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宁新疆伊犁霍城县65团学校825205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生物科学迅猛发展,它的有关生物形态、生理分类的知识,有关遗传变异的知识,有关进化和生态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医疗保健、国防科技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环境的变化也显示人类、生物的生存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鉴于生物学与人类及生存环境的重要关系,初中生物教学就有责无旁贷的义务,使学生能获得生物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观点,并能掌握一定方法,提高各种能力、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怎样落实生物素质教学,培养创新人才,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新任务和新课题。
下面就生物教学中如何实现创新教育,根据经验和学习研究,谈谈笔者的认识和体会。
一、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1.培养创新意识。即结合相关知识反复思考、大胆设想、勇于创新、充分论证。教学中充分利用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史实和生物科学新成果,和学生共同探讨他人是如何创新新理论,提出新方案,取得新成果的。如(人教版)初一生物提出的实验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假设、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充分动用各种感官进行深层的思维,从而得出结论。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有好奇心才会有求新欲望,这是创造的原动力。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与实践生活联系很紧密,同时又是当今社会发展最快、成果最多且最为引人注目的学科之一。所以,平时可适当给学生介绍当今的一些最新的生物成果,如: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
二、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1.在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学习中往往应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欲望,明确学习目的,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收效。激发学习兴趣,可采用不同方式,但根据生物学科特点的基础性和实用性,一般选取侧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即所要学习知识能联系实际的内容,即所要学习知识能联系生产和日常生活实际,来激发学习兴趣。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被所要认识的生物所吸引,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地分析、研究,这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必经过程。如大树底下为什么好乘凉?植物的叶为什么不会被灼伤而萎蔫?等等。还有教学语言应生动、有趣,力争使每一句话都能吸引住学生的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2.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学生好奇、好动,喜欢鲜明生动的事物,他们对实验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实验方法指导,是培养能力的重要内容。观察能力的培养要求有明确的目的和线索。如观察同一叶肉的树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二者所相处位置、细胞特点,含叶绿体多少三个方面都不同,用同中求异法等。在实验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肯定会出现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教师要认真分析,及时指导,进行试验。如问:犁能代替蚯蚓吗?蚯蚓为何能耕耘土壤且提高肥力?能被人类药用食用?这个问题容量非常大,必须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教师补充,得出相应的结论。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不但巩固了基础知识,且培养了动手及思维能力,从而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
首先要在课堂上形成宽松的教学氛围,允许并鼓励学生自由提问和发言,给学生创造充分自由大胆的想象空间,在课堂上营造出“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关注、赏识”的新型师生关系,就可以使学生身心愉悦、思想活跃。只有使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突出师生之间的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钻研精神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才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创造出合适的氛围,提供必须的条件。其次就是课堂创新,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是让学生发展研究课题并提出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展示精心准备的、具有矛盾和冲突的观察对象,通过灵活的提问将他们由观察对象转向问题情境,同时还要注意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其中。这样,他们的思维才会更加敏捷,他们才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二是让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和求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又要善于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启发、点拨,引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以求“教学相长”。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巧妙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推测、想象,让其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任意发散,产生众多的创造性设想。
三是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以及知识的迁移。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动力,迁移的目的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教学追求的最高层次,就是让学生如何“活用”。实现这一过程,教师必须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变式思维等多种思维,以便使其将知识自由迁移,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综上所述,生物教学肩负着创新教育的神圣使命,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教育方法和内容,革新教学手段,把课堂和实验作为学生提高素质与能力的主阵地,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才能为进一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