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无诉”思想的审美基础

论孔子“无诉”思想的审美基础

一、论孔子“无讼”思想的美学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朱璟[1](2017)在《身心之间 ——《遵生八笺》的休闲审美研究》文中认为明代着名戏曲家、藏书家高濂编撰的《遵生八笺》,见刊于万历十九年(1591),全书以"遵生"为议题,共十九卷,按内容侧重的不同,归为八笺,以故名之。该书体系庞大,关涉明代文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堪称影响深远的文化巨着。虽以遵生为题,但在传统文化语境中,《遵生八笺》实是一部以"闲适消遣"为功用、以身心安乐来经营现世生活的文人着作,而且其论述行文、思想趣味也不乏美感色彩。而在进入现代学术语境之后,由其"遵生"养身之旨使然,《遵生八笺》更早地、也是更多地被作为中医或养生着作来加以研读;但传统文人之遵生与现代意义上的养生学不尽相同,原书中别具文人情趣的审美内涵,难以被养生研究充分阐发。新千年以来,以台湾学者为代表,《遵生八笺》始引起美学研究者的关注,但目前的审美研究多受西方美学传统的影响,以艺术审美范畴出发,撷取其中部分内容,在脱离了整书的血脉联系之后,对之进行孤立的美学讨论。有鉴于此,笔者力图对《遵生八笺》的整个体系及其体现出的完整美学形态进行研究。考虑到该书的传统风貌以及当代美学的发展状况,本文选择以休闲审美的视角进行切入。在详论文本之前,文章对作者高濂及整书体系进行了考查,分析了高濂生平情状对其创作《遵生八笺》的影响,明确了《遵生八笺》以身体为基石、以"理念总纲-现实践行-理想典范"为组织形式的体系架构,而这样的体系架构,正契合于休闲审美研究以身心体验为基础、以"本体-工夫-境界"为范式的话语体系。籍此,本文得以从休闲审美视角对《遵生八笺》进行全面系统地把握与一以贯之地深入研讨。各得其分、恰如其分之"止"是休闲审美之本体,就《遵生八笺》而言,其本体之所在,即是遵生所本的身心合一的身体。"止",在此即体现为身、心各得其分、恰如其分的状态。这样的身心之止,正是被作为《清修妙论笺》核心观点的"形神合一"思想所阐发。"形神合一"所阐发的三重本体意涵:精气化生、心神清净、形体安宁,分别体现于《遵生八笺》现实践履工夫的三个方面:行气调息以妙合形神、闲赏逸游而怡养心神、养形防疾之生活经营。三者依其各自着手处而论,又可归为"行气养形"的修身工夫与"闲赏逸游"的养心工夫,此即散布于《遵生八笺》中间六笺的休闲审美之身心工夫,包括导引、服气、饮馔、服食、房中、起居、文玩清赏、四时逸游、花艺香方等各个尊生层面,共同构筑出一位晚明文士极富休闲美感的生活图景。末笺《尘外遐举笺》昭示了该书的理想境界是"尘外高隐",但基于其休闲审美的身心本体与工夫,全书实际达成的休闲审美境界,则是在世的、隐之于身的"身隐":以天然自足的身体为根本与旨归,流连忘返于细腻而丰富的身体感官趣味,心神随之超脱俗世羁绊而游弋于自由的审美时空,从而对功名无营求、于杂务无牵累,自得"隐趣"与"隐意"。综而言之,《遵生八笺》的整个休闲审美体系,既以身为止,又止于身心:身心合一的身体,是生命本闲、生命美感体验的本体确证,是各种休闲审美工夫的凭籍与根据,是休闲审美境界的化生之域。可谓以身心自在为本体,以身心自适为工夫,以身心自得为境界。故而,本文的最终结论是:以原着直接呈现的表层内容来看,《遵生八笺》是一部以尊生为核心的晚明文人闲适生活的百科全书;以当代理论话语的深入探索可知,《遵生八笺》更是一个以身为止的休闲审美体系。《遵生八笺》的这一休闲审美体系建立于深具中华文化精神的身体观念之上,在根本上汇融了审美与遵生,并涵盖了中国传统文人生活的诸多面向,从而能对我们如何以当代审美视角解读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化,具有启发意义。

朱国芳[2](2013)在《《礼记》的审美文化意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不同民族的审美文化模式总是由不同民族的生活样式决定的,是本民族生活样式的反映,一个民族的审美文化精神最终要体现在本民族的生活样式之中,并反塑本民族的生活样式。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乐之邦”,礼乐传统奠定了中国人的审美文化模式、生活样态,并积淀为特定的文化心理结构,植根于民族精神的无意识之中,影响一代代中国人。古代中国人审美化的生活样式可以概括为“礼乐生活”,“礼乐生活”既是古代中国人的存在方式、行为规范、价值来源、也是他的生活世界。而《礼记》这部由西汉前期戴圣汇编的关于孔子及其弟子,以及儒家后学论述先秦礼制的学术着作既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理念依据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价值根源。《礼记》是对“礼乐生活”的有意义地呈现的结果。《<礼记>的审美文化意涵研究》将致力于以“礼乐生活”为中心的整体性研究,以把握古代中国儒家礼乐生活的审美文化结构和审美文化精神,揭示由礼乐生活所成就的人格美和人情风俗美。