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器论文_刘卓纯,金新宇,田社平,张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回转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综合法,导纳,元件,放大器,矩阵,节点,系统。

回转器论文文献综述

刘卓纯,金新宇,田社平,张峰[1](2019)在《再论回转器实现电路的解释性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文献[4]的基础上再次讨论了回转器实现电路的一种解释性设计方法。从现有回转器实现电路出发,归纳出几种相对简单的二端口电路,将这些二端口电路并联,以实现任意G矩阵参数的二端口实现电路。讨论了二端口实现电路的具体设计方法以及回转器实现电路的设计过程。本文的讨论对加深学生的电路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电路理论在实际中的工程应用意识和能力,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电气电子教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卓纯,金新宇,付裕,应道成,田社平[2](2019)在《一种回转器实现电路的解释性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回转器实现电路的一种解释性设计方法。从理想回转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开始,通过初步的电路实现拓扑形式,采用基于运放的差动放大器、同相放大器、电压跟随器等电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的设计过程,给出了现有回转器实现电路的设计方法。该解释性设计方法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对加深学生的电路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电路理论在实际中的工程应用意识和能力,具有较好的帮助作用。(本文来源于《电气电子教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永安,郗艳华,樊战亭,张玉叶,吴继侠[3](2018)在《基于单个VDTA浮地回转器的系统综合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得到单个VDTA浮地回转器,首先给出了VDTA的16个奇异模型,再根据节点导纳矩阵扩展法,系统综合了基于电压差分跨导放大器(VDTA)的浮地回转器,该回转器使用1个VDTA和一个接地电容,而且容易集成。通过调节的VDTA偏置电流,电路的参数能电控调节。最后,为了证实导出电路的可实现性,利用回转器构造了一个二阶通用滤波器,其极点频率fo=159 k Hz,品质因数Q=1。MULTISIM仿真结果与理论一致。(本文来源于《电子器件》期刊2018年05期)

刘欢,田东庄,杨瑞博,王争,董萌萌[4](2018)在《钻机回转器跑合试验台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坑道钻机生产装配中,钻机回转器骨架油封漏油现象出现概率较大,并且回转器的调试采用人工方式,效率低下。为解决此问题,建立了坑道钻机回转器跑合调试台。此调试台具备对常用型号回转器进行加载、调速和信号显示的功能,实现了钻机回转器性能的调试,及时发现零部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处理,为钻机装配调试提供有力的保障,提高了钻机装调效率。(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18年09期)

王娜,张万荣,谢红云,金冬月,陈吉添[5](2017)在《一种双回转器有源电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于共源-共栅负跨导器的传统单回转器有源电感(TSAI-CS-CG)的不足,联合采用双回转器结构、负阻网络和负反馈网络,提出了一款兼有大电感值、高Q值、高线性度、宽频带、可调谐特性的双回转器有源电感(DGAI)。基于TSMC0.13μm RF CMOS工艺,利用是德科技公司的射频高级设计系统(ADS)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电感工作频率范围为0~22.5GHz;Q峰值可达6 883;电感的-1 d B压缩点高达-17 dBm;调节外部偏置,在频率为15 GHz下,电感值可从19.59 nH到73.41nH之间进行大范围调节。(本文来源于《电子器件》期刊2017年06期)

李永安,曹蕤[6](2017)在《基于CCCⅡs接地回转器的系统综合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节点导纳矩阵扩展法(括号符号法),系统综合基于二代电流控制传输器(CCCⅡ)的接地回转器,得到了两类接地回转器.A类回转器使用2个CCCⅡ,并有4种形式.B类回转器使用3个CCCⅡ,并有16种形式.所综合的电路容易被集成,通过调节的CCCⅡ偏置电流,电路的参数能电控调节.为了证实导出电路的可实现性,利用一个A类回转器构造了一个二阶带通滤波器,MULTISIM仿真结果与理论一致.(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李永安,曹蕤[7](2017)在《基于VDTAs接地回转器的系统综合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实现电压差分跨导放大器(VDTA)的接地回转器目的,采用节点导纳矩阵扩展法(括号符号法),系统综合了2个基于VDTA接地回转器。所综合的电路仅仅使用一个VDTA,通过调节VDTA的偏置电流,电路的参数能电控调节。为证实电路工作的可靠性,基于该回转器之一,利用元件替换法,设计了电流模式叁阶巴特沃斯高通滤波器,其极点频率为100 k Hz,通带增益为0.5,结合计算机仿真结果,得出所设计的电路正确有效。(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7年03期)

