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酯纤维过滤材料堆叠定型设备,包括支架,支架的上端固定焊接有基座,基座顶部左侧的前后两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之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第一固定架顶部通过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红外加热灯,基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三固定架和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辊,转辊之间套有传送带。该装置便于将已经涂布胶线的聚酯纤维进行褶皱处理,处理后的聚酯纤维板呈折叠呈波浪形,大大增加过滤面积。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聚酯纤维过滤材料堆叠定型设备,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上端固定焊接有基座(2),所述基座(2)顶部左侧的前后两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3),所述第一固定架(3)之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压辊(4)和第二压辊(5),所述第一压辊(4)和第二压辊(5)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压条(6),所述第一固定架(3)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压辊(4)和第二压辊(5)旋转的第一电机(7)和第二电机(8),所述第一固定架(3)顶部通过第二固定架(9)固定连接有红外加热灯(10),所述基座(2)的顶部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三固定架(11)和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辊(12),所述转辊(12)之间套有传送带(13),所述转辊(12)的转轴穿过第三固定架(11)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4),所述基座(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15),所述第三电机(15)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6),所述主动轮(16)和从动轮(14)之间通过皮带(17)传动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聚酯纤维过滤材料堆叠定型设备,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上端固定焊接有基座(2),所述基座(2)顶部左侧的前后两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3),所述第一固定架(3)之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压辊(4)和第二压辊(5),所述第一压辊(4)和第二压辊(5)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压条(6),所述第一固定架(3)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压辊(4)和第二压辊(5)旋转的第一电机(7)和第二电机(8),所述第一固定架(3)顶部通过第二固定架(9)固定连接有红外加热灯(10),所述基座(2)的顶部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三固定架(11)和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辊(12),所述转辊(12)之间套有传送带(13),所述转辊(12)的转轴穿过第三固定架(11)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4),所述基座(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15),所述第三电机(15)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6),所述主动轮(16)和从动轮(14)之间通过皮带(17)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纤维过滤材料堆叠定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的上端前后两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柱(18),且所述挡柱(18)的顶部高于传送带(13)的上端20-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纤维过滤材料堆叠定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的顶部左端通过第四固定架(19)固定连接有接料板(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纤维过滤材料堆叠定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条(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纤维过滤材料堆叠定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6)的形状为三棱柱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纤维过滤材料堆叠定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灯(10)与第一压辊(4)之间的距离为5-10c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酯纤维过滤材料堆叠定型设备。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目前聚酯纤维也常常用于过滤杂质,由于聚酯纤维原材料是平的,在过滤装置内部的有限空间安装褶皱的聚酯纤维可以增加过滤效果,但是目前大部分都是由工人手动弯曲聚酯纤维然后安装,效率低下,并没有相应的机器来实现聚酯纤维褶皱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酯纤维过滤材料堆叠定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酯纤维过滤材料堆叠定型设备,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固定焊接有基座,所述基座顶部左侧的前后两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之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压条,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旋转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固定架顶部通过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红外加热灯,所述基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三固定架和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辊,所述转辊之间套有传送带,所述转辊的转轴穿过第三固定架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基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上端前后两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柱,且所述挡柱的顶部高于传送带的上端20-30cm。
此项设置可以传送带上的聚酯纤维板掉落。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顶部左端通过第四固定架固定连接有接料板。
此项设置方便接住成型的聚酯纤维板。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条。
此项设置方便增加传送带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压条的形状为三棱柱形。
此项设置方便对聚酯纤维板造成褶皱。
优选的,所述红外加热灯与第一压辊之间的距离为5-10cm。
此项设置方便红外加热灯对第一压辊的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聚酯纤维过滤材料堆叠定型设备,便于将已经涂布胶线的聚酯纤维进行褶皱处理,处理后的聚酯纤维板呈折叠呈波浪形,大大增加过滤面积,设备直接将聚酯纤维板处理成波浪形,无需在安装的时候人工进行弯曲,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压辊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基座;3、第一固定架;4、第一压辊;5、第二压辊;6、压条;7、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9、第二固定架;10、红外加热灯;11、第三固定架;12、转辊;13、传送带;14、从动轮;15、第三电机;16、主动轮;17、皮带;18、挡柱;19、第四固定架;20、接料板;21、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聚酯纤维过滤材料堆叠定型设备,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上端固定焊接有基座2,所述基座2顶部左侧的前后两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3,所述第一固定架3之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压辊4和第二压辊5,所述第一压辊4和第二压辊5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压条6,所述第一固定架3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压辊4和第二压辊5旋转的第一电机7和第二电机8,所述第一固定架3顶部通过第二固定架9固定连接有红外加热灯10,所述基座2的顶部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三固定架11和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辊12,所述转辊12之间套有传送带13,所述转辊12的转轴穿过第三固定架11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4,所述基座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15,所述第三电机15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6,所述主动轮16和从动轮14之间通过皮带17传动连接。
所述基座2的上端前后两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柱18,且所述挡柱18的顶部高于传送带13的上端20-30cm,避免传送带13上的聚酯纤维板在运输过程中掉落。
所述基座2的顶部左端通过第四固定架19固定连接有接料板20,方便接住成型后的聚酯纤维板。
所述传送带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条21,增加传送带13表面的摩擦力,避免聚酯纤维板打滑。
所述压条6的形状为三棱柱形,方便将聚酯纤维板挤压成波浪形。
所述红外加热灯10与第一压辊4之间的距离为5-10cm,方便对第一压辊4进行加热。
具体的,使用时,将平整的聚酯纤维板放入传送带13上,启动第三电机15进行传送,第一电机7和第二电机8带动第一压辊4和第二压辊5旋转,聚酯纤维板进入第一压辊4和第二压辊5之间时,第一压辊4和第二压辊5表面的压条6对聚酯纤维板进行挤压,使得被挤压后的聚酯纤维板呈波浪形,并且红外加热灯10对第一压辊4进行加热,温度升高后的第一压辊4使聚酯纤维板更加容易成型;第一电机7、第二电机8和第三电机15的型号均为70STX-0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3898.8
申请日:2018-12-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813057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B29C53/28
专利分类号:B29C53/28;B01D39/04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苏州普勒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苏州普勒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和顺路59号
发明人:陈磊;徐庆;叶小林;林艳
第一发明人:陈磊
当前权利人:苏州普勒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