天人一体的“礼乐”天道观,这是礼乐生活的形而上依据。天道观落实到人道人性之中,历史地形成宗法制度下的儒家“德治”思想,它以礼乐教化为核心内容,要求统治者以德配天,修齐治平。在“修身”中致力于“外王”,在“外王”中成就“修身”。礼乐一体既来源于天道又植根于人性、人情之中,但作为可学可教的“艺”,两者既是修身的手段又是教化的内容。正是礼乐生活成就了人们的礼乐教化,反过来,礼乐教化也需要礼乐生活来开显和证成。《<礼记)的审美文化意涵研究》以“礼乐生活”勾连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方面的联系,整体、系统地把握《礼记》的审美文化内涵,阐释礼乐生活的审美化特征,从而把握古代中国人的生存世界与存在方式,揭示古代中国人的“审美化生活”。第一章阐释礼乐生活的形而上的依据即“礼乐”的天道观。这个既是存在论、价值观根源又是宇宙普遍规律性的天道是人仿效的对象,它作为一个生机盎然、生生不息的生命有机体与人的生命不可分离,天道与人道二者是统一的。天人一体的天道观体现了“象”思维的特点,并成就了生命的大美境界即天地精神境界。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天道人道就是一个道,天道观也是人生观,价值宇宙论化就解决了价值起源问题。这个道的内涵就是“诚”和“仁”,通过致力于“诚”,人达到天人一体的境界,从而能“仁民爱物”,视天地万物为一体。故古代中国人安居在天地自然的环境里,种植农业,循着季节的节奏去生活,尽人事以俟天。对于这个寄托身心的天地,古代中国人有深沉的热爱,他们由人的亲亲之情扩充开去,对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敏感的热爱,这种温暖的情感,使中国人心怀天地以致广大而热爱安宁和平。对于这个养育了自己的自然,中国人充满了感激,“报本反始”总使他们回到源头,找到自己生命的根源,文化的起点,这也是文化自我反思和更新的源泉所在。所以,中国人是“温故而知新”,在天人之际和古今之变的历史时空中,时时完成自我更新,焕发生机,保持着强大的文化更新和转换能力。第二章论述礼乐生活的人道内容,探讨尊尊亲亲的宗法制下人伦关系的相互内在性和“内圣外王”之道。“内圣”以修身为本,在慎独、诚意正心、尽性、素位而行的过程中,君子既保持了人格的开放性又完成了自我认识的转化,形成了坚定而通达的人格。就“内圣”而言,“礼乐生活”是“呵护自我”的艺术,自我在礼乐生活的形塑下,经历自我转化和不断构成的过程。中国人的自我实现是开放的,是将人际关系中的对方和天地万物都包括在自己的自我里,即所谓“万物皆备于我”。“内圣”就是致“诚”,就是要真实的活着,珍视生命、珍视生活,不断地成为自己,让人们生命的可能性随人们生命的不同阶段的展开而不断扩充,经历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为人妇等等不同的阶段,所有这些环节将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存在。“内圣”也是“致中和”,让自己的天命之性,自然的人性经过“礼乐”的陶养培育,“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保持着天赋的和谐,顺着自然生活。“内圣”也要在“外王”中开显,具体就是在“以人治人”的“德治”、“为政先礼”的礼制和提倡“孝道”中实现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安定。也正是礼乐生活的人道内容成就了君子的人格美和社会的风俗美。第三章具体阐释“礼”的美学内涵。广义的“礼”包含着“乐”,合而言之礼乐一体,分而言之礼异乐同、礼外乐内,礼乐共同作用于人生社会。“礼”作为君子安身立命的根本,从外面规训人的身体,从内在切磋琢磨人的情感,从而完成人格的自我转化。礼乐传统来自于原始的巫术仪式,礼与美具有同源性,礼总和仪文搭配在一起进行,具有相应的规范节目,要完美的行礼,离不开身心的完美配合,“礼”具有表演性和象征性。行“礼”总是要面对不同的活生生的人,总是情景化、情境性的,完美的践行“礼”就意味着进入“礼”的兴发状态的情境中,从而将“礼”具体化、“艺”化。“礼乐”在作为“艺”的层面上,它们是君子必须要掌握的生活技能。因此“礼、乐”这两种“艺”是与人们的日常实践相关的,不是什么单纯的感性的享乐。“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艺从属于人的德性,它们要揭示人们的存在状态,要以此技能保证人们身心的和谐及社会的协调,使人们过上合情合理的生活。也就是说,对于儒家来讲,“艺”是用来保证生活的艺术化、审美化的而不是追求“艺”本身,使之与生活实践脱离出来以满足感官的享乐。“礼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了。第四章探讨“乐”的美学思想。礼乐共同起源于原始的巫术仪式,但从功能上言之,礼异乐同、礼外乐内,礼乐相须相成共同作用于人生社会。中国是农业国家,音乐最早是与节气联系在一起的,人们通过“省风宣气”以安排农业生产。