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紧V带降温装置,包括薄膜拉宽机机架,所述薄膜拉宽机机架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V带轮,所述V带轮外侧设有V带,所述V带轮两侧设有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通过环形滑块分别连接有扇形外壳与水箱,所述扇形外壳设于水箱一侧,所述水箱设于V带下方,所述扇形外壳内设有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固定连接扇形外壳内壁,所述水箱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且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均设于V带外侧,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清理刷,该压紧V带降温装置能够对压紧V带进行有效的降温,快速带走V带上的热量,避免薄膜粘附于其上,有效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压紧V带降温装置,包括薄膜拉宽机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拉宽机机架(1)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V带轮(3),所述V带轮(3)外侧设有V带(4),所述V带轮(3)两侧设有环形滑槽(5),所述环形滑槽(5)通过环形滑块分别连接有扇形外壳(6)与水箱(7),所述扇形外壳(6)设于水箱(7)一侧,所述水箱(7)设于V带(4)下方,所述扇形外壳(6)内设有出风口(8),且所述出风口(8)固定连接扇形外壳(6)内壁,所述水箱(7)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9)与第二壳体(10),且所述第一壳体(9)与第二壳体(10)均设于V带(4)外侧,所述第一壳体(9)内设有清理刷(11),且所述清理刷(11)固定连接第一壳体(9)内壁,所述第二壳体(10)内分别设有刮板(12)与吸水海绵(13),且所述刮板(12)与吸水海绵(13)均通过固定座连接第二壳体(10)内壁。
设计方案
1.一种压紧V带降温装置,包括薄膜拉宽机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拉宽机机架(1)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V带轮(3),所述V带轮(3)外侧设有V带(4),所述V带轮(3)两侧设有环形滑槽(5),所述环形滑槽(5)通过环形滑块分别连接有扇形外壳(6)与水箱(7),所述扇形外壳(6)设于水箱(7)一侧,所述水箱(7)设于V带(4)下方,所述扇形外壳(6)内设有出风口(8),且所述出风口(8)固定连接扇形外壳(6)内壁,所述水箱(7)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9)与第二壳体(10),且所述第一壳体(9)与第二壳体(10)均设于V带(4)外侧,所述第一壳体(9)内设有清理刷(11),且所述清理刷(11)固定连接第一壳体(9)内壁,所述第二壳体(10)内分别设有刮板(12)与吸水海绵(13),且所述刮板(12)与吸水海绵(13)均通过固定座连接第二壳体(10)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紧V带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分别通过固定杆(14)连接水箱(7)与扇形外壳(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紧V带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带轮(3)对称设置,且转动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紧V带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7)内设有冷却水(15),且所述V带(4)底部设于冷却水(15)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紧V带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7)一侧设有进水口(16),所述进水口(16)下方设有排液口(17),且所述排液口(17)与进水口(16)均连通水箱(7)内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紧V带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外壳(6)一侧安装有进风阀门(18),且所述进风阀门(18)通过管道连通出风口(8)。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紧V带降温装置,属于薄膜拉宽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薄膜生产的过程中,往往会用到薄膜拉宽机,在拉宽薄膜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是使用两组呈八字形的V带对薄膜进行拉宽,每组V带都是使用两个相互贴合的V带压紧薄膜,然后两组V带压紧薄膜对其进行拉宽,薄膜拉宽机上的V带轮上的V带长时间使用容易发热,导致薄膜容易粘在V带上,不容易剥离,影响薄膜的拉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压紧V带降温装置,通过设置清洁刷,用于清理粘附于V带上的灰尘杂质,保证在薄膜拉宽时不会影响到薄膜的质量,有利于薄膜生产,通过设置水箱,且其内设置冷却水,在V带通过其内时对V带进行水冷降温,避免V带温度过高使得薄膜粘附于其上不易取下,影响生产的效率,通过设置刮板,在V带通过冷却水后,清除V带上的水渍,通过设置吸水海绵,用于吸取V带上的水渍,通过设置出风口,用于加速V带上水渍蒸发,且能够进一步对V带进行降温处理,有效的降低薄膜拉宽时V带上的温度,保证薄膜可以快速剥离,提高了加工的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紧V带降温装置,包括薄膜拉宽机机架,所述薄膜拉宽机机架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V带轮,所述V带轮外侧设有V带,所述V带轮两侧设有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