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冲击钻锤头打捞装置,包括有柱状的支撑轴、设置在支撑轴顶部的卸扣、设置在支撑轴上的多个插入部,卸扣呈半圆形,插入部为板状且倾斜的设置在支撑轴的侧壁上,插入部顶端具有逐渐收窄的尖角。1、此装置选材廉价易得,制作过程简单。2、此装置操作方便,1~2次即可将锤头提出,无需经验,适用于任何地质条件,且不会对孔壁造成影响。3、该装置打捞成功率高,且对施工人员没有危险,比传统方式节约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冲击钻锤头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柱状的支撑轴(1)、设置在支撑轴(1)顶部的卸扣(2)、设置在支撑轴(1)上的多个插入部(3),卸扣(2)呈半圆形,插入部(3)为板状且倾斜的设置在支撑轴(1)的侧壁上,插入部(3)顶端具有逐渐收窄的尖角。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冲击钻锤头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柱状的支撑轴(1)、设置在支撑轴(1)顶部的卸扣(2)、设置在支撑轴(1)上的多个插入部(3),卸扣(2)呈半圆形,插入部(3)为板状且倾斜的设置在支撑轴(1)的侧壁上,插入部(3)顶端具有逐渐收窄的尖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击钻锤头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插入部(3)与支撑轴(1)铰接,支撑轴(1)上开设有与插入部(3)位置相对应的容置槽(5),容置槽(5)内设置有滑行底座(6),滑行底座(6)两侧开设有滑槽(7),垫脚部(8)通过滑块(9)沿着滑槽(7)滑动,插入部(3)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通孔,插入部(3)通过通孔与垫脚部(8)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击钻锤头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垫脚部(8)顶部设置有半圆柱体(10),插入部(3)与半圆柱体(10)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击钻锤头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垫脚部(8)的底部设置有与滑块(9)固接的基础座(11),基础座(11)与垫脚部(8)可拆卸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施工设备,尤其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冲击钻锤头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钻孔灌注桩由于工艺成熟、施工简单、作业方便等优点成为软基处理较为普遍的形式。在使用冲击钻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由于钻机钢丝绳不断的滑动,经常造成钢丝绳断裂,使锤头落入孔内。由于桩孔较深,孔内为泥浆,故无法直接使用普通绳索或者钩子进行打捞。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冲击钻锤头打捞装置,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有柱状的支撑轴、设置在支撑轴顶部的卸扣、设置在支撑轴上的多个插入部,卸扣呈半圆形,插入部为板状且倾斜的设置在支撑轴的侧壁上,插入部顶端具有逐渐收窄的尖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插入部与支撑轴铰接,支撑轴上开设有与插入部位置相对应的容置槽,容置槽内设置有滑行底座,滑行底座两侧开设有滑槽,垫脚部通过滑块沿着滑槽滑动,插入部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通孔,插入部通过通孔与垫脚部螺纹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垫脚部顶部设置有半圆柱体,插入部与半圆柱体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垫脚部的底部设置有与滑块固接的基础座,基础座与垫脚部可拆卸连接。
有益效果:1、此装置选材廉价易得,制作过程简单。
2、此装置操作方便,1~2次即可将锤头提出,无需经验,适用于任何地质条件,且不会对孔壁造成影响。
3、该装置打捞成功率高,且对施工人员没有危险,比传统方式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支撑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滑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垫脚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新型冲击钻锤头打捞装置,第一实施例内容如下,包括有柱状的支撑轴1、设置在支撑轴1顶部的卸扣2、设置在支撑轴1上的多个插入部3,卸扣2呈半圆形,插入部3为板状且倾斜的设置在支撑轴1的侧壁上,插入部3顶端具有逐渐收窄的尖角。
在现场使用一根直径5cm长40cm的支撑轴1,1块5cm厚的插入部3,1个12.5t的半圆形或者D字形卸扣2。将插入部3做成20cm的齿形或者其他具有尖角的形状,如图1和图2;然后将插入部3焊接在支撑轴1侧面;优选可按照等边三角形布置方式,焊接在钢轴端部;将卸扣2焊接在支撑轴1的另一端,如图1所示。将卸扣2连接钻机主机上的钢丝绳后置于钻孔内,当看到钢丝绳刚好松弛时,向上提动卸扣2,插入部3便会挂在锤头天窗内或挂在锤身保护环上,然后通过钻机上的卷扬机将锤提出钻孔外。
支撑轴1底部还可以有一根30cm长的钢筋4,在插入到钻孔内时能起到更好的支撑与间隔作用。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新型冲击钻锤头打捞装置,第二实施例内容如下,插入部3与支撑轴1铰接,支撑轴1上开设有与插入部3位置相对应的容置槽5,容置槽5内设置有滑行底座6,滑行底座6两侧开设有滑槽7,垫脚部8通过滑块9沿着滑槽7滑动,插入部3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通孔,插入部3通过通孔与垫脚部8螺纹连接。
使用之前根据锤头和钻孔的尺寸,将插入部3转动到合适角度。若钻孔尺寸较宽可适当将插入部3的角度增加,最大可使插入部3与支撑轴1的角度垂直。插入部3的角度调节完毕后,滑动垫脚部8并使其与插入部3相接触为止,并使用螺丝穿过通孔(未图示),最终固定在垫脚部8的螺纹孔(未图示)内。
若插入部3角度过大,而使垫脚部8无法与其直接接触,可通过加长螺杆方式与垫脚部8的螺纹孔连接,并使用螺母将插入部3固定在螺杆上。
优选的,垫脚部8顶部设置有半圆柱体10,插入部3与半圆柱体10连接。半圆柱体10的弧形外壁代替垫脚部8与插入部3接触,使螺纹孔以不同的角度设置,便于配合来回转动的插入部3。
优选的,垫脚部8的底部设置有与滑块9固接的基础座11,基础座11与垫脚部8可拆卸连接。根据不同的施工状况可选不同尺寸的垫脚部8,垫脚部8与基础座11可拆卸的方式可采用任何现有技术,例如螺纹连接等。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1823.X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430146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E21B 31/00
专利分类号:E21B31/00
范畴分类:22A;
申请人: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嘉定路68号
发明人:陈孚;田忠佼;程显德;张玉意;房浩
第一发明人:陈孚
当前权利人: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蒋遥明
代理机构:37243
代理机构编号: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