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那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尝试从关注课堂的情感氛围;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数学体验这三个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数学课堂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主体意识;和谐课堂;情感氛围;学习方式;数学体验
Theoutstandingstudent'scorpusconsciousness
Setupthemathematicsclassroomofharmony
LiLi-ping
【Abstract】Thestudentissothehostofmathematicsstudy,wanttheoutstandingstudent'scorpusconsciousnessandsetupharmonyofmathematicsclassroom,seemtobeparticularlyimportance.Thistexttryfromtheconcernclassroomofemotionatmosphere;Thestudyoftheconcernstudentway;Theconcernstudent'smathematicsexperienceisthis3,combinetheteachingofoneselfpractice,rightnesshowsetupaharmonyofthemathematicsclassroomcarriedondiscuss.
【Keywords】Corpusconsciousness;Harmonyclassroom;Emotionatmosphere;Studyway;Mathematicsexperience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自主”中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地发展。因此,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需求和热情的催化剂。
课堂是学生快乐与智慧的发源地,也是老师的生命力所在地。何所谓和谐的数学课堂?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所谓"和谐",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十年的教学经验,四年的课改实践,让我有这样的体会:一个和谐的数学课堂,最重要的标准是学生是否乐意上这堂课,是否乐意参与探索、交流等;二是学生得到了什么?如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只有做到学生乐学,能够有所获得,那么一个美好、和谐的课堂才会得以构建。数学课堂将是学生享受快乐的场所,教师也才能在其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
1.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要关注课堂的情感氛围
和谐课堂应呈现民主、自由,充满关爱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心情愉悦,好奇心和求知欲不会被压抑。有心理学家说:“情感对于思维犹如能源的发动机。”大量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情感活跃时,感知比较敏锐,思维比较深刻,想象比较丰富,反之,学生情绪消极时,智力迟钝受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将自己的愉悦情绪和热情鼓励毫不吝啬地传给学生。学生也会把赞美和激情献给你。师生互通情感,互相尊重,彼此信任,这是学生学习的良好的心理环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的愿望,课堂中尽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
我在上《量的计量》一课前,有意识地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计量单位的资料,培养锻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课上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所查阅的资料,有很多是非常少见的计量单位,如时间单位:微秒、纳秒;重量单位:盎司、英担等等。听学生们津津有味的说着这些计量单位,我边鼓掌,边微笑着点头,还不住地诚恳地说:“看到你们搜集来的资料,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今天你们是我的老师。多看书,多动脑思考问题,你就能成为老师。”充分的信任,赞许的微笑,鼓励的点头,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一个和谐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数学课堂,悄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2.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和谐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平台,给学生提供探索和创新的机会。新课标告诉我们,学生获取一种数学结果,远远比不上他获取这个过程重要,应该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的基本方式不应该是"授予",而是"引导",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给学生思考和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课堂中去体会数学的魅力和活力。
我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这一节时为全体学生的积极探索、主动发现创设条件,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提问,学会创造。上课时学生4人一组围桌而坐。桌面上放了一些用硬纸卡剪成的大小不等的长方形及直尺、绳子等学具。我提出:你们能不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来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行动起来,有的画,有的量,有的记,有的算,几人合作,有的拿着直尺比划着、思考着。大家兴致勃勃地交流着。就连那些不爱表现自己的孩子,也在小组内积极设计方案,至少他是在思考同伴的方案是否合理,这就留给了他思考的空间,最后,经过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推出本组成员认为最佳的方案参加全班的交流。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满足感和喜悦感。
3.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要关注学生的数学体验
数学是丰富多彩、生气勃勃、光彩照人的。它绝对不只是简简单单的计算、公式、法则的问题。数学家或数学史的故事,会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数学问题生活化,会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问题的解决会教会学生很多思维方式……在和谐的数学课堂里,我们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的体验,让学生不仅爱老师,爱同学,爱数学活动,更爱数学本身。
我在《6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先概括出数6,然后,可以要求学生用6说一句话,他们的话语是丰富多彩的,例如:“6个人在跳舞。”“天上飞过6只鸟。”“6月19日是我的生日。”“有人穿6号球衣。”等等。学生在说这一句话的过程中,会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又为我们的生活所用。接着,我还安排了一道实践题:“放学路上,如果你发现了有什么东西正好是6个,请对爸爸、妈妈说。”这样学生会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课堂是老师生命价值所在。让爱充满整个课堂,用师生之间的爱唤起孩子们的求知欲,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去品味数学,用技巧引导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
收稿日期:2009-02-06
作者地址:四川省三台县潼川四小62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