通过环形滑块分别连接有扇形外壳与水箱,所述扇形外壳设于水箱一侧,所述水箱设于V带下方,所述扇形外壳内设有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固定连接扇形外壳内壁,所述水箱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且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均设于V带外侧,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清理刷,且所述清理刷固定连接第一壳体内壁,所述第二壳体内分别设有刮板与吸水海绵,且所述刮板与吸水海绵均通过固定座连接第二壳体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分别通过固定杆连接水箱与扇形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V带轮对称设置,且转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内设有冷却水,且所述V带底部设于冷却水中。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下方设有排液口,且所述排液口与进水口均连通水箱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外壳一侧安装有进风阀门,且所述进风阀门通过管道连通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压紧V带降温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清洁刷,用于清理粘附于V带上的灰尘杂质,保证在薄膜拉宽时不会影响到薄膜的质量,有利于薄膜生产,通过设置水箱,且其内设置冷却水,在V带通过其内时对V带进行水冷降温,避免V带温度过高使得薄膜粘附于其上不易取下,影响生产的效率,通过设置刮板,在V带通过冷却水后,清除V带上的水渍,通过设置吸水海绵,用于吸取V带上的水渍,通过设置出风口,用于加速V带上水渍蒸发,且能够进一步对V带进行降温处理,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压紧V带降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压紧V带降温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压紧V带降温装置的第一壳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压紧V带降温装置的第二壳体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压紧V带降温装置的扇形外壳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1、薄膜拉宽机机架;2、连接杆;3、V带轮;4、V带;5、环形滑槽;6、扇形外壳;7、水箱;8、出风口;9、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11、清理刷;12、刮板;13、吸水海绵;14、固定杆;15、冷却水;16、进水口;17、排液口;18、进风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压紧V带降温装置,包括薄膜拉宽机机架1,所述薄膜拉宽机机架1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V带轮3,所述V带轮3外侧设有V带4,所述V带轮3两侧设有环形滑槽5,所述环形滑槽5通过环形滑块分别连接有扇形外壳6与水箱7,所述扇形外壳6设于水箱7一侧,所述水箱7设于V带4下方,所述扇形外壳6内设有出风口8,且所述出风口8固定连接扇形外壳6内壁,用于清除水渍,且对V带4进行降温,所述水箱7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9与第二壳体10,且所述第一壳体9与第二壳体10均设于V带4外侧,所述第一壳体9内设有清理刷11,且所述清理刷11固定连接第一壳体9内壁,清除V带4上附着的灰尘杂质,所述第二壳体10内分别设有刮板12与吸水海绵13,且所述刮板12与吸水海绵13均通过固定座连接第二壳体10内壁,用于清除V带4经过水箱7后携带的水。
更具体而言,所述连接杆2分别通过固定杆14连接水箱7与扇形外壳6,保证水箱7与扇形外壳6的稳定性,所述V带轮3对称设置,且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水箱7内设有冷却水15,且所述V带4底部设于冷却水15中,通过冷却水15对V带4进行降温,所述水箱7一侧设有进水口16,所述进水口16下方设有排液口17,且所述排液口17与进水口16均连通水箱7内腔,便于更换冷却水15,所述扇形外壳6一侧安装有进风阀门18,且所述进风阀门18通过管道连通出风口8,用于连接外部风机。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使用时,V带轮3带动V带4转动,V带4经过第一壳体9,在清理刷11的作用下,去除V带4上的灰尘杂质,随后V带4进入水箱7,经过冷却水15带走其上的热量,在第二壳体10内的刮板12与吸水海绵13的作用下清除水渍,随后经过扇形外壳6,其内的出风口8向V带4吹出冷风,对其进行干燥,且能够进一步对V带4进行降温,以达到避免V带4过热而使得薄膜粘附于其上不易剥离的目的。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2606.9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273781U
授权时间:20190820
主分类号:B29C 35/16
专利分类号:B29C35/16;B29C55/20;B29C55/04;F26B5/16
范畴分类:17K;
申请人:阿雷法(苏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阿雷法(苏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223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菀坪同安东路2号
发明人:刘春松;刘寒松;吕凡一
第一发明人:刘春松
当前权利人:阿雷法(苏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代理人:连围
代理机构:11246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