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音乐的审美特征,提出“乐从和”的美学思想,并注意到音乐形式的和谐有助于协调民心、修养德性,从而将音乐与政治、风俗联系在一起,“以乐象政”。孔子的“乐教”思想认为个人的修身成人离不开“乐”,君子“成于乐”。“乐”还起到教化民众,移风易俗的作用。孟子荀子虽然对人性的看法不同,但都主张“乐教”,孟子看到仁声与仁政的内在关系,所以要与民同乐。荀子从音乐中看到“审一以定和”,所以主张以“中和”之乐,教化民众,从而移风易俗,政清俗美。《乐记》综合了以上音乐思想,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乐记》区分了声、音、乐不同的方面,又进一步区分为“德音”与“溺音”。“德音”才是真正的音乐,音乐的本质就是人的道德情感的表达。音乐起到修身养性,乐行伦清的作用。《乐记》对制礼作乐的主体要求很高,要待其人才能行,所以必须是具有德行的先王,他们德配天地,才制礼作乐。而音乐也是圣人先王参与天地化育的手段,音乐与天地同构。由此可见,“乐”也不是仅指感官的享乐,“乐”揭示的是入存在于天地之间的本然的状态,即以“中和”的感情保持身心的和谐、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五章进入具体的礼乐生活仪式。礼乐生活中的重大仪式既是一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反映也是其生存智慧的需要,仪式帮助人们度过人生的一个个关口,凝聚民族的力量从而完成社会整合。仪式具有象征性,通过仪式人们在世俗空间里建构了神圣的空间,表达了“即凡而圣”的生活状态。总而言之,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是天人一体的,其最高的境界是“中和”,而“道不远人”,达到这境界又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内圣外王”的扩而充之完成的,所以,“礼乐生活”就是“即凡而圣”的生活,就是经过培育的精神化的感性生活,“礼乐生活”是审美化的生活。“礼乐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样式,其天人一体的自然观对生态美学建设有借签意义,其对家庭和人际关系的重视对建设和谐的社会有重要价值,它是安顿个人精神的道路,君子在其中不懈的自我转化,切磋琢磨自己的人性,培育和谐完整的人格。总之,研究《礼记》的礼乐生活就不仅仅是一种学术思考,更是对和谐人格、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把握。

孙孝良[3](2012)在《略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文中研究表明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不仅一生酷爱音乐艺术,而且非常重视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等教育主张和育人宗旨。学习和研究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对抵制庸俗、低俗、媚俗音乐之风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通过对孔子提出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以及"尽善尽美"等审美准则及审美理想的简要论述,旨在引发人们对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视和思考。

邸维寅[4](2011)在《《淮南子》与《论语》文艺思想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语》集中地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是记载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虽然当时对于文艺的讨论处于不自觉的时代,《论语》中仍然体现了儒家伊始对文艺的基本观点。《淮南子》的成书约在西汉景帝时期,大约公元前139年,淮南王向汉武帝献书,淮南王自称此书为“刘氏之书”。后刘向父子校阅宫廷藏书,将此书命名为《淮南》。如今流传下来的《淮南子》,乃班固记载的《淮南》内篇。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将孔子称为“素王”的文献是《淮南子》,它赞孔子无位而为王,无地而为君,对他十分推崇。后司马迁列孔子为“世家”,也是尊其为“素王”之意。《淮南子》中引述《论语》之处甚多,而其文艺思想也在对《论语》文艺思想的继承、批判和发展中形成雏形。