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液共混论文-任伟斌,李春风,刘宇,李剑桥

乳液共混论文-任伟斌,李春风,刘宇,李剑桥

导读:本文包含了乳液共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油菜籽蛋白,丙烯酸酯乳液,胶合板,剪切强度

乳液共混论文文献综述

任伟斌,李春风,刘宇,李剑桥[1](2019)在《油菜籽蛋白-丙烯酸酯乳液共混胶黏剂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油菜籽蛋白和丙烯酸酯乳液共混制备胶黏剂,以其代替部分醛类胶黏剂用于胶合板生产。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确定油菜籽蛋白和丙烯酸酯乳液添加比例;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该胶黏剂制备胶合板工艺;通过热重分析评价胶黏剂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油菜籽蛋白与丙烯酸酯乳液配比为8∶2,胶合板制备理想的热压工艺为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添加量4%、热压温度140℃、热压时间700 s、热压压力0.8 MPa,板材剪切强度1.71 MPa,符合GB/T 9846—2015《普通胶合板》中Ⅱ类胶合板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林产工业》期刊2019年08期)

王京辉,孟庆文,余考明[2](2018)在《聚全氟乙丙烯/FKM-26乳液共混改性生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不同质量的聚全氟乙丙烯(FEP)乳液与FKM-26乳液共混,经过共凝聚、洗涤、干燥、塑炼出片、冷却包装得到改性氟橡胶的生胶,然后采用同一硫化配方制备混炼胶后进行性能测试。从SEM照片可知,FEP乳液共凝聚改性的FKM-26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从混炼加工的过程可知,改性氟橡胶的加工包辊效果好,吃料快,出片时胶料外观光洁;从硫化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可知,FEP的加入可以改善FKM-26的硫化性能和力学性能,但效果不明显;从低温脆化温度测试结果可知,FEP的加入可以明显降低FKM-26的低温脆化温度,从而提升混炼胶的耐低温性能;从耐油测试结果可知,FEP的加入可以明显改善FKM-26的耐油性能,相对耐3~#标准油来说,改性氟橡胶更耐1~#标准油。综合来看,10%左右含量的FEP乳液与FKM-26乳液共混得到的改性氟橡胶综合性能最佳。(本文来源于《有机氟工业》期刊2018年04期)

张坤[3](2018)在《纳米粒子氧化锌对乳液共混天然橡胶硫化胶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乳液共混法是指将天然胶乳(NR)和硫化剂如硫黄、活性剂、促进剂、稳定剂、填料、特殊添加剂等混合。在加工、硫化或产品的最终使用中,每种配合剂都有其特别的功效。因此为获取一种特别性能的最终产品,在胶乳中需要加入必要的配合剂。早期发现,可使用金属氧化物硫化不饱和橡胶。金属氧化物可提高硫黄硫化体系的效率。就这一点而言最有用的金属氧化物是氧化锌(ZnO)。ZnO作为硫黄或硫黄给予体交联橡胶的(本文来源于《橡胶参考资料》期刊2018年06期)

