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组成与分布论文_严红星,田飞,刘建国,刘勇军,彭曙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质组成与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有机质,烷烃,生物,白垩,同位素,有机物,嫩江。

有机质组成与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严红星,田飞,刘建国,刘勇军,彭曙光[1](2019)在《绿肥、稻草还田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质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绿肥、稻草还田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质分布的影响,于2015—2017年在湖南典型烟区进行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土壤(CK)相比,稻草、油菜、箭舌豌豆、黑麦草还田处理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2.80%、3.24%、0.84%和0.48%。绿肥、稻草还田改善了团聚体特性,大团聚体含量、平均质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 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 GMD)提高,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 D)降低;从土壤团聚体特性来看,油菜还田效果优于稻草,黑麦草优于箭舌豌豆。此外,绿肥、稻草还田对不同粒径团聚体中有机质分布均有影响,有机质分布表现出从小团聚体向大团聚体转移的趋势。其中,对土壤中>2.000 mm团聚体的有机质分布影响较大;与CK相比,稻草、油菜、箭舌豌豆、黑麦草还田后土壤>2.000 mm团聚体中的有机质分布分别提高24.51%、30.00%、14.29%和39.48%。因此,绿肥、稻草还田可有效改良烟田土壤。(本文来源于《烟草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赵夏婷,李珊,王兆炜,谢晓芸[2](2018)在《黄河兰州段水体中有色溶解性有机质组成、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EEMs)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分析黄河兰州段水体有色溶解有机质(CDOM)的组成、空间分布以及来源.结果表明,黄河兰州段水体CDOM可能是由芳香性结构的小分子组成,解析出的4个组分中,类蛋白质(1个组分)含量最多,占总荧光强度的51.06%,类腐殖质(2个组分)次之,占36.74%,非类腐殖质(1个组分)最少,占12.20%,类蛋白质组分和类腐殖质组分来源不同.CDOM属于"类蛋白质-类腐殖质"复合主导型,以生物来源的类蛋白质为主.从上游到下游河段,CDOM的空间分布格局大体有一个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过程,其趋势主要受到类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类蛋白质的含量受到了居民/商业污水排放、河岸及水上餐饮、娱乐设施、船舶运输以及少量工业企业废水排放等各种高强度人为活动干扰.黄河流经兰州市受到了一定的内源污染,建议对黄河兰州段水体进行内源污染的控制.(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曹新星,李艳,王丽,尹琴,宋之光[3](2015)在《松辽盆地上白垩统嫩江组叁四段沉积有机质及多环芳烃化合物组成分布与古气候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松辽盆地上白垩统嫩江组嫩叁段(K_2n~3)和嫩四段(K_2n~4)岩芯样品有机质组成丰度、多环芳烃化合物组成分布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嫩叁段和嫩四段沉积岩有机碳含量(TOC)分别在1.37%~2.52%和0.12%~0.82%之间,可溶有机质族组成含量为沥青质>非烃>饱和烃>芳烃,沥青质、非烃、饱和烃和芳烃占可溶有机质的比例分别为21.1%~54.9%,15.4%~27.8%,12.7%~19.2%和1.7%~11.0%。在嫩叁段和嫩四段沉积有机质中检出了多种高丰度的多环芳烃化合物,主要为萤蒽(Fla)、芘(Py)、苯并萤蒽(Bflas)、苯并a蒽(Ba An)、苯并e芘(Be Py)、晕苯(Cor)、茚并芘(Inpy)、菲(P)、苯并[g,h,i]苝(Bghi P)、■(Chry)、甲基菲(MP)、惹烯(Ret)和苝(Pery)等;其中,菲、甲基菲、惹烯和?等化合物主要是来自原始有机质输入和成熟转化的产物。多环芳烃化合物的相关比值及其在垂向上的变化表明,嫩叁段中的萤蒽、芘、苯并萤蒽、苯并a蒽、苯并e芘等多环芳烃化合物主要是生物质燃烧的产物;茚并芘和苯并[g,h,i]苝等则主要形成于原始有机质的成熟转化。嫩四段中的萤蒽、芘、苯并萤蒽、苯并a蒽和苯并e芘等多环芳烃化合物主要是生物质燃烧的产物,茚并芘和苯并[g,h,i]苝为生物质燃烧成因和成岩演化混合来源,而嫩四段底部检测到的较高丰度的苝可能主要与陆源有机质的输入及转化有关。最后,嫩江组中的多环芳烃化合物,特别是生物质燃烧来源的多环芳烃环合物的相对丰度在垂向上的变化可能表明嫩叁段和嫩四段沉积时期古气候发生了由温湿气候向干旱气候的转变。(本文来源于《地球化学》期刊2015年06期)