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绪论,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论述古今对于《论语》文艺思想的研究概况以及《论语》中所论述的文艺思想的内容。第二节则论述古今对于《淮南子》文艺思想的研究概况以及《淮南子》中所论述的文艺思想的内容。第二章论述的是《淮南子》与《论语》中文质观的异同,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阐述的是《淮南子》与《论语》对“质”的内涵的界定有何不同,而《淮南子》的观点是“质”即“天然”。第二节阐述的是《淮南子》对《论语》“文质彬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三节论述《淮南子》的文情相依的观点,这一观点是对“文质彬彬”的延展。第三章讨论《淮南子》与《论语》中诗教观的异同。本章共分为两节。第一节研究《淮南子》对《论语》诗教的功用的肯定,也就是《淮南子》对《论语》文艺实用性观的继承。第二节研究《淮南子》对《论语》诗教内容的看法,《淮南子》认为礼乐教化有其必要性,也存在其局限性,与其约束人性,不若教人求真。第四章讨论《淮南子》与《论语》中美学观的异同,共分三节。第一节论述美学的基础问题,即“美”是什么的问题。《论语》的主要观点是以善为美,而《淮南子》则坚持以真为美的观点。第二节论述美感差异,美感差异源自审美主体的个性差异。《论语》中所讨论的“美”的标准是统一的,“美”是被规范化的,而《淮南子》在肯定“美”的客观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审美主体的差异性,进而研讨美感差异,这是对《论语》美学观的发展。第三节论述的是“君形者”与“无为”之美。首先研究《论语》中对于“气”的论述,再讨论《淮南子》中对于“形”、“气”、“神”的系统论述以及对“君形者”这一美学范畴的创建。其次以《论语》的有为之美和《老子》的无为之美作为比照的背景,论述《淮南子》的无为之美,后者是建立在前二者的统一之上的,既包含《论语》的对干预现实的渴望,又包含《老子》的对自然的遵从。本文最后一部分是小结,主要概述《淮南子》的文艺思想对后世文艺思想的启发和影响。本文的突出论点是比较研究《论语》文艺思想和《淮南子》文艺思想,从而归纳出《淮南子》的文艺思想。本文的创造性成果是将《淮南子》的文艺思想和《论语》的文艺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本文产生之前,研究者们分别论述了《论语》的文艺思想和《淮南子》文艺思想。但是他们对于二者的比较研究是零碎的,只是在论文或者着作中间夹杂着阐述。本文将二者放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系统研究,在这一点上,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杨云萍[5](2008)在《审美与审丑 ——感性学意义下的语文美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学理分析等方法,从感性学意义上重新界定了美育的内涵,即美育具有两个基本维度:审美教育和审丑教育。审视了语文美育理论与实践中由于感性学视角的缺失所存在的问题,重构了感性学意义下的语文美育新理念与新框架。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提出研究美育的一种新的视角:感性学视角,即从审美和审丑两个维度去重新定义美育。这一观点是在美学研究中兴起感性学视角的背景下提出的。然后用感性学视角去进行一种实然的审视,发现语文美育理论与实践由于感性学视角的缺失,在审美论的单极指导下忽视了审丑教育,导致了语文美育目标的偏离。最后进行了一种应然的建构,构建了在感性学视野观照下的审美与审丑并举的语文美育新理念与新框架。在结语中提出在语文美育中应该继续审美教育,加强审丑教育,以实现完整的美育目标。除导论和结语外,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一种新兴的视角:美育研究中的感性学视角。分四章。1980年代以来,在美学界、文论界悄然兴起了感性学研究视角,它是对传统美学研究的新拓展。研究者认为美学(Aesthetics)的初始意义就是感性学,美学是近代西方人对感性学狭义取舍后的学科定位,应该用感性学涵摄、补正和滋润美学。感性学是美学和丑学的合题。感性学的提出有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哲学基础,在社会转型和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下,丑已成为了生活和丈艺作品中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审丑具有同审美一样的现实意义。美育的英文拼写是与美学相对应的Aesthetic education,美育通常被定义为美学教育、美感教育、审美教育,从词源学意义上讲即缘于此,是采用了朱光潜先生翻译aesthetics的提法。