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地融入一茶汤——中华茶道中的儒学精神》一书是优秀的茶道哲学典范著作。本文从开拓新兴的茶道哲学的学科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着眼,将著作以大气高远的天地为红线,以品茶养心、事茶致知、修茶明德、援茶正伦、茶通天地的思路脉络为主线,以自然而现实的独特学术品格为基调,以“大益八式”融入中华茶道和哲学理论为实践路径作为突出优点,对《天地融入一茶汤——中华茶道中的儒学精神》这部学术专著进行了梳理解读,以对其理论、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做出客观公正的阐述。
关键词:中华茶道;儒学;天地;茶道哲学
一门新兴学科的兴起,需要有强大的学术理论基础和可靠的实践证明。要厘清茶道哲学中的一系列概念及其关系,诸如:茶道中的世界观与价值体系、茶道与儒道释的关系、茶道与西方哲学的关系、茶道与宗教信仰的关系、茶道对现代人的哲学启示等,都非常需要业界人士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在相互争鸣中产生真知灼见,此外,还需要专业工作者不懈追求,对相关议题做出锲而不舍的反复求证。
方:您虽非图书情报专业出身,但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您在图书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频频被专业核心期刊收录,其中除了辛勤付出之外,还有何成功秘笈?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喝茶这一行为,更经常地仅仅表现为一种生理需要或个人生活习惯,茶道竟然可以上升为哲学?那么,什么是茶道哲学,怎样理解茶道哲学,如何用茶道哲学反映时代需求、理解和解释时代问题,如何用中国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哲学来体现中国哲学对世界的贡献?这些不仅关涉到人们的物质生活、人们的相互关系,还将直接关涉人们的精神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其未来。从这样多个层次、多个方面的思考出发,沿着茶道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李萍带领她的团队成员撰写了首部茶道哲学专业的学术著作《天地融入一茶汤——中华茶道中的儒学精神》(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在初中政治课堂中,每位学生的政治基础、接受能力与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同时在性格、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也导致了学生的政治成绩不尽相同。在这些差异面前,如果教师一味地延续班级统一教学的教育方式,这无疑对差等生宣判了死刑。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这对优等生的拔高、差等生的提高与中等生的巩固有很大的作用。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分层教学的初衷是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的目的正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分层教学是以人为本且尊重学生平等学习的人性化教学方法。
从历史走来的中华茶道受儒、道、释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儒学的长期熏陶,中华茶道与儒学相遇,尤其值得深切关注。中华茶道所包含的尊重生命、精行俭德、顺从自然等,其实都与儒学的尽心、知性、知天完美契合[2](P23)。人在草木间,俯仰天地,恬适怡然、自在惬意。以天地为线的大气开阔与高远深厚贯穿全书,浸染和包容着茶、茶人、茶道。举头是天,脚踏为地,天圆地方,浑然一体,滋养和包容万物,天然与人工的历练锻造成就了万物的精华,天地孕育茶,茶汲取天地之灵气与精华;茶因天地走入人的意义世界,人、茶、天地相互勾连,彼此共在,茶通天地,天地之博大,尽收眼底,天地之丰富宽广,无限人生。廓然于天地,寻得人生之境界,人在草木间,尽享天地之精华,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与日月应,以天地孕茶,盛天地于盅,感天地成人。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庸》中的“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道家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家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以及后世的那些个“无穷天地无穷感,坐对斜阳看浮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无穷慨叹,“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欣喜舒畅,“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豪迈霸气,都盛在这天地里,中华茶道与儒学,相遇在天地之间,融契在天地之里。用中华传统儒学义理解读中华茶道,具体通过心性论、认识论、修养论、交往论、境界论这五个方面,分别从品茶养心、事茶致知、修茶明德、援茶正伦、茶通天地,循序渐进、温润舒缓、娓娓道来,以一种自然而现实的独特学术品格为基调,浸染整部著作,读来犹如醍醐灌顶,身心舒畅。