贾乾威,刘秀状,肖培源,崔立强[4](2015)在《盐城滩涂土壤剖面有机质组成及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盐城滩涂不同植物带土壤剖面有机质含量及其分布规律,分析比较了滩涂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滩涂、光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滩涂土壤剖面和不同粒径中有机质含量的分布特征;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不同植物带对土壤胡敏酸结构和功能基团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花米草滩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大,其他依次为芦苇滩涂、光滩;在垂直方向,土壤有机质含量由表层向深层递减。土壤胡敏酸和富里酸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剖面土壤0.2~0.02 mm粒径的土壤颗粒占所有粒径土壤颗粒的比例最高,光滩40~60 cm土层、互花米草滩涂40~60 cm土层、芦苇滩涂20~40 cm土层的0.2~0.02 mm粒径的土壤颗粒比例分别达到91.2%、85.5%和84.1%。土壤胡敏酸的红外图谱结果显示,不同生态带胡敏酸的光谱吸收峰值位置和幅度大部分一致,在500~1 500 cm-1处吸收峰的数量和幅度有显着差异,表明不同生态带土壤的胡敏酸结构存在差异。互花米草滩涂土壤有机质和胡敏酸含量显着高于芦苇滩涂,且两者都显着高于光滩,表明植物促进土壤有机质和胡敏酸的积累,不同种植物带来的积累速率不同。(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期刊2015年01期)