但朱光潜先生早就意识到了这种不妥,特在1981年补充,丑,也属于审美范畴,并要求人们从感性学意义上理解美学、美感或审美。本论文认为感性学意义下的美育应该包含审美教育和审丑教育两个维度。中篇,一种实然的审视:语文美育理论与实践中感性学视角的缺失。分四章。用感性学的视角去审视美育理论现状,我们发现在转型期社会中文化多元化发展导致了大量丑的艺术和丑的现象的出现,而审丑教育却几乎是语文美育的盲点。语文美育在理论指导上出现了偏差,语文课程理念在价值取向上走向审美单极化,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审美论危及语文美育的本体地位;审美论导致语文教材美学取向的事与愿违;审美论导致语文教学过程价值观的诗意泛滥。审美论认为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体验生命美丽的过程,不管在何种现实条件下,人生艺术化似乎是唯一正确的人生态度。诗意人生观的泛滥忽视了生命体验的丰富性与人生选择的多样性,既在实践上行不通也有可能误导了方向。审美论视野下的语文美育实践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矛盾: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建构的不统一性。学生在自主建构中美丑兼审,而教师在价值引导上却只有审美单极,存在为经典避、为尊者讳、为生活饰等弊端,导致教师对学生的正向影响力下降而负向影响力上升。这样就导致了语文美育目标的严重偏离,具体表现为:审美情趣的悖反;审美能力的可疑;审美人格的缺失;审美生存的遥远。下篇,一种应然的建构:感性学意义下的语文美育理念。分四章。本篇提出了多元文化环境中美育超越困境的构想:在感性学视野的观照下,继续审美教育,加强审丑教育。面对冷峻的社会、异化的人生和失衡的心灵,审丑教育具有和审美教育一样的现实意义,并且前者在对学生承受压力、承受痛苦等能力的培养上,在对现实的包容和批判等人文精神的培植上,有着后者不可替代的价值意义。本篇从四个方面提出重构策略:一是语文美育目的观。语文美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善感的心灵;具体目标体系由三方面构成:构建文学、美学知识并重的知识结构;培养经典阅读与通俗阅读均衡的阅读习惯;发展想像思维和辩证思维。二是语文课程资源观。主要体现在:编选要增强分类意识;解读要树立包容意识;转变课外指导观。三是语文教学过程观。教学过程是人与现实的交往过程,应体验交往带来的生命的美丽与丰富,构建直面现实、主动发展的人生观;四是语文教师美育素养观。教师的美育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敏锐的审视能力;卓越的交往智慧;美丽的教育理想。

王莹[6](2007)在《唐宋诗词名花与中国文人精神传统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世称花卉乃天地之至美,诗词属文艺之至善。“花”是历代文学中至为重要的意象,人之生死,事之成败,物之盛衰,都可以纳入“花”这一短小的缩写之中。由“诗言志”延伸而来的“托物言志”的创作理念,使得中国自古就有咏物的传统,“咏花”即是咏物的一个大类。中国的“咏花”诗词,蔚为大观。自《诗经》初见端倪,《楚辞》初步建立了花作为人格象征的意象内涵,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发展,至唐宋达臻顶峰.唐诗宋词作为中国文学的巅峰将“咏花”诗词的书写推向了极致,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至为灿烂的篇章。唐宋诗词中“名花”的书写,渗透着中国文人的精神传统的承继、延续与创新,唐宋两代的“尚花”风习,是唐宋的政治风云、历史文化等在文人心灵上的映射。以“花”之书写观照时代,可以触探到“咏花”诗词中寄寓的唐宋文人对于精神传统、理想人格的追往与坚守,以及唐宋之际对于美的极致的崇尚与痴迷。从审美文化史、中国美学史、中国思想史、文人心态史、中国绘画史等多领域的文化背景去审视,可以窥见从唐到宋的文化转型,其间积淀了怎样的文化底蕴和人格形态,以及文化轨迹的转型、文人心态的嬗变等诸多问题,揭示出唐宋人文精神、文化精神、文人审美趣味的流变。

刘伟[7](2001)在《论孔子“无讼”思想的美学基础》文中研究指明“无讼”思想在中国之所以长期存在 ,是因其美学基础“和为美”这一儒学传统文化内涵长期左右中国人心灵的结果。

王志清[8](1998)在《天命无怨色 人生有素风──论王维的生存智慧》文中指出生存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意义,而且是一种超越的意义。王维把生命的本能和效价提升到审美的品位,将生命从有限中超拔出来,以适意来延长生命的长度,在充满着生存信心、荣誉和尊严情意中,显示合情合理的生命卓越意义,展示人性和人格的全部瑰丽。王维“诗意地活着”的智慧和实践,其意义在于说明:生命是美的最重要形式,自由适意是生命之美的最高境界。

