |
(二)普及教育过程中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运用 |
(三)人才教育时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开发 |
第二章 陶行知“真人”的定义与内涵 |
一、“真”的含义 |
(一)“真”的词源学及哲学意义 |
(二)陶行知对“真”的定义 |
二、真人是真善美的个体 |
(一)真人是具有科学精神的人 |
(二)真人是具有道德观念的人 |
(三)真人是具有美感修养的人 |
第三章 陶行知真人观的内容部分 |
一、道德完满 |
(一)智仁勇合一 |
(二)明大德 |
二、追求真理 |
(一)要有求真理的信念 |
(二)要有科学的头脑 |
三、身体康健 |
(一)健康第一 |
(二)注重学校卫生 |
(三)重视体育课程 |
四、艺术精神 |
(一)保持本色 |
(二)严肃生活 |
五、手脑相长 |
(一)劳动精神 |
(二)在劳力上劳心 |
第四章 陶行知真人观的培育部分 |
一、真人培育的原则 |
(一)集体化的原则 |
(二)个性化的原则 |
(三)生活化的原则 |
(四)民主性的原则 |
二、真人培育的途径 |
(一)教学做合一 |
(二)知情意合一 |
(三)教训合一 |
三、真人培育的方法 |
(一)学生自治 |
(二)实践培养 |
(三)情感陶冶 |
第五章 陶行知真人观的评价及启示 |
一、陶行知真人观的人学意蕴 |
(一)关注人的存在 |
(二)发现人的价值 |
(三)满足人的需要 |
(四)实现人的发展 |
二、陶行知真人观的局限性 |
(一)时代的局限性 |
(二)理论的局限性 |
三、陶行知真人观的当代价值 |
(一)注重人格健康 |
(二)培育劳动精神 |
(三)提升人生境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生活即教育”视域下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的审视与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生活教育的研究 |
二、关于闲暇生活的研究 |
三、小结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育 |
二、生活 |
三、硕士研究生 |
四、闲暇生活 |
第二节 理论基础——生活教育理论 |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思想渊源 |
二、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三、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四、生活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 |
第三章 “生活即教育”视域下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之教育性解读 |
第一节 内容解读: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含有教育意蕴 |
一、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 |
二、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亦具有教育意义 |
第二节 过程解读:以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为教育的载体 |
一、生活即为教育的过程 |
二、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亦为教育的过程 |
第三节 目标解读:为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的完善而教育 |
一、教育改造生活 |
二、教育改造硕士研究生的闲暇生活 |
第四章 “生活即教育”视域下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的现实性揭示 |
第一节 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的内容揭示 |
一、硕士研究生的闲暇时间与空间分析 |
二、硕士研究生的闲暇活动分析 |
第二节 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的过程揭示 |
一、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中工具使用的分析 |
二、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的体验分析 |
三、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的反思与计划分析 |
四、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的人际交往分析 |
第三节 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的目标揭示 |
一、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状态的改善分析 |
二、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技能与工具使用的改善分析 |
三、硕士研究生闲暇活动的改善分析 |
第五章 “生活即教育”视域下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存在的问题 |
一、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内容品质偏低 |
二、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过程教育力不够 |
三、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目标达成度不足 |
第二节 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所存问题的成因 |
一、社会转型导致硕士研究生无所适从 |
二、网络技术对闲暇生活的冲击 |
三、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的异化 |
第六章 “生活即教育”视域下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的构建 |
第一节 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的构建路径 |
一、个人层面: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构建的基础 |
二、学校层面: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构建的保障 |
三、社会层面: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构建的引导 |
第二节 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的构建愿景 |
一、凸显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的核心:生命主体的人 |
二、强调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的关键:实践 |
三、明确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的价值追寻:幸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B 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状况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第一章 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概述 |
第一节 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 |
第二节 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特点 |
第三节 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现实借鉴意义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第一节 应用的可行性 |
第二节 应用的必要性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视角下小学科学课教学的现状研究 |
第一节 小学科学课教学的现状调查 |
第二节 小学科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小学科学课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第一节 注重探究活动 |
第二节 丰富教学方法 |
第三节 拓宽学习内容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应用设计及实施效果 |
第一节 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应用设计及实施效果 |
第二节 物质科学领域的教学应用设计及实施效果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对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认识和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下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 闻凤娇.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2]高中政治课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D]. 张智怡.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胡转兄.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4]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德育思想研究[D]. 孙逸君. 苏州大学, 2020(03)
- [5]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课外科技活动的应用探讨[D]. 黄婉纯.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新课标下陶行知语文教育观新探析[D]. 陆丹丹. 集美大学, 2020(08)
- [7]传承与立新:学缘群体中陶行知形象研究 ——以华中师范大学陶研群体为考察中心[D]. 杨熔.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陶行知真人观研究[D]. 张文杰. 武汉大学, 2020(04)
- [9]“生活即教育”视域下硕士研究生闲暇生活的审视与构建[D]. 吴晓璐.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陈美良.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