李永安,袁战军,王赠懿[8](2015)在《基于单个CCCCTA接地回转器的系统综合(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综合基于CCCCTA的接地回转器,根据CCCCTA的零-镜模型和接地回转器的节点导纳矩阵,利用节点导纳矩阵扩展法,实现了4个相互等效的接地回转器。导出的回转器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通过调节CCCCTA的偏置电流,可以电控调节回转器的参数;另一个特点是电路仅使用单个CCCCTA。作为一个例子,通过使用导出的回转器之一,实现了一个极点频率为1.274 MHz、品质因素为4的带通滤波器。计算机仿真证明所导出的电路正确有效。(本文来源于《电子器件》期刊2015年06期)

孙盾,范承志,姜国均[9](2015)在《基于负阻器回转器的渐进互动式实验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有源元件应用为切入点,基于负阻器、回转器等功能模块,采用渐进式、选单式设计形式,引导学生以科研思路进行实验探究,经历功能设计、理论分析、仿真分析、搭建电路、调试测试、报告总结等过程,实现方法具有多样性、知识应用具有综合性、教学方式具有互动性,整个实验内容呈现模块化、渐进式、探究性的实验特点。(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5年03期)

杜韦静,张军明,钱照明[10](2015)在《基于回转器理论的电流模式控制型DC-DC变流器统一大信号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大力发展,直流分布式系统以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逐渐成为业界的研究热点。虽然系统中每个模块都能够单独稳定运行,但由于模块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系统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大信号扰动下的暂态稳定性情况仍是令人困扰的一大难题,且目前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相对缺乏。简单、有效、统一的大信号模型是进行大信号稳定性理论分析的基础。由于电流模式控制方法应用较为广泛,故本文基于回转器理论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流模式控制型DC-DC变流器的统一大信号模型。该模型实现了降阶,表达式简单,且仅需修改其中一个模型参数值即可实现对不同拓扑变流器的建模分析,为理论分析系统的大信号稳定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解析形式大信号稳定性判据的提出提供了可能。仿真和实验分别基于Buck、Boost及Buck-Boost变流器对该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同时,为验证该大信号模型的完备性,对其稳态工作点附近的小信号特性也进行了分析,并与目前公认的比较精确的电流模式控制小信号模型进行了对比,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回转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讨论了回转器实现电路的一种解释性设计方法。从理想回转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开始,通过初步的电路实现拓扑形式,采用基于运放的差动放大器、同相放大器、电压跟随器等电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的设计过程,给出了现有回转器实现电路的设计方法。该解释性设计方法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对加深学生的电路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电路理论在实际中的工程应用意识和能力,具有较好的帮助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回转器论文参考文献

[1].刘卓纯,金新宇,田社平,张峰.再论回转器实现电路的解释性设计方法[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9

[2].刘卓纯,金新宇,付裕,应道成,田社平.一种回转器实现电路的解释性设计方法[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9

[3].李永安,郗艳华,樊战亭,张玉叶,吴继侠.基于单个VDTA浮地回转器的系统综合法[J].电子器件.2018

[4].刘欢,田东庄,杨瑞博,王争,董萌萌.钻机回转器跑合试验台研制[J].煤矿机械.2018

[5].王娜,张万荣,谢红云,金冬月,陈吉添.一种双回转器有源电感[J].电子器件.2017

[6].李永安,曹蕤.基于CCCⅡs接地回转器的系统综合法[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7

[7].李永安,曹蕤.基于VDTAs接地回转器的系统综合法[J].电子设计工程.2017

[8].李永安,袁战军,王赠懿.基于单个CCCCTA接地回转器的系统综合(英文)[J].电子器件.2015

[9].孙盾,范承志,姜国均.基于负阻器回转器的渐进互动式实验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

[10].杜韦静,张军明,钱照明.基于回转器理论的电流模式控制型DC-DC变流器统一大信号模型[J].电工技术学报.2015

论文知识图

推力器的回转故障时的控制力与力矩回转对BMSC微丝骨架的影响回转培养1、...:回转器作用受力示意图故障前推力方向角与当前最优方向角的...平台模型与位置测量系统QualisysFig....夏威夷大学的ODIN水下机器人

标签:;  ;  ;  ;  ;  ;  ;  

回转器论文_刘卓纯,金新宇,田社平,张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