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料浓度论文_夏多兵,苏明旭,田昌

导读:本文包含了浆料浓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浆料,浓度,分散剂,超声,白水,在线,亚硫酸钠。

浆料浓度论文文献综述

夏多兵,苏明旭,田昌[1](2018)在《非侵入式超声波浆料浓度测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基于非侵入式超声波透射衰减法的浆料浓度测量系统,根据超声传播衰减原理,建立超声衰减值与浆料浓度之间的关系。实验中采用生物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对颗粒标称粒径进行验证,采用中心频率为200 kHz的超声波换能器,利用一发一收模式对超声波在有机玻璃管内的浆料进行非侵入式测量并分析透射波信号,对体积百分浓度小于25%、不同粒径的石英砂浆料进行测量,通过拟合方法获得浆料温度、体积百分浓度与声衰减对应的关系,并据此构造浓度求解方程,通过现场实时在线测量并与取样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方程的准确性,结果显示,本方法可有效测量浆料浓度。(本文来源于《应用声学》期刊2018年06期)

马东[2](2018)在《低浓度SiC粉体浆料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研究及其对SiC膜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碳化硅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加入分散剂、乙醇和水成功制备出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的低浓度碳化硅浆料,并以此为基础,分别采用浸浆法和喷涂法在碳化硅支撑体上进行涂覆,干燥,高温烧结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纯碳化硅陶瓷膜。首先研究了球磨时间、pH、分散剂、固含量、颗粒级配对碳化硅陶瓷浆料的单因素影响。其分析结果表明:碳化硅浆料球磨时间从1小时至3小时,浆料颗粒逐渐分散,粒径变小,在球磨4小时后颗粒则呈先团聚现象;随着浆料pH值的升高,浆料Zeta电位绝对值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pH为8时最大,同时,浆料的粘度、沉降高度和透光率呈类似趋势;随着TMAH添加量的增加,浆料粘度呈先减后增的趋势,Zeta电位绝对值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添加量为1.6%时,粘度最小,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随着CMC-Na添加量的增加,浆料粘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添加量为0.4%时有极大值,此时浆料沉降高度和透光率最低;随着浆料固含量的增加,浆料粘度和沉降高度呈增加趋势;改变碳化硅颗粒的级配,在m(F1):(F2)=7:3时,浆料的粘度最小。为了进一步探究固含量、TMAH、CMC-Na、pH对浆料和陶瓷膜的影响因素主次,在上述基础上设计了L9(3~4)正交实验。其结果表明:浆料的粘度和沉降高度受固含量影响最大,陶瓷膜的平均孔径大小受CMC-Na添加量影响最大。综合考虑确定浆料最佳配方为:固含量为6%,pH为9,TMAH添加量为1.6%,CMC-Na添加量为0.4%。其次,研究了颗粒级配、固含量、烧结温度对一次涂膜后的陶瓷膜微观形貌、物相、孔径分布、纯水通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烧结后的物相均为6H-SiC,采用喷涂法,颗粒级配为m(F1):m(F3)=5:5,烧结温度为2050℃时,陶瓷膜表面平整,无明显缺陷,颗粒圆润,颗粒大小无明显长大,膜层厚度约为20μm,孔径分布为0.67μm~1.89μm,平均孔径为1.154μm,纯水通量为15 m~3/(m~2·h)。第叁,研究了颗粒级配、烧结温度对二次涂膜后的陶瓷膜微观形貌、物相、孔径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烧结后物相均为6H-SiC,采用喷涂法,颗粒级配为m(F3):m(F4)=7:3,烧结温度为1900℃时,陶瓷膜表面无缺陷,膜层强度较高,膜层厚度约为50μm,颗粒圆润,孔径分布为0.4μm~0.7μm,平均孔径大小为0.6139μm。(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期刊2018-10-01)

