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娟江苏省如东县双甸高级中学226404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要求教学工作必须把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及发展健全的人格,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然而我们目前所面临的90后学生,他们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彻底享用者,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同时他们也是改革开放负面影响的承受者,他们孤独,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心理脆弱而又极端,这就导致少年犯、追星族、网瘾、暴力叛逆等刺激反应现象的出现,这些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既没有形成正确的现代价值观,又没有把优秀的传统价值继承下来,导致“90后”一代中的很多青少年处于一种精神匮乏的“悬空状态”,他们迫切需要孝心、爱心和感恩心的教育,学会平等、尊重和承担责任。这些情况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历史学科由于它的特殊性应该在德育工作中发挥更重要的责任。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呢?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
一、平等性
学生和老师是平等的,他们与老师同样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独立的人格,尤其是追求个性、叛逆的90后。因此,教师要始终起到启发诱导作用,一切有赖于学生自行总结、体验,尤其需要自动自发的情怀践行和“道德体操”。但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因此,要搞好中学历史课堂的德育工作,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90后的思想特点,工作中既要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青少年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二、真实性
历史是已经逝去的客观存在,是不能改变也无法改变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历史,不能用虚假不实、模糊不清的东西教育学生以达到渗透德育的目的。这无异于欺骗,这本身就违背了德育的要求,而欺骗教育所取得的效果也难以持久,甚至会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相反,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尤其如此!
三、借助性
90后几乎是在电脑电视的陪伴下长大的,他们的知识面广,因而我们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来丰富课堂内容,另一方面在课堂讲授中亦可引入一些热门影视作品、热门话题。如讲授《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现在的学生很难理解那10年动乱,我们可以简单介绍《山楂树之恋》,这部被称为“史上最纯洁的爱情”的电影与当时社会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社会秩序混乱是分不开的,同样我们可以通过这部电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四、务实性
青少年思想教育不可盲目拔高,动辄为共产主义奋斗、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这样的教育我想很难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什么印记。渗透教育,与其大而空,不如小而实;与其重表面文章,挂在嘴上,不如把如何做人的品质、信念从小处、实处入手。从德育角度而言,千万的“小德”正是构成整个德育大厦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德育要先从大处着眼,而从小处入手,莫以“德”小而不为。同样,历史教学渗透道德教育内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一节课、一个历史事件的评价的事,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切忌追求速成。
五、现实性
学习历史不仅要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更要古为今用,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讲授《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一单元时可以介绍1999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空袭事件,此事固然是由于美霸权主义,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我们要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和当前形势的讲述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进取心,教育学生为振兴祖国、使祖国重新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中生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我们正确地持之以恒地去做,最终会取得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