二、论孔子“无讼”思想的美学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孔子“无讼”思想的美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身心之间 ——《遵生八笺》的休闲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研究缘起、综述及运思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问题:一个怎样的体系?
        二、视角
        (一) 采取休闲审美研究视角的必要性
        (二) 休闲审美作为研究视角的可行性
        三、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四库传统定位
        二、基于养生立场
        三、进入美学视野
        四、其他相关研究
        五、小结
    第三节 研究运思
第二章 身心忧患:文人高濂的生平情状
    第一节 字号别署
    第二节 身世生卒
        一、名门之后与商贾之子
        二、生卒推定与行实概况
    第三节 文人风骨
        一、时代环境中的文人身份
        (一) 屡试不第:晚明士子的科举常态
        (二) 雅集赏鉴:文人参与的日常活动
        二、个人经历下的文人情怀
        (一) 追求身安,此身为大:优渥生活背后的身羸体弱之患
        (二) 功名误人,系心归隐:屡试不第背后的亡妻丧父之痛
第三章 身心救赎:《遵生八笺》的主旨与体系
    第一节 "古所未有"之类例:《遵生八笺》的文献概况
        一、版本流传
        二、文献类属
    第二节 《遵生八笺》之定位:基于尊生的休闲审美着作
        一、文人立场之尊生
        二、休闲审美之身心
    第三节 《遵生八笺》之体系:休闲审美研究的理论抓手
        一、汇总整合:以尊生为核心的集成之作
        二、自成一体:以身体为基石的内容架构
        (一) 八笺内容划归为三个部分
        (二) "本体-工夫-境界"范式特点
        (三) 三个部分与"本体-工夫-境界"的契合
第四章 止于身心:《遵生八笺》的休闲审美本体论
    第一节 闲者止也:休闲审美本体论
    第二节 止之三味:从外物天理到己之身心
        一、各物之止
        二、格物之止
        三、身心之止
    第三节 形神合一:身心之止的思想内核
        一、医道传统中"形神合一"之简述
        二、《遵生八笺》中"形神合一"之展开
        (一) "精""气"所化
        (二) "心""神"为主
        (三) 依"形"可证
        三、本节小结
第五章 栖身寄心:《遵生八笺》的休闲审美工夫论
    第一节 形气栖身:"诚日用不可去身"的休闲审美工夫
        一、行气为枢,冥契天地
        (一) 行气工夫的概念范畴
        (二) 行气工夫的休闲审美内涵
        二、养形以适,乐顺物事
        (一) 养形工夫的休闲审美意涵
        (二) 养形工夫的具体内容面向
    第二节 闲赏寄心:"心有所寄,庶不外驰"的休闲审美工夫
        一、心须寄之:文士闲心,不能无所寄
        二、心可寄之:闲赏物事,合生生之意
        (一) 灵气生机:与自然生命相通
        (二) 古德清气:与古人生命相接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身隐心游:《遵生八笺》的休闲审美境界论
    第一节 尘外高隐:《遵生八笺》休闲审美境界的理想图景
        一、《尘外遐举笺》作为理想境界
        (一) 沿承前代之先例
        (二) 折射全书之境界
        二、出尘自得与在世之身
    第二节 隐之于身:《遵生八笺》休闲审美境界的现实达成
        一、"身"入体验:休闲审美的身体机制
        (一) 视听观赏:传统美学的审美感知指向
        (二) 自在敞开与自由融入:休闲美学的身体机制
        (三) 身境相谐:休闲美学身体机制的社会历史观照
        二、身隐心游的处世自得
        (一) 取足于身,自得隐趣
        (二) 心游尘外,自得隐意
第七章 结论:一个以身为止的休闲审美体系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礼记》的审美文化意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意义
    第二节 《礼记》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礼乐生活作为古代中国审美化的生活样式
    第四节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礼乐生活的形而上的天道观