《天地融入一茶汤——中华茶道中的儒学精神》善于从实际出发构建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切近相关的茶道哲学。针对人生贪欲过多、沟通失灵、善恶不分、取舍失当、急于求成、双重标准、自利心重、患得患失的八大弱点,该书结合“大益八式”行茶法所分设的洗尘、坦呈、苏醒、法度、养成、身受、分享、放下八个环节来提出。确是对症解药,因为经过学理洗礼后的“大益八式”既是一套完整的茶叶冲泡方法,也是一个体悟人生的哲学,彰显出中华茶道艺术、仪礼、修行的统一。全书将茶、人、思三者较为完美地予以衔接,借茶省思、获得认识,通过茶来苏醒本心,进而将一己之心与他者之心关联互通,发现自己的心、性、情,并将之投放到人伦世事之中,为合宜恰当处理自我与周遭世界的关系以及正确在现实社会中安放自我,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从这一意义上说,茶道哲学其实是人的哲学,是关于人对茶的哲学思考,这也可以说是茶道哲学的核心与本质所在。
李萍教授多年从事社会伦理、东方管理哲学的专门研究,有深厚的哲学素养。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大益集团的负责人,在交谈中了解到大益集团拟建设包含茶道哲学的茶道学体系,多次接触和相互了解之后,李萍教授承担了构建茶道哲学这一全新的学术体系和应用哲学领域的工作。《天地融入一茶汤——中华茶道中的儒学精神》历时三年完成。该书的作者们在兼采众长的基础上,坚持独立思考、发他人之所未见的新见新知。对于一个学者来说,能够深入研究问题,敢于提出和坚持自己的意见,虽然这是对从事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的基本要求,但在当下的中国却显得十分难能可贵。例如,该书提出:茶联通内外,一个人只有投身社会生活,面向天地宇宙,才能真正地成为人,成就“大我”[3](P99)。该书还提出:“茶人”,是视茶为信仰落地的精神伴侣,在饮茶过程中寻找人生乐趣和精神安顿之人。成为茶人是一个主动作为的结果,需要刻意培养和悉心养育,是一个人不断精进、达至精神圆满的过程[1](P115—116)。李萍教授作为新兴学科茶道哲学探索者中的一员,她以自己的努力对当今时代茶道哲学理论与现实之问做出了应有的回应和贡献。该书体现了目前学界对茶道哲学这一新学科所做出的初步探讨和充盈智慧的总结。回顾儒学精神,有许多坚实的理论值得总结和弘扬,更值得在新的学科中得以成长。我们相信,当前该书中文版本的出版,对新兴茶道哲学学科理论的发展和学科领域的开拓将奠定重要的理论和学术基础,对希望了解中华茶道和茶道哲学的人将有重要意义,对茶道的推广、人与茶精神境界的理解将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对茶道医学、茶道美学、茶道心理学、马克思主义茶道学等相关学科的兴起与发展将会有所启迪和帮助。
李萍《天地融入一茶汤——中华茶道中的儒学精神》书封
[参考文献]
[1]李萍,等.天地融入一茶汤——中华茶道中的儒学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Review on Li Ping’s Monograph Heaven and Earth into Tea Infusion:On Confucian Spirit in Chinese Tea Ceremony
Fan Haiyan
Abstract:Heaven and Earth into Tea Infusion:Confucian Spirit in Chinese Tea Ceremony is an excellent monograph on the philosophy of tea ceremony.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of developing the new philosophy of tea ceremony,and takes the noble atmosphere of the world as the red line,and “tea can nurture one’s mind and body”as the main line so as to comprehensively review this tea monograph.Based on the unique academic character of nature and reality,with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tea ceremony and philosophical theory as the outstanding merits,this paper gives an objective and fair explanation of the theory,academic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contained in Heaven and Earth into Tea Infusion:Confucian Spirit in Chinese Tea Ceremony.
Key words:Chinese tea ceremony;Confucianism;heaven and earth;philosophy of tea ceremony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35(2019)05-0269-03
范海燕,女,博士,广东科技学院思政部教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李丽娜
标签:茶道论文; 哲学论文; 天地论文; 中华论文; 儒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先秦哲学论文; 儒家论文; 《农业考古》2019年第5期论文; 广东科技学院思政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