陶舒琴[5](2014)在《黄河颗粒态及渤、黄海现代沉积有机质的组成和同位素分布特征及源项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边缘海较高的生产力和有机碳埋藏,其在全球碳循环中占重要的地位,但边缘海受陆-海相互作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之实际观测相当匮乏,因此,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边缘海的碳收支还缺乏定量了解,尤其不清楚埋葬在边缘海的陆源有机质来源和埋藏的时空格局,进而影响到对整个海洋的汇量评估。受大河影响的陆架边缘海,河流携带的陆源有机质来源的多样性和时空的可变性使得边缘海沉积陆源有机质来源难以区分。传输和埋藏过程中陆源有机质的不同降解速率会改变其本身组成和化学性质。本论文以黄河-渤、黄海跨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11年6月-2013年7月间采集的12个黄河颗粒物和8个渤、黄海表层沉积物中几种具有特异性来源的生物标志物的含量、组成及其δD、δ13C和Δ14C同位素值,探讨了不同来源的生物标志物同位素值时空分布的主要受控因子,并从分子及其13C和14C同位素比值水平上定性且定量地区分有机质的来源,并估算这些有机质进入边缘海沉积物的相对的时间尺度。通过与黄河颗粒有机质组成比例的对比研究,初步分析了现代沉积格局下我国陆-海跨系统输送过程中陆源有机质的迁移、转化规律。黄河颗粒物中POC的δ13C值和14C年龄(4000年~4690年)随时间变化不明显,较老的14C年龄表明黄河以输送老碳为主,其POC中现代水体和植被来源的有机质贡献很小。短链脂肪酸呈现年轻的14C年龄(650年~现代),其14C同位素值受水生源和新鲜植被源共同影响,当河流悬浮颗粒物浓度较低时水生源是短链脂肪酸的主要贡献者。木质素酚类呈现相对年轻的14C年龄(1075年~现代)且季节波动较大,表明木质素酚类14C同位素值反映了表层或有机层土壤中新鲜植被输入信号的影响,而植物树叶蜡质和土壤中丰度较高的叁种长链类脂生物标志物显示了较老的14C平均年龄,其中n-C26、28、30脂肪酸(1450年~2180年)和n-C24、26、28脂肪醇14C年龄(1180年~2170年)随季节的变化不明显,说明这类陆源有机质主要以预陈化的土壤有机质形式存在,受存在明显季节更替的新鲜植被的贡献较小;n-C29、31正构烷烃的14C年龄(2670年~7550年)明显偏老于脂肪酸和脂肪醇,呈现明显的季节周期变化,n-C29、31正构烷烃的δ13C、Δ14C随烷烃CPIΣ25~33alkane的同步变化表明正构烷烃中还存在古老化石源的贡献。单体14C同位素证明,黄河颗粒物有机质来源复杂,不同有机质的14C年龄差异较大。大致上可以分为叁类:短链脂肪酸指示的水体生物和陆地植物合成的现代有机质贡献,长链脂肪酸指示的预陈化土壤有机质贡献;偶数正构烷烃指示的古老有机质贡献。利用来源特异的生物标志物的δ13C和Δ14C值作为13C、14C同位素耦合叁端元模型中各来源有机质的端元值,定量估算得到黄河下游颗粒物中现代有机质(Δ14CM=0‰54‰,现代)的贡献18%±11%,预陈化土壤有机质(Δ14CS=-208‰23‰,1810±230年)贡献50%±13%,古老有机质(Δ14CP=-1000,>20000年)的贡献32%±3%。渤、黄海表层沉积物中δ13C(-21.7‰~-23.1‰)和Δ14C值(-191‰~-435‰)由河口近端向远端不断偏正,表明沉积物有机质中海洋生源贡献随着离河口的距离增加不断增大。短链n-C16脂肪酸在整个渤、黄海表层沉积物中呈现现代和近代年龄,偏正的δ13C值(-25.1‰~-27.4‰)指示主要来源于现代的海洋藻类或细菌贡献,其14C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分布主要与不同区域海底沉积物水平输送和沉积环境稳定性有关。短链的n-C16、18烷烃的14C年龄都在21500年以上,指示沉积有机质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古老有机质的贡献。叁类长链的陆源类脂生物标志物(n-C26、28、30脂肪酸、n-C27、29、31烷烃、n-C24、26、28脂肪醇)都显示相似的14C年龄空间趋势,平均14C年龄(3800±1730年、4860±1750年、2940±1700年)比河流颗粒物中相应类脂生物标志物的14C年龄明显偏老,说明了黄河携带的陆源有机质在入海埋藏过程中,反应活性较大的年轻陆源有机质在入海沉积过程中大量的被降解。由分子特征分布和单体分子δ13C组成性质分析显示,长链脂肪酸和脂肪醇中存在年轻的海洋源的贡献,尤其是在南黄海中部海洋源贡献影响较明显,而长链烷烃n-C27、29、31烷烃δ13C值呈偏负C3植被源为主信号(-29.9‰~-31.2‰)且空间变化不大,表明沉积物中长链烷烃n-C27、29、31烷烃主要以周转时间较慢、难降解的预陈化陆地土壤源贡献,且无明显的海洋源贡献。利用来源特异的生物标志物δ13C和Δ14C值作为13C、14C同位素耦合叁端元模型中现代海源有机质、预陈化土壤有机质和古老有机质的同位素端元值,定量估算得到不同区域海源有机质的贡献为41%~70%,预陈化土壤有机质贡献12%~50%,古老有机质的贡献0%~34%。南黄海中部海源有机质的贡献比例最高(高达70%),黄河口和老黄河口的预陈化土壤有机质贡献比例最高(高达50%),老黄河口北部海域古老有机质的贡献比例最大(高达34%)。研究指出黄河输送的80%有机质是在陆地上埋藏了平均至少1800年的预陈化土壤和化石来源的老碳,而渤、黄海边缘沉积有机质中预陈化和古老有机质的贡献也占了30%~59%。这部分老碳的贡献在海洋中的埋藏对短时间尺度(<100年)现代碳汇影响不大,在海洋碳汇评估时这部分有机质的贡献应予以扣除。(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4-06-03)