    第一节 《礼记》天道观的思想背景
    第二节 《礼记》的天道观
    第三节 天人同构的人格境界
    第四节 象思维
第二章 礼乐生活的形而下的人道论
    第一节 亲亲尊尊
    第二节 人道政为大
        第一小节 父子有亲
        第二小节 夫妇有义
        第三小节 君臣有正
    第三节 教学为先
    第四节 修身为本
        第一小节 慎独
        第二小节 诚意正心
        第三小节 尽性
        第四小节 素位而行
    第五节 以人治人
    第六节 为政先礼
    第七节 大孝之道
第三章 礼乐生活中“礼”的美学阐释
    第一节 礼的分类与组成
    第二节 礼美共源
    第三节 礼与艺
    第四节 礼与时
第四章 礼乐生活中“乐”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孔子以前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一小节 以乐省风
        第二小节 乐从和
        第三小节 以乐象政
    第二节 孔孟荀的“乐教”美学思想
        第一小节 成于乐
        第二小节 仁声仁政
        第三小节 审一以定和
    第三节 礼乐相须
        第一小节 礼外乐内
        第二小节 礼异乐同
        第三小节 礼乐相济
    第四节 《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一小节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第二小节 人生而静
        第三小节 唯乐不可以为伪
        第四小节 乐以象德
        第五小节 大乐与天地同和
第五章 礼乐生活的展开
    第一节 冠礼
    第二节 丧礼
        第一小节 《礼记》的鬼神观
        第二小节 神明之道
        第三小节 哀伤之情
        第四小节 丧礼的仪式
        第五小节 丧以观德
    第三节 祭礼
        第一小节 身致诚信
        第二小节 自尽其敬
        第三小节 报本反始
        第四小节 尽敬致孝
    第四节 射礼
    第五节 乡饮酒礼
        第一小节 饮酒以合欢
        第二小节 王道易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表

(3)略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4)《淮南子》与《论语》文艺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语》及其文艺思想研究
    第二节 《淮南子》及其文艺思想研究
第二章 《淮南子》与《论语》中文质观的异同
    第一节 "质"即天然
    第二节 文质相宜
    第三节 文情相依
第三章 《淮南子》与《论语》中诗教观的异同
    第一节 诗教的功用
    第二节 诗教的内容
第四章 《淮南子》与《论语》中美学观的异同
    第一节 "美"是什么
    第二节 美感差异
    第三节 “君形者”与“无为”之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审美与审丑 ——感性学意义下的语文美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问题的缘起
    2.研究的意义和理论基础
    3.研究背景和现状分析
    4.研究的基本方法
    5.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容框架分析
上篇 一种新兴的视角:美育研究中的感性学视角
    1 美学研究中的感性学视角
        1.1 美学之"美"的演变
        1.2 美学的尴尬
        1.3 丑在美学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的地位
    2 美育研究中的感性学视角
        2.1 美育之"美"的辨析
        2.2 美育之"美"与美学之"美"的合一
    3 感性学视角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
        3.1 社会背景:转型期
        3.2 文化背景:多元化
    4 感性学视角兴起的哲学基础
        4.1 西方的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哲学
        4.2 中国儒道释互补的人生论哲学
中篇 一种实然的审视:语文美育理论与实践中的感性学视角缺失
    5 审美论危及语文美育的本体地位