马东,陈常连,黄小雨,梁欣,周诗聪[3](2018)在《低浓度碳化硅浆料的分散稳定性及其膜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碳化硅(SiC)粉体与一定量的聚乙二醇(PEG)、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及去离子水和乙醇混合并球磨3 h制备出低浓度SiC浆料,研究了SiC浆料p H值与其Zeta电位对应关系和添加组分变化对浆料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 H=8.5时,浆料有最大动电位-37.76 m V,当m(TMAH)∶m(SiC)=1.5%、m(CMC-Na)∶m(SiC)=0.4%时,浆料的表观黏度最小为4.31 m Pa·s,浆料的相对沉降高度最小,浆料的分散稳定性能较佳。利用该浆料在多孔碳化硅陶瓷表面进行涂膜并高温烧成后制备了碳化硅膜并对碳化硅膜的显微结构与其孔径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该浆料成膜性能良好,SiC膜晶粒周边圆润、堆积均匀,物相单一,膜孔径分布较窄,平均孔径约为1μm。(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徐红霞[4](2018)在《浆料浓度调节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申请公布号:CN 107700269 A发明人:徐强申请人:浙江荣晟环保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一种浆料浓度调节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浆料浓度调节不均匀的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该种浆料浓度调节装置包括水箱、供水管和设置在水箱内将水箱内的液体抽至供水管的水泵,在水泵与供水管之间设置有主流量控制阀,供水管上均布有供水支管,在每根供水支管上(本文来源于《中华纸业》期刊2018年08期)

韦之敏,李友明,刘祥星,孙起慧,侯轶[5](2017)在《逆流提取工艺中浆料浓度对黑液提取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定量探究碱回收工艺中浆料浓度对黑液提取率的影响,本研究以烧碱法红松浆和黑液为原料,采用逆流提取工艺,对不同浆浓的黑液提取率及浆料洁净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15%浆浓,35%浆浓的黑液提取率从75.61%显着增加到98.19%。高浓提取不仅能有效促进碱回收,还可明显提高纸浆洁净度。浆料经过叁段提取后35%浆浓的总残碱去除率、COD_(Cr)和BOD_5提取率分别为96.01%、95.0%和98.0%。浆中残余COD_(Cr)和BOD_5的大幅降低,不仅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进入后续漂白和造纸工艺,还可提高漂白效率、降低漂白废水的污染负荷和毒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造纸》期刊2017年11期)

徐凯丽,张云升[6](2016)在《分散剂种类及浓度对石墨烯水性浆料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分散剂和超声相结合的方法,制备质量分数为0.02%的石墨烯水性浆料,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学显微镜和静置沉降法研究石墨烯在水中的分散性及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适量的分散剂及超声1 h可以实现石墨烯在水溶液中的均匀分散,其中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分散效果最佳,其最优掺量为石墨烯掺量的1倍。(本文来源于《第一届先进材料前沿学术会议论文集(《材料导报》2016年第30卷第Z1期)》期刊2016-11-18)

石磊,赵张飞,刘世磊[7](2013)在《基于STM32WD-NK型浆料浓度自动测控系统硬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STM32的浆料浓度自动测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方法,STM32作为控制核心。纸浆浓度变送器把浆管内流动的浆料的浓度转换成4~20mA电流信号送入浓度控制器。经过AD转换成浓度数值信号送显示器,并将此浓度值与用户设定值比较,控制器按两者差值调节电动阀的开度,从而调节进入浆泵的稀释水量,使输浆管内的浆料浓度发生变化,这时浓度变送器将检测到新的浓度。重复上述过程,使浆料浓度逐渐接近用户设定的浓度值,最终得到浓度稳定的浆料。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很好的进行纸浆浓度控制。(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3年24期)

王亮[8](2011)在《白水浓度对DIP和TMP浆料连二亚硫酸钠漂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旨在探讨白水浓度对DIP和TMP浆料连二亚硫酸钠漂白的影响。研究从实验室小试和车间中试范围进行了全面考察。白水的澄清和细小纤维的分离通过中试澄清器来实现。分离后的细小纤维在实验室浮选槽里进行浮选。结果表明,在对浆料进行连二亚硫酸钠漂白之前将澄清后的白水和浮选后的细小纤维混合使用可使浆料达到最佳的白度。另外,随着白水浓度的降低,漂白效率和浆料白度都得到了提高。(本文来源于《造纸化学品》期刊2011年S1期)

汪莲[9](2004)在《TA浆料浓度模型预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PTA装置精制工段TA浆料浓度配置单元的系统特性 ,讨论原控制方案中PID控制的不足 ,针对打浆水、喷淋水以及某些未知扰动对浆料浓度的影响 ,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技术并记录为实施模型预测控制而进行的相关测试数据。(本文来源于《化工自动化及仪表》期刊2004年04期)

刘善明[10](2003)在《纸机浆料系统的浓度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柳江纸厂的~#1纸机是20世纪50年代末从芬兰Valmet公司引进的长网多缸高速新闻纸机,技术装备是国内较为先进的纸机之一,初建时纸机上没有配置QCS系统。在浆料制备系统中只有在配浆工序和放料工序进行了两级调浓控制。主要产品为定量为(52±2.5)g/m~2凸版纸。由于生产过程中定量主要依靠人工调节放料阀门的开(本文来源于《中国造纸》期刊2003年07期)