张生银,李双林,董贺平,赵青芳,张中宁[6](2013)在《南黄海中部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分布与分子组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南黄海中部501个站位表层沉积物通沉积物有机质、粒度及常量元素特征,了解有机质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对其中64个站位的进行气相色谱(GC—FID)分析,探讨有机质分子组成。分析表明:南黄海中部总有机碳受水动力影响呈分布西低东高分布,总有机碳与Al2O3含量中值粒径依次相关特性;正构烷烃组成表明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源高等植物,海洋浮游藻类贡献次之,陆源植物中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贡献相当,类异戊二烯烃反映了短链正构烷烃明显海洋还原沉积环境;常量元素与正构烷烃参数综合分析表明,南黄海中部陆源有机质主要来自于现代黄河、苏北古黄河输入,体现无机—有机综合分析对有机质物源判断;部分样品具有明显石油源输入特征,细菌对沉积物有机质贡献普遍存在。(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赵美训,张玉琢,邢磊,刘焱光,陶舒琴[7](2011)在《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组成特征、分布及其对沉积有机质来源的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海是1个重要的碳汇,其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复杂多样,而且在碳循环中的作用不同。边缘海有机质来源的定量估算是碳循环研究中的1个重要内容。正构烷烃是1种常用的指示有机质来源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对南黄海63个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分布及其组成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其它生物标志物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南黄海区域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多呈现双峰群分布,前峰群短链烷烃无明显奇偶碳数优势,主要来自海洋浮游藻类和细菌;后峰群长链烷烃具有奇碳数优势,主要来自于陆地高等植物,其中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来源所占比例相近。短链和长链正构烷烃在黄海中部都有高值分布,主要受中部细颗粒沉积物的吸附作用及较低的沉积速率影响。陆源海源烷烃含量比(∑T/∑M)和陆源海源优势烷烃含量比(TAR)对沉积有机质来源的指示是一致的,北部和近苏北沿岸处有高比值分布,指示有较高的陆源输入;低比值区分布于中南部,指示陆源输入较少。∑T/∑M(以及TAR)与生物标志物指标(∑T/1.5∑B)的分布趋势相似,只是北部高值区相对明显程度有所差别,可能与北部细菌作用较强、水深较大导致短链正构烷烃降解程度较大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张玉琢[8](2011)在《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组成、分布特征及其对沉积有机质来源的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边缘海有机质来源的定量估算是碳循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黄海作为一个重要的碳汇,其沉积有机质来源复杂多样,且在碳循环中的作用不同。正构烷烃是一种常用的指示有机质来源的生物标志物。但是目前对整个南黄海区域正构烷烃的分布仍不清楚,不能确定正构烷烃的组成能否作为辨别南黄海沉积有机质来源的准确指标。本文对南黄海6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正构烷烃的组成及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其它生物标志物指标(陆源正构烷烃与甾醇之比)进行对比,讨论正构烷烃的来源及其对南黄海沉积有机质来源的指示意义。南黄海区域表层沉积物中C_(15)~C_(35)的正构烷烃含量较高。正构烷烃多呈现双峰群分布,前峰群短链烷烃(C_(15)~C_(21))主峰碳为C_(18)或C_(19),无明显奇偶碳数优势,主要来自海洋浮游藻类和细菌,但也不排除石油污染的影响;后峰群长链烷烃(C_(25)~C_(35))主峰碳为C_(31),C_(29)次之,具有奇碳数优势,主要来自于陆地高等植物。正构烷烃总含量整体上呈现出近岸低值、中间海域高值的分布,范围较大较明显的高值区分布在南黄海的中部;海源和陆源正构烷烃在黄海中部都有高值分布,主要受中部细颗粒沉积物的吸附作用及较低的沉积速率的影响。苏北近海老黄河口附近海源和陆源正构烷烃分布的差别主要是二者来源不同所致。其中,海源正构烷烃含量与正构烷烃总含量分布类似,均显示了明显的近岸低值、中间海域高值的趋势。正构烷烃各参数指标:CPI(碳优势指数)、ACL(平均链长)、P_(mar-aq)(C_(23)+C_(25)与C_(23)+C_(25)+ C_(29)+C_(31)之比)、ΣT/ΣM(陆源、海源正构烷烃含量之比)、TAR(陆源、海源优势正构烷烃含量之比)以及ΣT/1.5ΣB(陆源优势正构烷烃与菜子、甲藻甾醇含量之比),它们的分布均指示在南黄海北部山东半岛近岸海域、老黄河口附近及苏北近海区域的陆源输入影响强烈,南黄海中部、东部及南部的陆源输入影响较弱或以海源输入为主。ΣT/1.5ΣB在南黄海北部近北黄海区域分布的高值区没有像CPI、ACL、ΣT/ΣM及TAR那样明显,可能是由于北部海区的细菌作用以及此区域水深的影响,短链正构烷烃在此区域的降解程度可能较大。表层沉积物中的正构烷烃参数指标CPI、ACL、P_(mar-aq)、ΣT/ΣM、TAR以及ΣT/1.5ΣB指示陆源、海源有机质的分布模式相似,它们均可用于指示南黄海沉积有机质来源的相对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1-04-01)