        5.1 美育的本体地位不牢
        5.2 语文美育的本体地位不稳
        5.3 审美论对本体地位的影响
    6 审美论导致语文教材美学取向的事与愿违
        6.1 教材内容整体侧重审丑
        6.2 教材的情感取向突出审丑
    7 审美论导致语文教学过程价值观的诗意泛滥
        7.1 "零分作文"折射出对"个性"的误读
        7.2 语文教学过程观的诗意泛滥
        7.3 诗意泛滥的过程观的三大弊端
    8 审美论意义下的语文美育实践困境
        8.1 语文美育实践中的最大矛盾
        8.2 语文美育目标的偏离
下篇 一种应然的建构:感性学意义下的语文美育理念
    9 语文美育目的观
        9.1 语文美育的终极目的
        9.2 语文美育的具体目标体系
    10 基于美育的语文课程资源观
        10.1 编选要增强分类意识
        10.2 解读要树立包容意识
        10.3 转变课外阅读指导观
    11 基于美育的语文教学过程观
        11.1 强调主动发展的交往论
        11.2 语文教学是一个体验生命美丽与丰富的交往过程
    12 语文教师美育素养观
        12.1 敏锐的审视能力
        12.2 卓越的交往智慧
        12.3 美丽的教育理想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唐宋诗词名花与中国文人精神传统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咏花诗词与中国文人的精神传统
    第二节 “花”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第三节 本选题的研究方法、理论建构及学术价值
第二章 花·诗·人——名花、唐宋诗词与时代气象
    第一节 “花”之人格化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唐宋诗词名花的人格吟咏
    第三节 “尚花”风习与时代之气象
第三章 花之源——唐以前的咏花传统
    第一节 “纫秋兰以为佩”——诗骚颂芳
    第二节 “采菊东篱下”——陶潜赞菊
    第三节 “梅花落已尽”——六朝咏梅
第四章 花之悦——中国文人爱花心态探微
    第一节 中国文人爱花心态之一——美之极致的生命理想
    第二节 中国文人爱花心态之二——盛极而衰的生命共鸣
    第三节 中国文人爱花心态之三——名花风骨的人格契合
第五章 花之魂——唐宋诗词名花的精神传统之象征
    第一节 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
    第二节 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
    第三节 从“牡丹”到“梅花”——两代花王的迥异之“象”及其更替的“味外味”
结论 花之思——中国文人的精神传统与心灵历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点说明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王莹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获奖情况一览表
后记

四、论孔子“无讼”思想的美学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 [1]身心之间 ——《遵生八笺》的休闲审美研究[D]. 朱璟. 浙江大学, 2017(08)
  • [2]《礼记》的审美文化意涵研究[D]. 朱国芳. 山东大学, 2013(10)
  • [3]略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J]. 孙孝良.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2(06)
  • [4]《淮南子》与《论语》文艺思想比较研究[D]. 邸维寅. 安徽大学, 2011(04)
  • [5]审美与审丑 ——感性学意义下的语文美育研究[D]. 杨云萍.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1)
  • [6]唐宋诗词名花与中国文人精神传统的探索[D]. 王莹. 暨南大学, 2007(06)
  • [7]论孔子“无讼”思想的美学基础[J]. 刘伟.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1)
  • [8]天命无怨色 人生有素风──论王维的生存智慧[J]. 王志清. 江苏社会科学, 1998(01)

标签:;  ;  ;  ;  ;  

论孔子“无诉”思想的审美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