浆料浓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碳化硅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加入分散剂、乙醇和水成功制备出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的低浓度碳化硅浆料,并以此为基础,分别采用浸浆法和喷涂法在碳化硅支撑体上进行涂覆,干燥,高温烧结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纯碳化硅陶瓷膜。首先研究了球磨时间、pH、分散剂、固含量、颗粒级配对碳化硅陶瓷浆料的单因素影响。其分析结果表明:碳化硅浆料球磨时间从1小时至3小时,浆料颗粒逐渐分散,粒径变小,在球磨4小时后颗粒则呈先团聚现象;随着浆料pH值的升高,浆料Zeta电位绝对值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pH为8时最大,同时,浆料的粘度、沉降高度和透光率呈类似趋势;随着TMAH添加量的增加,浆料粘度呈先减后增的趋势,Zeta电位绝对值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添加量为1.6%时,粘度最小,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随着CMC-Na添加量的增加,浆料粘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添加量为0.4%时有极大值,此时浆料沉降高度和透光率最低;随着浆料固含量的增加,浆料粘度和沉降高度呈增加趋势;改变碳化硅颗粒的级配,在m(F1):(F2)=7:3时,浆料的粘度最小。为了进一步探究固含量、TMAH、CMC-Na、pH对浆料和陶瓷膜的影响因素主次,在上述基础上设计了L9(3~4)正交实验。其结果表明:浆料的粘度和沉降高度受固含量影响最大,陶瓷膜的平均孔径大小受CMC-Na添加量影响最大。综合考虑确定浆料最佳配方为:固含量为6%,pH为9,TMAH添加量为1.6%,CMC-Na添加量为0.4%。其次,研究了颗粒级配、固含量、烧结温度对一次涂膜后的陶瓷膜微观形貌、物相、孔径分布、纯水通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烧结后的物相均为6H-SiC,采用喷涂法,颗粒级配为m(F1):m(F3)=5:5,烧结温度为2050℃时,陶瓷膜表面平整,无明显缺陷,颗粒圆润,颗粒大小无明显长大,膜层厚度约为20μm,孔径分布为0.67μm~1.89μm,平均孔径为1.154μm,纯水通量为15 m~3/(m~2·h)。第叁,研究了颗粒级配、烧结温度对二次涂膜后的陶瓷膜微观形貌、物相、孔径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烧结后物相均为6H-SiC,采用喷涂法,颗粒级配为m(F3):m(F4)=7:3,烧结温度为1900℃时,陶瓷膜表面无缺陷,膜层强度较高,膜层厚度约为50μm,颗粒圆润,孔径分布为0.4μm~0.7μm,平均孔径大小为0.6139μm。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浆料浓度论文参考文献

[1].夏多兵,苏明旭,田昌.非侵入式超声波浆料浓度测量技术研究[J].应用声学.2018

[2].马东.低浓度SiC粉体浆料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研究及其对SiC膜性能的影响[D].武汉工程大学.2018

[3].马东,陈常连,黄小雨,梁欣,周诗聪.低浓度碳化硅浆料的分散稳定性及其膜性能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8

[4].徐红霞.浆料浓度调节装置[J].中华纸业.2018

[5].韦之敏,李友明,刘祥星,孙起慧,侯轶.逆流提取工艺中浆料浓度对黑液提取率的影响[J].中国造纸.2017

[6].徐凯丽,张云升.分散剂种类及浓度对石墨烯水性浆料稳定性的影响[C].第一届先进材料前沿学术会议论文集(《材料导报》2016年第30卷第Z1期).2016

[7].石磊,赵张飞,刘世磊.基于STM32WD-NK型浆料浓度自动测控系统硬件研究[J].科技信息.2013

[8].王亮.白水浓度对DIP和TMP浆料连二亚硫酸钠漂白的影响[J].造纸化学品.2011

[9].汪莲.TA浆料浓度模型预测控制[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4

[10].刘善明.纸机浆料系统的浓度控制[J].中国造纸.2003

论文知识图

传统的压力筛在进浆浓度较高时的浆用夹网压榨洗浆机控制磨浆和漂白后的...9 不同气液比下纤维叁相发泡悬浮体塑性...纳米CaCO3浆料浓度对表观黏度的...滤饼比阻随浆料浓度和过滤压差...不同浆料浓度对产物晶体形貌的...

标签:;  ;  ;  ;  ;  ;  ;  

浆料浓度论文_夏多兵,苏明旭,田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