傅培刚,宋之光,胡修棉,王成善[9](2008)在《藏南白垩系黑-红层沉积岩有机质组成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藏南江孜县床得剖面白垩系黑层和红层沉积岩进行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黑层有机碳含量高于红层5~10倍,红层和黑层饱和烃主峰碳数分别为nC25和nC23;黑层和红层沉积有机质的母质来源都以水生植物和菌藻类等低等生物为主,陆源有机质的输入非常有限;但饱和烃的分布和主峰碳数的差异可能反映了有机母源物质在种群方面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可能主要是水体温度存在差异造成的,即红层发育时期水体温度可能高于黑层沉积时期。而在高温度条件下,水生生物和陆生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造成原始有机质产率和有机质沉积保存量低可能是红层沉积岩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朱书法,刘丛强,陶发祥,王中良,朴河春[10](2007)在《贵州喀斯特地区棕色石灰土与黄壤有机质剖面分布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位于全球最大的喀斯特生态系统—中国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的中心,由于受到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冲击和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破坏,其喀斯特生态系统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尤以乌江流域最为严重。现已认识到石漠化是一种与脆弱生态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土地退化过(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有机质组成与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EEMs)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分析黄河兰州段水体有色溶解有机质(CDOM)的组成、空间分布以及来源.结果表明,黄河兰州段水体CDOM可能是由芳香性结构的小分子组成,解析出的4个组分中,类蛋白质(1个组分)含量最多,占总荧光强度的51.06%,类腐殖质(2个组分)次之,占36.74%,非类腐殖质(1个组分)最少,占12.20%,类蛋白质组分和类腐殖质组分来源不同.CDOM属于"类蛋白质-类腐殖质"复合主导型,以生物来源的类蛋白质为主.从上游到下游河段,CDOM的空间分布格局大体有一个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过程,其趋势主要受到类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类蛋白质的含量受到了居民/商业污水排放、河岸及水上餐饮、娱乐设施、船舶运输以及少量工业企业废水排放等各种高强度人为活动干扰.黄河流经兰州市受到了一定的内源污染,建议对黄河兰州段水体进行内源污染的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质组成与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严红星,田飞,刘建国,刘勇军,彭曙光.绿肥、稻草还田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质分布的影响[J].烟草科技.2019

[2].赵夏婷,李珊,王兆炜,谢晓芸.黄河兰州段水体中有色溶解性有机质组成、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J].环境科学.2018

[3].曹新星,李艳,王丽,尹琴,宋之光.松辽盆地上白垩统嫩江组叁四段沉积有机质及多环芳烃化合物组成分布与古气候意义[J].地球化学.2015

[4].贾乾威,刘秀状,肖培源,崔立强.盐城滩涂土壤剖面有机质组成及分布特征[J].湿地科学.2015

[5].陶舒琴.黄河颗粒态及渤、黄海现代沉积有机质的组成和同位素分布特征及源项解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4

[6].张生银,李双林,董贺平,赵青芳,张中宁.南黄海中部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分布与分子组成研究[J].沉积学报.2013

[7].赵美训,张玉琢,邢磊,刘焱光,陶舒琴.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组成特征、分布及其对沉积有机质来源的指示意义[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8].张玉琢.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组成、分布特征及其对沉积有机质来源的指示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1

[9].傅培刚,宋之光,胡修棉,王成善.藏南白垩系黑-红层沉积岩有机质组成分布特征[J].地质学报.2008

[10].朱书法,刘丛强,陶发祥,王中良,朴河春.贵州喀斯特地区棕色石灰土与黄壤有机质剖面分布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差异[J].土壤学报.2007

论文知识图

土壤中不同环数PAH化合物的分布谱燕山地区中-新元古界油苗、沥青碳同位...烃源岩的SEM图像井有机质丰度指标纵向分布的...过龙深1—英176井剖面图土壤有机质δ13C值剖面分布

标签:;  ;  ;  ;  ;  ;  ;  

有机质组成与分布论文_严红星,田飞,刘建国,刘勇军,彭曙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