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忠杰
(浙江海宁巿人民医院314400)
【摘要】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利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在我院于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诊治的总计148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和比较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配分成2个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74例均采用雷尼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为74例均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然后将2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止血时间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显著缩短了患者的止血时间,对我国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奥美拉唑雷尼替丁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276-02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为临床消化科常见的急症、重症,病死率能够达到6%-10%,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采用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目前临床上较多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为了探讨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利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在我院于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诊治的总计148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和比较分析,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在就将分析探讨的临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于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诊治的总计148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70例,年龄跨度为20-78岁,平均年龄为(41±5.2)岁,其中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而且对诊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相互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值>0.05),表明相互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对本次研究结果不存在影响。
1.2治疗方法
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配分成2个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74例均采用雷尼替丁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雷尼替丁20mg,与5%100ml生理盐水混合后静脉滴注,每天4次。观察组患者为74例均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奥美拉唑40mg,与5%100ml葡萄糖溶液混合后静脉滴注,每天2次。
1.3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以及黑便、呕血现象完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以及黑便、呕血现象基本消失,身体状况有所改善;无效:患者在治疗前后病症没有明显改变甚至加重[1]。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结果中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并以t对其进行检验,对于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用χ2进行检验,在本文研究中以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情况[n(%)]
2.2出血时间
观察组止血时间为(26.5±6.6)小时,对照组止血时间为(40.3±6.5)小时,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主要是通过抑制胃壁细胞内的关键酶H+-K+-ATP酶来发挥作用,使H+不能由壁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阻断任何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从而强烈、持久地抑制胃酸分泌[2]。雷尼替丁是H2受体阻断剂,也可以抑制基础胃酸的分泌。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止血时间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说明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效果比较好,并且缩短了患者的止血时间,相比较采用雷尼替丁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显著缩短了患者的止血时间,对我国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林少斌,沈慕群,苏伟民等.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4):61-62.
[2]诸葛建琳,华宏军.常规剂量和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对比[J].临床医学,2008,28(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