李松标[4](2017)在《水性生漆/漆酚环氧乳液共混体系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漆是我国特有的天然优质资源,作为涂料使用已有千年历史,由于涂膜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耐酸性及耐久性等,享有“涂料之王”的美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漆的研究深入,发现生漆存在着黏度过大、不能用水稀释、易使人过敏、固化时间长及耐碱性差等诸多缺点,这些缺点严重制约了生漆的使用范围。为了解决生漆所存在的耐碱性差、黏度大、不能用水稀释及固化时间长等诸多问题,提高生漆的综合利用,扩大生漆的应用范围,本文以生漆为研究基础,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以腰果酚缩水甘油醚(GPPE)、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GE)和乙醇胺(MEA)为原料,通过胺基与环氧基扩链反应,合成腰果酚非离子乳化剂(CMPE)。通过红外光谱(FT-IR)与凝胶胶渗透色谱(GPC)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和分子量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MPE乳化剂仍然保留了腰果酚分子的不饱和长侧链,且合成的产物与设计分子结构基本一致。对不同CMPE乳化剂的表面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MPE乳化剂均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2)根据腰果酚具有与漆酚相似的结构,采用自制的CMPE乳化剂对精制生漆(PRL)进行乳化,当CMPE8乳化剂的加入量为10%,相反转温度为55℃时,制备的水性精制生漆(WPRL)乳液的平均粒径为540nm,乳液分布均匀,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最后研究了WPRL涂膜的各项常规性能,该涂膜仍保留了PRL涂膜优异性能,同时耐碱性略有提高。(3)以漆酚和环氧E20为原料,通过酚羟基与环氧基的交联反应,制备出漆酚环氧树脂;随后以MEA为扩链剂,将亲水性PEGGE接枝到漆酚环氧树脂上,制备出水性漆酚环氧树脂(WUEP)。采用FT-IR光谱、GPC对合成目标产物进行表征分析。根据环氧值的变化,系统的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以及溶剂用量对自制漆酚环氧树脂环氧值的影响。最终确定合成漆酚环氧树脂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130℃,催化剂用量为5%,反应时间为5h,二甲苯溶剂的用量为45%。同时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合成WUEP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75℃反应6h。然后,通过相反转法,制备了各项稳定性指标良好的水性WUEP乳液,并确定相反转温度为75℃。最后研究了该乳液成膜性能,通过与市售环氧乳液涂膜的综合性能对比,两者相差不大,均具有较好的耐碱性能。(4)将不同比例的自制WPRL与自制WUEP乳液机械共混,研究发现当WUEP乳液含量在10%~30%时,共混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且当WUEP乳液含量为30%时,共混体系涂膜的耐腐蚀性能、耐酸碱性能及耐热性能均达到最好。(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解冰,田晓慧,孙金煜,张琰,周晓张[5](2016)在《天然胶乳/P(MMA-co-AM)乳液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不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酰胺(AM)质量比的两亲性共聚物P(MMA-co-AM)乳液,制备天然胶乳(NRL)/P(MMA-co-AM)乳液共混膜,研究NRL/P(MMA-co-AM)乳液质量比对共混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RL/PMMA乳液共混膜相比,NRL/P(MMA-co-AM)乳液共混膜表面孔洞大大减少,拉伸强度提高;当MMA/AM质量比为27/3、NRL/P(MMA-co-AM)乳液质量比为80/20时,NRL/P(MMA-co-AM)乳液共混膜的拉伸强度增幅最大,耐溶剂性能提高。(本文来源于《橡胶工业》期刊2016年02期)

郑骏驰,叶欣,韩冬礼,桂燕,赵秀英[6](2015)在《乳液共混法制备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采用乳液共混法制备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NR与炭黑、粘土、白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填料实现乳液共混的新方法。对比了乳液共混法及传统机械共混法制备的橡胶复合材料在加工流程、填料分散情况、材料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差异,说明了乳液共混法制备NR复合材料的优势,并对乳液共混法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橡胶工业》期刊2015年06期)

邢旺,李瑀天,吴锦荣,唐茂株,符玄[7](2014)在《乳液共混法制备的石墨烯/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乳液共混将氧化石墨烯(GO)水溶液与天然胶乳共混,对此共混体系破乳后再原位还原从而制备了石墨烯/天然橡胶(GE/NR)纳米复合材料。TEM和XRD测试表明GE片层在NR基体中剥离程度高且达到了均匀的分散。高结合胶含量、Raman位移以及断面SEM粗糙程度表明GE与NR之间存在很强的界面作用。GE在NR基体中良好的分散以及二者之间的强界面作用均有利于提高GE/NR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4年06期)

孟红伟,岳雄,刘彬,张立群,岳冬梅[8](2014)在《天然胶乳和丁苯胶乳的加氢及其乳液共混胶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合肼/双氧水/硼酸体系氢化天然胶乳和丁苯胶乳,制备出了氢化度分别大于73%和99%的氢化天然胶乳和氢化丁苯胶乳,研究了这2种胶乳共混胶的相容性、力学性能、老化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氢化天然橡胶(HNR)/氢化丁苯橡胶(HSBR)共混物具有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说明HNR与HSBR的相容性较好。HNR与HSBR共混后,不仅提高了HSBR的力学性能,而且改善了HNR的老化性能和热性能。当HNR与HSBR的共混质量比为70/30时共混胶的力学性能、老化性能和热性能均为最佳。(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2014年01期)

杨西萍,马兴元,胡雪丽,郭梦亚[9](2014)在《ST-MMA乳液对WPU乳液共混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ST-MMA)对水性聚氨酯(WPU)乳液进行共混改性,研究了共混体系的稳定性、黏度、胶膜性能、相容性以及乳液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共混乳液中ST-MMA乳胶粒部分进入PU乳胶粒内部形成核壳结构,使共混体系呈现部分相容、体系黏度降低、力学性能提高等情况;当共混比例为ST-MMA/PU=15:85时,共混乳液的各项性能佳。(本文来源于《中国皮革》期刊2014年01期)

刘成楼[10](2013)在《乳液共混改性阻尼涂料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两种T g相差较大的丙烯酸乳液共混为基料,以功能性有机小分子SOM为改性材料,以云母粉等为填料,以叁聚氰胺磷酸盐为阻燃剂,在多种助剂配合下制备成水性阻尼涂料,将其喷涂于机车车箱、飞机、轮船内部壳体上,涂层具有宽温域、宽振频、高阻尼、减振降噪性能。(本文来源于《现代涂料与涂装》期刊2013年06期)

乳液共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不同质量的聚全氟乙丙烯(FEP)乳液与FKM-26乳液共混,经过共凝聚、洗涤、干燥、塑炼出片、冷却包装得到改性氟橡胶的生胶,然后采用同一硫化配方制备混炼胶后进行性能测试。从SEM照片可知,FEP乳液共凝聚改性的FKM-26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从混炼加工的过程可知,改性氟橡胶的加工包辊效果好,吃料快,出片时胶料外观光洁;从硫化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可知,FEP的加入可以改善FKM-26的硫化性能和力学性能,但效果不明显;从低温脆化温度测试结果可知,FEP的加入可以明显降低FKM-26的低温脆化温度,从而提升混炼胶的耐低温性能;从耐油测试结果可知,FEP的加入可以明显改善FKM-26的耐油性能,相对耐3~#标准油来说,改性氟橡胶更耐1~#标准油。综合来看,10%左右含量的FEP乳液与FKM-26乳液共混得到的改性氟橡胶综合性能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乳液共混论文参考文献

[1].任伟斌,李春风,刘宇,李剑桥.油菜籽蛋白-丙烯酸酯乳液共混胶黏剂的制备[J].林产工业.2019

[2].王京辉,孟庆文,余考明.聚全氟乙丙烯/FKM-26乳液共混改性生胶性能研究[J].有机氟工业.2018

[3].张坤.纳米粒子氧化锌对乳液共混天然橡胶硫化胶性能的影响[J].橡胶参考资料.2018

[4].李松标.水性生漆/漆酚环氧乳液共混体系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

[5].解冰,田晓慧,孙金煜,张琰,周晓张.天然胶乳/P(MMA-co-AM)乳液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橡胶工业.2016

[6].郑骏驰,叶欣,韩冬礼,桂燕,赵秀英.乳液共混法制备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橡胶工业.2015

[7].邢旺,李瑀天,吴锦荣,唐茂株,符玄.乳液共混法制备的石墨烯/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2014

[8].孟红伟,岳雄,刘彬,张立群,岳冬梅.天然胶乳和丁苯胶乳的加氢及其乳液共混胶的性能[J].合成橡胶工业.2014

[9].杨西萍,马兴元,胡雪丽,郭梦亚.ST-MMA乳液对WPU乳液共混改性的研究[J].中国皮革.2014

[10].刘成楼.乳液共混改性阻尼涂料的研制[J].现代涂料与涂装.2013

标签:;  ;  ;  ;  

乳液共混论文-任伟斌,李春风,刘宇,李剑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